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妙荔給他請的這麽不靠譜的一個人過來,周述宣此時也沒有發作。
他醒過來看見她從外麵好端端的跑進來,一顆懸著的心才算落地,多害怕最後隻有他一個人被救醒。
他好像從來沒有這樣擔心過任何一個人,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她此時還沒有弄清楚是什麽感覺。
周述宣也沒有再說什麽,隻是黑著臉。既然是她請過來的人,那就勉強用一用。
周述宣擺了擺手讓妙荔出去,他要問的事情不能讓她知道。
李太醫上前一步,拜倒在床前,“太醫院李同和給王爺請安。”
他一說話酒氣更加濃鬱,周述宣微微的皺著眉毛,表示自己的難受。敷衍的說一句:“本王被救上來後是你把的脈?”
李同和點頭,“正是下官把的脈。”
“當時本王身體如何?”
李同和考慮都沒有考慮,張嘴就說:“很不好。王爺身體本來就孱弱,有毒有傷,加上寒氣入體。如果不是遇到下官,估計是救不迴來了。”
又遇到一個膽大包天的人,周述宣對他沒有對妙荔那麽好的脾氣,冷著臉說:“你口氣倒是不小!那你知道本王想問什麽嗎?”
李同和早就了然於胸,脫口而出:“王爺最關心的就是一雙腿了。”
被他猜中了,周述宣麵色依舊,猜中了也沒有多厲害,是個人都知道他關心腿。
“本王前幾日腿就能有能動的預兆,在水中腿已經能夠動了,現在為什麽又動不了?”
他前幾日不是錯覺,而是征兆。
李同和略微考慮了一下說:“王爺的腿之前是摔傷,醫治及時,又一直服用生肌續骨丸,有好的可能。按照王爺所說,種種表現王爺的腿已經開始在愈合了。如果不是這一次落水,重新站起來指日可待。但是落水之後,腿受了寒,侵入筋骨,之前做的努力全部白費。所以現在王爺的腿,還不如一開始的時候。”
一切都是該著杠著,在數難逃的事情。他如果不迴就會發生這樣的事,可誰能想到太子也迴去了。
這一切都是不能預料的,難道這就是天意?
周述宣緊緊的抓著被子,他不信這是天意,都是人為。
這是太子第二次毀了他!
周述宣看他好像確實真有幾分本事,說的頭頭是道的。心生愛才之意,不再計較他一身酒氣,問:“那你能夠治好本王的腿嗎?”
李同和直接搖頭,“下官不敢說大話,治不好。”
周述宣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他當時那樣的情況,請盡了天下的名醫,也才按古方配出一個生肌續骨丸。宮裏一個小小的太醫,沒有辦法也正常。
周述宣又滿懷期待的問:“那本王繼續吃生肌續骨丸有用嗎?”
李同和想了一下,然後搖頭說:“效果不大,那是治摔傷的,王爺現在摔傷加上凍傷。”
難道真的是老天要絕了他的路?讓他一次又一次的變成這樣。還不如讓他一開始就不能動,何必給了他希望又讓他失望。
屋裏沉默了一會兒,李同和又開口了。
“不過王爺也不必擔心,王爺的運道在此,日後定有人相助。如今不過是一時,需要忍上一忍。”
周述宣勾起半邊嘴角冷笑了一聲,不屑一顧的說:“沒想到你還會算卦,可惜本王不信卦。”
“王爺信也罷,不信也罷對下官來說都無多大的區別。不過寧可信其有,王爺不必這麽抵觸。”
周述宣冷笑不休,“本王的處境,稍不注意就會走向萬劫不複之路,信那些虛無飄渺的東西如同自尋死路。你既治不好本王的腿,就出去吧。”
李同和也不再多說,出門直接找到妙荔要了紙筆,又開了一張方子給她。
“這個到變天之前給王爺煎一碗喝下,王爺的腿就不會痛了。”
腿?
周述宣找他難道是問腿的事,妙荔也很關心他的腿,於是問:“王爺的腿怎麽樣了?”
