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產隊的保管員是一位五,六十歲的老者,他棗紅色的臉膛,一對大眼,還留著一把長胡子。他不善交談,就是說上兩句,聲音也是甕聲甕氣象在打雷。他的身板很好,長得結結實實高高大大。
我看他這模樣又象關羽又象張飛,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我從下鄉第一天起就尊稱他為老保管。
他的老母親八十多歲了,還一天到晚坐在堂屋裏搓麻繩編草辮,沒有看到過她空著手閑坐著。
堂屋裏側麵放著一口柏木棺材十分顯眼,進門就能看見它。我第一次看見它時心裏就“咯噔”一下很不自在,不願意再多看它一眼。等了一會兒我憋不住了小聲地問老保管“咋放個那東西在那裏?好嚇人喲!讓人看了不舒服。這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恐怕不利吧!人都健健康康的,這麽早就放一個東西在那裏……要示威呀!……。”
老保管笑笑,對這個問題不做迴答。以後我在隊上陸續又看見有幾戶人家也是這樣,將棺材堂而皇之地放在家中。
他們的態度都很平泊,直然,連小孩子都滿不在乎,有的人還流露出一絲絲滿足的神情。
老保管的老伴是個小小個子十分勤勞的人,她一天到晚都在做事,也不知咋迴事?她家的活兒好象總做不完似的,好象這些活兒都很急。老伴的話要多一些,有時一個人“嘰嘰咕咕”也要說上幾句。
老保管隻有一個女兒,前些年招了個女婿上門。這女婿是山上人家的孩子,也是身體強健吃苦耐勞,他是生產隊上一名出色的勞動幹將。老保管有外孫了,一家六口人日子過得挺順順當當的。
老保管還有一個弟弟在山東淄博市工作,路途太遠所以很少迴家。我下鄉幾年隻見過他一麵,他和老保管長得不一樣。他人瘦瘦的,戴一付近視眼鏡,愛說話並且語調斯文。他弟弟還寫了一手好字,這都是他弟弟小時候讀書時練的。
他弟弟是因為當兵轉業後分配到山東的,前年他將老婆,小孩的戶口也都辦到山東去了。
他是生產隊,大隊的知名人氏,高級人物之一了。
他會常常寄點鈔票迴來孝敬母親,平時間都是哥哥在家照理母親的生活起居,他遠離家鄉也就隻有寄些鈔票表表心囉!
老保管一家在生產隊也算得上是個美滿人家。
生產隊的倉庫十分重要,平時庫房裏就有一些糧食種子和用於解決春荒秋荒燃眉之急的儲備糧,所以總有一人守庫房。特別是糧食收獲之後,更是需要兩人同時守夜。
隻從有了我住在曬壩裏,晚上很少再派人來守夜,我成了一名忠誠可靠的業餘守夜人,因此我也經常看見老保管在庫房裏曬壩頭忙上忙下。
春天要栽秧播種了,老保管先在曬壩裏放好拌桶然後在裏麵倒進穀種撒上水,再在上麵蓋上席子捂上幾天。
這段時間對這種子十分重要,老保管一天兩麵三次觀察種子的出芽情況,就是隊長看見天氣有點變化早上和下午也會來察看,抓出一把種子在手上瞧半天。我也抓一把種子在手上瞧,瞧了半天也不知所以然,問問老保管怎樣觀察。老保管給我教了幾遍,我也看不出那裏在出芽,我認為這些種子一點變化也沒有。
天氣溫度的變化對種子出芽有很大影響,有時剛剛發了一點點小芽,如果天氣突然變冷很多,還會把它們凍死的。所以寒潮來了老保管晚上也會打著手電筒來察看,有時在穀種上還要蓋點布或破棉被之類的東西來禦寒。
夏收,秋收季節,曬壩裏堆滿了麥子,穀子。這負責看管,曬幹糧食的工作就落在老保管一人身上。
早上他把這些糧食從庫房裏一撮箕一撮箕的端出去,一堆堆均勻地倒在曬壩上然後用木推把把它們推開攤平。曬了一陣子之後又把糧食刮成一條條的溝,讓陽光把這地上也曬一曬然後又推平。如此反反複複地讓糧食在耀眼的陽光下均勻曬幹。
他的背上總是大片汗漬斑斑,一看就知道這衣服被汗水浸透過的。雖然戴了草帽能頂住頭上烈日的暴曬,但曬壩裏的地氣是熱烘烘的,站在裏麵就如同蹲在蒸籠裏一樣,背上烤啊胸前蒸十分的熱!晶瑩的汗珠布滿他的臉膛,大滴大滴的汗水順著胡子朝下淌十分的辛苦。
天黑前他又將糧食收攏,又一撮箕一撮箕端迴庫房。滿曬壩的糧食少說也有六,七千斤,他就是這樣把它們端進端出。這幾天收割的糧食曬幹了分給社員,馬上又有新收割的糧食進曬壩,如此這般老保管要幹半個多月。
天氣太熱了!我們都盼望老天爺吹吹風下下雨先涼快涼快再說。老保管可不願意,再熱!也不希望下雨。
老天爺有時就是要和他開開玩笑,滿曬壩的糧食堆在那裏,老保管還沒來得及喘口氣,老天爺變臉了。老保管又急急忙忙將收迴庫房,等一會兒老天爺又將臉變過來了,老保管又要將糧食搞出去,你說這討不討厭!這麽多糧食搬來搬去不花力氣啊?
