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帝都城破在即,守軍浴血奮戰卻漸漸不敵,眼看黃巾軍即將在這城門對峙中占據上風,隻要打開更大的缺口,黃巾軍即可蜂擁而入,席卷皇城。
城內殺聲震天,城樓上的大將軍何進已握緊了手中的巨劍,麵無表情的他內心在掙紮。
帝都淪陷,我唯有自刎以謝皇恩。
黃巾賊是平民造反,倘若殺入皇城,上至天子,下至百官,恐怕都不得好死。
何進身為大將軍,執掌天下兵馬,可謂權勢滔天,臨危受難於社稷將傾之際,這本就是一場賭博。
世間鄙夷何進乃一屠夫莽漢,憑妹妹姿色而竊據高位,何進自己也承認,沒有妹妹何皇後的枕邊風,他絕不可能攀登上大將軍的寶座,但是屠戶一說,他深為不屑。
祖上的確是屠戶,可何進自小學文習武,比之士族豪門子弟有過之無不及。
緩緩抬起手中巨劍,何進知道北城門快守不住了,黃巾軍步步緊逼,一步的進退,足以決定勝敗。
迴首望向雄偉的長樂宮,何進閉目暗暗道:陛下,臣已盡力,今生皇恩,唯有來生再報。
再想到朝中文武與深受帝寵的宦官,何進露出一個玩味而嘲諷的笑容。
此危亡之刻,文武百官在做什麽?宦官常侍又在做什麽?唯有我何進挺身而出,替天子把守這最後一道防線!
我雖敗,卻無愧於陛下!
我何進,不會乞降逃命,因為我是,執掌天下兵馬的大將軍!
黃巾軍已衝破北門防線,隻需片刻就會殺入帝都,何進深知大勢已去,長歎一聲,揚起巨劍,打算自刎殉國。
千鈞一發之際,何進停下了動作,因為他的眼角看到了城外黃巾軍的後方,突然出現了一股騎兵,那騎兵猶如一條遊蛇在黃巾軍中左衝右撞,生生將黃巾軍數萬人的軍隊衝散,攪得天翻地覆。
救兵?
何進放下巨劍,站在城頭俯瞰整個戰場,此時此刻,不知從何處冒出了數支援軍,而這些援軍幾乎清一色騎兵,猛烈衝殺之下,黃巾軍死亡無數。
而戰場的西北方,數萬鐵甲戰騎奔襲而來,氣焰震天,數萬駿馬奮蹄奔騰之下,地動山搖,勢如雷霆。
渾身血汙,盔甲殘破的曹操奔上城樓,見到何進後急切地說道:“大將軍,援軍到了!”
何進雄心複燃,手扶城牆,興奮道:“好好好!援軍都是從何而來?”
曹操如實答道:“吳郡孫氏率江東子弟千騎,陶謙率八千丹陽兵,遼西公孫瓚率三千白馬義從,幽州劉焉率軍一萬,涼州董卓率西涼鐵騎三萬。”
望著那從西北而來的數萬鐵騎勢不可擋,黃巾軍兵敗如山倒,何進心中激昂難以平複:董仲穎,你救了本將軍和大漢啊!
“大將軍,請讓末將率領城中守軍從東西南三門出門接應援軍,此時黃巾軍敗局已定,正是趕盡殺絕的天賜良機。”曹操請戰。
何進也知道這是逆轉戰局的時刻,所以也不猶豫,傳令道:“曹操聽令,命你率五千人馬從南門出城迎敵,傳令袁紹帶五千人馬從東門出戰,傳令袁術帶五千人馬從西門出戰迎敵,務必將黃巾反賊一網打盡!”
