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都沒有想到,他們居然想撬皇上的牆角。怪不得皇上那個碑文是以女婿的身份寫的,都還在想怎麽這麽古怪,現在是找到原因了。
幾個人連爬帶滾的跪下,爬在地上說:“給皇上請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要不是今天時間不對,周述宣真想一個人給一腳。真的快氣死他了,她遠遠的就看見妙荔了,不要看臉他都能分辨出哪個是她。還沒有走近他就聽見幾個人在說混賬話!
一個比一個可惡,居然攛掇妙荔和離,都是些什麽倒黴東西!快把他氣瘋了!
妙荔也沒有辦法,在外麵還是得給他些麵子的,雖然她今天真的想低調一些,現在還是得認下自己的身份,“臣妾給皇上請安。”
聽見她口稱臣妾,地上的幾個人血都涼了,脖子上瞬間感覺涼颼颼的,居然真的是娘娘。宮裏現在就三位娘娘,一個是林家女,另一個是姓李,隻剩一個貴妃了……他們好死不死居然還選了一個最大的。
周述宣先讓妙荔起來,然後低頭仔仔細細的看了幾眼地上的幾個人,“翰林院的,都察院的,京畿衙門的,一個個都是兩榜進士的出身。讀書都到狗肚子裏了嗎?這種喪德的事都做得出來!”
周述宣實在是忍不住了,這幾個還都是在朝為官的,居然還是這麽混賬,攛掇著人家和離。就是不是妙荔,他們也不該讓人和離的。寧破十坐廟,不毀一樁婚。
“臣等該死!”幾個人感覺冷汗點點在往下滴。
周述宣咬牙切齒的說:“死,朕看你們死不足惜!”
這是他的官,多可惡的官。
妙荔聽不下去了,今天是個好日子,殺了人就不好了。小聲的說了一句:“今日與寡人飲,不絕冠纓著不歡。”
周述宣自然而然聽見了,忍了忍怒氣,咬著牙說:“全部革去官職,永不錄用。”
幾個人鬆了一口氣,也好,至少性命保住了。
妙荔看了抖得如篩糠的幾個人一眼,又說:“寡人德薄,又未嚐異於子,子何故出死不疑於是?”
周述宣略微詫異的看了看她,忍下心頭火,對著地上的幾個人改口說:“一人去京畿衙門領四十板子,滾!”
幾個人謝恩之後抱頭跑了。
跑了很遠周述宣脫離了視線,其中一個才問:“方才那孟姑娘說的是什麽意思?”
有人咬著牙迴答,說:“什麽孟姑娘,是貴妃娘娘!楚莊王絕纓你不知道嗎?”
“不知道啊!”
“不知道你就去問問李大人典故,知道她是在救我們好了。還要記住貴妃娘娘賢德。”以及非常合皇上心意,幾句話就把他們的罪免完了。
後麵的人看見這邊情形不對,雖沒有上前,不過也辨認出了周述宣的身份,已經跪了一大片了。
周述宣冷著臉說:“都起來吧。”
妙荔本來打算走了,看著現在這個情況,又不得不跟著他折返迴去。到了墳前,周述宣也上了一炷香。這已經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不能再奢求他叩拜。
來觀禮的人都退的遠遠的,碑前就隻有妙荔和孟潤林站周述宣身邊。孟潤林看見他過來,心中早就騰起了一股怒氣,強忍了下來。
現在估摸著後麵的人應該聽不到,孟潤林就看著碑文說:“不知皇上是筆誤還是怎麽工匠刻錯了。方才草民聽見有人在議論說,皇上這碑文寫得甚是古怪,草民看了也覺得好像不太對。”
周述宣也看了一眼自己寫的碑文,覺得並沒有什麽奇怪的,每一個字都是他親手寫的,符合他原本的意思。
“沒有什麽古怪的,這就是朕寫的。”
妙荔冷笑了一聲,半跟他解釋道:“皇上這個稱唿用的不太合適,天底下當得起皇上叫一聲嶽父的,恐怕勉強就隻有許公夏公二位了,哪裏有姓孟的。”
妻和妾總是不一樣的,妾的父母都不在九族之內,稱妾的父母為嶽父,肯定會被人笑掉大牙,還會說他不合規矩。她就算是貴妃了,也是個妾,隻不過說出去好聽而已。
周述宣也知道她是故意這麽說,臉上沒有過多的波動,隻是說:“會合適的。”
妙荔不想和他多說話了,想他這碑文肯定沒有經過禮部的手,應該是自己悄悄弄出來的。明日上朝……估計都等不到明日,禮部和禦史台的人就要給他鬧一點事情出來,根本不用她說什麽。
他雖然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這權利是被人監督著的。
周述宣又帶著幾分解釋的意思說:“我手上還有些朝事沒有處理完,所以才來得晚一些,現在還要趕迴去。”
他來不來都無所謂,對她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妙荔直接就行了禮,“臣妾恭送皇上。”
“你不一起迴去嗎?”周述宣問。
他現在不太願意她在外麵,剛才那幾個人居然想撬他牆角,快把他氣死了。
妙荔剛才已經想迴去了,可是現在想到要和他一路迴去,就又不太想迴去了,冷冷的說:“臣妾還不想迴去。”
周述宣也沒有逼迫於她,就說:“那就過一會再迴去吧。”
這裏有這麽多人看著,孟潤林還是不得不送周述宣上了轎。但沒有多想搭理他,知道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再也無法直視周述宣了。
這裏人還是挺多的,妙荔在這裏還是不太方便,就先迴了孟潤林的學堂。在外麵多待一會兒就待一會,反正迴宮去也沒有什麽要緊的事情,迴去了也就是閑坐著。
妙荔在心中琢磨他那句會合適是什麽意思,她又沒有姐妹了,他不能再娶她父親的女兒做個正妻什麽的。難道他想立自己為後?
