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一牆之隔的沈謙卻眉心緊蹙。
手心裏那支血玉籫子被他攥熱又變涼,反反複複。每年她參加女兒節大會,他又怎會錯過?
“上元溪旁點燭荷,千盞承諾,怎捱霧鎖紅塵客,陰差陽錯。”指的是她與他麽?那年上元節岸邊的燭火,還曆曆在目,她被燭火映紅的臉,每每在他夢中出現,醒來卻是心痛悵然。
“陽台夢中風幾裏,又幾何,夢醒推門,她仍在研墨……”若夢醒真看到她在研墨,他這輩子就算無憾了。
然而他們到底是陰差陽錯。
千妹妹,告訴我,這首曲子是不是你心底的聲音?你真的還會想起那年的上元節嗎?
一習涼風拂過,卻吹不散沈謙滿懷愁緒。
在裏頭比完舞的千夙,卻毫不知道,這首曲子同時讓賀東風和沈謙都不好過。
她高興的是,總算殺進決賽裏頭了。
舞姬們都很興奮,簇擁著千夙。
“別高興早了,用膳後可得提起精神來,決賽那舞雖不難,也不可掉以輕心。”誰不會笑啊,這笑到最後才是好本事。
“是。”舞姬們應下,跟著嬤嬤去用膳了。
千夙也想跟去,想來今日的膳食定然不差,正好大快朵頤。誰知卻被賀東風喚了去。
評委們的宴席自是與她們的不同,設在了暢意園最涼快的地方,加上千夙共九人,一張大圓桌上的菜肴豐富得讓千夙頻頻注目。
戚國夫人等四位夫人生平什麽舞沒瞧過,今兒被千夙這一舞驚豔,她們對她的興趣自然是比吃的要濃厚。
太子妃先開了口:“傅氏,你方才的舞師從了誰?”
幾位夫人都豎起耳朵聽,卻沒想到,千夙說是她自個獨創的。
尚書夫人有些不敢相信:“你自個兒創的?那曲兒呢?”
“自然是樂師的功勞。陶公子是不折不扣的大才子,奴婢偶然在街上聽到他的蕭聲,才會請他幫忙譜一曲。”千夙把功勞都推到陶非身上。若她再說曲兒也是她譜的,沒準會激起這些夫人們的不悅。
畢竟槍打出頭鳥啊,這些有身份地位的人,被捧著多了,多少會有些不樂意被人超越。
太子妃和夫人們聽她這麽一說,也覺得本該如此。
反倒是太子存心問道:“這曲兒可有什麽緣由?淒淒戚戚的。”
千夙耐心解說:“迴殿下,這曲兒說的是民間一段陰差陽錯,求而不得的姻緣。大意是某大才子在風箏上題了詩,讓友人先放,風箏線斷,落在某小姐的閨房裏,小姐心動,和詩一首,風箏迴到才子手上,才子見詩心喜,再作詩一首,然這迴風箏卻落在小姐的姐妹房中。”
戚國夫人是個急性子,沒聽完故事就問:“所以那書生誤以為小姐的姐妹才是那和詩之人?”
“可以這麽說。小姐的姐妹冒充小姐才名與公子相認,而小姐也錯認公子的友人才是作詩人,婚配後許久,才知道此緣被風箏所誤。”
大家都為這錯配的姻緣歎息。隻賀東風一人臉色不佳。
方才隻顧著看舞,眼下才想起曲子這茬來。她是何意?是指嫁了他是陰差陽錯?什麽上元溪旁點燭荷,什麽千盞承諾,說的是沈謙?
嗬嗬,她倒是敢在他眼皮子底下想沈謙。她是覺得,她與沈謙才不算錯配?
賀東風半眯眸子,故意唱反調:“民間的故事都是說書人編的,沒準那才子與小姐的姐妹琴瑟和鳴,那小姐也與才子的友人白發齊眉呢?說書人慣常喜歡作些哀傷的故事來搏得眾人的注意。”
千夙瞥他一眼。這兄弟是吃炸藥了?說書人挖他家祖墳了?這麽大意見。不就是個故事而已,不想聽不聽就好了,幹嘛這麽較真?