老保管想的是千萬不要讓雨水淋濕了它,收割上來的糧食有水分,因下雨將糧食堆在庫房裏,時間長了這批糧食還會捂出芽來,燒了心。所以這個時候隻要雨停了,曬壩裏的水幹了,那怕時間已是下午老保管也會將糧食端出來曬曬晾晾,從不嫌麻煩。
生產隊裏分糧食真是熱鬧!連小孩子也跑來湊湊鬧熱,二,三十戶人家帶著麻袋,背兜齊聚曬壩裏,大家七嘴八舌鬧哄哄的。
一盞煤油燈下照例由一位公平人撐稱,這是一位六,七十歲的倔老頭他脾氣也挺大的。在他撐稱的過程中有時難免有人有點出格的舉動或嘰嘰咕咕,這言閑碎語說多了倔老頭也會受不了氣!他會怒吼幾聲撒手不幹了。
沒有人撐稱這怎麽行?糧食還是要分的!於是有人勸老人大量一點,隊長這時也會出麵幹預,通常一場風波也能平息。
有一次隊長顯然也沒能壓住陣,曬壩上的人斤斤計較,“啪哩叭啦”吵得一遝糊塗。看樣子一時半會收不了場了,這時老保管黑著臉站出來圓眼怒睜粗聲粗氣發言了,嘿!你還不說,這還真管用!沒有人大聲說話了,老保管還要吼上幾句,全場頓時鴉雀無聲,沒有人敢接岔。
撐稱的人消了氣繼續工作,分到糧食的人戶高高興興將糧食背迴家,沒有分到糧食的滿懷希望等著,大家又都興高采烈,一切都象什麽也沒發生過似的。
似乎剛才所有人的怨氣都到老保管一人身上了,老保管發火了,其餘的人還有什麽脾氣?畢竟分糧食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
我一年隻能分二百二十斤左右的穀子和五十斤麥子,其餘全部是紅苕和少量玉米。這些穀子和麥子隻能碾一百五十斤大米磨四十多斤的麵粉,所以無論我平時怎樣計劃,怎樣節約再加上我迴成都探親不帶口糧,我在生產隊裏的糧食都是不夠吃的。
我在農村胃口特別好,一屯飯最少要六,七兩米,吃了以後還是半飽而已,我從不敢放開肚子敞吃。謝天謝地這裏經常是一天吃兩屯飯,要是吃三屯飯我就更慘了,糧食更不夠吃。
我應分的糧食平時就存放在倉庫裏,我需要時就告之老保管我要吊糧食了,所以我的家底他是清清楚楚。
有時我的肚子餓得實在難受!而又沒有到吃飯的時間或者已經吃過了,怎麽辦?剛開始是忍!忍來忍去忍得心發慌!有一天突然靈機一動決定開發一家新形勢下的關係戶。
這是一戶老倆口獨自生活的人家,老婆婆自稱年青時在九襄挎過籃子賣過粑粑做過小生意,也曾見過世麵。
於是我有多餘錢時就去她家買個雞蛋煎了吃或者買一碗麵條充充饑,我們是按照市場規矩辦事我出錢她給我搞吃的。
沒有錢了怎麽辦?肚子還是要咕咕叫!想了半天想出一個絕招:以衣服換食品。
於是我找出一件衣服到了她家問“婆婆!我沒有錢了!你看這件衣服你要不要?卡嘰布的,如果你要!你看它值幾碗麵?你就開個價吧!……”
性格開朗的老婆婆接過衣服看看,笑嗬嗬地給出了價碼。
“好!就這樣嘛。現在我就要吃一碗麵,其餘的就算存在你這裏,以後我肚子餓了就來……”我痛痛快快地答應了,並提了我的安排。
