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以大複活工程完結為標誌的大重建時代結束時,人類文明解決了兩個生存難題中的一個,而且另外一個也得到了部分解決。
這就是,能源不再是問題了。
在掌握了對氣態巨行星的改造技術之後,人類獲得了一種極為強大的能源,而且在宇宙空間中幾乎是取之不盡的能源。
要知道,在星係中,巨行星的數量比類地行星多得多。
按照科學家估計,整個宇宙中的巨行星的數量,基本上是類地行星的十倍,而且類地行星本來就是非常罕見的行星,其數量排在行星級天體中的末位,比任何一種其他繞恆星運行的天體都要少得多。
更重要的是,人類基本上不可能在巨行星上生存。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
當時,人類已經掌握了在巨行星上活動的技術,最基本的技術,就是克服巨行星上的巨大重力場,而采取的辦法就是削弱重力場。至於巨行星上的其他惡劣自然環境,比如高溫與高壓,也很容易應對。隻是,這類活動多半以科學考察為主,如果維持人類在巨行星上的長期生存,其成本將極為高昂,甚至比不上建造超級宇宙飛船。
在巨行星中,氣態巨行星又是數量最多的一種。
原因很簡單,如果巨行星是固體的,而構成的元素又以矽為主,那麽巨大質量所產生的內部壓力,足以使巨行星的外殼無法凝固,最終會在巨大的壓力下崩潰,分解成為眾多的小行星。
這就是說,隻要對氣態巨行星進行改造,人類就能獲得幾乎取之不竭的能源。
當然,在幾乎任何一個恆星係裏,都有一顆、或者好幾顆氣態巨行星,連太陽係這類偏小的恆星係裏都有足足四顆氣態巨行星。在一些規模巨大的恆星係裏,氣態巨行星的數量甚至在一千顆以上。
從某種意義上講,能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要素。
隻是,能源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在人類發展的道路上,還需要資源,特別是各種物質資源。
顯然,這個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為什麽這麽說呢?
在改造“天鵝,的氣態巨行星的時候,科學家發現,巨行星的豳部融合反應生成了大量較重的元素。
這個發現,讓科學家想到為什麽不能人為的製造較重的元素呢?
要知道,輕元素在進行聚變的時候,會損失到一部分質量,剩下的就融合成了較重的元素。比如氫元素的聚變反應生成物就是氦。當然,讓氫元素融合生成氦,實際上是最容易實現的聚變反應。
越重的元素,越難以發生聚變反應。
當然,任何一種元素都能發生聚變反應不然宇宙中也不會有那麽多重元素,因為宇宙初期生成的隻有氫元素,其他的所有元素都是在宇宙逐漸形成與逐漸擴張、以及恆星在生死輪迴間產生的。
三千年的時間,足夠讓科學家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問題了。
到大重建時代結束的時候,人類已經掌握了用氫元素融合生成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十六位元素以內的所有元素。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第二十六位元素是什麽?鐵!
也就是說,人類已經可以利用氫元素,也就是質子與電子,通過聚變融合,無中生有的製造出鐵。
毫無疑問,這需要耗費巨大的能源。
所幸的是能源已經不是問題了。
這樣一來,就算在某個星係裏缺乏前二十六位元素,人類也能製造出來,從而部分解決資源匱乏的問題。
當然,在這二十六位元素中,有三種至關重要即碳、氧、鐵。
別忘了,人類是碳基生命,因此碳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元素。
人類的正常生理活動基於簡單的氧化化學反應,因此氧也是不可或缺的,而鐵在人體內負責運送氧化劑,還是建造生存設施中用得最多的元素。
說白了,隻要有了這三種元素,人類的生存就基本上不是問題了。
問題是,這隻解決了生存問題,而沒有解決發展問題。
人類要發展,離不開對宇宙的探索,或者說是飛往其他星係,也就得進行宇航探險,也就得建造宇航探險的工具。
建造探險飛船,最不可缺少的是數十種稀有金屬。
原因很簡單,這些稀有金屬是用來製造反重力場推進係統的必須元素,而且消耗量極其巨大。
可惜的是,所有稀有金屬都在元素周期表二十六位之後,而且大部分在最後。