一邊坐著的太子想笑卻不得不憋著。他與東風認識多年,從來隻見東風算計別人的份兒,沒想到今日能看到東風被他的原配氣得臉都變色。
這傅氏也是厲害,多少人都被東風這喜怒不形於色給嚇到,她卻把他的脾氣給激了出來。
按他說,這兩人才是最配的一對兒。
太子在賀東風與千夙兩人間來迴瞅著,總覺得越看這兩人越是登對。於是他又補了一句:“東風說的沒錯,姻緣天注定,老天爺如此安排自有一定含意。”
太子妃還在為這故事心酸,冷不防聽到太子這麽說,她不禁深深瞧他一眼:“殿下說的沒錯,姻緣天注定,然這才子佳人明明就是一段佳話,卻生生被風箏所累,怎不叫人遺憾?”
她插什麽話啊,沒見他在耍弄東風麽?太子有些不悅,涼颼颼看了眼太子妃。
太子妃沒再吭聲了,隻那臉撇過去,暗暗與太子置氣。
千夙心底一涼,他娘的,都怪賀渣渣,好好的發表什麽不同的意見,這下好了,為了一個不知真假的故事,搞得人家太子夫婦都要鬧別扭了,他良心不會痛麽?還是說,他自己寵妾滅妻,希望太子也來這麽一出?
宴席的氣氛一時冷下去,太子殿下與太子妃這麽著,眾人也都是麵觀鼻,鼻觀心的。
千夙被遷怒,硬著頭皮道:“是奴婢疏忽了,忘了告訴殿下和娘娘,此故事另有一結局,皆大歡喜。”
“哦?什麽結局?可是那才子與小姐共譜佳話了?”太子妃問道。
千夙垂頭:“正是。小姐的姐妹冒充才名與才子相認,然才子被其相貌嚇到,不願娶妻,遂發憤用功,終考取功名,娶了小姐。而才子的友人當真以為小姐的姐妹是和詩人,還以為討得一驚才絕豔的美嬌娘,最後嶽父母準其三妻四妾才罷休。”
這是戲曲原本的結尾,然而千夙覺得,若世事皆如此順理成章,人間便少了許多傷心事,卻偏偏是這些陰差陽錯,才是人間常態,故她排舞還是以悲傷的基調來排。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太子妃拍手稱讚:“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次變成太子的臉色有那麽一些不好看了。她高興個什麽勁兒,可還有太子妃的儀態?
千夙真覺得頭皮都發麻了。這太子夫婦是怎麽迴事?感覺不太妙啊。明眼人都能看出,兩人鬧了矛盾。
賀東風挑眉看她,這女人還想圓迴去呢?讓她多嘴!
“臣還沒感謝殿下抽出空來,主持今年的女兒節大會。這一杯,臣敬殿下與太子妃娘娘。”
千夙聞到那醇香的酒味,肚子裏的饞蟲都跑出來了。好想喝啊,問題是決賽還有一支舞,她不能碰酒,萬一喝多失態就不好了。
賀東風故意讚這酒有多好,戚國夫人都不好意思了,因這是她送給晉王的酒。
千夙隻能埋頭吃菜,怨念不已。等她跳完決賽,嘿嘿哈哈,她要大飲一場。
另一邊的沈碧姝氣得胸口都疼了。傅千夙一個婢女竟然被太子殿下召去用膳,這在外人看來,傅千夙還是跟正妃娘娘一樣的,隻差王爺啥時給她恢複妃位了。
“梨花。”
梨花一聲不敢吭。她居然被傅氏耍了。她毀壞的那批舞衣,根本就不是傅氏她們如今穿的那套。不怪她不夠心細,而是這傅氏著實太狡猾。
沈碧姝一巴掌抽到梨花的臉上,仍不解氣,一腳踹過去,正中梨花的胸口,她倒下去。
“你是不是跟海棠一樣,想背叛我?”
