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人府中,夏氏才收到廢太子造反的消息,心中非常之興奮。
廢太子如果成功了她就能成功出去,就再沒有性命之憂。若太子念著舊情,她或許還能再有榮華富貴。
現在宗人府幾乎沒有看守,夏氏還在找機會逃出去。可惜夏氏還沒有歡喜多久,宗人府的看守就恢複到往常了。還給她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太子已經死了。
夏氏呆坐在地上,難以接受這個消息。她之前還在想如果她死了,太子如果能記得她這麽個人,她就死而無憾了。誰又能夠想到,最後太子死在了她前麵。
太子死了,夏氏傷心欲絕,對著牆直直的撞了過去,一心求死。外麵看守的人趕緊去拉,沒有讓她死成功。
夏氏癱坐地上問:“你們為什麽不讓我死?”
“我們也是沒辦法的事,從你進來的那一日開始,上麵的人就吩咐了不能讓你死。”
有人不讓她死,夏氏心中疑惑。能夠指揮宗人府做事的肯定也這是皇親國戚,還是個不一般的皇親國戚,可哪個皇親國戚要保她?
難道是周述宣,不可能,周述宣恨她入骨。
清泉宮中,周述宣心中在想事情,為現在的局勢煩惱。身體本來就不好,一動腦子開始就開始劇烈的咳嗽,妙荔正在小心的給他喂熱水。
此時,長公主和齊王從外麵進來。
長公主進屋來,很自覺的找了個位置坐下,對著周述宣說:“外麵都亂得不行了,你這裏好像還好得很。”
周述宣推開妙荔手中的碗,他這個病喝再多熱水都沒用。看著長公主和齊王說:“姑姑,大哥。我這裏偏遠,所以清靜些。父皇怎麽樣了?”
長公主癟了癟嘴說:“還在哭呢,那場景,我實在是懶得聽。”
皇上抱著廢太子的頭哭得快背過氣去了,誰勸都不好使。長公主看了一會兒實在心煩,就帶著齊王跑了。
周述宣很感歎說:“二哥死了,父皇肯定心疼。真的是父皇殺死的二哥嗎?”
皇上那麽疼他,周述宣真的難以想象皇上會親手殺了他。
長公主沒有半分猶豫的點頭說:“對,就是他殺的。不過是他握的刀,我用的勁。”
“咳咳咳。”聽了她這話,周述宣又止不住的咳嗽,這怕不能算是皇上殺的人。
長公主聽見他咳嗽,探頭看過去,問:“你沒事吧?”
就周述宣落水那一日她來過,還沒見他醒就走了,不知道他現在的身體的狀態,這可是他們老周家的根。
周述宣好不容易才停下來,又喝了一口熱水說:“沒有多大的事情,染了些難好的風寒而已。”
太醫說他寒氣入體,不是什麽簡單的風寒。不好好調養,會留下病根的。
長公主站起說:“既然這樣那我就先走了,你別再把風寒傳給我。”
周述宣一時也無話可說,他這個姑姑有時候顯得特別……頑皮。
周述宣非常配合的說:“姑姑慢走,有空多來看看。”
長公主也沒有真的想走的意思,隻是逗他罷了。走到妙荔麵前說:“我以後肯定會經常來的,為了我的小雙兒我都要經常來。是不是,小雙兒?今天被嚇到沒有。”
妙荔搖搖頭。
“不錯,膽子還挺大。”長公主轉身看見他們擺在桌上的劍,拿起來問妙荔,“喲,把這個都拿出來了。想不想學劍?想學找我就行了。我這輩子沒有收過徒弟,可以為你開個先例。等下次再有這樣的事情,我們就真的不怕了。”
這個……妙荔哭笑不得,這種事情,沒有人還想有下一次吧。
這一屋子的人都知道她口不擇言,卻也沒人敢攔著她,畢竟長公主這天下誰都不怕。
長公主說著把劍塞到妙荔手中,握著她的手舞了兩下,還在問:“快說,想不想學?等學會了劍,他再欺負你你就拿劍捅他。”
妙荔費力的控製著力度,不要真傷到人了,嘴上一邊說:“奴婢不敢。”
周述宣看妙荔實在被逗得沒辦法,看了一會兒長公主,發現了怪異的地方,帶著淡淡的笑意問長公主,“姑姑的頭發怎麽了?”
