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收費章節


    第二百八十四章


    轉變


    前麵已經提到,陸雯在科研領域做的最後一個貢獻,就是在營造國際空間站期間,在小行星帶上部署一萬二千個重力場波動探測儀。(.,%%網)這向浩大的工程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及時那些進入太陽係的外星文明。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這項工程根本完成不了。


    要,其花費很有可能超過了中國的國家承受能力,甚至遠遠超過了人類文明的承受能力。


    在持懷疑態度的人中,就有陸雯的牧浩洋。


    所幸的是,這些難題,沒有難住陸雯,而是被她一一解決了。


    到最後,這項工程不但順利完成,花費還比所有人預期的都要少得多,並沒有對中國經濟造成過於嚴重的影響。


    事實上,稍微冷靜一點就能,確實沒有必要為經濟承受能力擔心。


    在大戰期間建造的“深空”號飛船的造價大概是一百二十億元,而一艘相似的飛船在量產情況下的造價還能減少三分之一,控製在八十億元左右。事實上,最終的造價比八十億元還低得多。主要就是,飛船中最關鍵的可控聚變反應堆是現貨,不需要專門製造,即中**隊在大戰期間的過剩物資。


    大戰結束的時候,中**隊總共擁有近兩萬套小型可控聚變反應堆,其中一萬四千套在陸軍與陸戰隊手裏,空軍有大約四千套,另外兩千套還海軍手裏。大戰結束後,中國開始大規模裁軍,即便最後保留了二百四十五萬常備兵力,也需要裁減百分之九十的作戰部隊,因此有大量裝備得做退役處理。


    當時,大部分過剩軍事物資都以極為粗暴的方式處理掉了。


    比如,海軍中,半數以上的航母被直接拆掉以廢鋼鐵的價格出售,陸軍則把大量裝備無償提供給了友好國家。


    總而言之,中**隊處理過剩物資的態度非常堅決。


    這也可以理解,大批裝備放在倉庫裏都需要維護保養,是一筆不小的花費,還不如直接處理掉。


    結果就是,陸雯非常輕鬆的獲得了一萬二千套小型聚變反應堆。


    當時,也有人在打這些小型聚變反應堆的主意,比如認為可以轉變成民用發電站,為生活與生產服務。


    問題是,中國、以及幾乎所有同盟國都存在電力供應過剩的情況,而且第二代可控聚變核技術已經問世,以前的聚變反應堆都要淘汰。就算有民用需要,也主要是幫助戰敗國進行戰後重建,而遭到戰爭嚴重毀壞的美國與澳大利亞,總共也就隻需要大約四千套小型聚變反應堆。至於中立國,就算有很多國家依然缺乏電力,中國也不可能出售含有大量絕密技術的軍用反應堆。


    毫無疑問,拆廢這些反應堆,需要很多的錢。


    結果就是,還不如拿來搞宇航探測,直接用掉劃算。


    可以說,陸雯幾乎沒有花一分錢,就搞到了一萬二千套小型聚變反應堆。這些反應堆用在宇航工程上,隻需要進行一些適當的改進,比如改變輸出功率,拆除一些沒有太大用途的附加設備等等。


    這樣一來,剩下的工作就是生產一萬二千套重力場波動探測儀,已經足夠多的反重力場推進係統了。


    前麵已經提到,反重力場推進係統其實非常簡單,在工程上沒有太大的難度可言。


    要,到了宇宙人類時代,隻要有原材料,幾乎每一個成年人都能製造出反重力場推進係統。


    當然,關鍵就在原材料,特別是反重力場屏蔽擋板的製造工藝上。


    所幸的是,在大戰結束之後,中國已經掌握了大規模生產工藝,而且成本也降到了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要不然的話,中國也不可能帶頭發起建造國際空間站、開辟月球基地的宇航工程活動。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陸雯主導的這項工程,實際花費在二十萬億到三十萬億之間。


    不可否認,這依然是一項花費巨大的工程,可是與大戰結束的時候,中國高達上千萬億的外債比起來,那就不算了。


    問題是,僅僅建立起一套被動探測的警戒網就夠了嗎?


