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啟帝
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 作者:九品大韭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成祖:遼東兩大平原之間是沿海邊的燕山山脈走向,寧遠正是建在山脈上。』
『但燕山山脈在華北平原前麵向左拐了一下,給遼西走廊上了一個門,從而形成山海關。』
『這個地方地勢奇偉雄峻,北麵山河縱橫、交通不便、土地貧瘠,沒有海軍的大軍根本無法展開任何兵力,也無法長期駐紮。』
『山海關以南則地勢開闊、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守衛可以隨時隨地的增強兵力裝備和各種防禦物資。』
『這樣的地勢就決定了在從山海關北麵永遠無法攻破山海關。』
『而山海關唯一一次被攻破也是從南麵。』
……
大元。
忽必烈把玩著金刀。
沉著目光。
他知道那朱棣口中說的唯一一次從南麵攻破,是哪一次了。
“後金……”
“哼。”
在眾臣的不理解中,忽必烈緩緩上雙眼。
……
『元世祖:當年成吉思汗攻打山海關,用自己的幾個女兒賄賂了山海關前的幾個部落,發動對山海關的全力偷襲。』
『強大的蒙古軍麵對戰力幾乎是不堪一擊的金軍,仍然在山海關麵前碰得頭破血流。』
『人力再強,又豈能與大自然的雄斧神工相爭?』
『最後,成吉思汗終於明白,從正麵是無法攻破山海關的。』
『於是繞道紫荊關,從南麵攻擊,終於才拿下了山海關。』
『這是曆史上唯一一次山海關被攻破,而且是從背麵。所以拋棄山海關的雄關天險,而去防守寧錦,實在是錯誤之極。』
……
大隋。
楊堅看的津津有味。
但看到元世祖三字也不由得一愣。
“這位怎麽也跑出來說話了?”
“他不會看不懂這裏麵的玄機啊?”
獨孤伽羅聽了半天的轉述,此時好奇問道:
“誰啊?”
楊堅說清忽必烈的觀點。
獨孤伽羅恍然道:
“看來這元世祖也有點十世之仇猶可報也的意思。”
楊堅眼角微跳。
“金……後金?”
“還能這麽算嗎?”
獨孤伽羅白他一眼。
“行,你可以不算啊。”
“別怕金刀之讖啊。”
“那關係也遠啊。”
楊堅被強而有力的反擊打得啞口無言。
卯金刀……怎麽可能不怕啊。
“嘖嘖……漢高祖啊……”
……
大漢。
劉邦閉著眼睛撇了撇嘴。
呂雉吃著酥糕,淡淡道:
“誰家皇帝蹦出來了?居然讓你這副惡心麵貌。”
“總不能是項羽吧?那可見鬼了。”
劉邦眼也不睜的隨口道:
“乃公還真寧願見鬼了。”
“……罷了罷了,畢竟有疆土在那……忍了他了!”
呂雉知道是哪個朝代的皇帝了。
她心中暗歎一口氣。
可惜,朕無緣入內一見啊。
……
大明·天啟時期
朱由校將各位皇帝的話總結到一張紙上。
一邊看一邊忍不住嘖嘖稱奇。
“茅塞頓開……”
“遼東之地暫且無憂矣!”
他微微折疊紙張,再次陷入沉思。
攘內安外……
得收拾一下家裏了……
……
大清·康熙時期
康熙緩緩睜開雙目,鼻子裏輕哼一聲。
“天助自助者。”
明朝末年的問題可不僅僅是邊防問題。
內部朝廷的事情不解決,那就隻能是防而不守。
而防久必失。
……
【用人識人:天啟六年,袁崇煥上疏說在關外依靠修城屯田就可以讓後金投降,天啟接到奏疏後批示道:
“作何給授,使軍民不相妨?作何分撥,使農戰不偏廢?作何演練,使農隙皆兵?作何更番,使營伍皆農?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馬?作何收保,不致資盜糧?一切事宜,該撫悉心區處具奏。
這本內說,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諸臣諸不樂聞。
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
蹈實而做,需時而動。
正也,奇在其中矣。
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
天啟的意思就是告誡袁崇煥老老實實做好實事,少搞一些大言不慚的把戲。】
【此時天啟隻二十一歲,處於深宮之中的他,其頭腦冷靜和務實態度已在袁崇煥之上。】
……
大明·隆慶時期
朱載坖收迴目光,看著天幕上的話就是一陣無語。
“別吧……”
看這意思,這袁崇煥似乎在大戰略上沒有什麽時候長久目光啊……
“你現在守著寧遠……可別弄什麽幺蛾子。”
……
大明·崇禎時期
朱由檢稍微鬆了口氣。
還以為又殺錯了呢……
他現在開始有了幾分盼頭了。
因為一語點醒夢中人啊!
