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五年平遼·攻敵首腦
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 作者:九品大韭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捋須望天道:
“朱棣遷都北京時,不知有沒有想到本為銳意進取的燕境,卻成了皇帝隨時提心吊膽的險境。”
李泌毫不留情的反詰道:
“不知怎麽地,臣偏偏就想起了國都六陷天子九逃這事兒。”
李隆基手一緊,胡子都被揪下來幾根。
他心裏氣的要死,但又不敢反駁。
隻能獨自生著悶氣。
沒事,長源也是為了朕好。
他就像一麵鏡子,時時在提醒自己哪裏不對……
李隆基此時突然對太宗皇帝的“鏡說”有了深刻感悟。
……
大宋。
趙匡胤看得心裏堵的慌。
捶了捶心口。
大明被胡騎突臉也有三次了,卻聳立不倒。
大宋官家被突臉一次就國破家亡……
……
大明。
朱元璋苦中作樂。
“還好,咱大明沒有在第一次北京被圍時就被帶走……”
然後就又想到了於謙。
一時,樂也沒了,隻剩下了更苦。
……
【天聰汗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
【大明天啟七年,後金天聰元年(1627)五月】
【皇太極親自率兵西進,渡了大淩河與小淩河,進攻錦州。】
【明朝守將趙率教守得極好。皇太極不能將錦州攻下。】
【遼東巡撫袁崇煥在寧遠選了四千名精兵,交給尤世祿與祖大壽,準備繞出金軍之後,切斷他的糧道。但是皇太極丟下錦州,直取寧遠。】
【袁崇煥上了城牆督戰,把軍隊紮營在城牆下麵城壕之後,用火器迎擊金軍。】
【同時,叫滿桂、尤世祿、祖大壽等人在城外的曠地之上與金軍肉搏。】
【金軍攻了七天,死傷極多,皇太極借口天氣太熱,下令退兵。】
【消息傳到北京,朝廷慶祝了一番,稱這次戰役為“寧錦之捷”。】
【崇禎元年(1628)四月,崇禎帝升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天津登萊軍務”。】
……
天幕上。
雲台。
袁崇煥一揚袍袖,揖下拜見皇帝。
朱由檢看著袁崇煥,開門見山道:
“建部跳梁,已有十年,封疆淪陷,遼民塗炭。朕不務虛,袁愛卿,將你的平遼方略一一道來吧。”
“臣陋知淺見,已繕好奏本。”
袁崇煥說著,從袖子裏取出奏本。一旁的宦官接過,規整著放到案上。
朱由檢一邊翻看一邊問道:
“卿以為何日可複遼東?”
袁崇煥拱手行禮道:
“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於萬裏之外,臣敢不竭忠盡職。”
“倘皇上能給臣便宜行事之權,五年外患可平,全遼可複!”
朱由檢猛得抬頭!
“五年?”
“五年!”
袁崇煥斬釘截鐵的迴複著。
……
【七月十四日,袁崇煥與平台對奏向崇禎帝當麵陳述辦理遼事的方略:“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
【提出五年時間,恢複遼東。】
【同時提出五項具體請求,戶部糧餉、工部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言官輿論,特別是兵械與糧餉方麵,要給予支持、配合。】
【崇禎帝答應了上述請求。】
【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袁崇煥,受命後帶著尚方寶劍,乘騎出關。】
