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她走得時候不是還好好的嗎?周述宣還說他中午想吃丸子,不過一小會兒的功夫,怎麽就大事不好了?
妙荔趕緊問:“出什麽事了?”
魏海著急的說:“剛才來了幾個羽林軍讓王爺進宮,表情嚴肅,還不讓人跟著。我是不知道發生什麽了,所才來找你。”
王府裏現在除了周述宣,就沒有個管事的人,幾個側妃都是各過各的日子,再往下就跟別說了。魏海也是實在沒辦法才找到妙荔,之前周述宣還有意思讓她管王府,雖然是個小小的侍妾,但人家現在在主子身邊的地位不一樣。
妙荔迴想了一下,昨天在宮裏挺好的,皇上是生了好大一場氣可最後哄好了,幾句話下來對周述宣沒有多大的意見,最後還同意了查墜馬的事情。夏氏現在在宗人府,德妃被奪了封號,也翻不起什麽波浪,妙荔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
等等,昨天周述宣說太子進宮了,會不會是太子在皇上麵前說了什麽,皇上又翻臉了?
現在瞎猜也不是個事,說不定根本沒什麽,自己嚇自己了。妙荔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一點,現在周述宣不在,越是事到臨頭就越要冷靜,她被罵了好幾次衝動了。
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知道皇上找周述宣去到底是為什麽。
“魏大人,有什麽辦法能知道宮裏的事嗎?”
魏海想了一下,然後搖頭。
周述宣怎麽說呢?這多年說好聽一點是不願意討好奉承,說不好聽就是人緣不好。除了清泉宮幾個人,周述宣幾乎不怎麽和宮裏聯係。之前還可以走夏氏那邊的門路,可現在周述宣把路都拆幹淨了。
妙荔無奈歎了一口氣,不知道周述宣這王爺是怎麽當的,連宮裏的門路都沒有,還說什麽爭皇位,第一手的消息都掌握不了。不過在皇上那麽不待見他的情況下,又不注意這些小節,能有今天成績真是個奇跡。
又想了一會兒,沒有任何線索,妙荔實在想不出什麽,隻得對魏海說:“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我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大人想辦法打探打探宮裏是什麽情況,其他的隻有靜觀其變了。”
魏海跺了一下腳,現在也沒其他辦法。他還是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以前就算再大的事情,宮裏也是派人恭恭敬敬的請,哪有這樣什麽都不說的直接帶進宮了。王爺也是,留一句話也是好的。
周述宣當時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自然就留不下什麽話了。
這一邊,王府裏個人不敢聲張,暗自琢磨著急。那一邊,周述宣已到了皇宮,心裏也是不明不白的。沒有哪一環出錯,摸不透聖心。
羽林軍的人一直把他推到龍德殿偏殿外,就換了個太監推他。太監臉上表情不怎麽好,整個人畏畏縮縮的。周述宣在心中暗叫不好,皇上肯定動大氣了。
想到這裏,周述宣一顆心提到嗓子眼了。一夜的功夫,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能發生很多事情,特別是太子在宮中住了一晚。
一進去,周述宣就看見太子站在玉階下。對他投了一個似笑非笑的眼神,事情更加不好了。
太子很有可能這一夜就沒有迴東宮,從昨天下午到現在,不知要在皇上麵前吹多少妖風。
周述宣來不及細想,垂頭對上行禮,“兒臣恭請皇上聖安。”
皇上朕靠在龍椅上,閉目養神,聽見他的聲音緩緩抬起頭,一雙眼睛發紅快瞪出血了。直勾勾的盯著他也不說話,好半天才咬牙切齒的說:“賤婦之子,死不足惜。”
周述宣多多少少明白了些,太子小人,知道現在時勢不隨他,就翻舊賬出來。
皇上這些話又是為了當年皇後良妃的事,周述宣無話可說,其他的他都可以辯解,唯獨這件事他沒有發言權。
再說,過去的事也不是講道理了。皇後和他母妃已經過世多年,現在再追究誰對誰錯完全是靠皇上的感情,不巧的事,皇上對他母妃可謂是沒有一點感情。