後金從來都不要廣寧!
他們連寧遠、錦州、大淩河、右屯等等地方都通通不要!
所以孫承宗、袁崇煥折騰寧錦防線一直延伸至右屯,去獲取什麽縱深是毫無意義的!
難怪……
朱由檢從地而起,踱步深思。
難怪當年皇太極議和,其中一個條件就是明金雙方以大淩河、遼河為緩衝區。
由此可見,後金的統治重心隻是沈陽和遼陽。
努爾哈赤也是為了防備明軍的進攻,才特地將金國首都從遼陽搬到了沈陽。
這就說得通了……
“袁崇煥誤我啊!”
多花多少冤枉錢啊!
……
【天啟四年,皮島總兵毛文龍的一份塘報說,女真人有跟蒙古人勾結,從喜峰口入關的可能性。】
【天啟接到塘報後批示道:
【“外呈稱奴酋與親信奸人李茂隆等,晝夜商議,欲以賄買西虜,更換旗幟,借路潘家口等處,進攻謀逆。】
【朕思奴酋所謀,其誌不小,更甚於昔也,倘以假道長驅,為害非淺,是以朕不無東顧之憂。】
【卿等傳示兵部,作速馬上差人前去傳與樞輔,總督鎮巡,當詳計塘報,作何料理?作何策應?籌度周全,務保無虞。】
【其沿途各路,並東征將士,俱要仔細防禦。及各隘口守把將官,都要晝夜不時防守。還仔細盤詰進貢出入進攻夷人,其中恐有奸細夾帶情形。】
【仍傳戶工二部,並專督遼餉等官,詳確毛帥,如果缺糧乏器真情,並撥船及應用器械,一並速發解去軍前應用,不得遲滯,有誤軍機,責有所歸。特諭。”】
【然而孫承宗沒有看出這份塘報裏麵的厲害性,對潛伏的危險無法預計,孫承宗說道:
【“奴狡而計穩,必不出此。又恐關城謂虜由他道,便可緩防,以為聲東擊西之計。”】
【但事實證明,崇禎二年,皇太極的確率軍從喜峰口入關。】
……
大唐。
李世民突然放下心來。
“由此可以看出,這天啟在一些軍事問題上的看法,遠比嘉靖萬曆要更加成熟啊。”
長孫皇後則看到事情的另一麵,柔聲道:
“這大概是由於他的人生經曆所導致。”
“父親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他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不會有什麽著落。”
“而泰昌登基月餘便駕崩,他更是深陷紅丸移宮之中。”
“既然生活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又怎能不會在斷提防人的環境下成長呢?”
“嘉靖前期有藩王父親打造好的底子。”
“而萬曆前期也有張居正護著。”
“但這孩子則與明憲宗一般,無依無靠的……”
李世民看著情緒突然低落下去的長孫皇後,頓時明白了她的憂愁。
他輕輕的合握住皇後的手。
“朕在,你與小兕子就在。”
“莫要憂慮……”
……
【天啟最初寄希望於東林黨人,他希望他們能夠幫助他治理天下,但他很快發現這些人的特點。】
【那就是喜歡無事生非。】
【因為他們抓住三任皇帝早已定性的三案不放。】
【一群對別人不寬容的人,一群從不自我批評的人,指望他們能給這個國家帶來什麽?】
【所以天啟開啟了“宦官專權”的副本。】
【一個被史書謾罵卻意誌決絕的天啟王朝呈現在我們麵前。】
【為了修建關寧錦防線,已經被取消的遼餉又重新征收。】
【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已經被泰昌罷免的商業稅又重新征收。】
【從嘉靖年間起廢除的太監監軍製度又重新拾起。】
【洪武年間對言路的高壓政策在帝國又重新運轉起來。】
【但此時的大明已經失去了任何專製的土壤,並且魏忠賢私心甚重,其與大臣的爭鬥波及到朝廷與地方,天下百姓受池魚之殃。】
【這一點也許是天啟從未考慮到的。】
【評價b級·得三分】
……
{他用人治理與治國才能都不差,唯一差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對。說實話,他可比嘉靖聰明多了。}
