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如果說美國是台海問題的始作俑者,那麽日本就是台海問題的利益攸關方。
對美國來說,台灣不過是圍剿中國的戰略鏈條中,比較重要的一環,而不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環。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最多隻能從台灣突破第一島鏈,獲得進入西太平洋海域的戰略通道。因為在台灣北麵有琉球群島、南麵有菲律賓諸島,所以台灣仍然處於美國的戰略包夾之中。即便中國進入了西太平洋,也要麵對美國精心部署的第二島鏈,還得跨越大半個太平洋,才能對美國本土構成威脅。美國有著非常巨大的戰略縱深,丟掉第一道防線不會立即產生明顯影響。
對日本來說,就沒有這麽樂觀了。
在進入西太平洋之前,中國隻能在東海方向上對日本構成威脅,日本隻需要加強西部地區的戰略力量就能應付。
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日本的戰略安全已經嚴重惡化。
原因很簡單,誌願軍沒有全部撤走,而且朝鮮欠下巨額外債,遲早會把軍事基地租借給中國。獲得朝鮮的軍事基地之後,中隊就能進入日本海,從北麵威脅日本本土,讓日本不得不延長戰略防線。
如果中國獲得了進入西太平洋的通道,日本將麵臨全麵包圍的威脅。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不管怎麽說,日美同盟協議擺在那裏,除非中國有信心挑戰美國的海洋霸權,而且在海洋上戰勝美國,不然就不會攻擊日本本土。
對日本來說,最應該考慮的不是本土安全,而是戰略航線安全。
作為全球第三大原料進口國,日本的戰略物資嚴重依賴進口。非洲農墾團的糧食、中東的石油、東南亞的橡膠與澳大利亞的礦石,都需要經海上運輸,而其中超過六成由西南戰略航線輸入。
這條航線,必須經過台灣周圍海域。
試想,如果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控製了台灣周邊的國際航道,即便是規模有限的戰略封鎖都能搞垮日本。
第二次朝鮮戰爭爆發前,日本就跟隨美國,多次重申在台海問題上的戰略利益。
隨著美國逐步退出西太平洋地區的前沿防線,日本出於基本安全考慮,必然會積極填補美國留下的勢力真空。
事實上,日本就是這麽做的。
在西表島建航空站、在與那國島建海軍碼頭,無一例外的都是針對台海,增強在西南戰略航線上的軍事存在。
相對而言,中日在釣魚島上的主權爭端根本算不了什麽。
日本對基本戰略安全保障的要求無可厚非,中國實現統一大業的追求也很正常,因此雙方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個矛盾,足以讓雙方兵戎相見。
美國要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候點燃導火索,讓這兩個實力強大的國家為了不可放棄的利益幹上一架。
現在,這個時機成熟了。
年初的時候,錢德勒就嗅到了中日間的火藥味,特別是在日本宣布增強衝繩群島的軍事部署之後。
侍機製造矛盾,把中日推上戰場,不是錢德勒的決定。
這麽重大的事情,國防部長也無權做出決定。
隻是,錢德勒非常清楚麥克米倫的想法。
宣誓就職之後,麥克米倫做了很多事,但是美國的全球戰略沒有得到實質性改善,選民已經對他感到失望。明年,新的大選將再次開始。在此之前,麥克米倫必須做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事情,才能獲得選民的支持。
他要做的,就是引爆一場沒有美國參與、卻能給美國帶來巨大利益的戰爭。
更重要的是,必須通過這場戰爭,讓更多的美國人認識到,中國已經對美國的全球利益構成了切實威脅,從而用民眾的意誌來主導未來的美國政策,幫助他通過多項有助於增強美國戰略實力的重案。
對麥克米倫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引爆中日矛盾。
隻是,這件事絕對不能與美國扯上關係,不然美國就有可能卷入中日軍事衝突。
麥克米倫把這件事情交給了錢德勒,因為出任國防部長之前,錢德勒是cia局長,還是退役的四星上將。
按照麥克米倫的指示,錢德勒做了精心部署。
三月份,中國的情報船在釣魚島附近被日本海上警備廳的巡邏艦撞沉後,錢德勒向西太平洋派遣了一艘攻擊核潛艇。為了掩人耳目,或者說避免扯上關係,這艘潛艇部署在夏威夷的珍珠港,而不是關島的阿普拉港。