不多時,洛陽城另外三門大開,曹操,袁紹,袁術紛紛各自領軍出門迎敵,此時戰場勝負已經扭轉,黃巾軍毫無抵抗之力,紛紛隻顧逃命而去,何況張角已經身亡,張梁與張寶傳令各部撤軍,至於撤向何處,他們根本沒有想過。
……
黃巾軍六十萬圍攻洛陽,眼看漢室將傾,卻功敗垂成,最終潰不成軍,四散逃命。
若是郭嘉在此,定會感歎:風雲際會,梟雄並起,日後的八方諸侯,終究還是在最關鍵的時刻,登上了曆史舞台,人謀,始終敵不過天意。
浩浩蕩蕩的黃巾造反被火速鎮壓,盡管此後數年各地仍然有黃巾餘孽作亂,但都不成氣候,太平道謀劃十數年意圖顛覆漢室的起義,在洛陽城外落下帷幕。
……
十日之後,潁川
深夜的郊外,郭嘉盤腿而坐,飲酒消愁,伴著涼風,發絲輕揚飛舞。
左慈,戲誌才,徐庶不約而同來到了郭嘉的身後,三人皆是一臉擔憂之色。
“小太公,大賢良師已經歸天了。”
此刻雖然潁川得到了黃巾軍兵敗洛陽城下的消息,但實際上並不知道詳細的情況,大致上隻是了解到董卓,劉焉,公孫瓚,陶謙等各路援軍及時趕到洛陽城下,解了帝都之圍。
但是左慈夜觀天象,推算出張角敗亡,這幾日隱而不說,現在忍不住,終究還是告知了郭嘉。
郭嘉沒有說話,垂下的腦袋讓人看不到他的表情,隻是下巴尖隱隱有晶瑩淚滴墜落。
士為知己者死,郭嘉前世不明白,現在卻懂了。
在東漢末年十四年的經曆讓他懂得了這個世道的艱難,深刻感受到了階級的刻薄。
寒門子弟想要出人頭地簡直難比登天,在士族麵前連最基本的尊重時常都得不到。
世間知郭嘉有才華者,並非屈指可數。可這些人又怎樣對待郭嘉的呢?
徐庶,戲誌才同出寒門,推心置腹引為知己無可厚非。
荀家待郭嘉至誠至真,可士族與寒門之間那條看不見摸不著的鴻溝始終存在。
這個時代是士族壟斷著仕途,士族處處打壓寒門子弟也並非嫉賢妒能,不過是為了家族利益罷了。
郭嘉想要得到荀家支持,除非拜入荀家門下,將來出仕,才有可能得到荀家的舉薦,倘真如此,郭嘉從寒門跨入士族集團,身份地位將瞬間轉變,但他的立場也將為之轉變。
正是這個原因,郭嘉雖與荀家俊傑私交頗深,卻也時刻保持著距離。
而豪門大戶甄家的賞識也讓郭嘉感動,但僅僅是感動,論其本質,郭嘉深刻明白,甄家也是想招攬他,為甄家所用,否則甄逸豈會將女兒指婚給他?豪門婚嫁皆利益驅使,成人之美隻是天真的妄想罷了。
唯有張角愛惜郭嘉之才,甚至想要將畢生基業傳給郭嘉,這讓郭嘉除了感動之外,更有難以訴說的激動。
寒門子弟懷才不遇者車載鬥量,而太平道基業大的難以想象,張角竟肯托付重任給郭嘉,足見其誠,也恰好說明張角知道郭嘉的才華有多麽高,這一點,郭嘉與張角心照不宣,卻都心意相通。
隻可惜時運不濟,郭嘉命中注定的伯樂不是張角,但是這份情義足以讓郭嘉銘記一生。
拭去眼角淚珠,郭嘉仰起頭看向左慈,戲誌才,徐庶,輕聲道:“嘉叫各位見笑了。”
三人各自搖了搖頭,看到郭嘉振作起來,心中懸著的一塊大石終於落下,左慈轉身離去,戲誌才和徐庶在郭嘉麵前坐下。
“如今帝都之圍已解,太平道造反也大勢已去,此次不遠千裏趕去帝都解圍的人馬,看來會得到天子重用。”徐庶感慨不已,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四方英雄雲集,那副場景,何等壯觀。
喝了口酒,郭嘉卻抹嘴冷笑道:“哼,狼子野心之輩。太平道造反,天下焉有安樂之土?自家一畝三分地況且不太平,卻奔赴洛陽解帝都之難?還不是妄圖借機豎立名望,掌權上位。”
戲誌才與徐庶相視一愣,而後露出釋然之色,徐庶歎服道:“奉孝一言驚醒夢中人,以奉孝所見,這些人能得逞嗎?”