恐怕這他也隻是想想而已,並沒有那麽容易。
再說了她也不想做什麽皇後,真的沒有什麽意思。隻是她和前朝沒有什麽,不太好左右大臣們的想法。所以不論她想不想,她都不能決定這件事。
妙荔想了一陣子,前麵突然有人來說曲大人來了。
曲大人,定國公家的人。
過去的交情還在,妙荔是不想連累他們才說的那些話。現在人家應該知道她在這裏,不見不行。
妙荔讓人把人請進來,就見曲信耿進門了。
妙荔站起來喊了一聲,“六公子。”
曲信耿聽她這麽喊,愣了一下,走上前也沒有對著妙荔行禮,言語之間有些生氣的說:“那日我在官道上撿到一個人,人家口口聲聲的叫的我六哥。”
妙荔低著頭默不作聲。
曲信耿自己在屋中找了個地方坐下了,又接著說:“你說的那些沒有良心的話,父親母親聽了明麵上沒有說什麽,暗地裏到掉了不少的眼淚。你說說,我們對你還是不錯的吧,你怎麽一點恩情都不記呢?”
妙荔還是低著頭,實在是無法正麵對他,便小聲的說:“我就是記得你們的恩情才那麽做的。”
“記得恩情你這樣?不求你盡孝什麽的,你也不該說出恩斷義絕的話。”
“我真的是沒有辦法,我現在和皇上的關係不太好,我害怕連累你們。”
“你與他關係不好,也不至於和我們恩斷義絕。”曲信耿讓她在一邊坐下,又說:“你和他關係不好對我們來說又沒有壞處,他送那個匾額過來,不知道的就以為是在褒獎我們,對我們沒有任何不好的。”
妙荔現在希望自己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就可以任性而為,什麽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不必顧及什麽,若是有了親人,她做什麽都還要顧及著親人。
這樣確實自私了一些,可她也實在是隻能這樣了。
未到極限之時,她可以不停的忍。到了極限,她一點都不想忍了。
妙荔低下頭,歎了一口氣,說:“我真的……心情複雜,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誰要你怎麽辦了,你就這樣好好的,既然磕了頭那就是一家人。我們又不求你辦事,你不用把關係撇的這麽幹淨。”
妙荔苦笑了一聲,說:“我不是那個意思,我隻是……”
“別說了,我不想聽。”曲信耿就直接打斷了她的話,“以前還不知你是孟先生的女兒,要是知道你是孟先生的女兒那就又不一樣了。我們兄弟都是孟先生的學生,正經拜過師的。話說你不應該不記得我們……”
妙荔迴想了一下小時候的時光,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說:“我記得,你們幾個有一次還揪我頭發了,然後被國公爺狠狠的揍了一頓。”
曲信耿有些不好意思了,沒想到還有這一茬,可能是小時幹的壞事太多了,他是一點都不記得。“既然你記得,那就更沒有什麽好說的。以前是什麽樣,以後就是什麽樣。我迴去就和和父親母親說,他們知道了肯定也會開心。”
妙荔想了一下,隻能點了頭,說:“那就麻煩六哥了。”
“一家人還說是什麽兩家話。我還有些事情,不能再這裏待太久了,就先走了。”曲信耿要出院子了,突然又迴頭說了一句,“幫我問怡妃娘娘安。”
幾個人連爬帶滾的跪下,爬在地上說:“給皇上請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要不是今天時間不對,周述宣真想一個人給一腳。真的快氣死他了,她遠遠的就看見妙荔了,不要看臉他都能分辨出哪個是她。還沒有走近他就聽見幾個人在說混賬話!
