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夙的心跳得急促:“你要去哪兒?”
“本王會讓輕塵留下護你周全。”賀東風眸光微熱。多想好好陪著她,每天都看到她。然而,這一役避無可避,隻有將齊妃一黨連根拔起,往後他們才有安寧的日子,天下百姓亦如此。
朝雨在門外喊了聲:“王爺,須啟程了。”
千夙喉嚨發緊,他到底要去哪裏?身披長甲,定然是要動武的。
時間緊迫,賀東風將她的身子撈進懷裏,在她發間深吸一口氣,而後鬆開她,大步離開。
“等等。”千夙一顆心快要跳出胸腔,此時腦子裏什麽也思考不了,她下意識便喊出聲來,而後朝他走去,將脖子上掛的一枚平安符扯下來,塞他手裏。
明明是如此溫柔的行徑,她卻兇巴巴道:“拿去。”
賀東風鼻子微酸,隻說得出一個字:“好。”
“走罷。”千夙推他出去。
有些話若能說得明白,她也不會尷尬成這樣。撫心自問,她擔心他嗎?自然是擔心的,他到底是她肚子裏這個小的他爹。
千夙緩過神來,出去問輕塵賀東風要去哪裏。
“王爺要去華嶽峰。”
去華嶽峰做什麽?看他那嚴陣以待的樣子,似有大事。難道,事關齊貴妃?
“輕塵,你告訴我,他是不是為對付齊貴妃而去?”
輕塵不作聲。王爺交代,此事不能對王妃道,怕王妃擔心。
千夙心下了然,肯定是八九不離十了。她的心懸了起來,想那齊貴妃詭計多端,萬一使了圈套在等賀東風怎麽辦?
難怪他與她告別,說什麽他若迴不來,就讓她另嫁,他分明知道此趟去危險萬分,有沒有命迴來誰也說不準。
千夙的太陽穴抽抽地疼起來,險些站不穩。
“王妃!”輕塵忙扶住她,“王妃勿憂心,王爺不會有事的。”
是啊,賀東風這麽腹黑,隻有他算計別人的份,他不會有事的。可是,她又為何如此不安?他這才剛離開,她哪裏操心得過來?
“扶我迴房躺一下。”她得好好平複一下情緒。她不能慌,不能急,她得往好的方向想。
千夙一覺醒來,感覺外頭又冷了幾分,陰沉沉的天空不見一朵雲,好似即將有什麽妖怪要張牙舞爪地出來。
她肚子裏空空的,剛走出去,就聽見一陣嘈雜聲。
“嫂嫂,母妃來了。”賀玨跑到她跟前喘著氣說。
謝太妃怎麽來了?
千夙出門相迎,外頭寒風唿嘯,隻見王府的馬車停著,謝太妃自馬車下來,臉色難看得緊。
“傅氏,京城出大事了。”
千夙的心狠狠一跳,匆忙將謝太妃迎進去,這才發現謝太妃不止自己來尋她,後頭還跟著不少的侍衛,倒像是逃難而來。
她惴惴地問謝太妃:“出了什麽事?太妃怎麽走得如此倉促?”
謝太妃歎氣:“皇帝才離開,殿下行監國之責,卻不料想,在這節骨眼,三皇子聯合幾位重臣一起朝殿下發難,說殿下不堪當監國之任,他們說殿下在外暗謀私利,甚至通敵賣國。如今朝上分了兩派,殿下處境不善,太子妃特意來讓我暫且離開京城,躲避風頭。”
難怪謝太妃跟逃難似的。她這裏的宅子的確足夠容納這麽多人,然而,謝太妃這大舉離開京城來奔赴她,並非躲避不了風頭,反倒連她都給牽扯了進去。
千夙幽幽歎氣,她這輩子都斬不斷與晉王府,與賀東風的牽扯了麽?
“太妃娘娘有沒想過,萬一三皇子安個畏罪潛逃的罪名與你,晉王府該怎麽辦?王爺的清白又該怎麽辦?”