可以說,即便人類再花三千年,也不見得能夠通過融合的方式,用質子與電子製造出稀有金屬。
當時,科學家已經發現,鐵是元素周期表中,最穩定的元素。
說得簡單一點,鐵即不容易進行裂變反應、也不容易進行聚變反
有了這個發現之後,一些科學家甚至預測,宇宙的終極形態,就是在不斷的聚變與裂變之後,成為一個被鐵元素充滿了的三維空間。
可以說,這個發現讓科學家非常悲觀。
要知道,這意味著,人類很有可能在元素融合領域,無法邁過鐵這一關,也就無法製造出宇航探險必須的稀有金屬。
結果就是,人類必須在宇宙中尋找稀有金屬。
所幸的是,在人類控製的一百萬個星係中,或多或少還有一些稀有金屬,而且在完成了殖民地建設之後,多少還剩下了一些。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在環境惡劣的星係裏的殖民規模一直無法擴大,在很大的原因上就與稀有金屬嚴重缺乏有關。要知道,在一些環境惡劣的星體上建造殖民地,也需要耗費大量的稀有金屬。比如,在一些質量較大的類地行星上,就得考慮用反重力場技術降低殖民區的重力場強度,而在一些質量較小的小行星上,則得用相反的方式,增強重力場,以讓殖民者健康發育與正常生活。
麵對這些艱難險阻,人類沒有退卻,而是加大了宇宙探險的力度。
說白了,隻有盡快飛出第一次宇宙戰爭時的破壞區域,才有可能找到更加適合人類殖民的星係,也才有希望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
由此,人類進入了“宇宙大發現時代”。
與之前的“宇宙大航海時代”相比,“宇宙大發現時代”有一些非常明顯的特征,總體上,人類變得更加理智,也更加文明。
顯然,這肯定是第一次宇宙戰爭產生的影響。
比如,在探險的時候,人類改進了探險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在探險飛船出發前,向目標星係發射一顆智能微觀粒子,首先搞清楚目標星係的情況,以便探險飛船在必要的時候離開危險星係,或者直接摧毀危險星係,不給該星係內的文明發現人類文明、以及攻擊人類文明的機會。當然,這個提前量,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五年、有的十年,具體根據所要探測的星係的情況決定。原則上,目標星係越大,提前量就越大。主要就是,在規模越大的星係內誕生的文明越強大。
當然,探險飛船也變得更小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除了資源有限,再也無法大肆揮霍般的建造那些動輒一千萬噸、甚至上億噸的超級探險飛船,各個殖民地的居民數量偏少,難以招募到足夠多的探險者,以及需要探索的區域更加廣闊,都是導致探險飛船向小型化方向發展的原因。當時,一般的探險飛船隻有一百多名船員,大一點的也就一千人左右,更小的則隻有數十人,一些被冒險家所鍾愛的探險飛船甚至隻有十幾名船員。
船員減少,也有好處,那就是在取得重大發現後,每一個船員的獲益更多。
當然,這不是人類變得更弱小了,而是人類在變得更理智與更聰明之後,所出現的一種自然的變化。
要知道,第一次宇宙戰爭已經告訴人類文明,在宇宙級別的戰爭中,人數多寡實際上根本不重要。很多時候,一艘隻有一百個人的探險飛船,依然能夠摧毀一個星係,其效率不比那些船員多達數萬的探險飛船低。
當檳,人類文明也借此機會,發展出了一套全新的宇宙戰爭理論:前沿戰爭。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由探險飛船承擔摧毀外星文明的任務,絕對不給外星文明任何進行反擊的機會。
根據這套戰爭理論,人類文明也對探險活動進行了規劃。
可以說,這是宇宙探險活動上最大的變化。
按照宇宙人類政府出台的法規,宇宙探險活動,必須按照區域進行,即每一次出動足夠多的探險飛船,搜索一整片區域,並且按照目標星係的距離,依次出動探險飛船,確保所有探險飛船在同一時間到達目標星係,並且同時完成探險工作。如此一來,如果在探測區域內出現了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那就能在幾乎同一時間內,徹底摧毀外星文明,確保人類文明不會遭到反擊。
要知道,在第一次宇宙戰爭中,正是人類文明的反擊毀滅了“星敵”文明。
結果,探險活動,成為了一種半軍事化的活動,所有的探險家,都得跟宇宙人類政府簽署一份軍事合同。
也就是說,探險家同時也是準軍事人員。
當然,變化不僅僅隻有這麽一點。tt!。