長公主很久之前是像男子一樣束發的,後來被太妃說不像個女子,於是聽話的開始像女子梳發髻。現在居然又束著發,發髻挽得特別怪異,毛毛刺刺的。
“咳”,長公主有些不自然的咳了一聲,收迴劍,然後伸手摸了一下自己的頭發,知道現在隻剩半截,不太好看,想了一下,無比認真的說:“你也知道,我年紀大了,所以開始掉頭發了。沒辦法,都是這樣的。你以後到了我這個年紀,說不定就成了個禿老頭了。”
“掉頭發……”周述宣又看了她兩眼,還是裝做很不解的說:“掉頭發也沒有從半截開始掉的。”
周述宣隻是不想長公主逗妙荔了而已,沒想到真戳到了屋裏另外兩個不開心的地方。
長公主朝齊王拋過去一個求助的眼神,長公主的頭發怎麽迴事,再也沒有比齊王更清楚的了。
齊王站起來說:“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出宮去了。老三你好好休養。”
長公主附和著說:“對對對,再晚一點宮門就關了。”
現在哪還有宮門,已經被撞得隻有一個大窟窿了。
兩個人反應都很奇怪,周述宣也沒有細想。出了造反的事情,他們兩個現在應該有很多事情要忙,所以沒有留他們。
長公主和齊王一路往外走,現在已是深夜,月亮格外的皎潔。
齊王看著月亮,坐在馬上,迴想剛才發生的事情,突然鬼使神差的喊了一聲,“青兒。”
長公主詫異的轉過去,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問他:“你在喊我?”
齊王此時也沒有什麽懼怕的,光明磊落的承認了,“對,我就是在喊你,青兒。”
長公主拿起馬鞭就要抽他,“你還有沒有一點規矩,我是你姑姑,居然敢喊我小名。”
齊王偏頭看著她,理直氣壯的問:“為什麽皇上喊得?我喊不得?”
長公主咬牙切齒的說:“因為他是皇上,是我哥哥,是你爹,他想怎麽喊就怎麽喊。”
齊王突然有些蠻不講理,說:“我也想這麽喊。”
“那你下輩子早投胎吧,爭取能比我大一輩。”
齊王抬頭對著皎潔的月亮,像是在自言自語,“你是我姑姑又怎麽樣?我多希望你不是,可是與不是都沒有多大的關係。”
不管她是什麽身份,他都已經無可救藥的陷入這段見不得人的感情中了。
以前他剛到軍營中,長公主在他心中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世間怎麽會有如此的女子,英姿颯爽,率性耿直,和他以前見的風一吹的美人燈不同。他那個時候真的就像一個晚輩,規規矩矩的跟在她身後。
後來,長公主從敵軍中救出他,那種崇拜到了最高點。他以為是因為他身份特殊,所以長公主才舍命救他。可後來他才發現,不是的,長公主對軍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不論是誰都會去救。
他那時心中格外的難受,不行,那是他的姑姑,是他心中的神,不能對他和別人一樣。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他就對長公主生出一種占有欲,隻想讓她屬於自己一個人。
再後來,那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有次長公主出征,敵國的大王禦駕親征,兩軍陣前,對著長公主說,隻要長公主願意和親,寧願俯首稱臣。
不動任何幹戈就能免掉一場大戰,若不是對方出爾反爾,長公主就同意了。
他差點眼睜睜的看著長公主嫁別旁人,那時齊王心中生出一股恐懼。
他時時都想待在長公主身邊,好好的守著她。不想她上戰場,也不想讓她再做有性命之憂的事情,更不想長公主有嫁人的可能。所以他迅速的成長,長成一個大人,讓長公主從前線上退下來迴到營後。
齊王覺得那一段時間可能是他這一輩子最開心的時候了,長公主幾乎一天到晚都在他身邊,告訴他什麽做對了,什麽做錯了。他如果做對了一件事,長公主就會露出很欣慰的表情,可惜好日子並沒有過多久。