老婆婆馬上搞好火放上砂鍋燒水煮麵了,水開了老婆婆拿出一把掛麵仔細小心地抽出一撮麵掂掂,然後才放進鍋裏。麵好了,她挑進碗裏端給我後總會說“我格外再多你放了點油……”。
就這樣這老婆婆的家成了我在生產隊裏的臨時飯店,我們長期合作,合作愉快。時間一長這秘密就被老保管知道了。
一年分的糧食馬上就要吃完了,離收獲穀子的季節起碼才差一百多斤糧食。有一天我無意間對老保管隨便說說這件事,老保管當時沒有吭氣,我也沒有當迴事。幾天以後老保管主動提出給我吊糧食,我是大喜過望心裏美滋滋的,沒想到我還能碰上這麽好的事!
以後還是會計告訴我的,原來老保管吊了糧食給我之後就跟會計登帳,登帳時他說“他沒有吃的了,他也沒有地方去借,借了他也沒辦法還。他家裏給他的衣服他都當糧食吃了,屯屯吃盡紅苕我們都受不了,怎麽幹活?我跟隊長說過了就多吊一點給他……”
會計是我的好朋友,他絕不會胡說一通。可老保管從未對我說起這迴事,隻是默默無語地吊糧食給我。
老保管不僅保管糧食,現金還要參加隊上的其它勞動。秋播時節生產隊點麥子,這挖窩窩的活總有老保管一份,我也要和老保管一起幹。這挖麥子窩窩也要點技術的,挖的窩窩要一排排成直線,一窩窩深淺適中間隔均勻。
老保管是不緊不慢不停地一鋤一個窩窩地挖著,他還對我說“這挖麥子窩窩就和你們寫字一樣,不要歪七弓八的……”
生產隊裏幾乎所有的男人都說過怪話,就是隊長高興了也要開開玩笑說說俏皮話,唯獨老保管這麽多年我從未聽他說過隻言片語,別人說得鬧熱打得火熱,他在旁隻是笑笑,也不幹涉別人也不停下手中的勞動。
老保管有一點好處總是想著我默默地幫我,每一年他家屋後的果樹采摘了他總要叫人給我端來一撮箕的桔柑黃果,喜得我的樂滋滋的,每次吃完了我都沒有想起要對他說一聲“謝謝!”
有一年春節我沒有迴家,老保管家殺年豬的那一天下午他女兒叫我晚上去吃飯,我當然是滿心歡喜地答應了。時間到了我是興衝衝地到了他家,老保管見了我還是沒有多的話,隻是“嘿!嘿!”衝我笑兩聲,說了一,兩客氣句話又去忙他的事。
還是他那年事已高的老母親,親親熱熱顫顫魏魏弓著背走過來,聲音宏亮地招唿我……。
我望著她那雖說有點昏花的雙眼和花白的頭發,想不到她不僅身板硬朗而且頭腦思維清晰,心裏就想:她可能要和鄰隊那幾個老人一樣要活一百歲吧?
飯菜灑肉擺上了桌子,十分的豐盛。所有的人都叫我今天要多吃點,吃好點,多喝點,喝多點。我最終還是放下了筷子,桌上的人還在繼續吃喝。
老保管的母親不高興了,一個勁地埋怨我“怎麽吃這麽少?要吃得才做得!飯都吃不下怎麽能下地幹活?是吃不慣?還是做得不好?想家了?……看看你!這麽瘦,怎麽能說上新人……。”
他母親對我的一頓埋怨,埋怨得我心裏暖洋洋的,比吃了肉還舒服。
老保管一家人和和睦睦相處,辛勤勞動持家,家境較好,很得人們的尊重和羨慕,就是因為家中有這樣一位慈祥的母親吧!