……
{五年平遼,好大喜功。}
{這件事袁崇煥態度應當是認真且醞釀很久的。}
{崇禎元年四月初三日他受命為兵部尚書兼督師薊遼,到七月十四日“平台奏對”,中間九十八天,三個多月的時間。想得最多的是“複遼”的問題。}
{而袁崇煥在受召後,扶病兼程,疏陳方略。初七行至阜城,看到邸報中崇禎帝對自己奏疏的批示。}
{五年複遼應是他對當時形勢的分析與判斷。}
{正如後來袁崇煥在殺毛文龍奏疏中所說:“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誅文龍者誅臣。”}
{至於後來五年複遼的事實成為泡影,說什麽空話大話,有點事後諸葛亮者以失敗來推論當初的意味。}
{畢竟在當時袁崇煥的奏疏裏對彼與己的分析是。}
{對己,一是皇帝英睿,因為對他超乎尋常地信任。}
{二是內閣成員為東林官員,七卿也都是東林黨人。}
{三是自任兵部尚書兼薊遼督師。}
{然後就是戶部供應糧餉,工部供應器械,吏部遴選官員。兵部作戰協調,言官不亂彈劾這五事。}
{最後是自己的兵略有寧遠、寧錦兩次大捷的經驗。}
{而對後金的分析則是,一是老汗努爾哈赤敗在自己手下。}
{二是後金汗位交替,內部不穩。}
{三是皇太極在寧錦也曾敗在自己手下。}
{四是遼民對後金普遍不滿與反抗。}
……
曹魏。
劉備拿起一旁的執壺給曹操添上水,嘴角帶笑道:
“魏王,幾勝幾負論您最有心得。”
“看這言論有理否。”
曹操斜睨著這大耳賊。
但依然接過茶盞,抿了一口。
隨後按捺不住道:
“如果他是按照這種對比方式來斷定自己五年平遼。”
“那隻能說他最後平不了不是沒有緣由的。”
“除了那遼人自足有些道理,其餘一塌糊塗!”
“說的都是些什麽東西?”
“吹噓自己戰績嗎?”
“要是他這麽算官渡之戰我也不用打了,直接投了算了。”
劉備看了看天幕裏的說辭,斷然道:
“但他應該就是如此想的。”
曹操將茶盞一放,無奈道:
“這人是名猛將,但督戰一地還是不夠。”
“以自我為中心,最後隻能是惹禍上身。”
……
【話分兩頭,我們再看迴後金這邊。】
【寧錦之戰後,後金境內開始發生饑荒,皇太極將對外政策改為議和。】
【崇禎二年(1629年)正月,皇太極派鄭信和任大良攜帶自己的親筆信去寧遠見袁崇煥。】
【要求明朝正式把金國汗的地位列在其他臣子之上,承認遼東的土地屬於金國,毀掉遼西的設防城堡,每年送金國巨額歲幣。】
【當時的大明根本沒有議和的政治氛圍,誰談議和就是死路一條。】
【袁崇煥雖已升為薊遼督師,卻根本無權對皇太極言和。】
【但不知出於什麽想法,他依然以邊帥的身份跟皇太極達成私下裏的議和。】
【袁崇煥則反要求道:金國酌量退還所占的遼東土地與所擄的遼東人民,撤迴金國在朝鮮境內的兵,保證以後不再侵入朝鮮。】
【六月初五,以十二罪斬皮島總兵毛文龍,隨後節製東江。】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愣了一下。
“毛文龍……跟袁可立打配合的那個?”
朱高熾點了點頭。
“那他殺毛文龍幹嘛?這是有功之臣啊?”
一旁的徐皇後幽幽道:
“有功之臣……殺得還少嗎?”
朱棣被噎住了。
他看了看天幕,估計是不會說了。
所以他閉上了眼睛。
……
『明成祖:朱由檢,那袁崇煥為什麽殺毛文龍?』
『他在東江當個釘子牽製女真不好嗎?』
……
大明·崇禎時期
朱由檢看著永樂爺的問話,撓了撓頭。
扭身去找當年的那份奏疏了。
片刻後,他拿著《薊遼督師袁崇煥題本》發著呆。
“不行啊,不能發言啊!”