原來長公主隨時都會在他身邊,是為了指點他,教他做事。看他學的差不多了,長公主就和皇上說,他完全可以獨擋一麵了,要把手上的兵權全部交出去,皇上準了。
之後,長公主就搬迴了公主府。皇上看她年紀也不小了,在軍營中耽誤了這麽多年。開始費盡了心思想給她找個夫婿,開始在全國給她物色好男兒。長公主一開始沒有成親的想法,後來被皇上煩的不行,鬆口同意了。
齊王隻覺天塌地陷。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日,長公主也會嫁人。那是自屬於他一個人的女英雄,怎能被別人玷汙。
在他眼中,這世間沒有任何一個男兒能配得上長公主。於是隻要皇上選中了一個人選,他就千方百計的攪黃。壞了一樁婚事,又一樁婚事。最後皇上煩了,長公主也覺得自己嫁不出去了。長公主再也沒有提過說親的事,他才心滿意足。
齊王慢慢的發現,自己對長公主的感情已經變了味,對她已經不是當年的崇拜了,好像夾雜了別的東西,是一些絕對不該有的東西。
可惜他那個時候才發現,為時已晚,不僅沒能抽身而出,反而越陷越深。
他不敢和任何人說,他冒天下之大不韙喜歡上了自己的姑姑。皇上又開始給他賜婚了,對於那些柔柔弱弱的女子,他一個都看不上,總覺得女子不應該是這樣的。
對於皇上賜婚的女子,不論多完美,他都能找出一萬個不好。最後把皇上惹急了,大發雷霆,朝中也多了許多議論。
朝中已經有了一個始終不嫁人的長公主了,再多一個不娶的王爺,加上他和長公主接觸甚多,很容易被那些髒心爛肺的人說閑話。為了長公主的清譽,他才點頭同意娶王妃。
娶了也不過擺在王府裏,一年到頭,他幾乎不怎麽迴王府,一直都待在軍中。
在軍營中,偶爾有人穿著白盔白甲,在塵沙飛揚騎馬過來,他總覺得長公主迴來了。那場景,像一場不真實的夢。確實是個夢,黃沙散去之後,那人露出本來麵目,他的夢也醒了。
在齊王走神的時間,兩人已經到了齊王王府,長公主勒馬停下,等他迴府,卻半天沒有看到他的動作。
長公主拿馬鞭輕輕的敲了他一下,“你在發什麽呆呢?你王府到了。”
齊王這才迴過神來,偏頭看了眼自己的王府,然後迴頭對長公主說:“你那時問我懂你的意思嗎?這麽多年,你又可曾懂我的意思?”
長公主征了一下,然後迅速的掩飾了自己的異常,沒好氣的說:“一邊玩去,什麽意思不意思的?大晚上的我沒閑工夫和你打啞謎,我先走了。”
長公主打馬而去,頭也不敢迴一下。
那種對著她時時刻刻都無比炙熱的眼神,她又不是一個石頭,怎麽不可能明白他的心思。
如果真的不明白就好了,她或許可以輕鬆一些。不明白她就不會覺得他可惜,也不會想照顧他的感受,更不會被他拖著越陷越深。
如果不是她不願意,他以為她真的就一個人都嫁不出去了。
雖然她比他大不了幾歲,可也算是她看著長大的孩子。無論有沒有血緣關係,她都沒有辦法下手。沒辦法下手是一迴事,會不會動心思又是一會事。
她的心就算是鐵做的,這麽久也被那些熱情融化了,變成了一灘水。
罷了,說這些也沒有用。皇上之前剛好給她出了一個好主意,解決了她這麽多年的煩心事。他們算得上是兩輩人,若這種醜聞傳出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今日已經正月十六了,是她剃度的時候。
想她什麽都不害怕無法無天的過了一輩子,最後居然折在一個後輩人手中,大概真的是命中有此一劫。
廢太子如果成功了她就能成功出去,就再沒有性命之憂。若太子念著舊情,她或許還能再有榮華富貴。
現在宗人府幾乎沒有看守,夏氏還在找機會逃出去。可惜夏氏還沒有歡喜多久,宗人府的看守就恢複到往常了。還給她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太子已經死了。
夏氏呆坐在地上,難以接受這個消息。她之前還在想如果她死了,太子如果能記得她這麽個人,她就死而無憾了。誰又能夠想到,最後太子死在了她前麵。
太子死了,夏氏傷心欲絕,對著牆直直的撞了過去,一心求死。外麵看守的人趕緊去拉,沒有讓她死成功。
夏氏癱坐地上問:“你們為什麽不讓我死?”