謝太妃愣住,太子妃讓她即刻啟程,她便啟程,一路隻顧著趕路,想快些到傅氏這兒,哪裏還想得到這些?
如今東風不在,三皇子想對她老太婆做什麽那是易如反掌的事。
看著謝太妃懊惱的神情,千夙也安慰不下去。有個這樣的娘,賀東風與賀玨兄弟倆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罷了,既然來了,那便好好待著,讓侍衛加強戒備,另外,太妃娘娘要與太子妃互通有無,既是為了掌握朝中風向,更是為了早做準備。王爺不在,太妃娘娘無論如何也要打起精神來,好好護住賀玨以及晉王府一眾人等,這是您的責任。”
謝太妃又是狠狠一愣。她年幼在父母的寵愛中長大,又早早嫁與老晉王,晉王府除她以外,連個通房妾侍都不曾有的,老晉王又護她護得緊,她就更加不愁操心王府上下事宜;老晉王過世後,她的長子東風又挑起了晉王府的重擔,凡事沒讓她操過心,又娶了傅氏進來,她就更放心將王府上下交由傅氏管,自己樂得清閑。
因此,王府一到緊要關頭,她就好比盲頭蒼蠅一樣,找不著北,更無從去打理好王府的事。
如今被這與兒子和離的前兒媳婦當麵說教,謝太妃真是又羞愧又惱。可她不得不承認,傅氏的話是對的。她若有傅氏一半的魄力,哪裏還用得著從京城逃到傅氏這兒避難?
可太子妃跟她說了,除了傅氏,眼下誰也保不住晉王府,她就是再拉不下這張臉,也不得不來找傅氏。幸好有玨兒從中拉拉關係,不然她都不知怎麽辦了。
賀玨拉拉他母妃的袖子:“母妃,聽嫂嫂的準沒錯。玨兒會保護母妃和嫂嫂。”實則他心裏是這麽想的,日後娶妻,當娶如嫂嫂這般聰慧能幹又拎得清的,嬌滴滴的娘子可沒能力護著晉王府。
謝太妃隻得點頭稱是。
千夙讓林伯林嬸去給大夥準備吃的,而她則讓輕塵跟她去到偏廳。
“眼下京城是什麽狀況?”
輕塵將打探到的消息一一匯報。原來是齊妃一黨誣陷太子殿下,說殿下在外設了濟世堂,實則此濟世堂是與南疆西域串通的據點,濟世堂的賬本被搜查到,裏頭清楚記錄著濟世堂為斂財,將南疆西域的藥高價賣出,盈利與南疆西域六四分。
千夙倒抽一口冷氣。賀詝這招惡人先告狀,一下就把太子與賀東風等拉下水。通敵叛國此條一出,不怪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對太子的德行多了疑心。
“王妃,若再不扭轉太子殿下的頹勢,恐晉王府深陷危險,如等不及王爺歸來……”
輕塵這話不是危言聳聽,賀詝得勢,第一個鏟除的絕對是賀東風。千夙忍不住哆嗦,雖說她已經不是晉王府的人,可若落到了齊貴妃與賀詝的手裏,也許會生不如死。
想到那個極有可能是個雙的賀詝,千夙心裏發毛。
“對了,輕塵,你方才說的物證是賬本,那麽人證呢?”
輕塵迴答:“是濟世堂的大夫何望。三皇子一黨說他奉太子之命頻繁來往南疆西域,行勾結之事。然而此話根本站不住腳。若那何望是殿下的人,自然不會與王爺結怨,他卻讓小公子喝仙水,後又做假證,說那程公子是吃如意居的飯菜才致病。”
“原來是這位何大夫。”千夙突生一計。
如今朝堂分為兩派,若能從這何大夫身上著手,證明他不是太子的人,豈不扭轉局勢?