“奴婢不敢,奴婢不敢。主子,再給奴婢一次機會,奴婢一定解決了傅氏,讓她從此不能再在主子跟前作妖。”梨花最怕主子一時給她痛快了結了。
沈碧姝不由憶起娘的話,果然這世上誰的話都不能信,最靠得住的還是自個兒。一個海棠已經不為她所用,一個梨花恐怕也不足用了。
“你別怨我狠。決賽若是由傅千夙奪了名次,你就收拾好包袱罷。”
梨花顫著聲應下:“是,奴婢這就,這就去找那傅氏。”
沈碧姝心裏頭自有一番盤算。今兒王府裏人多,傅千夙如果出了點什麽事,要追查起來也是不容易的。
捏了捏手裏頭的休書,她不想再忍下去了。提著裙擺,她斷然去拜見謝太妃。
暢意園裏大家用完膳,千夙要去準備接下來的決賽,便先告退。太子與賀東風商議著事,太子妃也與謝太妃、幾位夫人閑話。
冷不防謝太妃跟前的芳姑有急事來報,湊在太妃的耳旁低語幾句。
謝太妃皺眉,告了一聲便急匆匆走了。
“太妃何事走得這樣急?”太子隨意一問。
賀東風心裏突突的,也不甚放心:“臣去看看。”
跟上謝太妃的步子,本想上前問問是何事,然而卻聽母妃對芳姑道:“沈側妃來報的這事,先別告王爺。”
沈氏瞞著自己找母妃?是什麽事?
賀東風躲在牆角,耳力極好的他自然能聽到房裏頭的說話聲。
“太妃娘娘,有奴婢撿到此物交由妾身,妾身頓覺茲事體大,特來請示娘娘。”
當謝太妃看到那張休書,便道:“的確是王兒的筆跡。王兒有意休她才讓她參加大會,萬沒想到她過關斬將,眼下就要奪大會第一了。不行,得阻止她。”
賀東風整顆心猛的揪緊,不好,休書。
他曾寫過的休書!
手心裏那支血玉籫子被他攥熱又變涼,反反複複。每年她參加女兒節大會,他又怎會錯過?
“上元溪旁點燭荷,千盞承諾,怎捱霧鎖紅塵客,陰差陽錯。”指的是她與他麽?那年上元節岸邊的燭火,還曆曆在目,她被燭火映紅的臉,每每在他夢中出現,醒來卻是心痛悵然。
“陽台夢中風幾裏,又幾何,夢醒推門,她仍在研墨……”若夢醒真看到她在研墨,他這輩子就算無憾了。
然而他們到底是陰差陽錯。
千妹妹,告訴我,這首曲子是不是你心底的聲音?你真的還會想起那年的上元節嗎?
一習涼風拂過,卻吹不散沈謙滿懷愁緒。
在裏頭比完舞的千夙,卻毫不知道,這首曲子同時讓賀東風和沈謙都不好過。
她高興的是,總算殺進決賽裏頭了。
舞姬們都很興奮,簇擁著千夙。
“別高興早了,用膳後可得提起精神來,決賽那舞雖不難,也不可掉以輕心。”誰不會笑啊,這笑到最後才是好本事。
“是。”舞姬們應下,跟著嬤嬤去用膳了。
千夙也想跟去,想來今日的膳食定然不差,正好大快朵頤。誰知卻被賀東風喚了去。
評委們的宴席自是與她們的不同,設在了暢意園最涼快的地方,加上千夙共九人,一張大圓桌上的菜肴豐富得讓千夙頻頻注目。
戚國夫人等四位夫人生平什麽舞沒瞧過,今兒被千夙這一舞驚豔,她們對她的興趣自然是比吃的要濃厚。
太子妃先開了口:“傅氏,你方才的舞師從了誰?”
幾位夫人都豎起耳朵聽,卻沒想到,千夙說是她自個獨創的。
尚書夫人有些不敢相信:“你自個兒創的?那曲兒呢?”