“我們也是沒辦法的事,從你進來的那一日開始,上麵的人就吩咐了不能讓你死。”
有人不讓她死,夏氏心中疑惑。能夠指揮宗人府做事的肯定也這是皇親國戚,還是個不一般的皇親國戚,可哪個皇親國戚要保她?
難道是周述宣,不可能,周述宣恨她入骨。
清泉宮中,周述宣心中在想事情,為現在的局勢煩惱。身體本來就不好,一動腦子開始就開始劇烈的咳嗽,妙荔正在小心的給他喂熱水。
此時,長公主和齊王從外麵進來。
長公主進屋來,很自覺的找了個位置坐下,對著周述宣說:“外麵都亂得不行了,你這裏好像還好得很。”
周述宣推開妙荔手中的碗,他這個病喝再多熱水都沒用。看著長公主和齊王說:“姑姑,大哥。我這裏偏遠,所以清靜些。父皇怎麽樣了?”
長公主癟了癟嘴說:“還在哭呢,那場景,我實在是懶得聽。”
皇上抱著廢太子的頭哭得快背過氣去了,誰勸都不好使。長公主看了一會兒實在心煩,就帶著齊王跑了。
周述宣很感歎說:“二哥死了,父皇肯定心疼。真的是父皇殺死的二哥嗎?”
皇上那麽疼他,周述宣真的難以想象皇上會親手殺了他。
長公主沒有半分猶豫的點頭說:“對,就是他殺的。不過是他握的刀,我用的勁。”
“咳咳咳。”聽了她這話,周述宣又止不住的咳嗽,這怕不能算是皇上殺的人。
長公主聽見他咳嗽,探頭看過去,問:“你沒事吧?”
就周述宣落水那一日她來過,還沒見他醒就走了,不知道他現在的身體的狀態,這可是他們老周家的根。
周述宣好不容易才停下來,又喝了一口熱水說:“沒有多大的事情,染了些難好的風寒而已。”
太醫說他寒氣入體,不是什麽簡單的風寒。不好好調養,會留下病根的。
長公主站起說:“既然這樣那我就先走了,你別再把風寒傳給我。”
周述宣一時也無話可說,他這個姑姑有時候顯得特別……頑皮。
周述宣非常配合的說:“姑姑慢走,有空多來看看。”
長公主也沒有真的想走的意思,隻是逗他罷了。走到妙荔麵前說:“我以後肯定會經常來的,為了我的小雙兒我都要經常來。是不是,小雙兒?今天被嚇到沒有。”
妙荔搖搖頭。
“不錯,膽子還挺大。”長公主轉身看見他們擺在桌上的劍,拿起來問妙荔,“喲,把這個都拿出來了。想不想學劍?想學找我就行了。我這輩子沒有收過徒弟,可以為你開個先例。等下次再有這樣的事情,我們就真的不怕了。”
這個……妙荔哭笑不得,這種事情,沒有人還想有下一次吧。
這一屋子的人都知道她口不擇言,卻也沒人敢攔著她,畢竟長公主這天下誰都不怕。
長公主說著把劍塞到妙荔手中,握著她的手舞了兩下,還在問:“快說,想不想學?等學會了劍,他再欺負你你就拿劍捅他。”
妙荔費力的控製著力度,不要真傷到人了,嘴上一邊說:“奴婢不敢。”
周述宣看妙荔實在被逗得沒辦法,看了一會兒長公主,發現了怪異的地方,帶著淡淡的笑意問長公主,“姑姑的頭發怎麽了?”