{嘉靖後期要人摸透心裏,弄出個二龍不相見,天啟可是一直掌握著朝廷內部黨派的走向。}
{跟普通認知不同。天啟除了對軍事、國事關心之外,他對身邊的人也很好。}
{當時張皇後和朱由檢不喜歡魏忠賢和客氏,多次在朱由校麵前說魏忠賢和客氏的壞話,所以,客氏和魏忠賢一直想找皇後和朱由檢的麻煩。但是由於天啟的維護,無論客、魏二人掀起多麽大的風浪,倆人都能如堤壩一般屹立不倒,從而使客氏、魏忠賢知難而退。}
{這個人,聰穎、好學,對手工業有著異乎尋常的興趣。對軍事、邊防尤其關心,而且會有自己的獨立判斷。且頭腦冷靜,不人雲亦雲。}
{在某些方麵也不像萬曆那樣薄情寡義。}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有著獨特的治國手段。}
{當他發覺文官難以駕馭的時候,便啟用魏忠賢這個強權人物加以製約。}
{可以明顯看出,他跟嘉靖一樣喜歡隱藏在幕後指揮著一切。很多時候,他也喜歡不聞不問,充當一個重大糾紛最後仲裁的角色。}
……
大明。
朱元璋跟屁股底下長草一樣坐立不安。
“你們這誇的……”
“誇的還挺讓咱不適應的!”
……
【民生經濟:九邊重鎮一年花費三百四十多萬白銀。】
【寧錦防線每年耗費餉銀四百萬。】
【一年將近七百五十萬兩的巨額的軍費開支自然要靠攤派來解決,而這些無疑加到了百姓頭上。】
【而此時大明王朝又麵對著長達七十年的氣候冰河期。】
【這種冰河期會導致海水、河水的蒸發量下降,從而導致空氣中的含水量下降,進而產生幹旱。】
【幹旱的後果就是糧食產量下降,大麵積的饑荒開始,流民增加。】
【而朝廷既要賑濟又要維穩,這些更使得已經捉蹙見襟的財政雪上加霜。】
【而兵變與起義的出現也就不奇怪了。】
【評價c級·得兩分】
……
大秦。
嬴政有時候就是看不懂一些奇特的說辭。
“這氣候冰河期又是何物?”
蕭何皺了皺眉。
“看描述,似乎也是一種天時。”
“並且處於四季輪轉之上。”
劉邦則突然壓低聲音道:
“你們發沒發現一件事。”
“他們身上這衣服好像越穿越厚啊。”
“夏季的衣服居然也那麽厚。”
眾人聞言一愣,隨即深思起來。
……
炎漢·靈帝時期
劉宏看著兵變起義幾字,心有所感。
“當一次民變越來越大的時候。”
“當它無論如何也撲滅不下去的時候。”
“當它並不因為首領喪生而結束的時候。”
“那就說明此時天下積累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挽迴的地步。”
“它必須要打碎重來了。”
群臣聞言,頓時麵有敬色。
“陛下英明。”
……
【後世影響:明史中口碑最差,為倒數第一的木匠皇帝。】
【曆史上大明王朝真正的,最後的掌權者。】
【評價b級·得三分】
【總分:十五分】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突然惋惜道:
“這皇帝沒有什麽性格上的缺陷。”
“手腕雖略顯稚嫩但也夠用。”
“真是可惜了……偏偏處的時機不對。”
“……這一點又有點像大宋……”
衛子夫也覺得這大明的天命屬實奇怪。
朱祁鎮這種千古難尋的人才應該這個時候出現才對嘛。
而朱由校這種皇帝才應該是仁宣之治才應該出現的。
“也許,這就是大明的天命吧……”
“就像朱重八的人生一樣。”
“不盡如人意。”
……
大明·天啟時期
朱由校看著天幕裏的評績是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因為從評績和後世子孫的說法中他看出了一種情緒。
一種對將死之人的最後關懷。
“我大明還沒亡呢……”
朱由校有些底氣不足的嘟囔著:
“朕如果沒子嗣,那繼位的就是皇弟……”
“他也沒有亡國之相啊?”