李太醫手下的筆沒有停,一邊寫一邊說:“和以前差不多。”
他看得出周述宣不想讓她知道,自然也會多嘴。
說完又寫好了一張紙,吹幹墨跡之後,李同和小心折好,放在一個錦囊之中。
“這個姑娘收好,先不要打開。等到有一日求醫問藥沒辦法的時候再打開,必定能夠解姑娘的麻煩。”
又在裝神弄鬼,還學孔明先生搞什麽錦囊妙計。妙荔看他一點都不像宮中的太醫,反而像一個有著江湖的術士。說是招搖撞騙的神棍也可以。
收好就收好,妙荔的態度就是李太醫說的寧可信其有,不過多在意。
之後,沒過兩天妙荔就聽說李太醫就辭去了官職,不知去向。
李太醫人就很古怪,做出這些古怪事也沒有多古怪。
龍德殿中,幾天的功夫,皇上蒼老了許多,形容枯槁。這幾天都沒有宣任何人進去,連貼身的奴才都是放在外麵的。
今日皇上已經坐在凳子上出了半天的神了,現在正從一個大箱子裏掏出了一幅畫,小心翼翼的展開。
畫已經在泛黃,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皇上對著話很出神的自言自語,眼睛中不合年齡的柔情快溢出來了。
“聽蘭,你說我該怎麽辦?述宸這幾年越發的不像樣子,青兒看不下去,拿劍逼著我殺了他。我怎麽舍得殺了他,那是你留給我的唯一的念想。我費了好大的勁才保住他,差點就要來找你了。
青兒那麽做,我本該殺了她。不過我也舍不得,你們一個個都走了,隻有她還陪著我。我夜裏一個人睡在偌大的皇宮中,都覺得冷的慌,時常想起過去的事情,如果你還在就好了。
我現在把述宸關起來是為了約束一下他的信子,讓他知道誰不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三番兩次親弟弟下手也實在不像個樣子,你不要怪我。我答應你的事情一定會做到,我沒能和你一起看這天下,就讓我們的兒子幫你看。
好了,我有一點累了,不說了。”
這是皇後的遺作,上麵畫了皇上和皇後,還有一兒一女,是當年皇上出征前,皇後對肚子裏孩子的希望。皇上思念皇後的時候,就會拿出來看看。
皇上摸了摸小男孩的臉,巴掌大的孩子,現在已經是個有自己主意的大人了,日子過得真快。
想起皇後,皇上就會控製不住的想起良妃,那個該被千刀萬剮的女人。皇上又不自主的想起了良妃命途多舛的兒子,太監來報過周述宣已經醒了。
皇上心中還是有幾分掛念周述宣的,想去看一看他,現在已經是初六了,皇上預計讓他過了十五就去封地。
已經沒有幾天了,周述宣身體又不太好,不知能在那種地方待幾天,這一別差不多就是永別了。
周述宣這些年為家國天下做了不少事情,老百姓都知道秦王是個好王爺。無論是從父子,還是從君臣,皇上都該去看一看他。
這麽幾天,皇上第一次喊了人進來。更衣之後,坐著龍輦去了清泉宮。
第一個收到皇上去清泉宮的消息的不是周述宣,而是廢太子。
鹹安宮,廢太子這幾天一直在等皇上的消息。沒想到皇上邁出龍德殿居然不是先來看他,而是去了周述宣那裏。
廢太子重重的跌到椅子上,隻覺天崩地裂,他真的失寵了。
父皇,是你先無情的,就不要怪兒臣無情了。
清泉宮中,周述宣已經收到了皇上過來的消息,依舊穩穩當當的躺在床上。他也想出去接駕,可身體條件不允許。
皇上不到十天來清泉宮的次數比他這一生來的都多,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容易得多。這一次再來皇上已經沒有什麽難受了。
“兒臣給父皇請安。”周述宣現在連躬身都辦不到,隻能拱手說。
皇上端祥了他一會兒,然後歎了一口氣說:“朕尚安,你看起來比朕不安多了。”
“父皇龍體安寧最重要,兒臣如何都是小事。”
“沒有哪個做父母的願意聽到這些話,皆是看見孩子受罪,恨不得以身替之。”
周述宣心中明白,皇上恐怕又沒有什麽好事。不是他以惡意推測皇上,而是這麽多年的經驗得來的。
“父皇有話就直說吧,和以前一樣就行,不用照顧兒臣的感受。”
說完周述宣也覺得自己欠得慌,習慣了皇上以前不是罵就是斥責,現在和顏悅色的他還真不習慣。
“你……”皇上頓了一下,“朕沒有什麽想說的。隻是來看看你,順便來問問你準備的怎麽樣了?”
周述宣略帶詫異的看著皇上,瞬間又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皇上。能用滿嘴的情誼騙過所有人,實際上是無情無義到了極點。
他如今是這個狀態,皇上沒說多關心一下他的身體,反而在催他去瓊州的事,恨他沒有早死。
周述宣上了幾分脾氣,“不用準備。父皇其實不用廢這麽大的勁,還讓兒臣去瓊州。父皇大可以說出想讓兒臣什麽時候死,以什麽方式死。兒臣一定謹遵聖旨,不會抗旨不遵。”
如此急躁,皇上目光閃爍了一下說:“朕說的是去太廟祭祖,你在說什麽?”