……
【七月初十日,皇太極派任大良攜書再次前往寧遠以迴複袁崇煥的迴信。】
【先是駁斥了袁崇煥讓他歸還遼東一說,接著指責袁崇煥從中作梗,不讓他的信使直接抵達京城麵見崇禎皇帝,從而導致明金之間一戰再戰。】
【隨後便是秣兵曆馬準備攻打大明。】
【大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1629)十月初二日,後金天聰汗皇太極以蒙古喀喇沁部騎兵為向導,親率八旗大軍,避開袁崇煥防守的關寧錦防線,繞道蒙古地區,突襲明長城薊鎮防區的脆弱隘口——喜峰口破牆入塞,進攻北京。】
……
李隆基捋須望天道:
“朱棣遷都北京時,不知有沒有想到本為銳意進取的燕境,卻成了皇帝隨時提心吊膽的險境。”
李泌毫不留情的反詰道:
“不知怎麽地,臣偏偏就想起了國都六陷天子九逃這事兒。”
李隆基手一緊,胡子都被揪下來幾根。
他心裏氣的要死,但又不敢反駁。
隻能獨自生著悶氣。
沒事,長源也是為了朕好。
他就像一麵鏡子,時時在提醒自己哪裏不對……
李隆基此時突然對太宗皇帝的“鏡說”有了深刻感悟。
……
大宋。
趙匡胤看得心裏堵的慌。
捶了捶心口。
大明被胡騎突臉也有三次了,卻聳立不倒。
大宋官家被突臉一次就國破家亡……
……
大明。
朱元璋苦中作樂。
“還好,咱大明沒有在第一次北京被圍時就被帶走……”
然後就又想到了於謙。
一時,樂也沒了,隻剩下了更苦。
……
【天聰汗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
【大明天啟七年,後金天聰元年(1627)五月】
【皇太極親自率兵西進,渡了大淩河與小淩河,進攻錦州。】
【明朝守將趙率教守得極好。皇太極不能將錦州攻下。】
【遼東巡撫袁崇煥在寧遠選了四千名精兵,交給尤世祿與祖大壽,準備繞出金軍之後,切斷他的糧道。但是皇太極丟下錦州,直取寧遠。】
【袁崇煥上了城牆督戰,把軍隊紮營在城牆下麵城壕之後,用火器迎擊金軍。】
【同時,叫滿桂、尤世祿、祖大壽等人在城外的曠地之上與金軍肉搏。】
【金軍攻了七天,死傷極多,皇太極借口天氣太熱,下令退兵。】
【消息傳到北京,朝廷慶祝了一番,稱這次戰役為“寧錦之捷”。】
【崇禎元年(1628)四月,崇禎帝升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天津登萊軍務”。】
……
天幕上。
雲台。
袁崇煥一揚袍袖,揖下拜見皇帝。
朱由檢看著袁崇煥,開門見山道:
“建部跳梁,已有十年,封疆淪陷,遼民塗炭。朕不務虛,袁愛卿,將你的平遼方略一一道來吧。”
“臣陋知淺見,已繕好奏本。”
袁崇煥說著,從袖子裏取出奏本。一旁的宦官接過,規整著放到案上。
朱由檢一邊翻看一邊問道:
“卿以為何日可複遼東?”
袁崇煥拱手行禮道:
“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於萬裏之外,臣敢不竭忠盡職。”
“倘皇上能給臣便宜行事之權,五年外患可平,全遼可複!”
朱由檢猛得抬頭!
“五年?”
“五年!”
袁崇煥斬釘截鐵的迴複著。
……
【七月十四日,袁崇煥與平台對奏向崇禎帝當麵陳述辦理遼事的方略:“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
【提出五年時間,恢複遼東。】
【同時提出五項具體請求,戶部糧餉、工部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言官輿論,特別是兵械與糧餉方麵,要給予支持、配合。】
【崇禎帝答應了上述請求。】
【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袁崇煥,受命後帶著尚方寶劍,乘騎出關。】
……
{五年平遼,好大喜功。}
{這件事袁崇煥態度應當是認真且醞釀很久的。}
{崇禎元年四月初三日他受命為兵部尚書兼督師薊遼,到七月十四日“平台奏對”,中間九十八天,三個多月的時間。想得最多的是“複遼”的問題。}
{而袁崇煥在受召後,扶病兼程,疏陳方略。初七行至阜城,看到邸報中崇禎帝對自己奏疏的批示。}
{五年複遼應是他對當時形勢的分析與判斷。}
{正如後來袁崇煥在殺毛文龍奏疏中所說:“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誅文龍者誅臣。”}
{至於後來五年複遼的事實成為泡影,說什麽空話大話,有點事後諸葛亮者以失敗來推論當初的意味。}
{畢竟在當時袁崇煥的奏疏裏對彼與己的分析是。}
{對己,一是皇帝英睿,因為對他超乎尋常地信任。}
{二是內閣成員為東林官員,七卿也都是東林黨人。}
{三是自任兵部尚書兼薊遼督師。}
{然後就是戶部供應糧餉,工部供應器械,吏部遴選官員。兵部作戰協調,言官不亂彈劾這五事。}
{最後是自己的兵略有寧遠、寧錦兩次大捷的經驗。}
{而對後金的分析則是,一是老汗努爾哈赤敗在自己手下。}
{二是後金汗位交替,內部不穩。}
{三是皇太極在寧錦也曾敗在自己手下。}
{四是遼民對後金普遍不滿與反抗。}
……
曹魏。
劉備拿起一旁的執壺給曹操添上水,嘴角帶笑道:
“魏王,幾勝幾負論您最有心得。”
“看這言論有理否。”
曹操斜睨著這大耳賊。
但依然接過茶盞,抿了一口。
隨後按捺不住道:
“如果他是按照這種對比方式來斷定自己五年平遼。”
“那隻能說他最後平不了不是沒有緣由的。”
“除了那遼人自足有些道理,其餘一塌糊塗!”