郭嘉微微一歎,說:“此一戰必傳誦天下,而此戰脫穎而出的英雄人物也將名揚四海,這天下皆知的英雄之名,這些人自然收入囊中,誰也取不走,不過,他們若是想入朝掌權,那是癡心妄想。要不了多久,這些人從哪兒來,還得迴哪兒去。”
戲誌才卻不同意郭嘉的說法,反駁道:“奉孝此言差矣,若天子不重用這些趕來救駕的忠臣,試問若是日後舊事重演,誰又會來替天子解難排憂呢?”
郭嘉輕笑聳肩,不置可否地撇撇嘴,隨即問道:“那我問你,朝中權力落在何人之手?”
戲誌才思量片刻後說道:“如今朝中大權盡落宦官與外戚之手。”
郭嘉繼而說道:“桓帝時,第一次黨錮之禍便奪了朝臣大權,靈帝登基時,第二次黨錮之禍更令朝中士族雪上加霜,而如今,宦官與外戚專權,士族會甘心嗎?張角起兵冀州時,靈帝便下令解禁黨錮,如今士族眼看有了興複的苗頭,他們會把機會送給董卓,公孫瓚,劉焉等人?宦官也深知一旦他們失去權力將是什麽下場,宦官會給他人機會嗎?再說外戚,大將軍此戰守洛陽不失,威望如日中天,靈帝將帝都安危交托給大將軍,而大將軍也不負天子所托,你們說,天子會削大將軍的權嗎?如果不會,那麽外人又怎有空隙入朝掌權?”
聽完郭嘉的分析,戲誌才啞口無言,而徐庶則憂慮地說道:“這些率軍千裏趕赴洛陽的有功之臣若是遭到冷落,必心生不滿,若迴了各自屬地,恐生不臣之心。”
郭嘉不以為然地說道:“這些都是天生的野心家,恰逢亂世,順勢而起。”
帝都城破在即,守軍浴血奮戰卻漸漸不敵,眼看黃巾軍即將在這城門對峙中占據上風,隻要打開更大的缺口,黃巾軍即可蜂擁而入,席卷皇城。
城內殺聲震天,城樓上的大將軍何進已握緊了手中的巨劍,麵無表情的他內心在掙紮。
帝都淪陷,我唯有自刎以謝皇恩。
黃巾賊是平民造反,倘若殺入皇城,上至天子,下至百官,恐怕都不得好死。
何進身為大將軍,執掌天下兵馬,可謂權勢滔天,臨危受難於社稷將傾之際,這本就是一場賭博。
世間鄙夷何進乃一屠夫莽漢,憑妹妹姿色而竊據高位,何進自己也承認,沒有妹妹何皇後的枕邊風,他絕不可能攀登上大將軍的寶座,但是屠戶一說,他深為不屑。
祖上的確是屠戶,可何進自小學文習武,比之士族豪門子弟有過之無不及。
緩緩抬起手中巨劍,何進知道北城門快守不住了,黃巾軍步步緊逼,一步的進退,足以決定勝敗。
迴首望向雄偉的長樂宮,何進閉目暗暗道:陛下,臣已盡力,今生皇恩,唯有來生再報。
再想到朝中文武與深受帝寵的宦官,何進露出一個玩味而嘲諷的笑容。
此危亡之刻,文武百官在做什麽?宦官常侍又在做什麽?唯有我何進挺身而出,替天子把守這最後一道防線!
我雖敗,卻無愧於陛下!
我何進,不會乞降逃命,因為我是,執掌天下兵馬的大將軍!
黃巾軍已衝破北門防線,隻需片刻就會殺入帝都,何進深知大勢已去,長歎一聲,揚起巨劍,打算自刎殉國。
千鈞一發之際,何進停下了動作,因為他的眼角看到了城外黃巾軍的後方,突然出現了一股騎兵,那騎兵猶如一條遊蛇在黃巾軍中左衝右撞,生生將黃巾軍數萬人的軍隊衝散,攪得天翻地覆。
救兵?
