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壽宮的沉默過了約有半刻鍾,在這半刻鍾內,聶書瑤在悄悄地打量他們,而張太後母子也在看著聶書瑤,他們的眼神就來得比較直接,就這麽眯著眼睛瞅著。
這種低氣壓的氛圍讓姐弟倆的額頭開始冒汗,聶書瑤伸手悄悄握了一下緊張不安的聶天熙的手,以這種方式給他安慰。
誰知這個小動作,讓張太後抿嘴笑了起來,說道:「不愧是一起長大的姐弟倆,你們的感情還真不錯。」
聶書瑤忙迴道:「太後娘娘過獎了,臣婦的兄弟還小,第一次得見聖顏難免有些緊張,若失禮之處還請皇上、太後娘娘見諒!」
不管怎樣,先為聶天熙上個保險再說。
聶天熙也想起身說些什麽時,張太後揮手道:「坐,趕緊給哀家坐下,你這孩子太見外了。」
聶書瑤一愣,這是個什麽節奏?難道今天不是來挨批的。
張太後看了一眼正德帝,後者瞥了一下於忠,道:「於忠,你先把大皇子叫來。再將屋裏的這些不相幹的統統帶走,此殿十米之內不許有人。」
於忠打了一個激靈,忙躬身道:「奴婢領旨。」
沒多時,大皇子朱聰帶著朱賢跟著於忠走了進來,看到聶書瑤之時,沖其微微一笑。
隻這個小小的信號,讓於忠對聶書瑤的態度再度謹慎起來,帶著屋裏的宮女太監出了大殿。
大殿的門輕輕虛掩著,眾宮女太監都到了十米開外,隻於忠一個人站在靠門近的地方,方便正德帝叫他。
他看了看天,想不出太後會對聶書瑤姐弟說些什麽。也不願去想。在這皇宮內知道多了的人可都沒好下場。
於忠的年紀比正德大不了多少,跟著先帝當年的老太監們幾乎都死光了。而宮女也已不知道換了幾茬。
張太後的態度讓聶書瑤摸不著頭腦,主動問道:「不知太後娘娘有何吩咐?」
「唉!」張太後嘆息一聲道:「皇兒,把那塊玉佩給我吧。」
正德帝將玉佩遞給了張太後,問道:「母後……。」
張太後看了看正德,又看了看朱聰兩兄弟,輕聲道:「今天這事你們都給哀家記在心裏。出了這殿門就給哀家忘記。」
聶書瑤跟聶天熙頓時緊張起來。聶書瑤忙道:「太後娘娘,我們還是迴避得好。」
「傻孩子,這可是關於你們姐弟的事。迴避什麽?」張太後搖頭道:「書瑤把你帶在身上的玉佩給哀家看看。」
聶書瑤的腦海中立即響起了「嗡嗡」聲,原來張太後早就知道了。
再看張太後的表情,微微笑著,一臉的慈祥。聶書瑤也就乖乖地將玉佩拿了出來。
「姐姐……。」聶天熙拉了拉她的衣袖,臉上閃現擔憂。
聶書瑤笑道:「放心吧。太後娘娘早就知道了。」
張太後嗬嗬笑道:「唉,這事啊,還得從二十年前說起。」
說著便接過了聶書瑤的玉佩,兩塊玉佩碰到一起竟然能合為一體。隻是聶書瑤的玉佩比之張太後手中的那塊要小一點。
兩塊玉佩凹凸的地方可以相互嵌合,如此聶書瑤的身份便很明顯了。
張太後把兩者分開後將屬於聶書瑤的還給她,說道:「這玉是從一整塊罕見的極品玉分雕而成。有冬暖夏涼的功效。先帝將玉佩分別給了哀家跟溫淑妃,在先帝的眼裏。後宮那麽多人也隻有哀家跟溫淑妃是讓他惦記著的。
不過,他對溫淑妃更多的是愧疚。後來,這玉佩就被我們各自給了自己的兒女。再後來宮中出了一些事,溫淑妃所在的宮殿被一把火燒成了灰燼,大家都覺得小公主跟溫淑妃已經葬身在火海中了,可哀家跟先帝都很清楚小公主沒死。至於溫淑妃……她也是個可憐人,冒險送走了小公主,就鑽進了火海。」
說到這裏,在場諸人都看向聶書瑤。
正德帝喃喃道:「武定候夫人真是朕唯一的妹妹?」
先帝曾經也有幾個兒女,可最終活下來的也隻有正德跟眼前的聶書瑤了。
聶書瑤其實早已知道自己的身份,但從張太後口中聽到這些,還是有些震驚。怔怔地說:「這怎麽可能?我跟熙兒是由義母養大的,總以為自己是父母不要的孩子。」
