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的這一番動作,是真的把各位大臣都嚇住了。死,相信不少人還是不怕死的。
但是對於這些“清流”,詩書傳家的人來說,最慘的是永遠不能參加科考。身為官員的他們,非常清楚沒有功名在身的百姓到底有多慘。
他們可以自己死,絕對不能讓自己的家人喪失獲取功名的希望。否則,他們的明天就是百姓的今日。
“陛下口諭,在給諸位大臣一個機會。現在走的,陛下既往不咎。若還有人跪在宮門外,同樣的規矩。”
小太監說完也不管大臣們的反應,直接帶著手下的小太監離開了,而錦衣衛們則直接去施望家抓人了。
“這……老夫還要留著有用之身,傳聖人之學,朝堂上死諫陛下,為百姓立言……”一位大臣為自己找好借口,然後也不管眾人鄙視的眼神,站起來昂首闊步的走了。
“哼,真是貪生怕死,為人所不齒!”另一位大臣鄙視的道,但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是一位“鐵骨錚錚”的君子時,他卻站起來拍了拍衣衫上的塵土。
“不過老夫家中有事,先告辭了!”然後在眾人目瞪口呆中,義正言辭的走了。
“草!此人更加無恥。起碼第一個還找了個光明正大的理由,你特麽說家中有事?”不少人心中暗罵,但是卻都動了心思。
也許是這兩位開了個頭,接下來不少人便找各種各樣的理由,陸陸續續的離開了。真正留下的,也就四個人。
其中內閣次輔李東陽、詹事府少詹事楊廷和、吏部尚書馬文東、兵部尚書許進。
李東陽其實也想離開,但是他作為內閣次輔,全天下的百官和讀書人都看著他呢。如果他離開了,名聲也就臭了。
楊廷和則仗著自己是詹事府少詹事,朱厚照的講席。認為朱厚照不會也不敢殺他,所以有恃無恐。
至於兵部尚書許進和吏部尚書馬文東,則認為自己掌管著天下官員的任免和升遷,還有天下的兵權,也是有恃無恐。
但事實證明,朱厚照的刀比他們的脖子硬!
“劉瑾,你立刻前往南京,把南京內閣、六部官員宣來。若不從著,就地格殺!再有兩個月,有沒有他們就無所謂了。”朱厚照淡淡的道。
“是,奴婢立刻前往南京!”劉瑾立刻帶著朱厚照的聖旨,帶著人趕往南京去了。
其實朱厚照這次有點急了,也是事情趕上了。本來他打算科舉考試之後,選拔了足夠多的進士之後,再大開殺戒。
但是王鏊錯過了這次機會,下次再找借口就難了。
所以他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抓了王鏊。但是他不怕,因為明朝與其他王朝不一樣,有北京和南京兩套內閣。
就算北京內閣全殺了,也可以立刻補充。
就算南京內閣也不願意上任,甚至天底下所有的官員都辭職,朱厚照也不怕。隻要他軍權抓在手裏,任何人都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來。
至於官?朱厚照相信,天底下想要當官的多的是。
“父皇啊,你讓文官們通過《問刑條例》廢除貪汙死刑,真是昏聵之舉。不過,我相信他們會給朕理由,恢複死刑的!”朱厚照笑的非常陰冷。
朱厚照的父親,我就是明孝宗朱佑樘。曆史上文官對他的評價很好,稱之為大明中興之君。
但朱厚照知道,這是因為明孝宗朱佑樘符合了文人們的利益,所以才被稱為中興之君。就比如這個《問刑條例》,廢除了貪汙的死刑。
貪汙沒了死刑,還有震懾力?而能夠貪汙的是誰?隻有天下的官員。可想而知,朱佑樘對官員寬容到了甚至放縱的地步。
“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留下的刑法,也該一一恢複了。”朱厚照看著天空,冷冷的道。
“對了,想必我那皇叔朱無視,這時候差不多該出麵耍存在感,解救百官與水火,獲取百官感激的時候了。”朱厚照想到這裏,一點也不著急的返迴龍椅,端坐在上麵。
朱厚照猜的不錯,朱無視這時候正帶著丹書鐵劵和尚方寶劍,在滿朝“正人君子”的請求下,往皇宮趕來。
本來早就有官員來請朱無視,隻不過當時他認為不到時機,所以假裝不在。到了現在,百官們已經被朱厚照殺怕了,所以他出來為百官“請命”來了。
“皇上,臣鐵膽神侯朱無視,求見!”
