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大婚幾日,夫君遠行,可就是這樣一個局麵讓溫若蘭感受到了,一個睿智並且擁有長遠目光的男人到底是多麽的吸引人,運籌帷幄決勝千裏雖說不一定,但身在邊疆燕都每一件事都盡在掌握之中,就如同他在身邊輕聲低語,讓自己每一步都能走的底氣十足。
關了窗安穩的躺下來靜靜的閉上眼睛,片刻功夫便睡得香甜了,一夜無夢,第二天一早起床便去了廚房,親手燉了燕窩放進食盒裏,提著往岫玉軒走去。
岫玉軒裏,宸妃正侍弄著門前的一株迎春花,稀稀落落的幾朵花開的單薄。
“母妃。”
宸妃抬頭笑了:“若蘭來啦,快進屋。”
“母妃不能太累,這些可以吩咐下人來做。”溫若蘭提著食盒進門,宸妃跟在後麵進來,不得不說宸妃很特別,她身邊沒有什麽宮女侍婢,在瑞王府也是溫若蘭安排人伺候。
在宮中沒有自己的心腹,宸妃倒也讓人捉摸不透。
溫若蘭把燕窩端出來送到宸妃麵前:“母妃,臣媳明天要八朝迴門,按照老令是要住一晚的。”
“可準備妥當了?”宸妃掀開燉盅,小口喝著。
“倒也不必準備什麽,迴去一天剛好趁機和我父商量一下百貨商行的木工活,再過幾天出了正月就可以開門營業了。”溫若蘭遞過來熱茶放在旁邊。
宸妃倒也不意外,放下湯匙:“你這孩子是個閑不住的,這樣也好,翊兒最近可有消息傳迴來?”
溫若蘭搖了搖頭:“沒有呢,母妃用著那牙粉感覺可好?”
“很不錯,若蘭心思聰慧的很。”宸妃頓了一下:“隻是香氣有些濃鬱了。”
“母妃說的沒錯,時下是初春時候,最新鮮的花當屬迎春花,隻可惜王府裏迎春花少之又少呢。”溫若蘭輕輕的歎了口氣:“隻能等到明年,今年多種植一些迎春花,明年花期的時候拆紮下來鮮花用最好不過了。”
宸妃端過來茶盞仔細的抿了抿,眼底一亮:“眼下倒也有一處迎春花開的正好。”
“宮裏?”溫若蘭驚喜的抬頭轉而立刻擺手:“可不能呢,母妃最近不宜入宮,聽說東宮太子身子不太好,別觸了眉頭。”
“是八王府,明朝迴門盡可去做自己的事情,母妃親自走一趟討要一些過來。”宸妃說著,眼底染了笑意,自己很想去看看雲兒的府邸到底是何種景象,這真是天賜良機。
溫若蘭小臉盡是喜悅:“母妃您可真是太好了。要麽讓孫媽媽陪著您,自己人也放心呢。”
“好,那就讓孫媽媽過來吧。”自從東方雲提到過芙蓉後,就很想去府裏看看,雖說沒有正妃,但也清楚王府裏側妃早就有了,並且還有一些個美人兒。
這一點倒是讓宸妃很滿意,盡管還無一所出,不過俗話說的話,有田在就不怕沒糧食,總好過這個兒子,府裏就隻有這麽一位還剛大婚不久。
出了岫玉軒,溫若蘭便吩咐孫婆子過去伺候著。
孫婆子這些日子可是明顯感覺到情勢微妙了,便加了十二分小心,越是讓她去宸妃那邊兒,她就越覺得膽顫心驚的,身為奴才自然要有奴才的智慧,跟了瑞王妃再想護著老主子,到最後得不償失的就是自己了。
這一天溫若蘭便在王府裏的小廚房忙碌,八兩是進進出出忙個不停。
小廚房裏藥香彌漫,急壞了安順。
王妃大婚之後便不可再碰那些草藥了,一旦傷了身子可是大事,左思右想,安順正沒轍的時候,信鴿落在了自己麵前的,心頭大喜,拿了信鴿樂顛顛的去了小廚房。
“老奴求見王妃。”
溫若蘭正蹲在藥爐子旁邊熬藥,聽到安順的聲音抬頭:“安伯伯,有事兒?”