正德帝搶先道:「不不,當年溫淑妃一定是有難言之癮才將你送出的。母後,父皇應該還不知道她還活著吧。」
聽到這話,張太後幽幽嘆了一口氣,「書瑤啊,來,到哀家這邊來。」
聶書瑤愣了一下,扭頭看了一眼聶天熙,後者沖她點頭微笑。她這才走到張太後身邊。
「你是聶賢妃帶大的,這些年是怎麽過的,哀家都知道。隻是先皇說過,這是溫淑妃冒死為你求的自由,他也隻好忍心看你們在民間受苦,好在聶賢妃有時脾氣是不大好,但對你的教養還是極好的。你父皇知道你現在過得很好,他也就放心了。」張太後說起這話眼眸中含有淚花。
「這……。」或許是父女天性吧,聶書瑤此時的心中也有些堵,她知道那是傷心的感覺。
正德帝卻是很高興,笑道:「朕也有妹妹啦,哈哈!朕明日就擬旨,宣布書瑤為我們大明的長公主。」
聽到這話,最開心的還是朱賢,他起來拉著聶書瑤的手道:「姑姑,你真的是賢兒的姑姑呀。皇祖母,這是真的嗎?」
張太後笑著點道:「是啊,哀家也終於能為先帝找迴女兒了。」
聶書瑤心中除了震驚還有疑惑,既然張太後說自己從小到大的歷程都在皇家的眼皮底下,可為什麽到這時才認?
這話她是不信的。或許現在的自己能幫張太後跟朱聰他們吧,況且讓自己生在民間是溫淑妃冒死求來的,就這麽將自己生生地拽了迴來,真的好嗎?這不是違背了先帝的意願嗎?
「陛下,太後娘娘。」聶書瑤沒有因正德帝的話感到心喜,馬上跪下懇求道:「書瑤不要長公主的名分!書瑤自幼長在民間,隻怕陛下的聖旨一下,那些大臣們馬上就會跪下死柬。如此豈不給陛下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書瑤習慣了民間的生活,如今又是武定候夫人,衣食無憂,不想讓陛下和太後娘娘為書瑤費心。若是可以的話,請賜書瑤以後無論是見到宮中貴人還是朝廷命官都能不跪的特權吧!」
說完她咬牙衝著太後跟正德帝再度俯身。(未完待續)
</br>
這種低氣壓的氛圍讓姐弟倆的額頭開始冒汗,聶書瑤伸手悄悄握了一下緊張不安的聶天熙的手,以這種方式給他安慰。
誰知這個小動作,讓張太後抿嘴笑了起來,說道:「不愧是一起長大的姐弟倆,你們的感情還真不錯。」
聶書瑤忙迴道:「太後娘娘過獎了,臣婦的兄弟還小,第一次得見聖顏難免有些緊張,若失禮之處還請皇上、太後娘娘見諒!」
不管怎樣,先為聶天熙上個保險再說。
聶天熙也想起身說些什麽時,張太後揮手道:「坐,趕緊給哀家坐下,你這孩子太見外了。」
聶書瑤一愣,這是個什麽節奏?難道今天不是來挨批的。
張太後看了一眼正德帝,後者瞥了一下於忠,道:「於忠,你先把大皇子叫來。再將屋裏的這些不相幹的統統帶走,此殿十米之內不許有人。」
於忠打了一個激靈,忙躬身道:「奴婢領旨。」
沒多時,大皇子朱聰帶著朱賢跟著於忠走了進來,看到聶書瑤之時,沖其微微一笑。
隻這個小小的信號,讓於忠對聶書瑤的態度再度謹慎起來,帶著屋裏的宮女太監出了大殿。
大殿的門輕輕虛掩著,眾宮女太監都到了十米開外,隻於忠一個人站在靠門近的地方,方便正德帝叫他。
他看了看天,想不出太後會對聶書瑤姐弟說些什麽。也不願去想。在這皇宮內知道多了的人可都沒好下場。
於忠的年紀比正德大不了多少,跟著先帝當年的老太監們幾乎都死光了。而宮女也已不知道換了幾茬。
張太後的態度讓聶書瑤摸不著頭腦,主動問道:「不知太後娘娘有何吩咐?」
「唉!」張太後嘆息一聲道:「皇兒,把那塊玉佩給我吧。」
正德帝將玉佩遞給了張太後,問道:「母後……。」
張太後看了看正德,又看了看朱聰兩兄弟,輕聲道:「今天這事你們都給哀家記在心裏。出了這殿門就給哀家忘記。」
聶書瑤跟聶天熙頓時緊張起來。聶書瑤忙道:「太後娘娘,我們還是迴避得好。」
