裝修的富麗堂皇的公館樓上,一個西裝革履、頭發灰白的中年男人正拿著電話憤怒的對那邊咆哮著。


    “一個該死的黑幫老大都敢在電視上對我叫囂?!要是讓他這麽囂張,聯邦法律顏麵何存,你們聯邦調查局又是幹什麽吃的?!衝進去抓住他到底有什麽難的?!”


    “你搞錯沒有?我是議員,不是特工!我的工作是維持政府正常運轉,不是去抓人!聯邦政府危機公關的時候你怎麽不去呢?”


    男人深吸了一口氣,一手叉腰一手在半空中不斷向下壓,然後說:“好了,阿曼達,我不想再聽你講這些沒用的廢話了,如果聯邦調查局不怕因為玩忽職守顏麵掃地,那我就親自陪他玩玩!我不能去他家裏把他抓出來,那我就讓他知道,他和這座爛透了的城市都別想好過!”


    男人怒氣衝衝的掛掉了電話,可一轉頭卻感覺自己背後窗簾的陰影中閃過了一個模糊的黑影。


    他立刻抽搐了一下,疑神疑鬼的迴頭伸著脖子朝那邊張望,色厲內荏的喊道:“誰?誰在那兒?!滾出來,不然我就要叫保鏢了!”


    一個黑色的身影從陰影當中邁步而出,蝙蝠俠看著勞德的臉說:“我是來提醒你的,別對哥譚做任何事,這是為了你好。”


    “蝙蝠俠?!”勞德有些詫異的叫出了蝙蝠俠的名字,他當然聽說過這位哥譚的黑暗騎士,不過不是什麽好名聲就是了。


    任何一個生活在正常的城市當中的人都很難理解,到底什麽樣的環境需要一個緊身衣怪人來當義警維持正義,所以他們通常根本就不理解蝙蝠俠,隻把他當做嘩眾取寵的小醜。


    “你是那個科波特派來的殺手嗎?”勞德不屑的哼了一聲,他抬起了下巴,趾高氣揚的說:“他真以為他在電視上吹噓幾句,我就會怕他嗎?!敢殺聯邦政府的議員,他這輩子就隻能是個逃犯了!”


    很顯然,不管麵對誰,蝙蝠俠都很不擅長解釋,他也覺得自己根本沒必要解釋,他隻是說:“對付哥譚和對付這裏的人,對你沒有任何好處,並且這可能造成極端的惡果,你最好仔細思考一下你的決策,別給自己不留後路。”


    說完,蝙蝠俠就轉身離開了,他這樣的聰明人或多或少都低估了蠢貨愚蠢的程度,他覺得自己暗示的已經夠明顯的了。


    既然科波特不過是個上不得台麵的黑幫老大,那他在哥譚本地的節目當中叫囂兩句又能怎樣呢?你該開會開會,該譴責譴責,隻要不去哥譚,他又怎麽能把你架在斷頭台上呢?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蝙蝠俠這樣極端理智的自控能力,還是那句話,一切爭端都始於“憑什麽”。


    議員都是高高在上慣了的精英人士,從來隻有他們指責這個譴責那個,就算有政敵反駁,他們也都是互打嘴仗,他們什麽時候被人死亡威脅過?


    就算有那種不要命的,美國絕大多數州的法律當中,死亡威脅都是入刑的,聯邦調查局沒幾天就把他們拿下了。


    可他奧斯瓦爾德·科波特不過隻是一座城市裏一個地區的黑幫老大,還沒選上哥譚市市長呢,就敢公然死亡威脅議員,聯邦調查局竟然還不管,這讓被指名道姓威脅的勞德怎麽能忍得下這口氣呢?


    當然,他確實也沒有那個膽子孤軍深入哥譚,他又不傻,聯邦調查局都不敢去,他去了不是送菜嗎?


    但畢竟他是州議員,又是政治世家,背後支持他的利益集團也足夠大,他們不敢進入哥譚去製裁,但也有辦法從外部製裁哥譚。


    首先,給予海警資助,讓他們重點打擊前往哥譚停靠的路線上的走私船,然後頒布新的環保法草案,海洋汙染環境範圍內一切的食品、藥品、紡織物及其他產業生產的產品,在未通過檢驗之前都不得運往其他城市。


    緊接著就是調整稅率、大宗產品禁運、進口產品海關扣押等一係列製裁常見的手段。


    可以說,如此花樣百出的製裁手法還是第一次用於聯邦之內的城市。


    可這影響科波特了嗎?有些影響,但不大。


    還是那句話,他就是個黑幫老大,手底下最值錢的產業也不過就是冰山餐廳,就算沒有原料需要關門,也就是少賺點錢。


    科波特不急,韋恩急了。


    有一說一,哥譚治安狀況雖然爛,但是這裏地理位置確實很好,幾代人的建設下來,這裏也可以稱作是東海岸最為重要的幾大重工業城市之一。


    你拿這種手段去製裁別的國家也就算了,自己把自己的海運路線給斷了,不讓運工業原料,這不是自斷一臂嗎?這得是多腦癱的人才能幹得出來???


    布魯斯·韋恩最近正在重新思考這幫政客智商的底線,但現在他麵臨一個略有些尷尬的情況。


    勞德和他背後的人這一係列的製裁手段根本就不是針對科波特,其實就是為了逼迫韋恩。


    你科波特不是躲在哥譚不出來嗎?那我們直接和韋恩談判,一手交人一手交貨,你把那個跳的最厲害的出頭鳥摁死,大家繼續一起掙錢,有什麽不好?