安順急忙拿出來信鴿傳遞消息專用的小銅管。
溫若蘭急忙起身擦了擦手,接過去打開,蠅頭小楷寫的蒼勁有力,寥寥數語說的也清楚明白——太後母族薛氏善木工,薛銅山出家為僧,太後非父皇親生母親,切記提防一二,掛念吾妻,一切安好。
握緊了字條,低聲重複了一句:“薛銅山。”
“安伯伯。”
“老奴惶恐,王妃盡管吩咐。”安順躬身。
溫若蘭看了看藥爐子:“找一個可信的人過來,我要送藥出府。”
“是,老奴這就去安排。”
安順離開,溫若蘭繼續煎藥,捉摸著明天見到了薛太後該如何巧妙的問問薛銅山這個人,太後非父皇親生母親,這信息量就有些大了。
轉念一想也就了然了,若燕皇是薛太後親生兒子,燕皇又怎麽護不住自己的母族?
安順安排來人是個不起眼的小夥子,一身家丁的服侍,如果不是一雙眼睛透著機靈,溫若蘭覺得這種人在人群裏簡直是太普通了。
剛好,這樣的人辨識度很低,往來送藥最合適不過了。
把藥裝好吩咐他送去春暉堂交給鳳公子,便迴了房間,整理好迴門的禮單交給八兩去安排,隨意的靠在小榻上休息。
“小姐,嫣兒姑娘在外等了好久。”八兩迴來見溫若蘭沒睡,過來稟報。
溫若蘭撩起眼皮:“帶她進來吧。”
許嫣兒進來的時候有些拘謹,小心翼翼的行了禮站在一旁。
“你母親可接過來了?”溫若蘭坐起來,問。
“是的,昨晚進了府。”許嫣兒垂著頭:“王妃恕罪,那人瘋了之後便跑了,真的沒事?”
“無妨。”溫若蘭起身:“走吧,過去看看你的母親。”
許嫣兒終於鬆了口氣,跟在溫若蘭後麵,兩個人一起往倚梅園走去。
倚梅園裏,許嫣兒引著溫若蘭來到了跨院裏,進了房門就看到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中年婦人。
溫若蘭微微皺眉。
許嫣兒抬起袖子拭淚,跪倒在地:“王妃容稟,嫣兒不忍母親在那邊兒故去,冒死帶迴來隻為了能進一份孝心,王妃若是不允,嫣兒立刻帶著母親出府。”
溫若蘭沒說話,走過去坐下來伸手拉過來婦人的手腕,仔細的診脈。
許嫣兒站在一旁,眼睛死死的盯著溫若蘭的表情,見她皺眉之後舒展開,懸著的心就更是提到了嗓子眼兒。
在她看來母親已經是無藥可醫了,自己若是晚迴去一步怕都不能見到活氣兒,如今縱然王妃救不了她也認了,唯一希望王妃能開恩,讓自己能為母親送終。
“幹薑、肉桂和蜀椒磨成粉,裝進枕頭和被褥中給她蓋著,再按照方子準備三副瀉藥,子午時辰分別喝下,連喝三副,房間裏準備熱水軟布擦身,她神誌稍微清晰的時候變準備參湯喝下,三天後可好。“溫若蘭說完,收迴手拿過來旁邊的軟布擦了擦手:“你記好了就去做,人沒事。”
許嫣兒聽罷,撲通一聲就跪下了:“王妃大恩大德,嫣兒萬死難報其一。”
溫若蘭過來伸手扶著她:“起來吧,你母親身體無恙之後,你就要給我辦事了。”
“是。”
溫若蘭寫了方子給許嫣兒,這時候外麵信鴿咕咕叫,她條件反射似的抬頭,就看到花無影手裏托著信鴿,衝她招了招手……。