「傻孩子,這可是關於你們姐弟的事。迴避什麽?」張太後搖頭道:「書瑤把你帶在身上的玉佩給哀家看看。」
聶書瑤的腦海中立即響起了「嗡嗡」聲,原來張太後早就知道了。
再看張太後的表情,微微笑著,一臉的慈祥。聶書瑤也就乖乖地將玉佩拿了出來。
「姐姐……。」聶天熙拉了拉她的衣袖,臉上閃現擔憂。
聶書瑤笑道:「放心吧。太後娘娘早就知道了。」
張太後嗬嗬笑道:「唉,這事啊,還得從二十年前說起。」
說著便接過了聶書瑤的玉佩,兩塊玉佩碰到一起竟然能合為一體。隻是聶書瑤的玉佩比之張太後手中的那塊要小一點。
兩塊玉佩凹凸的地方可以相互嵌合,如此聶書瑤的身份便很明顯了。
張太後把兩者分開後將屬於聶書瑤的還給她,說道:「這玉是從一整塊罕見的極品玉分雕而成。有冬暖夏涼的功效。先帝將玉佩分別給了哀家跟溫淑妃,在先帝的眼裏。後宮那麽多人也隻有哀家跟溫淑妃是讓他惦記著的。
不過,他對溫淑妃更多的是愧疚。後來,這玉佩就被我們各自給了自己的兒女。再後來宮中出了一些事,溫淑妃所在的宮殿被一把火燒成了灰燼,大家都覺得小公主跟溫淑妃已經葬身在火海中了,可哀家跟先帝都很清楚小公主沒死。至於溫淑妃……她也是個可憐人,冒險送走了小公主,就鑽進了火海。」
說到這裏,在場諸人都看向聶書瑤。
正德帝喃喃道:「武定候夫人真是朕唯一的妹妹?」
先帝曾經也有幾個兒女,可最終活下來的也隻有正德跟眼前的聶書瑤了。
聶書瑤其實早已知道自己的身份,但從張太後口中聽到這些,還是有些震驚。怔怔地說:「這怎麽可能?我跟熙兒是由義母養大的,總以為自己是父母不要的孩子。」
正德帝搶先道:「不不,當年溫淑妃一定是有難言之癮才將你送出的。母後,父皇應該還不知道她還活著吧。」
聽到這話,張太後幽幽嘆了一口氣,「書瑤啊,來,到哀家這邊來。」
聶書瑤愣了一下,扭頭看了一眼聶天熙,後者沖她點頭微笑。她這才走到張太後身邊。
「你是聶賢妃帶大的,這些年是怎麽過的,哀家都知道。隻是先皇說過,這是溫淑妃冒死為你求的自由,他也隻好忍心看你們在民間受苦,好在聶賢妃有時脾氣是不大好,但對你的教養還是極好的。你父皇知道你現在過得很好,他也就放心了。」張太後說起這話眼眸中含有淚花。
「這……。」或許是父女天性吧,聶書瑤此時的心中也有些堵,她知道那是傷心的感覺。
正德帝卻是很高興,笑道:「朕也有妹妹啦,哈哈!朕明日就擬旨,宣布書瑤為我們大明的長公主。」
聽到這話,最開心的還是朱賢,他起來拉著聶書瑤的手道:「姑姑,你真的是賢兒的姑姑呀。皇祖母,這是真的嗎?」
張太後笑著點道:「是啊,哀家也終於能為先帝找迴女兒了。」
聶書瑤心中除了震驚還有疑惑,既然張太後說自己從小到大的歷程都在皇家的眼皮底下,可為什麽到這時才認?
這話她是不信的。或許現在的自己能幫張太後跟朱聰他們吧,況且讓自己生在民間是溫淑妃冒死求來的,就這麽將自己生生地拽了迴來,真的好嗎?這不是違背了先帝的意願嗎?
「陛下,太後娘娘。」聶書瑤沒有因正德帝的話感到心喜,馬上跪下懇求道:「書瑤不要長公主的名分!書瑤自幼長在民間,隻怕陛下的聖旨一下,那些大臣們馬上就會跪下死柬。如此豈不給陛下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書瑤習慣了民間的生活,如今又是武定候夫人,衣食無憂,不想讓陛下和太後娘娘為書瑤費心。若是可以的話,請賜書瑤以後無論是見到宮中貴人還是朝廷命官都能不跪的特權吧!」
說完她咬牙衝著太後跟正德帝再度俯身。(未完待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