這邊嘟囔著,天上的金光逐漸匯聚。
『恩賜:公輸班的天工』
『注:經你手而出的物件會隨機一項加護。』
『注:不是越精美越好,而是符合“道”越好。』
在朱由校的一臉懵逼中,金光砸到臉上。
……
『但燕山山脈在華北平原前麵向左拐了一下,給遼西走廊上了一個門,從而形成山海關。』
『這個地方地勢奇偉雄峻,北麵山河縱橫、交通不便、土地貧瘠,沒有海軍的大軍根本無法展開任何兵力,也無法長期駐紮。』
『山海關以南則地勢開闊、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守衛可以隨時隨地的增強兵力裝備和各種防禦物資。』
『這樣的地勢就決定了在從山海關北麵永遠無法攻破山海關。』
『而山海關唯一一次被攻破也是從南麵。』
……
大元。
忽必烈把玩著金刀。
沉著目光。
他知道那朱棣口中說的唯一一次從南麵攻破,是哪一次了。
“後金……”
“哼。”
在眾臣的不理解中,忽必烈緩緩上雙眼。
……
『元世祖:當年成吉思汗攻打山海關,用自己的幾個女兒賄賂了山海關前的幾個部落,發動對山海關的全力偷襲。』
『強大的蒙古軍麵對戰力幾乎是不堪一擊的金軍,仍然在山海關麵前碰得頭破血流。』
『人力再強,又豈能與大自然的雄斧神工相爭?』
『最後,成吉思汗終於明白,從正麵是無法攻破山海關的。』
『於是繞道紫荊關,從南麵攻擊,終於才拿下了山海關。』
『這是曆史上唯一一次山海關被攻破,而且是從背麵。所以拋棄山海關的雄關天險,而去防守寧錦,實在是錯誤之極。』
……
大隋。
楊堅看的津津有味。
但看到元世祖三字也不由得一愣。
“這位怎麽也跑出來說話了?”
“他不會看不懂這裏麵的玄機啊?”
獨孤伽羅聽了半天的轉述,此時好奇問道:
“誰啊?”
楊堅說清忽必烈的觀點。
獨孤伽羅恍然道:
“看來這元世祖也有點十世之仇猶可報也的意思。”
楊堅眼角微跳。
“金……後金?”
“還能這麽算嗎?”
獨孤伽羅白他一眼。
“行,你可以不算啊。”
“別怕金刀之讖啊。”
“那關係也遠啊。”
楊堅被強而有力的反擊打得啞口無言。
卯金刀……怎麽可能不怕啊。
“嘖嘖……漢高祖啊……”
……
大漢。
劉邦閉著眼睛撇了撇嘴。
呂雉吃著酥糕,淡淡道:
“誰家皇帝蹦出來了?居然讓你這副惡心麵貌。”
“總不能是項羽吧?那可見鬼了。”
劉邦眼也不睜的隨口道:
“乃公還真寧願見鬼了。”
“……罷了罷了,畢竟有疆土在那……忍了他了!”
呂雉知道是哪個朝代的皇帝了。
她心中暗歎一口氣。
可惜,朕無緣入內一見啊。
……
大明·天啟時期
朱由校將各位皇帝的話總結到一張紙上。
一邊看一邊忍不住嘖嘖稱奇。
“茅塞頓開……”
“遼東之地暫且無憂矣!”
他微微折疊紙張,再次陷入沉思。
攘內安外……
得收拾一下家裏了……
……
大清·康熙時期
康熙緩緩睜開雙目,鼻子裏輕哼一聲。
“天助自助者。”
明朝末年的問題可不僅僅是邊防問題。
內部朝廷的事情不解決,那就隻能是防而不守。
而防久必失。
……
【用人識人:天啟六年,袁崇煥上疏說在關外依靠修城屯田就可以讓後金投降,天啟接到奏疏後批示道:
“作何給授,使軍民不相妨?作何分撥,使農戰不偏廢?作何演練,使農隙皆兵?作何更番,使營伍皆農?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馬?作何收保,不致資盜糧?一切事宜,該撫悉心區處具奏。
這本內說,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諸臣諸不樂聞。
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
蹈實而做,需時而動。
正也,奇在其中矣。
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
天啟的意思就是告誡袁崇煥老老實實做好實事,少搞一些大言不慚的把戲。】
【此時天啟隻二十一歲,處於深宮之中的他,其頭腦冷靜和務實態度已在袁崇煥之上。】
……
大明·隆慶時期
朱載坖收迴目光,看著天幕上的話就是一陣無語。
“別吧……”
看這意思,這袁崇煥似乎在大戰略上沒有什麽時候長久目光啊……
“你現在守著寧遠……可別弄什麽幺蛾子。”
……
大明·崇禎時期
朱由檢稍微鬆了口氣。
還以為又殺錯了呢……
他現在開始有了幾分盼頭了。
因為一語點醒夢中人啊!