    在陸雯離開科研崗位之後,接替她的中國國家科研項目總負責人海德欽就提出,除了被動探測之外,還必須針對外星文明,進行全麵的搜索行動,以便建立起更加完善、能夠提供更多的警戒係統。


    海德欽的提議,立即得到了高層領導的全力支持。


    當然,陸雯也讚同這麽做,隻是她已經沒有精力去負責這些規模浩大的工程了,數十年的科研工作,已經使她精疲力竭。


    所幸的是,海德欽是一個非常有組織能力的人。


    嚴格說來,海德欽根本就不是科學家,因為他隻有學士學曆,而且學的是管理學,可是他協助陸雯工作了二十多年,在最後五年裏,一直負責各個項目的管理工作,是陸雯最主要的助手。


    要不然,陸雯在退休的時候,也不會推舉他。


    當時,海德欽提交了一份非常全麵的規劃報告,準備花二十年,完成對外星文明的探測與甄別工作。


    首先要做的,就是搞清楚外星文明可能存在的地點。


    說白了,就是在廣袤的宇宙空間裏,搜尋類地行星。


    當時,這件事情,在科學界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主要問題就是,那些有潛在威脅的外星文明就一定居住在類地行星上嗎?


    顯然,答案也是模棱兩可的。


    首先可以肯定,如果外星文明也是碳基生命體,那麽就一定得居住在類地行星上,因為隻有類地行星的重力環境能夠適應碳基生命,而向木星這樣的巨行星,巨大的重力場根本不會產生碳基生命。


    其次還能肯定,可以供碳基生命存在的類地行星,必須處在生命帶上。說得稍微簡單一些,這顆行星必須圍繞著一顆質量與太陽類似的、正處於穩定期的恆星運轉,而且離恆星的距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至少得保證水以液體的形式存在。另外,還必須有一個足夠強大的地磁場,這樣才有可能存在大氣層。當然,最後一個條件是不必要的,因為生命體能夠在水中存在,也就不需要大氣層了。


    說白了,液態水是碳基生命存在的必須條件。


    問題是,外星文明一定就是碳基生命體嗎?


    要,科學家已經在地球上了非碳基生命體。比如在一些充滿了硫化物的地下岩洞裏麵,存在著一種以硫為基礎的簡單生命體,因此在廣袤的宇宙空間內,很有可能存在非碳基生命。


    事實上,還有可能存在更高級別的、不依附於物資的文明。


    在這個問題上,海德欽的處理方式很簡單,他要尋找的,就是那些能夠供碳基生命體存在的類地行星。


    按照他的說法,如果外星文明是非碳基生命,即便進化到了比較高的程度,與人類發生直接衝突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因為這些非碳基生命的生存環境與人類完全不一樣,因此在資源需求上與人類沒有衝突。如果外星文明更加高級,比如已經擺脫了對物質的依附,那就不會對人類產生興趣,也不會覺得人類是個威脅,更不會出手毀滅人類。即便這種極高級別的外星文明打算毀滅人類,人類所做的任何抵抗行為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人類在可以預知的未來,都不可能擁有如此高的科技手段。


    說白了,對人類威脅最大的,就是科技程度相當的外星碳基文明。


    事實上,海德欽隻對了一半,即超越了宇宙文明階段的外星文明,確實沒有把人類文明看成威脅。隻是,在宇宙中確實存在著大量非碳基文明,而且這些文明肯定在資源上與人類存在衝突。


    不管說,這個管理型的科研人才,一改陸雯時代的科研政策,對中國的科研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不是海德欽,陸雯時代的科研工作就將終結在陸雯手裏。


    要,在陸雯之後,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像她那樣,從國家手裏獲得科研經費,粗放型的科研發展模式已經難以持續下去了。如果不做改變,那麽在陸雯退休之後,她所建立的科研體係絕對會因為經費問題而轟然倒塌。


    從長遠來看,這絕對是災難性的後果。


    海德欽所做的貢獻,就是改變了科研工作的發展模式,不再盲目的進行科研工作,而是精打細算的用每一筆錢,而且爭取把每一筆錢都用到刀刃上,做出成績來,以此獲得更多的科研經費。


    說白了,就是把科研當成一項產業來做。


    當然,這有好處,也有壞處。


    為此,海德欽也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比如,在月球工程啟動之前,海德欽就向牧浩洋提議,拍賣月球上的土地,以此湊集月球工程款項。當時,牧浩洋也確實動心了,因為他也在為經費發愁。隻是,最後這項瘋狂的建議沒有變成事實,因為另外十九個參與國都堅決反對,認為月球應該是工程所有參與國的共同財富,而不是私人財富,也就不能拍賣。所幸的是,經過這麽一鬧,經費問題也就得到順利解決了。


    隻是,海德欽並沒就此收手。


    第二百八十四章


    轉變


    第二百八十四章


    轉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燃燒的海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