以大複活工程完結為標誌的大重建時代結束時,人類文明解決了兩個生存難題中的一個,而且另外一個也得到了部分解決。
這就是,能源不再是問題了。
在掌握了對氣態巨行星的改造技術之後,人類獲得了一種極為強大的能源,而且在宇宙空間中幾乎是取之不盡的能源。
要知道,在星係中,巨行星的數量比類地行星多得多。
按照科學家估計,整個宇宙中的巨行星的數量,基本上是類地行星的十倍,而且類地行星本來就是非常罕見的行星,其數量排在行星級天體中的末位,比任何一種其他繞恆星運行的天體都要少得多。
更重要的是,人類基本上不可能在巨行星上生存。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
當時,人類已經掌握了在巨行星上活動的技術,最基本的技術,就是克服巨行星上的巨大重力場,而采取的辦法就是削弱重力場。至於巨行星上的其他惡劣自然環境,比如高溫與高壓,也很容易應對。隻是,這類活動多半以科學考察為主,如果維持人類在巨行星上的長期生存,其成本將極為高昂,甚至比不上建造超級宇宙飛船。
在巨行星中,氣態巨行星又是數量最多的一種。
原因很簡單,如果巨行星是固體的,而構成的元素又以矽為主,那麽巨大質量所產生的內部壓力,足以使巨行星的外殼無法凝固,最終會在巨大的壓力下崩潰,分解成為眾多的小行星。
這就是說,隻要對氣態巨行星進行改造,人類就能獲得幾乎取之不竭的能源。
當然,在幾乎任何一個恆星係裏,都有一顆、或者好幾顆氣態巨行星,連太陽係這類偏小的恆星係裏都有足足四顆氣態巨行星。在一些規模巨大的恆星係裏,氣態巨行星的數量甚至在一千顆以上。
從某種意義上講,能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要素。
隻是,能源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在人類發展的道路上,還需要資源,特別是各種物質資源。
顯然,這個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為什麽這麽說呢?
在改造“天鵝,的氣態巨行星的時候,科學家發現,巨行星的豳部融合反應生成了大量較重的元素。
這個發現,讓科學家想到為什麽不能人為的製造較重的元素呢?
要知道,輕元素在進行聚變的時候,會損失到一部分質量,剩下的就融合成了較重的元素。比如氫元素的聚變反應生成物就是氦。當然,讓氫元素融合生成氦,實際上是最容易實現的聚變反應。
越重的元素,越難以發生聚變反應。
當然,任何一種元素都能發生聚變反應不然宇宙中也不會有那麽多重元素,因為宇宙初期生成的隻有氫元素,其他的所有元素都是在宇宙逐漸形成與逐漸擴張、以及恆星在生死輪迴間產生的。
三千年的時間,足夠讓科學家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問題了。
到大重建時代結束的時候,人類已經掌握了用氫元素融合生成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十六位元素以內的所有元素。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第二十六位元素是什麽?鐵!
也就是說,人類已經可以利用氫元素,也就是質子與電子,通過聚變融合,無中生有的製造出鐵。
毫無疑問,這需要耗費巨大的能源。
所幸的是能源已經不是問題了。
這樣一來,就算在某個星係裏缺乏前二十六位元素,人類也能製造出來,從而部分解決資源匱乏的問題。
當然,在這二十六位元素中,有三種至關重要即碳、氧、鐵。
別忘了,人類是碳基生命,因此碳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元素。
人類的正常生理活動基於簡單的氧化化學反應,因此氧也是不可或缺的,而鐵在人體內負責運送氧化劑,還是建造生存設施中用得最多的元素。
說白了,隻要有了這三種元素,人類的生存就基本上不是問題了。
問題是,這隻解決了生存問題,而沒有解決發展問題。
人類要發展,離不開對宇宙的探索,或者說是飛往其他星係,也就得進行宇航探險,也就得建造宇航探險的工具。
建造探險飛船,最不可缺少的是數十種稀有金屬。
原因很簡單,這些稀有金屬是用來製造反重力場推進係統的必須元素,而且消耗量極其巨大。
可惜的是,所有稀有金屬都在元素周期表二十六位之後,而且大部分在最後。
可以說,即便人類再花三千年,也不見得能夠通過融合的方式,用質子與電子製造出稀有金屬。