後金從來都不要廣寧!
他們連寧遠、錦州、大淩河、右屯等等地方都通通不要!
所以孫承宗、袁崇煥折騰寧錦防線一直延伸至右屯,去獲取什麽縱深是毫無意義的!
難怪……
朱由檢從地而起,踱步深思。
難怪當年皇太極議和,其中一個條件就是明金雙方以大淩河、遼河為緩衝區。
由此可見,後金的統治重心隻是沈陽和遼陽。
努爾哈赤也是為了防備明軍的進攻,才特地將金國首都從遼陽搬到了沈陽。
這就說得通了……
“袁崇煥誤我啊!”
多花多少冤枉錢啊!
……
【天啟四年,皮島總兵毛文龍的一份塘報說,女真人有跟蒙古人勾結,從喜峰口入關的可能性。】
【天啟接到塘報後批示道:
【“外呈稱奴酋與親信奸人李茂隆等,晝夜商議,欲以賄買西虜,更換旗幟,借路潘家口等處,進攻謀逆。】
【朕思奴酋所謀,其誌不小,更甚於昔也,倘以假道長驅,為害非淺,是以朕不無東顧之憂。】
【卿等傳示兵部,作速馬上差人前去傳與樞輔,總督鎮巡,當詳計塘報,作何料理?作何策應?籌度周全,務保無虞。】
【其沿途各路,並東征將士,俱要仔細防禦。及各隘口守把將官,都要晝夜不時防守。還仔細盤詰進貢出入進攻夷人,其中恐有奸細夾帶情形。】
【仍傳戶工二部,並專督遼餉等官,詳確毛帥,如果缺糧乏器真情,並撥船及應用器械,一並速發解去軍前應用,不得遲滯,有誤軍機,責有所歸。特諭。”】
【然而孫承宗沒有看出這份塘報裏麵的厲害性,對潛伏的危險無法預計,孫承宗說道:
【“奴狡而計穩,必不出此。又恐關城謂虜由他道,便可緩防,以為聲東擊西之計。”】
【但事實證明,崇禎二年,皇太極的確率軍從喜峰口入關。】
……
大唐。
李世民突然放下心來。
“由此可以看出,這天啟在一些軍事問題上的看法,遠比嘉靖萬曆要更加成熟啊。”
長孫皇後則看到事情的另一麵,柔聲道:
“這大概是由於他的人生經曆所導致。”
“父親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他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不會有什麽著落。”
“而泰昌登基月餘便駕崩,他更是深陷紅丸移宮之中。”
“既然生活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又怎能不會在斷提防人的環境下成長呢?”
“嘉靖前期有藩王父親打造好的底子。”
“而萬曆前期也有張居正護著。”
“但這孩子則與明憲宗一般,無依無靠的……”
李世民看著情緒突然低落下去的長孫皇後,頓時明白了她的憂愁。
他輕輕的合握住皇後的手。
“朕在,你與小兕子就在。”
“莫要憂慮……”
……
【天啟最初寄希望於東林黨人,他希望他們能夠幫助他治理天下,但他很快發現這些人的特點。】
【那就是喜歡無事生非。】
【因為他們抓住三任皇帝早已定性的三案不放。】
【一群對別人不寬容的人,一群從不自我批評的人,指望他們能給這個國家帶來什麽?】
【所以天啟開啟了“宦官專權”的副本。】
【一個被史書謾罵卻意誌決絕的天啟王朝呈現在我們麵前。】
【為了修建關寧錦防線,已經被取消的遼餉又重新征收。】
【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已經被泰昌罷免的商業稅又重新征收。】
【從嘉靖年間起廢除的太監監軍製度又重新拾起。】
【洪武年間對言路的高壓政策在帝國又重新運轉起來。】
【但此時的大明已經失去了任何專製的土壤,並且魏忠賢私心甚重,其與大臣的爭鬥波及到朝廷與地方,天下百姓受池魚之殃。】
【這一點也許是天啟從未考慮到的。】
【評價b級·得三分】
……
{他用人治理與治國才能都不差,唯一差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對。說實話,他可比嘉靖聰明多了。}
{嘉靖後期要人摸透心裏,弄出個二龍不相見,天啟可是一直掌握著朝廷內部黨派的走向。}