我看他這模樣又象關羽又象張飛,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我從下鄉第一天起就尊稱他為老保管。
他的老母親八十多歲了,還一天到晚坐在堂屋裏搓麻繩編草辮,沒有看到過她空著手閑坐著。
堂屋裏側麵放著一口柏木棺材十分顯眼,進門就能看見它。我第一次看見它時心裏就“咯噔”一下很不自在,不願意再多看它一眼。等了一會兒我憋不住了小聲地問老保管“咋放個那東西在那裏?好嚇人喲!讓人看了不舒服。這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恐怕不利吧!人都健健康康的,這麽早就放一個東西在那裏……要示威呀!……。”
老保管笑笑,對這個問題不做迴答。以後我在隊上陸續又看見有幾戶人家也是這樣,將棺材堂而皇之地放在家中。
他們的態度都很平泊,直然,連小孩子都滿不在乎,有的人還流露出一絲絲滿足的神情。
老保管的老伴是個小小個子十分勤勞的人,她一天到晚都在做事,也不知咋迴事?她家的活兒好象總做不完似的,好象這些活兒都很急。老伴的話要多一些,有時一個人“嘰嘰咕咕”也要說上幾句。
老保管隻有一個女兒,前些年招了個女婿上門。這女婿是山上人家的孩子,也是身體強健吃苦耐勞,他是生產隊上一名出色的勞動幹將。老保管有外孫了,一家六口人日子過得挺順順當當的。
老保管還有一個弟弟在山東淄博市工作,路途太遠所以很少迴家。我下鄉幾年隻見過他一麵,他和老保管長得不一樣。他人瘦瘦的,戴一付近視眼鏡,愛說話並且語調斯文。他弟弟還寫了一手好字,這都是他弟弟小時候讀書時練的。
他弟弟是因為當兵轉業後分配到山東的,前年他將老婆,小孩的戶口也都辦到山東去了。
他是生產隊,大隊的知名人氏,高級人物之一了。
他會常常寄點鈔票迴來孝敬母親,平時間都是哥哥在家照理母親的生活起居,他遠離家鄉也就隻有寄些鈔票表表心囉!
老保管一家在生產隊也算得上是個美滿人家。
生產隊的倉庫十分重要,平時庫房裏就有一些糧食種子和用於解決春荒秋荒燃眉之急的儲備糧,所以總有一人守庫房。特別是糧食收獲之後,更是需要兩人同時守夜。
隻從有了我住在曬壩裏,晚上很少再派人來守夜,我成了一名忠誠可靠的業餘守夜人,因此我也經常看見老保管在庫房裏曬壩頭忙上忙下。
春天要栽秧播種了,老保管先在曬壩裏放好拌桶然後在裏麵倒進穀種撒上水,再在上麵蓋上席子捂上幾天。
這段時間對這種子十分重要,老保管一天兩麵三次觀察種子的出芽情況,就是隊長看見天氣有點變化早上和下午也會來察看,抓出一把種子在手上瞧半天。我也抓一把種子在手上瞧,瞧了半天也不知所以然,問問老保管怎樣觀察。老保管給我教了幾遍,我也看不出那裏在出芽,我認為這些種子一點變化也沒有。
天氣溫度的變化對種子出芽有很大影響,有時剛剛發了一點點小芽,如果天氣突然變冷很多,還會把它們凍死的。所以寒潮來了老保管晚上也會打著手電筒來察看,有時在穀種上還要蓋點布或破棉被之類的東西來禦寒。
夏收,秋收季節,曬壩裏堆滿了麥子,穀子。這負責看管,曬幹糧食的工作就落在老保管一人身上。
早上他把這些糧食從庫房裏一撮箕一撮箕的端出去,一堆堆均勻地倒在曬壩上然後用木推把把它們推開攤平。曬了一陣子之後又把糧食刮成一條條的溝,讓陽光把這地上也曬一曬然後又推平。如此反反複複地讓糧食在耀眼的陽光下均勻曬幹。
他的背上總是大片汗漬斑斑,一看就知道這衣服被汗水浸透過的。雖然戴了草帽能頂住頭上烈日的暴曬,但曬壩裏的地氣是熱烘烘的,站在裏麵就如同蹲在蒸籠裏一樣,背上烤啊胸前蒸十分的熱!晶瑩的汗珠布滿他的臉膛,大滴大滴的汗水順著胡子朝下淌十分的辛苦。
天黑前他又將糧食收攏,又一撮箕一撮箕端迴庫房。滿曬壩的糧食少說也有六,七千斤,他就是這樣把它們端進端出。這幾天收割的糧食曬幹了分給社員,馬上又有新收割的糧食進曬壩,如此這般老保管要幹半個多月。
天氣太熱了!我們都盼望老天爺吹吹風下下雨先涼快涼快再說。老保管可不願意,再熱!也不希望下雨。
老天爺有時就是要和他開開玩笑,滿曬壩的糧食堆在那裏,老保管還沒來得及喘口氣,老天爺變臉了。老保管又急急忙忙將收迴庫房,等一會兒老天爺又將臉變過來了,老保管又要將糧食搞出去,你說這討不討厭!這麽多糧食搬來搬去不花力氣啊?