“說的都是些什麽東西?”
“吹噓自己戰績嗎?”
“要是他這麽算官渡之戰我也不用打了,直接投了算了。”
劉備看了看天幕裏的說辭,斷然道:
“但他應該就是如此想的。”
曹操將茶盞一放,無奈道:
“這人是名猛將,但督戰一地還是不夠。”
“以自我為中心,最後隻能是惹禍上身。”
……
【話分兩頭,我們再看迴後金這邊。】
【寧錦之戰後,後金境內開始發生饑荒,皇太極將對外政策改為議和。】
【崇禎二年(1629年)正月,皇太極派鄭信和任大良攜帶自己的親筆信去寧遠見袁崇煥。】
【要求明朝正式把金國汗的地位列在其他臣子之上,承認遼東的土地屬於金國,毀掉遼西的設防城堡,每年送金國巨額歲幣。】
【當時的大明根本沒有議和的政治氛圍,誰談議和就是死路一條。】
【袁崇煥雖已升為薊遼督師,卻根本無權對皇太極言和。】
【但不知出於什麽想法,他依然以邊帥的身份跟皇太極達成私下裏的議和。】
【袁崇煥則反要求道:金國酌量退還所占的遼東土地與所擄的遼東人民,撤迴金國在朝鮮境內的兵,保證以後不再侵入朝鮮。】
【六月初五,以十二罪斬皮島總兵毛文龍,隨後節製東江。】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愣了一下。
“毛文龍……跟袁可立打配合的那個?”
朱高熾點了點頭。
“那他殺毛文龍幹嘛?這是有功之臣啊?”
一旁的徐皇後幽幽道:
“有功之臣……殺得還少嗎?”
朱棣被噎住了。
他看了看天幕,估計是不會說了。
所以他閉上了眼睛。
……
『明成祖:朱由檢,那袁崇煥為什麽殺毛文龍?』
『他在東江當個釘子牽製女真不好嗎?』
……
大明·崇禎時期
朱由檢看著永樂爺的問話,撓了撓頭。
扭身去找當年的那份奏疏了。
片刻後,他拿著《薊遼督師袁崇煥題本》發著呆。
“不行啊,不能發言啊!”
……
【七月初十日,皇太極派任大良攜書再次前往寧遠以迴複袁崇煥的迴信。】
【先是駁斥了袁崇煥讓他歸還遼東一說,接著指責袁崇煥從中作梗,不讓他的信使直接抵達京城麵見崇禎皇帝,從而導致明金之間一戰再戰。】
【隨後便是秣兵曆馬準備攻打大明。】
【大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1629)十月初二日,後金天聰汗皇太極以蒙古喀喇沁部騎兵為向導,親率八旗大軍,避開袁崇煥防守的關寧錦防線,繞道蒙古地區,突襲明長城薊鎮防區的脆弱隘口——喜峰口破牆入塞,進攻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