長公主很久之前是像男子一樣束發的,後來被太妃說不像個女子,於是聽話的開始像女子梳發髻。現在居然又束著發,發髻挽得特別怪異,毛毛刺刺的。
“咳”,長公主有些不自然的咳了一聲,收迴劍,然後伸手摸了一下自己的頭發,知道現在隻剩半截,不太好看,想了一下,無比認真的說:“你也知道,我年紀大了,所以開始掉頭發了。沒辦法,都是這樣的。你以後到了我這個年紀,說不定就成了個禿老頭了。”
“掉頭發……”周述宣又看了她兩眼,還是裝做很不解的說:“掉頭發也沒有從半截開始掉的。”
周述宣隻是不想長公主逗妙荔了而已,沒想到真戳到了屋裏另外兩個不開心的地方。
長公主朝齊王拋過去一個求助的眼神,長公主的頭發怎麽迴事,再也沒有比齊王更清楚的了。
齊王站起來說:“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出宮去了。老三你好好休養。”
長公主附和著說:“對對對,再晚一點宮門就關了。”
現在哪還有宮門,已經被撞得隻有一個大窟窿了。
兩個人反應都很奇怪,周述宣也沒有細想。出了造反的事情,他們兩個現在應該有很多事情要忙,所以沒有留他們。
長公主和齊王一路往外走,現在已是深夜,月亮格外的皎潔。
齊王看著月亮,坐在馬上,迴想剛才發生的事情,突然鬼使神差的喊了一聲,“青兒。”
長公主詫異的轉過去,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問他:“你在喊我?”
齊王此時也沒有什麽懼怕的,光明磊落的承認了,“對,我就是在喊你,青兒。”
長公主拿起馬鞭就要抽他,“你還有沒有一點規矩,我是你姑姑,居然敢喊我小名。”
齊王偏頭看著她,理直氣壯的問:“為什麽皇上喊得?我喊不得?”
長公主咬牙切齒的說:“因為他是皇上,是我哥哥,是你爹,他想怎麽喊就怎麽喊。”
齊王突然有些蠻不講理,說:“我也想這麽喊。”
“那你下輩子早投胎吧,爭取能比我大一輩。”
齊王抬頭對著皎潔的月亮,像是在自言自語,“你是我姑姑又怎麽樣?我多希望你不是,可是與不是都沒有多大的關係。”
不管她是什麽身份,他都已經無可救藥的陷入這段見不得人的感情中了。
以前他剛到軍營中,長公主在他心中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世間怎麽會有如此的女子,英姿颯爽,率性耿直,和他以前見的風一吹的美人燈不同。他那個時候真的就像一個晚輩,規規矩矩的跟在她身後。
後來,長公主從敵軍中救出他,那種崇拜到了最高點。他以為是因為他身份特殊,所以長公主才舍命救他。可後來他才發現,不是的,長公主對軍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不論是誰都會去救。
他那時心中格外的難受,不行,那是他的姑姑,是他心中的神,不能對他和別人一樣。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他就對長公主生出一種占有欲,隻想讓她屬於自己一個人。
再後來,那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有次長公主出征,敵國的大王禦駕親征,兩軍陣前,對著長公主說,隻要長公主願意和親,寧願俯首稱臣。
不動任何幹戈就能免掉一場大戰,若不是對方出爾反爾,長公主就同意了。
他差點眼睜睜的看著長公主嫁別旁人,那時齊王心中生出一股恐懼。
他時時都想待在長公主身邊,好好的守著她。不想她上戰場,也不想讓她再做有性命之憂的事情,更不想長公主有嫁人的可能。所以他迅速的成長,長成一個大人,讓長公主從前線上退下來迴到營後。