事不宜遲,她特別寫了一封信,讓輕塵務必送到太子妃手裏。
這封信輕塵送得尤為困難。宮裏到處有禦林軍的身影,東宮外守衛重重,真真是一隻蒼蠅都難飛進去。
幸好輕塵半路打暈一太監,換了太監的服飾,托了一盤花借口是太子妃娘娘要的,這才得以溜進去。
當太子妃看完這封信,擰緊的眉頭一下舒展開來。如此既能洗清太子身上的通敵的嫌疑,又能將禍水引至三皇子那邊去,一舉兩得。
當夜,太子的近侍正欲行動,卻被突然而至的太子妃娘娘嚇了一跳。
“不可去大牢裏解決那濟世堂的大夫,去了反入別人精心布的局。”
“娘娘,太子殿下吩咐奴才……”
“我自會向他交代,退下罷。”
太子妃腳步匆匆走向椒宛院。即便是這樣緊急的時候,他仍然去了那女人的院裏,可見那女人在他心裏占了多麽重要的位置。
也許,這是她最後為他做的事了。他會是個好皇帝,卻不會再是她的夫君。而皇後之位,從來都不是她想要的。
“殿下,娘娘來了,說有事相見。”
太子半眯眸子,她來做什麽,徒添他的不悅。他揮手說不見,底下人自會去應付。
太子妃淡淡一笑,好個不見,那便今生都不必見了。她斷然轉身。
翌日,正是大理寺公審何大夫的日子,太子與三皇子各站一邊,等著聽證。然而卻傳來何大夫昨日夜裏險些被刺殺的消息。
太子頭皮微微繃緊,他的近侍從來不會失手,怎麽何大夫竟沒死?
何大夫被押上來,麵色青白。
大理寺卿審問:“堂下何人?犯了何事?可認罪否?”
“草民何望,乃濟世堂大夫,並未犯事,俱不認罪。”何望聲音打著顫。昨夜那柄劍差點刺穿他的腹,那人威脅他審問時必須說他是太子的人。
他可不傻,若真的這麽說,恐怕審問完第一個就殺他,畢竟他做了假證。因此,他說他未犯事,也不認罪,至少如此還有一線機會能留下命來。
“本王會讓輕塵留下護你周全。”賀東風眸光微熱。多想好好陪著她,每天都看到她。然而,這一役避無可避,隻有將齊妃一黨連根拔起,往後他們才有安寧的日子,天下百姓亦如此。
朝雨在門外喊了聲:“王爺,須啟程了。”
千夙喉嚨發緊,他到底要去哪裏?身披長甲,定然是要動武的。
時間緊迫,賀東風將她的身子撈進懷裏,在她發間深吸一口氣,而後鬆開她,大步離開。
“等等。”千夙一顆心快要跳出胸腔,此時腦子裏什麽也思考不了,她下意識便喊出聲來,而後朝他走去,將脖子上掛的一枚平安符扯下來,塞他手裏。
明明是如此溫柔的行徑,她卻兇巴巴道:“拿去。”
賀東風鼻子微酸,隻說得出一個字:“好。”
“走罷。”千夙推他出去。
有些話若能說得明白,她也不會尷尬成這樣。撫心自問,她擔心他嗎?自然是擔心的,他到底是她肚子裏這個小的他爹。
千夙緩過神來,出去問輕塵賀東風要去哪裏。
“王爺要去華嶽峰。”
去華嶽峰做什麽?看他那嚴陣以待的樣子,似有大事。難道,事關齊貴妃?
“輕塵,你告訴我,他是不是為對付齊貴妃而去?”
輕塵不作聲。王爺交代,此事不能對王妃道,怕王妃擔心。
千夙心下了然,肯定是八九不離十了。她的心懸了起來,想那齊貴妃詭計多端,萬一使了圈套在等賀東風怎麽辦?
難怪他與她告別,說什麽他若迴不來,就讓她另嫁,他分明知道此趟去危險萬分,有沒有命迴來誰也說不準。
千夙的太陽穴抽抽地疼起來,險些站不穩。
“王妃!”輕塵忙扶住她,“王妃勿憂心,王爺不會有事的。”
是啊,賀東風這麽腹黑,隻有他算計別人的份,他不會有事的。可是,她又為何如此不安?他這才剛離開,她哪裏操心得過來?