這艘潛艇隻有一個任務:侍機在中日之間製造事端。
經過兩個月的耐心等待,機會終於到來了。
“情報船事件”之後,雖然中國非常克製,沒把集結的艦隊派過去,隻是在舟山群島海域搞了一場特別有針對性的聯合登陸演習,搞得台海局勢一度火藥味十足,但是中國海軍沒有退縮,而是把行蹤更加隱秘的潛艇派往東海東部海域,監視附近的日本艦船,以及勘測海底地形。
日本也沒有退縮,針鋒相對的派去了潛艇與反潛巡邏機。
隻是,這些對抗全在台麵下進行,雙方都沒有大肆聲張。
為什麽要這麽做?錢德勒非常清楚。
在局勢惡化到必須用戰爭來解決問題之前,中日都缺乏必勝的信心,或者都認為能夠通過非戰爭的方式獲得更多利益。更重要的是,軍事層麵上的秘密對抗,並沒有涉及到雙方的核心利益。
中國大搞軍事現代化,已經使台海局勢惡化。
早在二零一六年,剛當選的台灣“總統”李明奎就不顧退居二線的劉俊實反對,提出新的軍火采購案,包括拿二百四十億美元從美國采購一百六十架f35a戰鬥機,並且重新提出采購常規潛艇。
中隊在舟山群島搞聯合登陸演習,讓台灣當局認為這是在針對台海。
結果是,四月份的時候,台灣“副總統”羅秉寬以校友身份迴到耶魯大學,趁此機會與包括錢德勒在內的美國高官會晤,正式提出新的軍備采購計劃,除了f35a戰鬥機與常規潛艇,還提出購買美軍退役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並且花巨資為這些巡洋艦配備海基反導係統。
因為美國沒有拒絕羅秉寬入境,所以中國還臨時撤走了駐美大使。
台灣如此積極,自然不需要日本大動幹戈了。
站在日本的立場上,隻要台海問題激化,中國就不能盯住東海,必須花更多的精力去解決台海問題。
事實上,中國也是這麽做的。
比如在“情報船事件”後,中國的克製態度,就被認為是中國必須集中力量解決台海危機的直接表現。
問題是,中國會在東海問題上退讓嗎?
說得更直接一點,台海危機能與東海爭端分開嗎?
有點遠見的政治家都應該知道,台海與東海是分不開的,兩件事具有內在關聯,中國不可能單獨解決任何一個問題。
毫無疑問,中國的國家領導人很有遠見。
隻要中國下定決心,而且具備了足夠的軍事力量,就會同時解決兩個問題。
決心上不成問題,中國絕對不會允許國家分裂。
至於軍事力量,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中,中國空軍與海軍已經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陸軍更加不用多說。
對中國的國家領導人來說,需要的隻是一個解決問題的理由。
雖然從根本上講,這個理由主要在台灣,而不是在釣魚島。隻要中國堅持宣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不管日本占領了多久,中國都有理由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采取行動,把釣魚島奪迴來。但是隻要釣魚島問題惡化,發展到兵戎相見的地步,中國當局就會考慮同時著手解決台海問題。
退一萬步,即便中國不在台海出手,日本也會讓中國出手。
認清這一點後,錢德勒要做的事情就簡單了。
比如,在雙方有爭議的海域,幹掉一艘中國潛艇、或者幹掉一艘日本潛艇,或者同時幹掉雙方的潛艇。
反正,隻要讓雙方認為是對方幹的,就算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索。
二零一九年五月十八日,這個機會到來了。
因為執行任務的秘密潛艇發迴來的消息非常簡短,所以錢德勒不大清楚實際情況,隻能肯定,事發地點有一艘中國海軍的常規潛艇,還有一艘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艇,而那艘“弗吉尼亞”級潛艇分別向這兩艘潛艇各發射了一條特別製造的魚雷,並且先後聽到了兩次較為明顯的爆炸聲。
也就是說,這兩艘潛艇很有可能都被魚雷擊沉了。
更重要的是,這兩艘潛艇在沉沒前都沒來得及浮上海麵,也就沒有可能發出消息。即便使用了通信浮標,發出的信號也受到了那架ec135的幹擾。短期內,中日雙方都不可能搞清楚事件的真相。
要不了多久,雙方就會劍拔弩張,在東海幹上一架。
錢德勒沒有耽擱時間,他得立即向麥克米倫匯報情況,然後讓總統在適當的時候采取適當的行動,使局勢惡化。
在錢德勒看來,中日離爆發戰爭隻差一步。
隻要任何一方向前邁出一步,而不是雙方都以克製的態度處理這件事情,戰爭就會在真相浮上水麵之前爆發。
戰爭爆發後,真相就不重要了。