周述宣心中滿滿的無奈,當年的事他也隻是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並不清楚其中真相。
皇後是皇上的發妻,感情之好,不同於常人。皇上一度想為皇後遣散後宮,可惜皇上子嗣並不興盛,沒有成功。他母妃良妃娘娘,是皇上駕遊江南帶迴來的縣丞女兒,隻有一把好嗓子和出挑的容貌,家世地位在皇宮裏算得上是最低的。皇上隻當是個小寵物養著,想起了就去看看解解悶,沒有多少感情。
皇後生下太子後的三年,當時太子還是不是太子,皇後和良妃一同有孕。皇上大喜過望,朝中盛傳皇上準備在兩人生產後立太子。
當時舉國上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皇上盛寵皇後娘娘,要立太子也是從皇後娘娘的兒子中選。可是還沒等兩位娘娘生產,西涼國犯境,皇上不得不禦駕親征。
一時間宮裏人心惶惶,突然有一日據說是從關外傳來一道密旨,說皇上兩軍陣前戰敗,命不久矣。如有不幸,立大皇子為太子。皇後當時胎相本就不穩,早有滑胎之兆,聽見這個消息血崩不止。情況兇險,太醫院束手無策,最後一屍兩命。
太後害怕影響軍心,不許人往軍中傳消息。皇上凱旋之時,皇後已經下葬了,皇上迴來連棺材都沒有見到。
痛失皇後的皇上雷霆大怒,他根本沒有戰敗,更沒有什麽立儲君的密旨。下令去查,查來查去落在了良妃身上。據說是良妃偽造聖旨,立大皇子也是為了陷害齊王生母瑾妃,想要一箭雙雕,可到底是不是沒人知道。
皇上知道當場要賜死良妃,可良妃已經到了臨盆之時。在太後力保下,留住了性命,成功的生下周述宣。
皇上子嗣薄弱,良妃生下一子是大功一件。可還沒有出月子,皇上幾次三番就要弄死她。太後不允,讓良妃搬進了離太後養老宮邊的清泉宮。良妃在太後庇護下才勉強活了下來,至到周述宣封王出宮立府後太後薨逝,皇上下的第一道旨就是讓良妃殉葬。
一道不知有無的密旨,直接逼死了周述宣的母妃。
皇上這麽多年還百般刁難周述宣,永遠沒有什麽好臉色。又偏疼太子,太子無論做什麽都當做看不見。
周述宣什麽都不敢說,這麽多年的經驗,他說一個字,皇上就要罵一堆。不知道太子有翻出了什麽理由,他保持沉默是最好的應對的方式。
他不迴話,皇上也不會放過他,“你腿斷了算什麽?朕看都是報應,良妃賤人當日做的事都報應在她兒子身上了,當真是蒼天有眼。”
太難聽了,周述宣咬著牙聽下去,偷偷看了一太子,隻見太子得意洋洋的站在一邊,臉上的笑意像要至他於死地。
皇上越說越激動,抬頭高聲說:“良妃當年在太後的庇護下多活了幾年,朕心一直不甘,今日才知道是在折她兒子的福氣。果然善惡到頭終有報,隻爭來早與來遲。朕要焚表祭天,以慰上蒼。”
周述宣現在心中明了了,他今天就是來挨罵的。低頭不敢說話,心卻在思量,這麽下去也不是一會事。皇上今天好像比以前都要瘋狂,不知太子到底跟他說了什麽。
皇上指著周述宣越罵越起勁,“你這等下賤的人還有什麽臉麵做一方王爺?你……”怒氣湧上心頭,皇上腳下不穩,差點摔倒,太子趕緊去攙,還裝模作樣的勸,“父皇息怒,父皇息怒,龍體要緊。”
想讓他息怒又何必惹他,周述宣冷眼看著太子。還假情假意的勸,他巴不得皇上現在氣死在這裏才好,他就可以當場登基了。
周述宣覺得他不能再這樣默不作聲了,皇上剛才連他的王爺都要奪了架勢,今天這事不是挨一頓罵就能解決的。他得開口說話,要死也得知道是怎麽死的。
那邊太子已經攙著皇上在龍椅上坐下了,順了了幾口氣終於緩過來了,太子看差不多了,拿話領著皇上,“父皇莫要動氣,秦王做不得這個王爺不讓他做就是了。”
周述宣在心中冷笑,他這麽多年的付出,好不容易掙了個王位,就讓太子一句話不明不白的就給弄沒了,算盤打得太響了。斷腿的仇還沒報,又在打他王位的主意了,想太多。他一定要問清楚,情況再壞也不會比被奪了王位壞。
周述宣掐了一下自己,擠出幾滴眼淚,沒等皇上迴話,仰頭帶著哭腔說:“兒臣的命是父皇給的,為平息父皇雷霆之怒,兒臣萬死不辭。可是臣實不知哪裏惹到父皇了?良妃已經薨逝多年,還有人拿死者出來興風作浪嗎?”
但凡皇上現在還有一點點理智,他都會靜下心來想一想周述宣說的話。可皇上現在差不多已經瘋了,操起手邊聖旨模樣的的東西狠狠的朝周述宣丟過去,“奴才,你自己看。賤人活著興風作浪,死了才大白於天下。”
周述宣攤開剛砸在他懷中的東西,不過兩三眼,後脊梁冒起一股冷汗。
妙荔趕緊問:“出什麽事了?”