“自然是樂師的功勞。陶公子是不折不扣的大才子,奴婢偶然在街上聽到他的蕭聲,才會請他幫忙譜一曲。”千夙把功勞都推到陶非身上。若她再說曲兒也是她譜的,沒準會激起這些夫人們的不悅。
畢竟槍打出頭鳥啊,這些有身份地位的人,被捧著多了,多少會有些不樂意被人超越。
太子妃和夫人們聽她這麽一說,也覺得本該如此。
反倒是太子存心問道:“這曲兒可有什麽緣由?淒淒戚戚的。”
千夙耐心解說:“迴殿下,這曲兒說的是民間一段陰差陽錯,求而不得的姻緣。大意是某大才子在風箏上題了詩,讓友人先放,風箏線斷,落在某小姐的閨房裏,小姐心動,和詩一首,風箏迴到才子手上,才子見詩心喜,再作詩一首,然這迴風箏卻落在小姐的姐妹房中。”
戚國夫人是個急性子,沒聽完故事就問:“所以那書生誤以為小姐的姐妹才是那和詩之人?”
“可以這麽說。小姐的姐妹冒充小姐才名與公子相認,而小姐也錯認公子的友人才是作詩人,婚配後許久,才知道此緣被風箏所誤。”
大家都為這錯配的姻緣歎息。隻賀東風一人臉色不佳。
方才隻顧著看舞,眼下才想起曲子這茬來。她是何意?是指嫁了他是陰差陽錯?什麽上元溪旁點燭荷,什麽千盞承諾,說的是沈謙?
嗬嗬,她倒是敢在他眼皮子底下想沈謙。她是覺得,她與沈謙才不算錯配?
賀東風半眯眸子,故意唱反調:“民間的故事都是說書人編的,沒準那才子與小姐的姐妹琴瑟和鳴,那小姐也與才子的友人白發齊眉呢?說書人慣常喜歡作些哀傷的故事來搏得眾人的注意。”
千夙瞥他一眼。這兄弟是吃炸藥了?說書人挖他家祖墳了?這麽大意見。不就是個故事而已,不想聽不聽就好了,幹嘛這麽較真?
一邊坐著的太子想笑卻不得不憋著。他與東風認識多年,從來隻見東風算計別人的份兒,沒想到今日能看到東風被他的原配氣得臉都變色。
這傅氏也是厲害,多少人都被東風這喜怒不形於色給嚇到,她卻把他的脾氣給激了出來。
按他說,這兩人才是最配的一對兒。
太子在賀東風與千夙兩人間來迴瞅著,總覺得越看這兩人越是登對。於是他又補了一句:“東風說的沒錯,姻緣天注定,老天爺如此安排自有一定含意。”
太子妃還在為這故事心酸,冷不防聽到太子這麽說,她不禁深深瞧他一眼:“殿下說的沒錯,姻緣天注定,然這才子佳人明明就是一段佳話,卻生生被風箏所累,怎不叫人遺憾?”
她插什麽話啊,沒見他在耍弄東風麽?太子有些不悅,涼颼颼看了眼太子妃。
太子妃沒再吭聲了,隻那臉撇過去,暗暗與太子置氣。
千夙心底一涼,他娘的,都怪賀渣渣,好好的發表什麽不同的意見,這下好了,為了一個不知真假的故事,搞得人家太子夫婦都要鬧別扭了,他良心不會痛麽?還是說,他自己寵妾滅妻,希望太子也來這麽一出?
宴席的氣氛一時冷下去,太子殿下與太子妃這麽著,眾人也都是麵觀鼻,鼻觀心的。
千夙被遷怒,硬著頭皮道:“是奴婢疏忽了,忘了告訴殿下和娘娘,此故事另有一結局,皆大歡喜。”
“哦?什麽結局?可是那才子與小姐共譜佳話了?”太子妃問道。
千夙垂頭:“正是。小姐的姐妹冒充才名與才子相認,然才子被其相貌嚇到,不願娶妻,遂發憤用功,終考取功名,娶了小姐。而才子的友人當真以為小姐的姐妹是和詩人,還以為討得一驚才絕豔的美嬌娘,最後嶽父母準其三妻四妾才罷休。”
這是戲曲原本的結尾,然而千夙覺得,若世事皆如此順理成章,人間便少了許多傷心事,卻偏偏是這些陰差陽錯,才是人間常態,故她排舞還是以悲傷的基調來排。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太子妃拍手稱讚:“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次變成太子的臉色有那麽一些不好看了。她高興個什麽勁兒,可還有太子妃的儀態?