關了窗安穩的躺下來靜靜的閉上眼睛,片刻功夫便睡得香甜了,一夜無夢,第二天一早起床便去了廚房,親手燉了燕窩放進食盒裏,提著往岫玉軒走去。
岫玉軒裏,宸妃正侍弄著門前的一株迎春花,稀稀落落的幾朵花開的單薄。
“母妃。”
宸妃抬頭笑了:“若蘭來啦,快進屋。”
“母妃不能太累,這些可以吩咐下人來做。”溫若蘭提著食盒進門,宸妃跟在後麵進來,不得不說宸妃很特別,她身邊沒有什麽宮女侍婢,在瑞王府也是溫若蘭安排人伺候。
在宮中沒有自己的心腹,宸妃倒也讓人捉摸不透。
溫若蘭把燕窩端出來送到宸妃麵前:“母妃,臣媳明天要八朝迴門,按照老令是要住一晚的。”
“可準備妥當了?”宸妃掀開燉盅,小口喝著。
“倒也不必準備什麽,迴去一天剛好趁機和我父商量一下百貨商行的木工活,再過幾天出了正月就可以開門營業了。”溫若蘭遞過來熱茶放在旁邊。
宸妃倒也不意外,放下湯匙:“你這孩子是個閑不住的,這樣也好,翊兒最近可有消息傳迴來?”
溫若蘭搖了搖頭:“沒有呢,母妃用著那牙粉感覺可好?”
“很不錯,若蘭心思聰慧的很。”宸妃頓了一下:“隻是香氣有些濃鬱了。”
“母妃說的沒錯,時下是初春時候,最新鮮的花當屬迎春花,隻可惜王府裏迎春花少之又少呢。”溫若蘭輕輕的歎了口氣:“隻能等到明年,今年多種植一些迎春花,明年花期的時候拆紮下來鮮花用最好不過了。”
宸妃端過來茶盞仔細的抿了抿,眼底一亮:“眼下倒也有一處迎春花開的正好。”
“宮裏?”溫若蘭驚喜的抬頭轉而立刻擺手:“可不能呢,母妃最近不宜入宮,聽說東宮太子身子不太好,別觸了眉頭。”
“是八王府,明朝迴門盡可去做自己的事情,母妃親自走一趟討要一些過來。”宸妃說著,眼底染了笑意,自己很想去看看雲兒的府邸到底是何種景象,這真是天賜良機。
溫若蘭小臉盡是喜悅:“母妃您可真是太好了。要麽讓孫媽媽陪著您,自己人也放心呢。”
“好,那就讓孫媽媽過來吧。”自從東方雲提到過芙蓉後,就很想去府裏看看,雖說沒有正妃,但也清楚王府裏側妃早就有了,並且還有一些個美人兒。
這一點倒是讓宸妃很滿意,盡管還無一所出,不過俗話說的話,有田在就不怕沒糧食,總好過這個兒子,府裏就隻有這麽一位還剛大婚不久。
出了岫玉軒,溫若蘭便吩咐孫婆子過去伺候著。
孫婆子這些日子可是明顯感覺到情勢微妙了,便加了十二分小心,越是讓她去宸妃那邊兒,她就越覺得膽顫心驚的,身為奴才自然要有奴才的智慧,跟了瑞王妃再想護著老主子,到最後得不償失的就是自己了。
這一天溫若蘭便在王府裏的小廚房忙碌,八兩是進進出出忙個不停。
小廚房裏藥香彌漫,急壞了安順。
王妃大婚之後便不可再碰那些草藥了,一旦傷了身子可是大事,左思右想,安順正沒轍的時候,信鴿落在了自己麵前的,心頭大喜,拿了信鴿樂顛顛的去了小廚房。
“老奴求見王妃。”
溫若蘭正蹲在藥爐子旁邊熬藥,聽到安順的聲音抬頭:“安伯伯,有事兒?”