魏海著急的說:“剛才來了幾個羽林軍讓王爺進宮,表情嚴肅,還不讓人跟著。我是不知道發生什麽了,所才來找你。”
王府裏現在除了周述宣,就沒有個管事的人,幾個側妃都是各過各的日子,再往下就跟別說了。魏海也是實在沒辦法才找到妙荔,之前周述宣還有意思讓她管王府,雖然是個小小的侍妾,但人家現在在主子身邊的地位不一樣。
妙荔迴想了一下,昨天在宮裏挺好的,皇上是生了好大一場氣可最後哄好了,幾句話下來對周述宣沒有多大的意見,最後還同意了查墜馬的事情。夏氏現在在宗人府,德妃被奪了封號,也翻不起什麽波浪,妙荔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
等等,昨天周述宣說太子進宮了,會不會是太子在皇上麵前說了什麽,皇上又翻臉了?
現在瞎猜也不是個事,說不定根本沒什麽,自己嚇自己了。妙荔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一點,現在周述宣不在,越是事到臨頭就越要冷靜,她被罵了好幾次衝動了。
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知道皇上找周述宣去到底是為什麽。
“魏大人,有什麽辦法能知道宮裏的事嗎?”
魏海想了一下,然後搖頭。
周述宣怎麽說呢?這多年說好聽一點是不願意討好奉承,說不好聽就是人緣不好。除了清泉宮幾個人,周述宣幾乎不怎麽和宮裏聯係。之前還可以走夏氏那邊的門路,可現在周述宣把路都拆幹淨了。
妙荔無奈歎了一口氣,不知道周述宣這王爺是怎麽當的,連宮裏的門路都沒有,還說什麽爭皇位,第一手的消息都掌握不了。不過在皇上那麽不待見他的情況下,又不注意這些小節,能有今天成績真是個奇跡。
又想了一會兒,沒有任何線索,妙荔實在想不出什麽,隻得對魏海說:“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我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大人想辦法打探打探宮裏是什麽情況,其他的隻有靜觀其變了。”
魏海跺了一下腳,現在也沒其他辦法。他還是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以前就算再大的事情,宮裏也是派人恭恭敬敬的請,哪有這樣什麽都不說的直接帶進宮了。王爺也是,留一句話也是好的。
周述宣當時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自然就留不下什麽話了。
這一邊,王府裏個人不敢聲張,暗自琢磨著急。那一邊,周述宣已到了皇宮,心裏也是不明不白的。沒有哪一環出錯,摸不透聖心。
羽林軍的人一直把他推到龍德殿偏殿外,就換了個太監推他。太監臉上表情不怎麽好,整個人畏畏縮縮的。周述宣在心中暗叫不好,皇上肯定動大氣了。
想到這裏,周述宣一顆心提到嗓子眼了。一夜的功夫,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能發生很多事情,特別是太子在宮中住了一晚。
一進去,周述宣就看見太子站在玉階下。對他投了一個似笑非笑的眼神,事情更加不好了。
太子很有可能這一夜就沒有迴東宮,從昨天下午到現在,不知要在皇上麵前吹多少妖風。
周述宣來不及細想,垂頭對上行禮,“兒臣恭請皇上聖安。”
皇上朕靠在龍椅上,閉目養神,聽見他的聲音緩緩抬起頭,一雙眼睛發紅快瞪出血了。直勾勾的盯著他也不說話,好半天才咬牙切齒的說:“賤婦之子,死不足惜。”
周述宣多多少少明白了些,太子小人,知道現在時勢不隨他,就翻舊賬出來。
皇上這些話又是為了當年皇後良妃的事,周述宣無話可說,其他的他都可以辯解,唯獨這件事他沒有發言權。
再說,過去的事也不是講道理了。皇後和他母妃已經過世多年,現在再追究誰對誰錯完全是靠皇上的感情,不巧的事,皇上對他母妃可謂是沒有一點感情。
周述宣心中滿滿的無奈,當年的事他也隻是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並不清楚其中真相。