何進放下巨劍,站在城頭俯瞰整個戰場,此時此刻,不知從何處冒出了數支援軍,而這些援軍幾乎清一色騎兵,猛烈衝殺之下,黃巾軍死亡無數。
而戰場的西北方,數萬鐵甲戰騎奔襲而來,氣焰震天,數萬駿馬奮蹄奔騰之下,地動山搖,勢如雷霆。
渾身血汙,盔甲殘破的曹操奔上城樓,見到何進後急切地說道:“大將軍,援軍到了!”
何進雄心複燃,手扶城牆,興奮道:“好好好!援軍都是從何而來?”
曹操如實答道:“吳郡孫氏率江東子弟千騎,陶謙率八千丹陽兵,遼西公孫瓚率三千白馬義從,幽州劉焉率軍一萬,涼州董卓率西涼鐵騎三萬。”
望著那從西北而來的數萬鐵騎勢不可擋,黃巾軍兵敗如山倒,何進心中激昂難以平複:董仲穎,你救了本將軍和大漢啊!
“大將軍,請讓末將率領城中守軍從東西南三門出門接應援軍,此時黃巾軍敗局已定,正是趕盡殺絕的天賜良機。”曹操請戰。
何進也知道這是逆轉戰局的時刻,所以也不猶豫,傳令道:“曹操聽令,命你率五千人馬從南門出城迎敵,傳令袁紹帶五千人馬從東門出戰,傳令袁術帶五千人馬從西門出戰迎敵,務必將黃巾反賊一網打盡!”
不多時,洛陽城另外三門大開,曹操,袁紹,袁術紛紛各自領軍出門迎敵,此時戰場勝負已經扭轉,黃巾軍毫無抵抗之力,紛紛隻顧逃命而去,何況張角已經身亡,張梁與張寶傳令各部撤軍,至於撤向何處,他們根本沒有想過。
……
黃巾軍六十萬圍攻洛陽,眼看漢室將傾,卻功敗垂成,最終潰不成軍,四散逃命。
若是郭嘉在此,定會感歎:風雲際會,梟雄並起,日後的八方諸侯,終究還是在最關鍵的時刻,登上了曆史舞台,人謀,始終敵不過天意。
浩浩蕩蕩的黃巾造反被火速鎮壓,盡管此後數年各地仍然有黃巾餘孽作亂,但都不成氣候,太平道謀劃十數年意圖顛覆漢室的起義,在洛陽城外落下帷幕。
……
十日之後,潁川
深夜的郊外,郭嘉盤腿而坐,飲酒消愁,伴著涼風,發絲輕揚飛舞。
左慈,戲誌才,徐庶不約而同來到了郭嘉的身後,三人皆是一臉擔憂之色。
“小太公,大賢良師已經歸天了。”
此刻雖然潁川得到了黃巾軍兵敗洛陽城下的消息,但實際上並不知道詳細的情況,大致上隻是了解到董卓,劉焉,公孫瓚,陶謙等各路援軍及時趕到洛陽城下,解了帝都之圍。
但是左慈夜觀天象,推算出張角敗亡,這幾日隱而不說,現在忍不住,終究還是告知了郭嘉。
郭嘉沒有說話,垂下的腦袋讓人看不到他的表情,隻是下巴尖隱隱有晶瑩淚滴墜落。
士為知己者死,郭嘉前世不明白,現在卻懂了。
在東漢末年十四年的經曆讓他懂得了這個世道的艱難,深刻感受到了階級的刻薄。
寒門子弟想要出人頭地簡直難比登天,在士族麵前連最基本的尊重時常都得不到。
世間知郭嘉有才華者,並非屈指可數。可這些人又怎樣對待郭嘉的呢?