齊王覺得那一段時間可能是他這一輩子最開心的時候了,長公主幾乎一天到晚都在他身邊,告訴他什麽做對了,什麽做錯了。他如果做對了一件事,長公主就會露出很欣慰的表情,可惜好日子並沒有過多久。
原來長公主隨時都會在他身邊,是為了指點他,教他做事。看他學的差不多了,長公主就和皇上說,他完全可以獨擋一麵了,要把手上的兵權全部交出去,皇上準了。
之後,長公主就搬迴了公主府。皇上看她年紀也不小了,在軍營中耽誤了這麽多年。開始費盡了心思想給她找個夫婿,開始在全國給她物色好男兒。長公主一開始沒有成親的想法,後來被皇上煩的不行,鬆口同意了。
齊王隻覺天塌地陷。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日,長公主也會嫁人。那是自屬於他一個人的女英雄,怎能被別人玷汙。
在他眼中,這世間沒有任何一個男兒能配得上長公主。於是隻要皇上選中了一個人選,他就千方百計的攪黃。壞了一樁婚事,又一樁婚事。最後皇上煩了,長公主也覺得自己嫁不出去了。長公主再也沒有提過說親的事,他才心滿意足。
齊王慢慢的發現,自己對長公主的感情已經變了味,對她已經不是當年的崇拜了,好像夾雜了別的東西,是一些絕對不該有的東西。
可惜他那個時候才發現,為時已晚,不僅沒能抽身而出,反而越陷越深。
他不敢和任何人說,他冒天下之大不韙喜歡上了自己的姑姑。皇上又開始給他賜婚了,對於那些柔柔弱弱的女子,他一個都看不上,總覺得女子不應該是這樣的。
對於皇上賜婚的女子,不論多完美,他都能找出一萬個不好。最後把皇上惹急了,大發雷霆,朝中也多了許多議論。
朝中已經有了一個始終不嫁人的長公主了,再多一個不娶的王爺,加上他和長公主接觸甚多,很容易被那些髒心爛肺的人說閑話。為了長公主的清譽,他才點頭同意娶王妃。
娶了也不過擺在王府裏,一年到頭,他幾乎不怎麽迴王府,一直都待在軍中。
在軍營中,偶爾有人穿著白盔白甲,在塵沙飛揚騎馬過來,他總覺得長公主迴來了。那場景,像一場不真實的夢。確實是個夢,黃沙散去之後,那人露出本來麵目,他的夢也醒了。
在齊王走神的時間,兩人已經到了齊王王府,長公主勒馬停下,等他迴府,卻半天沒有看到他的動作。
長公主拿馬鞭輕輕的敲了他一下,“你在發什麽呆呢?你王府到了。”
齊王這才迴過神來,偏頭看了眼自己的王府,然後迴頭對長公主說:“你那時問我懂你的意思嗎?這麽多年,你又可曾懂我的意思?”
長公主征了一下,然後迅速的掩飾了自己的異常,沒好氣的說:“一邊玩去,什麽意思不意思的?大晚上的我沒閑工夫和你打啞謎,我先走了。”
長公主打馬而去,頭也不敢迴一下。
那種對著她時時刻刻都無比炙熱的眼神,她又不是一個石頭,怎麽不可能明白他的心思。
如果真的不明白就好了,她或許可以輕鬆一些。不明白她就不會覺得他可惜,也不會想照顧他的感受,更不會被他拖著越陷越深。
如果不是她不願意,他以為她真的就一個人都嫁不出去了。
雖然她比他大不了幾歲,可也算是她看著長大的孩子。無論有沒有血緣關係,她都沒有辦法下手。沒辦法下手是一迴事,會不會動心思又是一會事。
她的心就算是鐵做的,這麽久也被那些熱情融化了,變成了一灘水。
罷了,說這些也沒有用。皇上之前剛好給她出了一個好主意,解決了她這麽多年的煩心事。他們算得上是兩輩人,若這種醜聞傳出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今日已經正月十六了,是她剃度的時候。
想她什麽都不害怕無法無天的過了一輩子,最後居然折在一個後輩人手中,大概真的是命中有此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