一個比一個可惡,居然攛掇妙荔和離,都是些什麽倒黴東西!快把他氣瘋了!
妙荔也沒有辦法,在外麵還是得給他些麵子的,雖然她今天真的想低調一些,現在還是得認下自己的身份,“臣妾給皇上請安。”
聽見她口稱臣妾,地上的幾個人血都涼了,脖子上瞬間感覺涼颼颼的,居然真的是娘娘。宮裏現在就三位娘娘,一個是林家女,另一個是姓李,隻剩一個貴妃了……他們好死不死居然還選了一個最大的。
周述宣先讓妙荔起來,然後低頭仔仔細細的看了幾眼地上的幾個人,“翰林院的,都察院的,京畿衙門的,一個個都是兩榜進士的出身。讀書都到狗肚子裏了嗎?這種喪德的事都做得出來!”
周述宣實在是忍不住了,這幾個還都是在朝為官的,居然還是這麽混賬,攛掇著人家和離。就是不是妙荔,他們也不該讓人和離的。寧破十坐廟,不毀一樁婚。
“臣等該死!”幾個人感覺冷汗點點在往下滴。
周述宣咬牙切齒的說:“死,朕看你們死不足惜!”
這是他的官,多可惡的官。
妙荔聽不下去了,今天是個好日子,殺了人就不好了。小聲的說了一句:“今日與寡人飲,不絕冠纓著不歡。”
周述宣自然而然聽見了,忍了忍怒氣,咬著牙說:“全部革去官職,永不錄用。”
幾個人鬆了一口氣,也好,至少性命保住了。
妙荔看了抖得如篩糠的幾個人一眼,又說:“寡人德薄,又未嚐異於子,子何故出死不疑於是?”
周述宣略微詫異的看了看她,忍下心頭火,對著地上的幾個人改口說:“一人去京畿衙門領四十板子,滾!”
幾個人謝恩之後抱頭跑了。
跑了很遠周述宣脫離了視線,其中一個才問:“方才那孟姑娘說的是什麽意思?”
有人咬著牙迴答,說:“什麽孟姑娘,是貴妃娘娘!楚莊王絕纓你不知道嗎?”
“不知道啊!”
“不知道你就去問問李大人典故,知道她是在救我們好了。還要記住貴妃娘娘賢德。”以及非常合皇上心意,幾句話就把他們的罪免完了。
後麵的人看見這邊情形不對,雖沒有上前,不過也辨認出了周述宣的身份,已經跪了一大片了。
周述宣冷著臉說:“都起來吧。”
妙荔本來打算走了,看著現在這個情況,又不得不跟著他折返迴去。到了墳前,周述宣也上了一炷香。這已經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不能再奢求他叩拜。
來觀禮的人都退的遠遠的,碑前就隻有妙荔和孟潤林站周述宣身邊。孟潤林看見他過來,心中早就騰起了一股怒氣,強忍了下來。
現在估摸著後麵的人應該聽不到,孟潤林就看著碑文說:“不知皇上是筆誤還是怎麽工匠刻錯了。方才草民聽見有人在議論說,皇上這碑文寫得甚是古怪,草民看了也覺得好像不太對。”
周述宣也看了一眼自己寫的碑文,覺得並沒有什麽奇怪的,每一個字都是他親手寫的,符合他原本的意思。
“沒有什麽古怪的,這就是朕寫的。”
妙荔冷笑了一聲,半跟他解釋道:“皇上這個稱唿用的不太合適,天底下當得起皇上叫一聲嶽父的,恐怕勉強就隻有許公夏公二位了,哪裏有姓孟的。”
妻和妾總是不一樣的,妾的父母都不在九族之內,稱妾的父母為嶽父,肯定會被人笑掉大牙,還會說他不合規矩。她就算是貴妃了,也是個妾,隻不過說出去好聽而已。
周述宣也知道她是故意這麽說,臉上沒有過多的波動,隻是說:“會合適的。”
妙荔不想和他多說話了,想他這碑文肯定沒有經過禮部的手,應該是自己悄悄弄出來的。明日上朝……估計都等不到明日,禮部和禦史台的人就要給他鬧一點事情出來,根本不用她說什麽。
他雖然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這權利是被人監督著的。
周述宣又帶著幾分解釋的意思說:“我手上還有些朝事沒有處理完,所以才來得晚一些,現在還要趕迴去。”
他來不來都無所謂,對她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妙荔直接就行了禮,“臣妾恭送皇上。”
“你不一起迴去嗎?”周述宣問。
他現在不太願意她在外麵,剛才那幾個人居然想撬他牆角,快把他氣死了。
妙荔剛才已經想迴去了,可是現在想到要和他一路迴去,就又不太想迴去了,冷冷的說:“臣妾還不想迴去。”
周述宣也沒有逼迫於她,就說:“那就過一會再迴去吧。”
這裏有這麽多人看著,孟潤林還是不得不送周述宣上了轎。但沒有多想搭理他,知道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再也無法直視周述宣了。
這裏人還是挺多的,妙荔在這裏還是不太方便,就先迴了孟潤林的學堂。在外麵多待一會兒就待一會,反正迴宮去也沒有什麽要緊的事情,迴去了也就是閑坐著。
妙荔在心中琢磨他那句會合適是什麽意思,她又沒有姐妹了,他不能再娶她父親的女兒做個正妻什麽的。難道他想立自己為後?