安順急忙拿出來信鴿傳遞消息專用的小銅管。
溫若蘭急忙起身擦了擦手,接過去打開,蠅頭小楷寫的蒼勁有力,寥寥數語說的也清楚明白——太後母族薛氏善木工,薛銅山出家為僧,太後非父皇親生母親,切記提防一二,掛念吾妻,一切安好。
握緊了字條,低聲重複了一句:“薛銅山。”
“安伯伯。”
“老奴惶恐,王妃盡管吩咐。”安順躬身。
溫若蘭看了看藥爐子:“找一個可信的人過來,我要送藥出府。”
“是,老奴這就去安排。”
安順離開,溫若蘭繼續煎藥,捉摸著明天見到了薛太後該如何巧妙的問問薛銅山這個人,太後非父皇親生母親,這信息量就有些大了。
轉念一想也就了然了,若燕皇是薛太後親生兒子,燕皇又怎麽護不住自己的母族?
安順安排來人是個不起眼的小夥子,一身家丁的服侍,如果不是一雙眼睛透著機靈,溫若蘭覺得這種人在人群裏簡直是太普通了。
剛好,這樣的人辨識度很低,往來送藥最合適不過了。
把藥裝好吩咐他送去春暉堂交給鳳公子,便迴了房間,整理好迴門的禮單交給八兩去安排,隨意的靠在小榻上休息。
“小姐,嫣兒姑娘在外等了好久。”八兩迴來見溫若蘭沒睡,過來稟報。
溫若蘭撩起眼皮:“帶她進來吧。”
許嫣兒進來的時候有些拘謹,小心翼翼的行了禮站在一旁。
“你母親可接過來了?”溫若蘭坐起來,問。
“是的,昨晚進了府。”許嫣兒垂著頭:“王妃恕罪,那人瘋了之後便跑了,真的沒事?”
“無妨。”溫若蘭起身:“走吧,過去看看你的母親。”
許嫣兒終於鬆了口氣,跟在溫若蘭後麵,兩個人一起往倚梅園走去。
倚梅園裏,許嫣兒引著溫若蘭來到了跨院裏,進了房門就看到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中年婦人。
溫若蘭微微皺眉。
許嫣兒抬起袖子拭淚,跪倒在地:“王妃容稟,嫣兒不忍母親在那邊兒故去,冒死帶迴來隻為了能進一份孝心,王妃若是不允,嫣兒立刻帶著母親出府。”
溫若蘭沒說話,走過去坐下來伸手拉過來婦人的手腕,仔細的診脈。
許嫣兒站在一旁,眼睛死死的盯著溫若蘭的表情,見她皺眉之後舒展開,懸著的心就更是提到了嗓子眼兒。
在她看來母親已經是無藥可醫了,自己若是晚迴去一步怕都不能見到活氣兒,如今縱然王妃救不了她也認了,唯一希望王妃能開恩,讓自己能為母親送終。
“幹薑、肉桂和蜀椒磨成粉,裝進枕頭和被褥中給她蓋著,再按照方子準備三副瀉藥,子午時辰分別喝下,連喝三副,房間裏準備熱水軟布擦身,她神誌稍微清晰的時候變準備參湯喝下,三天後可好。“溫若蘭說完,收迴手拿過來旁邊的軟布擦了擦手:“你記好了就去做,人沒事。”
許嫣兒聽罷,撲通一聲就跪下了:“王妃大恩大德,嫣兒萬死難報其一。”
溫若蘭過來伸手扶著她:“起來吧,你母親身體無恙之後,你就要給我辦事了。”
“是。”
溫若蘭寫了方子給許嫣兒,這時候外麵信鴿咕咕叫,她條件反射似的抬頭,就看到花無影手裏托著信鴿,衝她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