    蝙蝠俠覺得不好。


    先不說蝙蝠俠絕不可能把哥譚的反派交給任何其他人,就連做個表態去把科波特抓進警局,或是想辦法讓他閉嘴,布魯斯·韋恩都不能做。


    因為勞德的舉動其實就是把韋恩集團和科波特綁在了一條線上,把他們兩個推到了一麵,韋恩集團把科波特交出去,就意味著他服軟了,可布魯斯·韋恩不能服軟,否則不是什麽人都能來製裁韋恩集團了嗎?


    生意場上默認的規矩就是,大家都是尖牙利齒的狼,眼冒綠光的想要咬下別人的肉,誰要是敢露出自己的羊毛,那很快就會被分食的渣都不剩。


    所以就算是為了韋恩集團的麵子,布魯斯·韋恩也不能對科波特下手。


    而站在蝙蝠俠的角度,他倒是可以利用企鵝人在電視上說的那些他做的違法的事,而把他抓進阿卡姆瘋人院裏。


    問題是,現在企鵝人一消失,人們不會覺得是有人在伸張正義,隻會覺得肯定是韋恩集團暗地裏搞的鬼,肯定是韋恩集團和州議會達成了某種協議,想方設法的讓科波特閉嘴了。


    這事已經鬧得很大了,是東海岸最近的熱點話題,科波特出現半點頹勢,韋恩集團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蝙蝠俠隻設想過自己被小醜的瘋狂設局而陷入兩難之境,從來沒想過能被這幫愚蠢的政客用其出人意料的智商底線拉下水,隻能說,傻子克高手這句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而最可怕的是,這些本來是為了和韋恩集團達成利益交換的製裁舉動,在哥譚激起了極其強烈的民憤,哥譚人本來就被雨水弄得瘋瘋癲癲的,這下更是火上澆油。


    大家本來也體諒聯邦政府,估計沒人敢來這座爛城市,你不幫忙也就算了,大家湊合著過,可現在他們這麽一製裁,人們驚覺,原本就已經爛到穀底的生活竟然還有下降空間!


    原料禁運所導致的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工廠停工,雖然暫時還沒有裁員,但是不幹活就沒有工資可拿。


    而新出台的環保法調整草案導致食品供應商運輸鏈的中間環節改道,生怕沾上哥譚汙染的標簽,導致自己的東西不好賣,寧可放棄這部分市場也不往這邊運,帶來的就是物價上漲的必然結果。


    工資降低,物價變高,人們不鬧起來就有鬼了。


    本來能在工廠裏拿工資買東西的哥譚人還算是有點優越感,勉強能活得下去,這下這群人也活不下去了,那不落草為寇還等什麽呢?


    沒活可幹也不能坐在家裏餓死,哥譚人那被雨水攪得一團混亂的小腦袋瓜靈光一現,中城區不是正在打仗嗎?前幾天還看到他們招打手的公告,去當打手也比餓死強啊!


    於是,許多住在哥譚下城區廉價公寓當中的打工人一嗓子“大楚興,陳勝王!”,浩浩蕩蕩的加入了中城區的戰爭當中。


    可眾所周知,某一個地區所擁有的戰爭潛力是一定的,包括戰略縱深、戰備物資儲備、人員活動範圍等等條件,都隻允許一定數量的部隊在此作戰。


    這就是為什麽很多大型的城市守衛戰進攻的那一方看起來就像是添油戰術,有很多網絡指揮家鍵盤一敲就質疑為什麽不直接十萬大軍壓境,一人一腳都能把防線踩塌,而事實就是,根本沒有那麽多的戰術空間容納那麽多的人,被擠出來的人可真就是絞肉機裏的豬肉了。


    伴隨著下城區的居民不斷加入戰爭,各個家族和利益集團地盤當中的人手驟然增加,所需要的物資也成倍提升,可他們擁有的地盤和能搶到的地盤裏的物資,根本不足以供應現在的人手。


    他們還能有什麽選擇呢?當然是繼續向外拓展,去占更大的地盤,搶更多的東西,然後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


    可是由於城區結構不同,分工定位也不同,下城區是主要的人口密集區,多數都是住宅用地,大家雖然是窮哥們,但你要搶我的房子,反抗力度還是很大的,就算搶下來也沒什麽錢,可以說是出力不討好。


    但是上城區就不一樣了,這裏充滿寬闊平坦的公園、檔次極高的餐廳飯店、有大量流動資金的奢侈品珠寶店,甚至還有不少老牌銀行。


    當然了,上城區也是這群利益集團們自己的家,但他們的位置要更靠裏一些,也就是上城區中的上城區。


    富豪們可不覺得自己和住在上城區邊緣的那幫所謂的中產窮鬼是一個階層的,中產社區被搶了又能怎麽樣呢?


    再說了,隻要有錢,我就能雇人把我自己的家團團圍住,外麵亂成什麽樣都與我無關,既然如此,肯定是搶的越多,用來打造自己的保衛係統的資金也就越充足,那幹嘛不搶呢?


    於是,根本沒用人故意引導,放縱後一發不可收拾的貪婪之心促使著哥譚的幕後黑手們徹底的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霎時間,混亂如瘟疫一般席卷了整個哥譚。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漫:開局指導蝙蝠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遇牧燒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遇牧燒繩並收藏美漫:開局指導蝙蝠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