朱無視手持丹書鐵劵和尚方寶劍,小太監們不敢阻攔。所以朱無視直接來到了上書房門外。
“哦?是皇叔來了,免禮覲見吧。”
“臣,謝皇上!”
看著手持丹書鐵劵和尚方寶劍,昂首闊步走進來的朱無視,朱厚照假裝驚訝的道!
“皇叔今日帶丹書鐵劵和尚方寶劍前來,所為何事?”朱厚照假裝驚訝,卻實則毫不在意的道。
“皇上,臣請先皇禦賜尚方寶劍和丹書鐵劵,是為勸諫皇上收迴成命!”朱無視慢慢的跪下,卻抬頭挺胸的道。
“皇叔,朕以為你是要歸還丹書鐵劵和尚方寶劍而來。想不到是勸諫!”朱厚照一句話,讓朱無視心中一跳,忽然感覺有些不對。
“皇上有錯,忠臣直諫,此乃君臣相宜省事之兆。若皇上有錯無人敢諫,方乃亡國之本。”朱無視說的義正言辭,理直氣壯。
“皇叔說得有理,勸諫朕自然會聽。但是皇叔以丹書鐵劵和尚方寶劍來勸諫,難道是威逼朕不成?”朱厚照先是笑著點了點頭,然後突然臉色變的陰冷起來。
“皇叔,忠臣直諫朕自然歡迎,但是你確定他們都是忠臣嗎?王鏊巧取豪奪,侵占土地,草菅人命證據確鑿。他呢卻逼著朕放人,這是忠臣所為?”
“先祖皇帝曾說過,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就是皇子犯了法,也要懲處,更別提一個小小的王鏊。”
但是對於這些“清流”,詩書傳家的人來說,最慘的是永遠不能參加科考。身為官員的他們,非常清楚沒有功名在身的百姓到底有多慘。
他們可以自己死,絕對不能讓自己的家人喪失獲取功名的希望。否則,他們的明天就是百姓的今日。
“陛下口諭,在給諸位大臣一個機會。現在走的,陛下既往不咎。若還有人跪在宮門外,同樣的規矩。”
小太監說完也不管大臣們的反應,直接帶著手下的小太監離開了,而錦衣衛們則直接去施望家抓人了。
“這……老夫還要留著有用之身,傳聖人之學,朝堂上死諫陛下,為百姓立言……”一位大臣為自己找好借口,然後也不管眾人鄙視的眼神,站起來昂首闊步的走了。
“哼,真是貪生怕死,為人所不齒!”另一位大臣鄙視的道,但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是一位“鐵骨錚錚”的君子時,他卻站起來拍了拍衣衫上的塵土。
“不過老夫家中有事,先告辭了!”然後在眾人目瞪口呆中,義正言辭的走了。
“草!此人更加無恥。起碼第一個還找了個光明正大的理由,你特麽說家中有事?”不少人心中暗罵,但是卻都動了心思。
也許是這兩位開了個頭,接下來不少人便找各種各樣的理由,陸陸續續的離開了。真正留下的,也就四個人。
其中內閣次輔李東陽、詹事府少詹事楊廷和、吏部尚書馬文東、兵部尚書許進。
李東陽其實也想離開,但是他作為內閣次輔,全天下的百官和讀書人都看著他呢。如果他離開了,名聲也就臭了。
楊廷和則仗著自己是詹事府少詹事,朱厚照的講席。認為朱厚照不會也不敢殺他,所以有恃無恐。
至於兵部尚書許進和吏部尚書馬文東,則認為自己掌管著天下官員的任免和升遷,還有天下的兵權,也是有恃無恐。
但事實證明,朱厚照的刀比他們的脖子硬!