當時,科學家已經發現,鐵是元素周期表中,最穩定的元素。
說得簡單一點,鐵即不容易進行裂變反應、也不容易進行聚變反
有了這個發現之後,一些科學家甚至預測,宇宙的終極形態,就是在不斷的聚變與裂變之後,成為一個被鐵元素充滿了的三維空間。
可以說,這個發現讓科學家非常悲觀。
要知道,這意味著,人類很有可能在元素融合領域,無法邁過鐵這一關,也就無法製造出宇航探險必須的稀有金屬。
結果就是,人類必須在宇宙中尋找稀有金屬。
所幸的是,在人類控製的一百萬個星係中,或多或少還有一些稀有金屬,而且在完成了殖民地建設之後,多少還剩下了一些。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在環境惡劣的星係裏的殖民規模一直無法擴大,在很大的原因上就與稀有金屬嚴重缺乏有關。要知道,在一些環境惡劣的星體上建造殖民地,也需要耗費大量的稀有金屬。比如,在一些質量較大的類地行星上,就得考慮用反重力場技術降低殖民區的重力場強度,而在一些質量較小的小行星上,則得用相反的方式,增強重力場,以讓殖民者健康發育與正常生活。
麵對這些艱難險阻,人類沒有退卻,而是加大了宇宙探險的力度。
說白了,隻有盡快飛出第一次宇宙戰爭時的破壞區域,才有可能找到更加適合人類殖民的星係,也才有希望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
由此,人類進入了“宇宙大發現時代”。
與之前的“宇宙大航海時代”相比,“宇宙大發現時代”有一些非常明顯的特征,總體上,人類變得更加理智,也更加文明。
顯然,這肯定是第一次宇宙戰爭產生的影響。
比如,在探險的時候,人類改進了探險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在探險飛船出發前,向目標星係發射一顆智能微觀粒子,首先搞清楚目標星係的情況,以便探險飛船在必要的時候離開危險星係,或者直接摧毀危險星係,不給該星係內的文明發現人類文明、以及攻擊人類文明的機會。當然,這個提前量,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五年、有的十年,具體根據所要探測的星係的情況決定。原則上,目標星係越大,提前量就越大。主要就是,在規模越大的星係內誕生的文明越強大。
當然,探險飛船也變得更小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除了資源有限,再也無法大肆揮霍般的建造那些動輒一千萬噸、甚至上億噸的超級探險飛船,各個殖民地的居民數量偏少,難以招募到足夠多的探險者,以及需要探索的區域更加廣闊,都是導致探險飛船向小型化方向發展的原因。當時,一般的探險飛船隻有一百多名船員,大一點的也就一千人左右,更小的則隻有數十人,一些被冒險家所鍾愛的探險飛船甚至隻有十幾名船員。
船員減少,也有好處,那就是在取得重大發現後,每一個船員的獲益更多。
當然,這不是人類變得更弱小了,而是人類在變得更理智與更聰明之後,所出現的一種自然的變化。
要知道,第一次宇宙戰爭已經告訴人類文明,在宇宙級別的戰爭中,人數多寡實際上根本不重要。很多時候,一艘隻有一百個人的探險飛船,依然能夠摧毀一個星係,其效率不比那些船員多達數萬的探險飛船低。
當檳,人類文明也借此機會,發展出了一套全新的宇宙戰爭理論:前沿戰爭。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由探險飛船承擔摧毀外星文明的任務,絕對不給外星文明任何進行反擊的機會。
根據這套戰爭理論,人類文明也對探險活動進行了規劃。
可以說,這是宇宙探險活動上最大的變化。
按照宇宙人類政府出台的法規,宇宙探險活動,必須按照區域進行,即每一次出動足夠多的探險飛船,搜索一整片區域,並且按照目標星係的距離,依次出動探險飛船,確保所有探險飛船在同一時間到達目標星係,並且同時完成探險工作。如此一來,如果在探測區域內出現了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那就能在幾乎同一時間內,徹底摧毀外星文明,確保人類文明不會遭到反擊。
要知道,在第一次宇宙戰爭中,正是人類文明的反擊毀滅了“星敵”文明。
結果,探險活動,成為了一種半軍事化的活動,所有的探險家,都得跟宇宙人類政府簽署一份軍事合同。
也就是說,探險家同時也是準軍事人員。
當然,變化不僅僅隻有這麽一點。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