“扶我迴房躺一下。”她得好好平複一下情緒。她不能慌,不能急,她得往好的方向想。
千夙一覺醒來,感覺外頭又冷了幾分,陰沉沉的天空不見一朵雲,好似即將有什麽妖怪要張牙舞爪地出來。
她肚子裏空空的,剛走出去,就聽見一陣嘈雜聲。
“嫂嫂,母妃來了。”賀玨跑到她跟前喘著氣說。
謝太妃怎麽來了?
千夙出門相迎,外頭寒風唿嘯,隻見王府的馬車停著,謝太妃自馬車下來,臉色難看得緊。
“傅氏,京城出大事了。”
千夙的心狠狠一跳,匆忙將謝太妃迎進去,這才發現謝太妃不止自己來尋她,後頭還跟著不少的侍衛,倒像是逃難而來。
她惴惴地問謝太妃:“出了什麽事?太妃怎麽走得如此倉促?”
謝太妃歎氣:“皇帝才離開,殿下行監國之責,卻不料想,在這節骨眼,三皇子聯合幾位重臣一起朝殿下發難,說殿下不堪當監國之任,他們說殿下在外暗謀私利,甚至通敵賣國。如今朝上分了兩派,殿下處境不善,太子妃特意來讓我暫且離開京城,躲避風頭。”
難怪謝太妃跟逃難似的。她這裏的宅子的確足夠容納這麽多人,然而,謝太妃這大舉離開京城來奔赴她,並非躲避不了風頭,反倒連她都給牽扯了進去。
千夙幽幽歎氣,她這輩子都斬不斷與晉王府,與賀東風的牽扯了麽?
“太妃娘娘有沒想過,萬一三皇子安個畏罪潛逃的罪名與你,晉王府該怎麽辦?王爺的清白又該怎麽辦?”
謝太妃愣住,太子妃讓她即刻啟程,她便啟程,一路隻顧著趕路,想快些到傅氏這兒,哪裏還想得到這些?
如今東風不在,三皇子想對她老太婆做什麽那是易如反掌的事。
看著謝太妃懊惱的神情,千夙也安慰不下去。有個這樣的娘,賀東風與賀玨兄弟倆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罷了,既然來了,那便好好待著,讓侍衛加強戒備,另外,太妃娘娘要與太子妃互通有無,既是為了掌握朝中風向,更是為了早做準備。王爺不在,太妃娘娘無論如何也要打起精神來,好好護住賀玨以及晉王府一眾人等,這是您的責任。”
謝太妃又是狠狠一愣。她年幼在父母的寵愛中長大,又早早嫁與老晉王,晉王府除她以外,連個通房妾侍都不曾有的,老晉王又護她護得緊,她就更加不愁操心王府上下事宜;老晉王過世後,她的長子東風又挑起了晉王府的重擔,凡事沒讓她操過心,又娶了傅氏進來,她就更放心將王府上下交由傅氏管,自己樂得清閑。
因此,王府一到緊要關頭,她就好比盲頭蒼蠅一樣,找不著北,更無從去打理好王府的事。
如今被這與兒子和離的前兒媳婦當麵說教,謝太妃真是又羞愧又惱。可她不得不承認,傅氏的話是對的。她若有傅氏一半的魄力,哪裏還用得著從京城逃到傅氏這兒避難?
可太子妃跟她說了,除了傅氏,眼下誰也保不住晉王府,她就是再拉不下這張臉,也不得不來找傅氏。幸好有玨兒從中拉拉關係,不然她都不知怎麽辦了。
賀玨拉拉他母妃的袖子:“母妃,聽嫂嫂的準沒錯。玨兒會保護母妃和嫂嫂。”實則他心裏是這麽想的,日後娶妻,當娶如嫂嫂這般聰慧能幹又拎得清的,嬌滴滴的娘子可沒能力護著晉王府。
謝太妃隻得點頭稱是。
千夙讓林伯林嬸去給大夥準備吃的,而她則讓輕塵跟她去到偏廳。
“眼下京城是什麽狀況?”