皇後是皇上的發妻,感情之好,不同於常人。皇上一度想為皇後遣散後宮,可惜皇上子嗣並不興盛,沒有成功。他母妃良妃娘娘,是皇上駕遊江南帶迴來的縣丞女兒,隻有一把好嗓子和出挑的容貌,家世地位在皇宮裏算得上是最低的。皇上隻當是個小寵物養著,想起了就去看看解解悶,沒有多少感情。
皇後生下太子後的三年,當時太子還是不是太子,皇後和良妃一同有孕。皇上大喜過望,朝中盛傳皇上準備在兩人生產後立太子。
當時舉國上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皇上盛寵皇後娘娘,要立太子也是從皇後娘娘的兒子中選。可是還沒等兩位娘娘生產,西涼國犯境,皇上不得不禦駕親征。
一時間宮裏人心惶惶,突然有一日據說是從關外傳來一道密旨,說皇上兩軍陣前戰敗,命不久矣。如有不幸,立大皇子為太子。皇後當時胎相本就不穩,早有滑胎之兆,聽見這個消息血崩不止。情況兇險,太醫院束手無策,最後一屍兩命。
太後害怕影響軍心,不許人往軍中傳消息。皇上凱旋之時,皇後已經下葬了,皇上迴來連棺材都沒有見到。
痛失皇後的皇上雷霆大怒,他根本沒有戰敗,更沒有什麽立儲君的密旨。下令去查,查來查去落在了良妃身上。據說是良妃偽造聖旨,立大皇子也是為了陷害齊王生母瑾妃,想要一箭雙雕,可到底是不是沒人知道。
皇上知道當場要賜死良妃,可良妃已經到了臨盆之時。在太後力保下,留住了性命,成功的生下周述宣。
皇上子嗣薄弱,良妃生下一子是大功一件。可還沒有出月子,皇上幾次三番就要弄死她。太後不允,讓良妃搬進了離太後養老宮邊的清泉宮。良妃在太後庇護下才勉強活了下來,至到周述宣封王出宮立府後太後薨逝,皇上下的第一道旨就是讓良妃殉葬。
一道不知有無的密旨,直接逼死了周述宣的母妃。
皇上這麽多年還百般刁難周述宣,永遠沒有什麽好臉色。又偏疼太子,太子無論做什麽都當做看不見。
周述宣什麽都不敢說,這麽多年的經驗,他說一個字,皇上就要罵一堆。不知道太子有翻出了什麽理由,他保持沉默是最好的應對的方式。
他不迴話,皇上也不會放過他,“你腿斷了算什麽?朕看都是報應,良妃賤人當日做的事都報應在她兒子身上了,當真是蒼天有眼。”
太難聽了,周述宣咬著牙聽下去,偷偷看了一太子,隻見太子得意洋洋的站在一邊,臉上的笑意像要至他於死地。
皇上越說越激動,抬頭高聲說:“良妃當年在太後的庇護下多活了幾年,朕心一直不甘,今日才知道是在折她兒子的福氣。果然善惡到頭終有報,隻爭來早與來遲。朕要焚表祭天,以慰上蒼。”
周述宣現在心中明了了,他今天就是來挨罵的。低頭不敢說話,心卻在思量,這麽下去也不是一會事。皇上今天好像比以前都要瘋狂,不知太子到底跟他說了什麽。
皇上指著周述宣越罵越起勁,“你這等下賤的人還有什麽臉麵做一方王爺?你……”怒氣湧上心頭,皇上腳下不穩,差點摔倒,太子趕緊去攙,還裝模作樣的勸,“父皇息怒,父皇息怒,龍體要緊。”
想讓他息怒又何必惹他,周述宣冷眼看著太子。還假情假意的勸,他巴不得皇上現在氣死在這裏才好,他就可以當場登基了。
周述宣覺得他不能再這樣默不作聲了,皇上剛才連他的王爺都要奪了架勢,今天這事不是挨一頓罵就能解決的。他得開口說話,要死也得知道是怎麽死的。
那邊太子已經攙著皇上在龍椅上坐下了,順了了幾口氣終於緩過來了,太子看差不多了,拿話領著皇上,“父皇莫要動氣,秦王做不得這個王爺不讓他做就是了。”
周述宣在心中冷笑,他這麽多年的付出,好不容易掙了個王位,就讓太子一句話不明不白的就給弄沒了,算盤打得太響了。斷腿的仇還沒報,又在打他王位的主意了,想太多。他一定要問清楚,情況再壞也不會比被奪了王位壞。
周述宣掐了一下自己,擠出幾滴眼淚,沒等皇上迴話,仰頭帶著哭腔說:“兒臣的命是父皇給的,為平息父皇雷霆之怒,兒臣萬死不辭。可是臣實不知哪裏惹到父皇了?良妃已經薨逝多年,還有人拿死者出來興風作浪嗎?”
但凡皇上現在還有一點點理智,他都會靜下心來想一想周述宣說的話。可皇上現在差不多已經瘋了,操起手邊聖旨模樣的的東西狠狠的朝周述宣丟過去,“奴才,你自己看。賤人活著興風作浪,死了才大白於天下。”
周述宣攤開剛砸在他懷中的東西,不過兩三眼,後脊梁冒起一股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