太廟祭祖,那是皇上或者太子才能幹的差事。
他醒過來看見她從外麵好端端的跑進來,一顆懸著的心才算落地,多害怕最後隻有他一個人被救醒。
他好像從來沒有這樣擔心過任何一個人,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她此時還沒有弄清楚是什麽感覺。
周述宣也沒有再說什麽,隻是黑著臉。既然是她請過來的人,那就勉強用一用。
周述宣擺了擺手讓妙荔出去,他要問的事情不能讓她知道。
李太醫上前一步,拜倒在床前,“太醫院李同和給王爺請安。”
他一說話酒氣更加濃鬱,周述宣微微的皺著眉毛,表示自己的難受。敷衍的說一句:“本王被救上來後是你把的脈?”
李同和點頭,“正是下官把的脈。”
“當時本王身體如何?”
李同和考慮都沒有考慮,張嘴就說:“很不好。王爺身體本來就孱弱,有毒有傷,加上寒氣入體。如果不是遇到下官,估計是救不迴來了。”
又遇到一個膽大包天的人,周述宣對他沒有對妙荔那麽好的脾氣,冷著臉說:“你口氣倒是不小!那你知道本王想問什麽嗎?”
李同和早就了然於胸,脫口而出:“王爺最關心的就是一雙腿了。”
被他猜中了,周述宣麵色依舊,猜中了也沒有多厲害,是個人都知道他關心腿。
“本王前幾日腿就能有能動的預兆,在水中腿已經能夠動了,現在為什麽又動不了?”
他前幾日不是錯覺,而是征兆。
李同和略微考慮了一下說:“王爺的腿之前是摔傷,醫治及時,又一直服用生肌續骨丸,有好的可能。按照王爺所說,種種表現王爺的腿已經開始在愈合了。如果不是這一次落水,重新站起來指日可待。但是落水之後,腿受了寒,侵入筋骨,之前做的努力全部白費。所以現在王爺的腿,還不如一開始的時候。”
一切都是該著杠著,在數難逃的事情。他如果不迴就會發生這樣的事,可誰能想到太子也迴去了。
這一切都是不能預料的,難道這就是天意?
周述宣緊緊的抓著被子,他不信這是天意,都是人為。
這是太子第二次毀了他!
周述宣看他好像確實真有幾分本事,說的頭頭是道的。心生愛才之意,不再計較他一身酒氣,問:“那你能夠治好本王的腿嗎?”
李同和直接搖頭,“下官不敢說大話,治不好。”
周述宣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他當時那樣的情況,請盡了天下的名醫,也才按古方配出一個生肌續骨丸。宮裏一個小小的太醫,沒有辦法也正常。
周述宣又滿懷期待的問:“那本王繼續吃生肌續骨丸有用嗎?”
李同和想了一下,然後搖頭說:“效果不大,那是治摔傷的,王爺現在摔傷加上凍傷。”
難道真的是老天要絕了他的路?讓他一次又一次的變成這樣。還不如讓他一開始就不能動,何必給了他希望又讓他失望。
屋裏沉默了一會兒,李同和又開口了。
“不過王爺也不必擔心,王爺的運道在此,日後定有人相助。如今不過是一時,需要忍上一忍。”
周述宣勾起半邊嘴角冷笑了一聲,不屑一顧的說:“沒想到你還會算卦,可惜本王不信卦。”
“王爺信也罷,不信也罷對下官來說都無多大的區別。不過寧可信其有,王爺不必這麽抵觸。”
周述宣冷笑不休,“本王的處境,稍不注意就會走向萬劫不複之路,信那些虛無飄渺的東西如同自尋死路。你既治不好本王的腿,就出去吧。”
李同和也不再多說,出門直接找到妙荔要了紙筆,又開了一張方子給她。
“這個到變天之前給王爺煎一碗喝下,王爺的腿就不會痛了。”
腿?
周述宣找他難道是問腿的事,妙荔也很關心他的腿,於是問:“王爺的腿怎麽樣了?”