徐庶,戲誌才同出寒門,推心置腹引為知己無可厚非。
荀家待郭嘉至誠至真,可士族與寒門之間那條看不見摸不著的鴻溝始終存在。
這個時代是士族壟斷著仕途,士族處處打壓寒門子弟也並非嫉賢妒能,不過是為了家族利益罷了。
郭嘉想要得到荀家支持,除非拜入荀家門下,將來出仕,才有可能得到荀家的舉薦,倘真如此,郭嘉從寒門跨入士族集團,身份地位將瞬間轉變,但他的立場也將為之轉變。
正是這個原因,郭嘉雖與荀家俊傑私交頗深,卻也時刻保持著距離。
而豪門大戶甄家的賞識也讓郭嘉感動,但僅僅是感動,論其本質,郭嘉深刻明白,甄家也是想招攬他,為甄家所用,否則甄逸豈會將女兒指婚給他?豪門婚嫁皆利益驅使,成人之美隻是天真的妄想罷了。
唯有張角愛惜郭嘉之才,甚至想要將畢生基業傳給郭嘉,這讓郭嘉除了感動之外,更有難以訴說的激動。
寒門子弟懷才不遇者車載鬥量,而太平道基業大的難以想象,張角竟肯托付重任給郭嘉,足見其誠,也恰好說明張角知道郭嘉的才華有多麽高,這一點,郭嘉與張角心照不宣,卻都心意相通。
隻可惜時運不濟,郭嘉命中注定的伯樂不是張角,但是這份情義足以讓郭嘉銘記一生。
拭去眼角淚珠,郭嘉仰起頭看向左慈,戲誌才,徐庶,輕聲道:“嘉叫各位見笑了。”
三人各自搖了搖頭,看到郭嘉振作起來,心中懸著的一塊大石終於落下,左慈轉身離去,戲誌才和徐庶在郭嘉麵前坐下。
“如今帝都之圍已解,太平道造反也大勢已去,此次不遠千裏趕去帝都解圍的人馬,看來會得到天子重用。”徐庶感慨不已,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四方英雄雲集,那副場景,何等壯觀。
喝了口酒,郭嘉卻抹嘴冷笑道:“哼,狼子野心之輩。太平道造反,天下焉有安樂之土?自家一畝三分地況且不太平,卻奔赴洛陽解帝都之難?還不是妄圖借機豎立名望,掌權上位。”
戲誌才與徐庶相視一愣,而後露出釋然之色,徐庶歎服道:“奉孝一言驚醒夢中人,以奉孝所見,這些人能得逞嗎?”
郭嘉微微一歎,說:“此一戰必傳誦天下,而此戰脫穎而出的英雄人物也將名揚四海,這天下皆知的英雄之名,這些人自然收入囊中,誰也取不走,不過,他們若是想入朝掌權,那是癡心妄想。要不了多久,這些人從哪兒來,還得迴哪兒去。”
戲誌才卻不同意郭嘉的說法,反駁道:“奉孝此言差矣,若天子不重用這些趕來救駕的忠臣,試問若是日後舊事重演,誰又會來替天子解難排憂呢?”
郭嘉輕笑聳肩,不置可否地撇撇嘴,隨即問道:“那我問你,朝中權力落在何人之手?”
戲誌才思量片刻後說道:“如今朝中大權盡落宦官與外戚之手。”
郭嘉繼而說道:“桓帝時,第一次黨錮之禍便奪了朝臣大權,靈帝登基時,第二次黨錮之禍更令朝中士族雪上加霜,而如今,宦官與外戚專權,士族會甘心嗎?張角起兵冀州時,靈帝便下令解禁黨錮,如今士族眼看有了興複的苗頭,他們會把機會送給董卓,公孫瓚,劉焉等人?宦官也深知一旦他們失去權力將是什麽下場,宦官會給他人機會嗎?再說外戚,大將軍此戰守洛陽不失,威望如日中天,靈帝將帝都安危交托給大將軍,而大將軍也不負天子所托,你們說,天子會削大將軍的權嗎?如果不會,那麽外人又怎有空隙入朝掌權?”
聽完郭嘉的分析,戲誌才啞口無言,而徐庶則憂慮地說道:“這些率軍千裏趕赴洛陽的有功之臣若是遭到冷落,必心生不滿,若迴了各自屬地,恐生不臣之心。”
郭嘉不以為然地說道:“這些都是天生的野心家,恰逢亂世,順勢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