“劉瑾,你立刻前往南京,把南京內閣、六部官員宣來。若不從著,就地格殺!再有兩個月,有沒有他們就無所謂了。”朱厚照淡淡的道。
“是,奴婢立刻前往南京!”劉瑾立刻帶著朱厚照的聖旨,帶著人趕往南京去了。
其實朱厚照這次有點急了,也是事情趕上了。本來他打算科舉考試之後,選拔了足夠多的進士之後,再大開殺戒。
但是王鏊錯過了這次機會,下次再找借口就難了。
所以他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抓了王鏊。但是他不怕,因為明朝與其他王朝不一樣,有北京和南京兩套內閣。
就算北京內閣全殺了,也可以立刻補充。
就算南京內閣也不願意上任,甚至天底下所有的官員都辭職,朱厚照也不怕。隻要他軍權抓在手裏,任何人都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來。
至於官?朱厚照相信,天底下想要當官的多的是。
“父皇啊,你讓文官們通過《問刑條例》廢除貪汙死刑,真是昏聵之舉。不過,我相信他們會給朕理由,恢複死刑的!”朱厚照笑的非常陰冷。
朱厚照的父親,我就是明孝宗朱佑樘。曆史上文官對他的評價很好,稱之為大明中興之君。
但朱厚照知道,這是因為明孝宗朱佑樘符合了文人們的利益,所以才被稱為中興之君。就比如這個《問刑條例》,廢除了貪汙的死刑。
貪汙沒了死刑,還有震懾力?而能夠貪汙的是誰?隻有天下的官員。可想而知,朱佑樘對官員寬容到了甚至放縱的地步。
“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留下的刑法,也該一一恢複了。”朱厚照看著天空,冷冷的道。
“對了,想必我那皇叔朱無視,這時候差不多該出麵耍存在感,解救百官與水火,獲取百官感激的時候了。”朱厚照想到這裏,一點也不著急的返迴龍椅,端坐在上麵。
朱厚照猜的不錯,朱無視這時候正帶著丹書鐵劵和尚方寶劍,在滿朝“正人君子”的請求下,往皇宮趕來。
本來早就有官員來請朱無視,隻不過當時他認為不到時機,所以假裝不在。到了現在,百官們已經被朱厚照殺怕了,所以他出來為百官“請命”來了。
“皇上,臣鐵膽神侯朱無視,求見!”
朱無視手持丹書鐵劵和尚方寶劍,小太監們不敢阻攔。所以朱無視直接來到了上書房門外。
“哦?是皇叔來了,免禮覲見吧。”
“臣,謝皇上!”
看著手持丹書鐵劵和尚方寶劍,昂首闊步走進來的朱無視,朱厚照假裝驚訝的道!
“皇叔今日帶丹書鐵劵和尚方寶劍前來,所為何事?”朱厚照假裝驚訝,卻實則毫不在意的道。
“皇上,臣請先皇禦賜尚方寶劍和丹書鐵劵,是為勸諫皇上收迴成命!”朱無視慢慢的跪下,卻抬頭挺胸的道。
“皇叔,朕以為你是要歸還丹書鐵劵和尚方寶劍而來。想不到是勸諫!”朱厚照一句話,讓朱無視心中一跳,忽然感覺有些不對。
“皇上有錯,忠臣直諫,此乃君臣相宜省事之兆。若皇上有錯無人敢諫,方乃亡國之本。”朱無視說的義正言辭,理直氣壯。
“皇叔說得有理,勸諫朕自然會聽。但是皇叔以丹書鐵劵和尚方寶劍來勸諫,難道是威逼朕不成?”朱厚照先是笑著點了點頭,然後突然臉色變的陰冷起來。
“皇叔,忠臣直諫朕自然歡迎,但是你確定他們都是忠臣嗎?王鏊巧取豪奪,侵占土地,草菅人命證據確鑿。他呢卻逼著朕放人,這是忠臣所為?”
“先祖皇帝曾說過,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就是皇子犯了法,也要懲處,更別提一個小小的王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