.如果說美國是台海問題的始作俑者,那麽日本就是台海問題的利益攸關方。
對美國來說,台灣不過是圍剿中國的戰略鏈條中,比較重要的一環,而不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環。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最多隻能從台灣突破第一島鏈,獲得進入西太平洋海域的戰略通道。因為在台灣北麵有琉球群島、南麵有菲律賓諸島,所以台灣仍然處於美國的戰略包夾之中。即便中國進入了西太平洋,也要麵對美國精心部署的第二島鏈,還得跨越大半個太平洋,才能對美國本土構成威脅。美國有著非常巨大的戰略縱深,丟掉第一道防線不會立即產生明顯影響。
對日本來說,就沒有這麽樂觀了。
在進入西太平洋之前,中國隻能在東海方向上對日本構成威脅,日本隻需要加強西部地區的戰略力量就能應付。
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日本的戰略安全已經嚴重惡化。
原因很簡單,誌願軍沒有全部撤走,而且朝鮮欠下巨額外債,遲早會把軍事基地租借給中國。獲得朝鮮的軍事基地之後,中隊就能進入日本海,從北麵威脅日本本土,讓日本不得不延長戰略防線。
如果中國獲得了進入西太平洋的通道,日本將麵臨全麵包圍的威脅。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不管怎麽說,日美同盟協議擺在那裏,除非中國有信心挑戰美國的海洋霸權,而且在海洋上戰勝美國,不然就不會攻擊日本本土。
對日本來說,最應該考慮的不是本土安全,而是戰略航線安全。
作為全球第三大原料進口國,日本的戰略物資嚴重依賴進口。非洲農墾團的糧食、中東的石油、東南亞的橡膠與澳大利亞的礦石,都需要經海上運輸,而其中超過六成由西南戰略航線輸入。
這條航線,必須經過台灣周圍海域。
試想,如果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控製了台灣周邊的國際航道,即便是規模有限的戰略封鎖都能搞垮日本。
第二次朝鮮戰爭爆發前,日本就跟隨美國,多次重申在台海問題上的戰略利益。
隨著美國逐步退出西太平洋地區的前沿防線,日本出於基本安全考慮,必然會積極填補美國留下的勢力真空。
事實上,日本就是這麽做的。
在西表島建航空站、在與那國島建海軍碼頭,無一例外的都是針對台海,增強在西南戰略航線上的軍事存在。
相對而言,中日在釣魚島上的主權爭端根本算不了什麽。
日本對基本戰略安全保障的要求無可厚非,中國實現統一大業的追求也很正常,因此雙方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個矛盾,足以讓雙方兵戎相見。
美國要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候點燃導火索,讓這兩個實力強大的國家為了不可放棄的利益幹上一架。
現在,這個時機成熟了。
年初的時候,錢德勒就嗅到了中日間的火藥味,特別是在日本宣布增強衝繩群島的軍事部署之後。
侍機製造矛盾,把中日推上戰場,不是錢德勒的決定。
這麽重大的事情,國防部長也無權做出決定。
隻是,錢德勒非常清楚麥克米倫的想法。
宣誓就職之後,麥克米倫做了很多事,但是美國的全球戰略沒有得到實質性改善,選民已經對他感到失望。明年,新的大選將再次開始。在此之前,麥克米倫必須做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事情,才能獲得選民的支持。
他要做的,就是引爆一場沒有美國參與、卻能給美國帶來巨大利益的戰爭。
更重要的是,必須通過這場戰爭,讓更多的美國人認識到,中國已經對美國的全球利益構成了切實威脅,從而用民眾的意誌來主導未來的美國政策,幫助他通過多項有助於增強美國戰略實力的重案。
對麥克米倫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引爆中日矛盾。
隻是,這件事絕對不能與美國扯上關係,不然美國就有可能卷入中日軍事衝突。
麥克米倫把這件事情交給了錢德勒,因為出任國防部長之前,錢德勒是cia局長,還是退役的四星上將。
按照麥克米倫的指示,錢德勒做了精心部署。
三月份,中國的情報船在釣魚島附近被日本海上警備廳的巡邏艦撞沉後,錢德勒向西太平洋派遣了一艘攻擊核潛艇。為了掩人耳目,或者說避免扯上關係,這艘潛艇部署在夏威夷的珍珠港,而不是關島的阿普拉港。
這艘潛艇隻有一個任務:侍機在中日之間製造事端。