{跟普通認知不同。天啟除了對軍事、國事關心之外,他對身邊的人也很好。}
{當時張皇後和朱由檢不喜歡魏忠賢和客氏,多次在朱由校麵前說魏忠賢和客氏的壞話,所以,客氏和魏忠賢一直想找皇後和朱由檢的麻煩。但是由於天啟的維護,無論客、魏二人掀起多麽大的風浪,倆人都能如堤壩一般屹立不倒,從而使客氏、魏忠賢知難而退。}
{這個人,聰穎、好學,對手工業有著異乎尋常的興趣。對軍事、邊防尤其關心,而且會有自己的獨立判斷。且頭腦冷靜,不人雲亦雲。}
{在某些方麵也不像萬曆那樣薄情寡義。}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有著獨特的治國手段。}
{當他發覺文官難以駕馭的時候,便啟用魏忠賢這個強權人物加以製約。}
{可以明顯看出,他跟嘉靖一樣喜歡隱藏在幕後指揮著一切。很多時候,他也喜歡不聞不問,充當一個重大糾紛最後仲裁的角色。}
……
大明。
朱元璋跟屁股底下長草一樣坐立不安。
“你們這誇的……”
“誇的還挺讓咱不適應的!”
……
【民生經濟:九邊重鎮一年花費三百四十多萬白銀。】
【寧錦防線每年耗費餉銀四百萬。】
【一年將近七百五十萬兩的巨額的軍費開支自然要靠攤派來解決,而這些無疑加到了百姓頭上。】
【而此時大明王朝又麵對著長達七十年的氣候冰河期。】
【這種冰河期會導致海水、河水的蒸發量下降,從而導致空氣中的含水量下降,進而產生幹旱。】
【幹旱的後果就是糧食產量下降,大麵積的饑荒開始,流民增加。】
【而朝廷既要賑濟又要維穩,這些更使得已經捉蹙見襟的財政雪上加霜。】
【而兵變與起義的出現也就不奇怪了。】
【評價c級·得兩分】
……
大秦。
嬴政有時候就是看不懂一些奇特的說辭。
“這氣候冰河期又是何物?”
蕭何皺了皺眉。
“看描述,似乎也是一種天時。”
“並且處於四季輪轉之上。”
劉邦則突然壓低聲音道:
“你們發沒發現一件事。”
“他們身上這衣服好像越穿越厚啊。”
“夏季的衣服居然也那麽厚。”
眾人聞言一愣,隨即深思起來。
……
炎漢·靈帝時期
劉宏看著兵變起義幾字,心有所感。
“當一次民變越來越大的時候。”
“當它無論如何也撲滅不下去的時候。”
“當它並不因為首領喪生而結束的時候。”
“那就說明此時天下積累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挽迴的地步。”
“它必須要打碎重來了。”
群臣聞言,頓時麵有敬色。
“陛下英明。”
……
【後世影響:明史中口碑最差,為倒數第一的木匠皇帝。】
【曆史上大明王朝真正的,最後的掌權者。】
【評價b級·得三分】
【總分:十五分】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突然惋惜道:
“這皇帝沒有什麽性格上的缺陷。”
“手腕雖略顯稚嫩但也夠用。”
“真是可惜了……偏偏處的時機不對。”
“……這一點又有點像大宋……”
衛子夫也覺得這大明的天命屬實奇怪。
朱祁鎮這種千古難尋的人才應該這個時候出現才對嘛。
而朱由校這種皇帝才應該是仁宣之治才應該出現的。
“也許,這就是大明的天命吧……”
“就像朱重八的人生一樣。”
“不盡如人意。”
……
大明·天啟時期
朱由校看著天幕裏的評績是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因為從評績和後世子孫的說法中他看出了一種情緒。
一種對將死之人的最後關懷。
“我大明還沒亡呢……”
朱由校有些底氣不足的嘟囔著:
“朕如果沒子嗣,那繼位的就是皇弟……”
“他也沒有亡國之相啊?”
這邊嘟囔著,天上的金光逐漸匯聚。
『恩賜:公輸班的天工』
『注:經你手而出的物件會隨機一項加護。』
『注:不是越精美越好,而是符合“道”越好。』
在朱由校的一臉懵逼中,金光砸到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