老保管想的是千萬不要讓雨水淋濕了它,收割上來的糧食有水分,因下雨將糧食堆在庫房裏,時間長了這批糧食還會捂出芽來,燒了心。所以這個時候隻要雨停了,曬壩裏的水幹了,那怕時間已是下午老保管也會將糧食端出來曬曬晾晾,從不嫌麻煩。
生產隊裏分糧食真是熱鬧!連小孩子也跑來湊湊鬧熱,二,三十戶人家帶著麻袋,背兜齊聚曬壩裏,大家七嘴八舌鬧哄哄的。
一盞煤油燈下照例由一位公平人撐稱,這是一位六,七十歲的倔老頭他脾氣也挺大的。在他撐稱的過程中有時難免有人有點出格的舉動或嘰嘰咕咕,這言閑碎語說多了倔老頭也會受不了氣!他會怒吼幾聲撒手不幹了。
沒有人撐稱這怎麽行?糧食還是要分的!於是有人勸老人大量一點,隊長這時也會出麵幹預,通常一場風波也能平息。
有一次隊長顯然也沒能壓住陣,曬壩上的人斤斤計較,“啪哩叭啦”吵得一遝糊塗。看樣子一時半會收不了場了,這時老保管黑著臉站出來圓眼怒睜粗聲粗氣發言了,嘿!你還不說,這還真管用!沒有人大聲說話了,老保管還要吼上幾句,全場頓時鴉雀無聲,沒有人敢接岔。
撐稱的人消了氣繼續工作,分到糧食的人戶高高興興將糧食背迴家,沒有分到糧食的滿懷希望等著,大家又都興高采烈,一切都象什麽也沒發生過似的。
似乎剛才所有人的怨氣都到老保管一人身上了,老保管發火了,其餘的人還有什麽脾氣?畢竟分糧食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
我一年隻能分二百二十斤左右的穀子和五十斤麥子,其餘全部是紅苕和少量玉米。這些穀子和麥子隻能碾一百五十斤大米磨四十多斤的麵粉,所以無論我平時怎樣計劃,怎樣節約再加上我迴成都探親不帶口糧,我在生產隊裏的糧食都是不夠吃的。
我在農村胃口特別好,一屯飯最少要六,七兩米,吃了以後還是半飽而已,我從不敢放開肚子敞吃。謝天謝地這裏經常是一天吃兩屯飯,要是吃三屯飯我就更慘了,糧食更不夠吃。
我應分的糧食平時就存放在倉庫裏,我需要時就告之老保管我要吊糧食了,所以我的家底他是清清楚楚。
有時我的肚子餓得實在難受!而又沒有到吃飯的時間或者已經吃過了,怎麽辦?剛開始是忍!忍來忍去忍得心發慌!有一天突然靈機一動決定開發一家新形勢下的關係戶。
這是一戶老倆口獨自生活的人家,老婆婆自稱年青時在九襄挎過籃子賣過粑粑做過小生意,也曾見過世麵。
於是我有多餘錢時就去她家買個雞蛋煎了吃或者買一碗麵條充充饑,我們是按照市場規矩辦事我出錢她給我搞吃的。
沒有錢了怎麽辦?肚子還是要咕咕叫!想了半天想出一個絕招:以衣服換食品。
於是我找出一件衣服到了她家問“婆婆!我沒有錢了!你看這件衣服你要不要?卡嘰布的,如果你要!你看它值幾碗麵?你就開個價吧!……”
性格開朗的老婆婆接過衣服看看,笑嗬嗬地給出了價碼。
“好!就這樣嘛。現在我就要吃一碗麵,其餘的就算存在你這裏,以後我肚子餓了就來……”我痛痛快快地答應了,並提了我的安排。