輕塵將打探到的消息一一匯報。原來是齊妃一黨誣陷太子殿下,說殿下在外設了濟世堂,實則此濟世堂是與南疆西域串通的據點,濟世堂的賬本被搜查到,裏頭清楚記錄著濟世堂為斂財,將南疆西域的藥高價賣出,盈利與南疆西域六四分。
千夙倒抽一口冷氣。賀詝這招惡人先告狀,一下就把太子與賀東風等拉下水。通敵叛國此條一出,不怪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對太子的德行多了疑心。
“王妃,若再不扭轉太子殿下的頹勢,恐晉王府深陷危險,如等不及王爺歸來……”
輕塵這話不是危言聳聽,賀詝得勢,第一個鏟除的絕對是賀東風。千夙忍不住哆嗦,雖說她已經不是晉王府的人,可若落到了齊貴妃與賀詝的手裏,也許會生不如死。
想到那個極有可能是個雙的賀詝,千夙心裏發毛。
“對了,輕塵,你方才說的物證是賬本,那麽人證呢?”
輕塵迴答:“是濟世堂的大夫何望。三皇子一黨說他奉太子之命頻繁來往南疆西域,行勾結之事。然而此話根本站不住腳。若那何望是殿下的人,自然不會與王爺結怨,他卻讓小公子喝仙水,後又做假證,說那程公子是吃如意居的飯菜才致病。”
“原來是這位何大夫。”千夙突生一計。
如今朝堂分為兩派,若能從這何大夫身上著手,證明他不是太子的人,豈不扭轉局勢?
事不宜遲,她特別寫了一封信,讓輕塵務必送到太子妃手裏。
這封信輕塵送得尤為困難。宮裏到處有禦林軍的身影,東宮外守衛重重,真真是一隻蒼蠅都難飛進去。
幸好輕塵半路打暈一太監,換了太監的服飾,托了一盤花借口是太子妃娘娘要的,這才得以溜進去。
當太子妃看完這封信,擰緊的眉頭一下舒展開來。如此既能洗清太子身上的通敵的嫌疑,又能將禍水引至三皇子那邊去,一舉兩得。
當夜,太子的近侍正欲行動,卻被突然而至的太子妃娘娘嚇了一跳。
“不可去大牢裏解決那濟世堂的大夫,去了反入別人精心布的局。”
“娘娘,太子殿下吩咐奴才……”
“我自會向他交代,退下罷。”
太子妃腳步匆匆走向椒宛院。即便是這樣緊急的時候,他仍然去了那女人的院裏,可見那女人在他心裏占了多麽重要的位置。
也許,這是她最後為他做的事了。他會是個好皇帝,卻不會再是她的夫君。而皇後之位,從來都不是她想要的。
“殿下,娘娘來了,說有事相見。”
太子半眯眸子,她來做什麽,徒添他的不悅。他揮手說不見,底下人自會去應付。
太子妃淡淡一笑,好個不見,那便今生都不必見了。她斷然轉身。
翌日,正是大理寺公審何大夫的日子,太子與三皇子各站一邊,等著聽證。然而卻傳來何大夫昨日夜裏險些被刺殺的消息。
太子頭皮微微繃緊,他的近侍從來不會失手,怎麽何大夫竟沒死?
何大夫被押上來,麵色青白。
大理寺卿審問:“堂下何人?犯了何事?可認罪否?”
“草民何望,乃濟世堂大夫,並未犯事,俱不認罪。”何望聲音打著顫。昨夜那柄劍差點刺穿他的腹,那人威脅他審問時必須說他是太子的人。
他可不傻,若真的這麽說,恐怕審問完第一個就殺他,畢竟他做了假證。因此,他說他未犯事,也不認罪,至少如此還有一線機會能留下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