經過兩個月的耐心等待,機會終於到來了。
“情報船事件”之後,雖然中國非常克製,沒把集結的艦隊派過去,隻是在舟山群島海域搞了一場特別有針對性的聯合登陸演習,搞得台海局勢一度火藥味十足,但是中國海軍沒有退縮,而是把行蹤更加隱秘的潛艇派往東海東部海域,監視附近的日本艦船,以及勘測海底地形。
日本也沒有退縮,針鋒相對的派去了潛艇與反潛巡邏機。
隻是,這些對抗全在台麵下進行,雙方都沒有大肆聲張。
為什麽要這麽做?錢德勒非常清楚。
在局勢惡化到必須用戰爭來解決問題之前,中日都缺乏必勝的信心,或者都認為能夠通過非戰爭的方式獲得更多利益。更重要的是,軍事層麵上的秘密對抗,並沒有涉及到雙方的核心利益。
中國大搞軍事現代化,已經使台海局勢惡化。
早在二零一六年,剛當選的台灣“總統”李明奎就不顧退居二線的劉俊實反對,提出新的軍火采購案,包括拿二百四十億美元從美國采購一百六十架f35a戰鬥機,並且重新提出采購常規潛艇。
中隊在舟山群島搞聯合登陸演習,讓台灣當局認為這是在針對台海。
結果是,四月份的時候,台灣“副總統”羅秉寬以校友身份迴到耶魯大學,趁此機會與包括錢德勒在內的美國高官會晤,正式提出新的軍備采購計劃,除了f35a戰鬥機與常規潛艇,還提出購買美軍退役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並且花巨資為這些巡洋艦配備海基反導係統。
因為美國沒有拒絕羅秉寬入境,所以中國還臨時撤走了駐美大使。
台灣如此積極,自然不需要日本大動幹戈了。
站在日本的立場上,隻要台海問題激化,中國就不能盯住東海,必須花更多的精力去解決台海問題。
事實上,中國也是這麽做的。
比如在“情報船事件”後,中國的克製態度,就被認為是中國必須集中力量解決台海危機的直接表現。
問題是,中國會在東海問題上退讓嗎?
說得更直接一點,台海危機能與東海爭端分開嗎?
有點遠見的政治家都應該知道,台海與東海是分不開的,兩件事具有內在關聯,中國不可能單獨解決任何一個問題。
毫無疑問,中國的國家領導人很有遠見。
隻要中國下定決心,而且具備了足夠的軍事力量,就會同時解決兩個問題。
決心上不成問題,中國絕對不會允許國家分裂。
至於軍事力量,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中,中國空軍與海軍已經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陸軍更加不用多說。
對中國的國家領導人來說,需要的隻是一個解決問題的理由。
雖然從根本上講,這個理由主要在台灣,而不是在釣魚島。隻要中國堅持宣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不管日本占領了多久,中國都有理由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采取行動,把釣魚島奪迴來。但是隻要釣魚島問題惡化,發展到兵戎相見的地步,中國當局就會考慮同時著手解決台海問題。
退一萬步,即便中國不在台海出手,日本也會讓中國出手。
認清這一點後,錢德勒要做的事情就簡單了。
比如,在雙方有爭議的海域,幹掉一艘中國潛艇、或者幹掉一艘日本潛艇,或者同時幹掉雙方的潛艇。
反正,隻要讓雙方認為是對方幹的,就算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索。
二零一九年五月十八日,這個機會到來了。
因為執行任務的秘密潛艇發迴來的消息非常簡短,所以錢德勒不大清楚實際情況,隻能肯定,事發地點有一艘中國海軍的常規潛艇,還有一艘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艇,而那艘“弗吉尼亞”級潛艇分別向這兩艘潛艇各發射了一條特別製造的魚雷,並且先後聽到了兩次較為明顯的爆炸聲。
也就是說,這兩艘潛艇很有可能都被魚雷擊沉了。
更重要的是,這兩艘潛艇在沉沒前都沒來得及浮上海麵,也就沒有可能發出消息。即便使用了通信浮標,發出的信號也受到了那架ec135的幹擾。短期內,中日雙方都不可能搞清楚事件的真相。
要不了多久,雙方就會劍拔弩張,在東海幹上一架。
錢德勒沒有耽擱時間,他得立即向麥克米倫匯報情況,然後讓總統在適當的時候采取適當的行動,使局勢惡化。
在錢德勒看來,中日離爆發戰爭隻差一步。
隻要任何一方向前邁出一步,而不是雙方都以克製的態度處理這件事情,戰爭就會在真相浮上水麵之前爆發。
戰爭爆發後,真相就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