老婆婆馬上搞好火放上砂鍋燒水煮麵了,水開了老婆婆拿出一把掛麵仔細小心地抽出一撮麵掂掂,然後才放進鍋裏。麵好了,她挑進碗裏端給我後總會說“我格外再多你放了點油……”。
就這樣這老婆婆的家成了我在生產隊裏的臨時飯店,我們長期合作,合作愉快。時間一長這秘密就被老保管知道了。
一年分的糧食馬上就要吃完了,離收獲穀子的季節起碼才差一百多斤糧食。有一天我無意間對老保管隨便說說這件事,老保管當時沒有吭氣,我也沒有當迴事。幾天以後老保管主動提出給我吊糧食,我是大喜過望心裏美滋滋的,沒想到我還能碰上這麽好的事!
以後還是會計告訴我的,原來老保管吊了糧食給我之後就跟會計登帳,登帳時他說“他沒有吃的了,他也沒有地方去借,借了他也沒辦法還。他家裏給他的衣服他都當糧食吃了,屯屯吃盡紅苕我們都受不了,怎麽幹活?我跟隊長說過了就多吊一點給他……”
會計是我的好朋友,他絕不會胡說一通。可老保管從未對我說起這迴事,隻是默默無語地吊糧食給我。
老保管不僅保管糧食,現金還要參加隊上的其它勞動。秋播時節生產隊點麥子,這挖窩窩的活總有老保管一份,我也要和老保管一起幹。這挖麥子窩窩也要點技術的,挖的窩窩要一排排成直線,一窩窩深淺適中間隔均勻。
老保管是不緊不慢不停地一鋤一個窩窩地挖著,他還對我說“這挖麥子窩窩就和你們寫字一樣,不要歪七弓八的……”
生產隊裏幾乎所有的男人都說過怪話,就是隊長高興了也要開開玩笑說說俏皮話,唯獨老保管這麽多年我從未聽他說過隻言片語,別人說得鬧熱打得火熱,他在旁隻是笑笑,也不幹涉別人也不停下手中的勞動。
老保管有一點好處總是想著我默默地幫我,每一年他家屋後的果樹采摘了他總要叫人給我端來一撮箕的桔柑黃果,喜得我的樂滋滋的,每次吃完了我都沒有想起要對他說一聲“謝謝!”
有一年春節我沒有迴家,老保管家殺年豬的那一天下午他女兒叫我晚上去吃飯,我當然是滿心歡喜地答應了。時間到了我是興衝衝地到了他家,老保管見了我還是沒有多的話,隻是“嘿!嘿!”衝我笑兩聲,說了一,兩客氣句話又去忙他的事。
還是他那年事已高的老母親,親親熱熱顫顫魏魏弓著背走過來,聲音宏亮地招唿我……。
我望著她那雖說有點昏花的雙眼和花白的頭發,想不到她不僅身板硬朗而且頭腦思維清晰,心裏就想:她可能要和鄰隊那幾個老人一樣要活一百歲吧?
飯菜灑肉擺上了桌子,十分的豐盛。所有的人都叫我今天要多吃點,吃好點,多喝點,喝多點。我最終還是放下了筷子,桌上的人還在繼續吃喝。
老保管的母親不高興了,一個勁地埋怨我“怎麽吃這麽少?要吃得才做得!飯都吃不下怎麽能下地幹活?是吃不慣?還是做得不好?想家了?……看看你!這麽瘦,怎麽能說上新人……。”
他母親對我的一頓埋怨,埋怨得我心裏暖洋洋的,比吃了肉還舒服。
老保管一家人和和睦睦相處,辛勤勞動持家,家境較好,很得人們的尊重和羨慕,就是因為家中有這樣一位慈祥的母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