李太醫手下的筆沒有停,一邊寫一邊說:“和以前差不多。”
他看得出周述宣不想讓她知道,自然也會多嘴。
說完又寫好了一張紙,吹幹墨跡之後,李同和小心折好,放在一個錦囊之中。
“這個姑娘收好,先不要打開。等到有一日求醫問藥沒辦法的時候再打開,必定能夠解姑娘的麻煩。”
又在裝神弄鬼,還學孔明先生搞什麽錦囊妙計。妙荔看他一點都不像宮中的太醫,反而像一個有著江湖的術士。說是招搖撞騙的神棍也可以。
收好就收好,妙荔的態度就是李太醫說的寧可信其有,不過多在意。
之後,沒過兩天妙荔就聽說李太醫就辭去了官職,不知去向。
李太醫人就很古怪,做出這些古怪事也沒有多古怪。
龍德殿中,幾天的功夫,皇上蒼老了許多,形容枯槁。這幾天都沒有宣任何人進去,連貼身的奴才都是放在外麵的。
今日皇上已經坐在凳子上出了半天的神了,現在正從一個大箱子裏掏出了一幅畫,小心翼翼的展開。
畫已經在泛黃,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皇上對著話很出神的自言自語,眼睛中不合年齡的柔情快溢出來了。
“聽蘭,你說我該怎麽辦?述宸這幾年越發的不像樣子,青兒看不下去,拿劍逼著我殺了他。我怎麽舍得殺了他,那是你留給我的唯一的念想。我費了好大的勁才保住他,差點就要來找你了。
青兒那麽做,我本該殺了她。不過我也舍不得,你們一個個都走了,隻有她還陪著我。我夜裏一個人睡在偌大的皇宮中,都覺得冷的慌,時常想起過去的事情,如果你還在就好了。
我現在把述宸關起來是為了約束一下他的信子,讓他知道誰不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三番兩次親弟弟下手也實在不像個樣子,你不要怪我。我答應你的事情一定會做到,我沒能和你一起看這天下,就讓我們的兒子幫你看。
好了,我有一點累了,不說了。”
這是皇後的遺作,上麵畫了皇上和皇後,還有一兒一女,是當年皇上出征前,皇後對肚子裏孩子的希望。皇上思念皇後的時候,就會拿出來看看。
皇上摸了摸小男孩的臉,巴掌大的孩子,現在已經是個有自己主意的大人了,日子過得真快。
想起皇後,皇上就會控製不住的想起良妃,那個該被千刀萬剮的女人。皇上又不自主的想起了良妃命途多舛的兒子,太監來報過周述宣已經醒了。
皇上心中還是有幾分掛念周述宣的,想去看一看他,現在已經是初六了,皇上預計讓他過了十五就去封地。
已經沒有幾天了,周述宣身體又不太好,不知能在那種地方待幾天,這一別差不多就是永別了。
周述宣這些年為家國天下做了不少事情,老百姓都知道秦王是個好王爺。無論是從父子,還是從君臣,皇上都該去看一看他。
這麽幾天,皇上第一次喊了人進來。更衣之後,坐著龍輦去了清泉宮。
第一個收到皇上去清泉宮的消息的不是周述宣,而是廢太子。
鹹安宮,廢太子這幾天一直在等皇上的消息。沒想到皇上邁出龍德殿居然不是先來看他,而是去了周述宣那裏。
廢太子重重的跌到椅子上,隻覺天崩地裂,他真的失寵了。
父皇,是你先無情的,就不要怪兒臣無情了。
清泉宮中,周述宣已經收到了皇上過來的消息,依舊穩穩當當的躺在床上。他也想出去接駕,可身體條件不允許。
皇上不到十天來清泉宮的次數比他這一生來的都多,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容易得多。這一次再來皇上已經沒有什麽難受了。
“兒臣給父皇請安。”周述宣現在連躬身都辦不到,隻能拱手說。
皇上端祥了他一會兒,然後歎了一口氣說:“朕尚安,你看起來比朕不安多了。”
“父皇龍體安寧最重要,兒臣如何都是小事。”
“沒有哪個做父母的願意聽到這些話,皆是看見孩子受罪,恨不得以身替之。”
周述宣心中明白,皇上恐怕又沒有什麽好事。不是他以惡意推測皇上,而是這麽多年的經驗得來的。
“父皇有話就直說吧,和以前一樣就行,不用照顧兒臣的感受。”
說完周述宣也覺得自己欠得慌,習慣了皇上以前不是罵就是斥責,現在和顏悅色的他還真不習慣。
“你……”皇上頓了一下,“朕沒有什麽想說的。隻是來看看你,順便來問問你準備的怎麽樣了?”
周述宣略帶詫異的看著皇上,瞬間又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皇上。能用滿嘴的情誼騙過所有人,實際上是無情無義到了極點。
他如今是這個狀態,皇上沒說多關心一下他的身體,反而在催他去瓊州的事,恨他沒有早死。
周述宣上了幾分脾氣,“不用準備。父皇其實不用廢這麽大的勁,還讓兒臣去瓊州。父皇大可以說出想讓兒臣什麽時候死,以什麽方式死。兒臣一定謹遵聖旨,不會抗旨不遵。”
如此急躁,皇上目光閃爍了一下說:“朕說的是去太廟祭祖,你在說什麽?”
太廟祭祖,那是皇上或者太子才能幹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