恐怕這他也隻是想想而已,並沒有那麽容易。
再說了她也不想做什麽皇後,真的沒有什麽意思。隻是她和前朝沒有什麽,不太好左右大臣們的想法。所以不論她想不想,她都不能決定這件事。
妙荔想了一陣子,前麵突然有人來說曲大人來了。
曲大人,定國公家的人。
過去的交情還在,妙荔是不想連累他們才說的那些話。現在人家應該知道她在這裏,不見不行。
妙荔讓人把人請進來,就見曲信耿進門了。
妙荔站起來喊了一聲,“六公子。”
曲信耿聽她這麽喊,愣了一下,走上前也沒有對著妙荔行禮,言語之間有些生氣的說:“那日我在官道上撿到一個人,人家口口聲聲的叫的我六哥。”
妙荔低著頭默不作聲。
曲信耿自己在屋中找了個地方坐下了,又接著說:“你說的那些沒有良心的話,父親母親聽了明麵上沒有說什麽,暗地裏到掉了不少的眼淚。你說說,我們對你還是不錯的吧,你怎麽一點恩情都不記呢?”
妙荔還是低著頭,實在是無法正麵對他,便小聲的說:“我就是記得你們的恩情才那麽做的。”
“記得恩情你這樣?不求你盡孝什麽的,你也不該說出恩斷義絕的話。”
“我真的是沒有辦法,我現在和皇上的關係不太好,我害怕連累你們。”
“你與他關係不好,也不至於和我們恩斷義絕。”曲信耿讓她在一邊坐下,又說:“你和他關係不好對我們來說又沒有壞處,他送那個匾額過來,不知道的就以為是在褒獎我們,對我們沒有任何不好的。”
妙荔現在希望自己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就可以任性而為,什麽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不必顧及什麽,若是有了親人,她做什麽都還要顧及著親人。
這樣確實自私了一些,可她也實在是隻能這樣了。
未到極限之時,她可以不停的忍。到了極限,她一點都不想忍了。
妙荔低下頭,歎了一口氣,說:“我真的……心情複雜,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誰要你怎麽辦了,你就這樣好好的,既然磕了頭那就是一家人。我們又不求你辦事,你不用把關係撇的這麽幹淨。”
妙荔苦笑了一聲,說:“我不是那個意思,我隻是……”
“別說了,我不想聽。”曲信耿就直接打斷了她的話,“以前還不知你是孟先生的女兒,要是知道你是孟先生的女兒那就又不一樣了。我們兄弟都是孟先生的學生,正經拜過師的。話說你不應該不記得我們……”
妙荔迴想了一下小時候的時光,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說:“我記得,你們幾個有一次還揪我頭發了,然後被國公爺狠狠的揍了一頓。”
曲信耿有些不好意思了,沒想到還有這一茬,可能是小時幹的壞事太多了,他是一點都不記得。“既然你記得,那就更沒有什麽好說的。以前是什麽樣,以後就是什麽樣。我迴去就和和父親母親說,他們知道了肯定也會開心。”
妙荔想了一下,隻能點了頭,說:“那就麻煩六哥了。”
“一家人還說是什麽兩家話。我還有些事情,不能再這裏待太久了,就先走了。”曲信耿要出院子了,突然又迴頭說了一句,“幫我問怡妃娘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