千夙真覺得頭皮都發麻了。這太子夫婦是怎麽迴事?感覺不太妙啊。明眼人都能看出,兩人鬧了矛盾。
賀東風挑眉看她,這女人還想圓迴去呢?讓她多嘴!
“臣還沒感謝殿下抽出空來,主持今年的女兒節大會。這一杯,臣敬殿下與太子妃娘娘。”
千夙聞到那醇香的酒味,肚子裏的饞蟲都跑出來了。好想喝啊,問題是決賽還有一支舞,她不能碰酒,萬一喝多失態就不好了。
賀東風故意讚這酒有多好,戚國夫人都不好意思了,因這是她送給晉王的酒。
千夙隻能埋頭吃菜,怨念不已。等她跳完決賽,嘿嘿哈哈,她要大飲一場。
另一邊的沈碧姝氣得胸口都疼了。傅千夙一個婢女竟然被太子殿下召去用膳,這在外人看來,傅千夙還是跟正妃娘娘一樣的,隻差王爺啥時給她恢複妃位了。
“梨花。”
梨花一聲不敢吭。她居然被傅氏耍了。她毀壞的那批舞衣,根本就不是傅氏她們如今穿的那套。不怪她不夠心細,而是這傅氏著實太狡猾。
沈碧姝一巴掌抽到梨花的臉上,仍不解氣,一腳踹過去,正中梨花的胸口,她倒下去。
“你是不是跟海棠一樣,想背叛我?”
“奴婢不敢,奴婢不敢。主子,再給奴婢一次機會,奴婢一定解決了傅氏,讓她從此不能再在主子跟前作妖。”梨花最怕主子一時給她痛快了結了。
沈碧姝不由憶起娘的話,果然這世上誰的話都不能信,最靠得住的還是自個兒。一個海棠已經不為她所用,一個梨花恐怕也不足用了。
“你別怨我狠。決賽若是由傅千夙奪了名次,你就收拾好包袱罷。”
梨花顫著聲應下:“是,奴婢這就,這就去找那傅氏。”
沈碧姝心裏頭自有一番盤算。今兒王府裏人多,傅千夙如果出了點什麽事,要追查起來也是不容易的。
捏了捏手裏頭的休書,她不想再忍下去了。提著裙擺,她斷然去拜見謝太妃。
暢意園裏大家用完膳,千夙要去準備接下來的決賽,便先告退。太子與賀東風商議著事,太子妃也與謝太妃、幾位夫人閑話。
冷不防謝太妃跟前的芳姑有急事來報,湊在太妃的耳旁低語幾句。
謝太妃皺眉,告了一聲便急匆匆走了。
“太妃何事走得這樣急?”太子隨意一問。
賀東風心裏突突的,也不甚放心:“臣去看看。”
跟上謝太妃的步子,本想上前問問是何事,然而卻聽母妃對芳姑道:“沈側妃來報的這事,先別告王爺。”
沈氏瞞著自己找母妃?是什麽事?
賀東風躲在牆角,耳力極好的他自然能聽到房裏頭的說話聲。
“太妃娘娘,有奴婢撿到此物交由妾身,妾身頓覺茲事體大,特來請示娘娘。”
當謝太妃看到那張休書,便道:“的確是王兒的筆跡。王兒有意休她才讓她參加大會,萬沒想到她過關斬將,眼下就要奪大會第一了。不行,得阻止她。”
賀東風整顆心猛的揪緊,不好,休書。
他曾寫過的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