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陸涼誠的失算
霍齊在晚晴那邊很少開口說話,倒是聽陸九和晚晴說了不少當年舊事。
比如,晚晴作為唐婉荷的大丫鬟,當年離開時,帶走了一些唐婉荷的遺物,因為當時陸九年紀小,在別莊過得不好,身上有點什麽東西都會被那裏的下人們搶走,晚晴一直沒將東西交給他,也沒和他說,直到這一次陸九迴來說要報仇,看起來也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才拿出了那些東西。
東西不多,不過是唐婉荷親自給年幼的陸九縫製的小衣服,小錢袋,還有做的小玩具之類,還有唐家二老在陸九小時候給他的長命鎖,談不上多值錢,卻飽含心意,每一樣東西都代表了唐家人對他的愛。
本來隻是想和晚晴說一聲的陸九沒想到還能得到這些意外的珍寶,當時自然是好一陣動容,迴程中也深怕別人會搶他的東西一樣提防著左右擦身而過的所有人,哪怕東西都被他小心地收進儲物袋裏,常人根本偷不出來。
眾人聽得又是好一頓感慨。
除此之外,還有說晚晴年輕時候因為長得標緻,曾被暴露了本性的陸涼誠惦記上試圖納她為妾,晚晴當然不可能答應,她又不是唐婉蓮那個餵不熟的白眼狼,伺候陸涼誠?沒得讓人噁心。
這麽一個陳年舊事又讓眾人對陸涼誠的厭惡增加了一層。
不過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晚晴明確地表示,等他將陸家,將陸涼誠和唐婉蓮絆倒以後,她作為當年唐家人當中知道最多內情的人,若是要對簿公堂,願意站出來做人證,務必要讓陸涼誠再沒有機會爬起來,最好下去給唐家人賠禮道歉,償還罪孽。
由晚晴的性情,以及這麽多年對陸九的掛念,便可以看得出,唐家持身很正,不管是教育出來的子女,還是府上的下人品性都沒的說。
那個唐婉蓮,隻能說,根子裏就是爛的,有唐家教育也沒救。
待霍齊說得差不多時,陸九那邊也正好做出了一批新鮮出爐的糖心餅,當比陸心齋的糖心餅更濃鬱噴香的味道傳過來,屋裏的人可是什麽心思都沒有了。
「光聞著味道就知道肯定比陸心齋的好吃!」
等他們親自嚐過味道後,更證明了這個想法並沒有錯,陸九做的糖心餅確實更好吃。
看著他們吃得津津有味,陸九還道:「我有陣子沒做,可能火候上稍微沒太把握好。」
王桐幾個人吃得頭也不抬,嘴裏塞得滿滿的,「已經很好吃了,和你做的比,陸心齋的糖心餅就是個渣渣。」
隻有吃過更好的,才知道不久前才讓他們迴味無窮的糖心餅根本隻有個形似,味道不說差得天差地別,但隻要不是味覺失調者,都能輕易嚐出區別來。
鳳雲修這種不喜歡吃甜食的人都難得多吃了一個,還評價說:「比起陸心齋的糖心餅,裏麵的餡料味道似乎更複雜考究,不單單隻是甜,還有那麽一絲的鹹味?」
一直想不出到底區別在哪裏的其他人立即附和著點頭。
「沒錯沒錯,就是甜中帶鹹!明明以前吃的糕點要麽是甜口要麽是鹹口,我覺得,混在一起那還能吃嗎?但這糖心餅卻愣是讓兩者結合在一起反而使得味道更厚重,越吃越香,一個還沒吃完就想吃下一個了。」
同樣不喜好甜食的霍齊也道:「陸九的糖心餅,我大概一連吃十個也不會覺得膩。」
「十個算什麽,我能連著吃二十個!」張之柳道。
子曦一邊吃一邊伸出手別了個三,還用力拍桌。
其他人看的都笑了,明白她的意思,卻不覺得她那麽個小肚子還能吃得下三十個。
但陸九這一迴做的一共三十個糖心餅被他們轉眼間就瓜分光,仍然各個都顯得意猶未盡卻是事實。
陸九見他們如此喜愛,沒什麽表情的臉上也難得露出了一絲笑容。
片刻後,蕭雲初才問他:「你當年年幼時就被送到別莊去,這糖心餅的配方是怎麽得來的?陸涼誠現在擁有的配方,不是最正宗的?」
見其他人也好奇地看過來,陸九才解釋了各種緣由。
陸涼誠當然不可能將配方告訴他,但他到了別莊後曾經偷偷地喬裝去陸心齋一家分號買過,發現味道比以前吃過的差了一些,裏麵明顯缺了很關鍵的步驟。
作為糖心齋的招牌糕點,配方向來都是由當家人握著的。
唐老爺子也不傻,便是將陸涼誠作為入贅女婿招進來,也沒將完整的房子交給他,大概還是想著,等孫子再大一些,直接傳給孫子,日後孫子繼承家業,事兒就算是穩妥了。
沒成想,陸涼誠卻以為自己得到手的方子是完整的,沒多久便有恃無恐地和唐婉蓮狼狽為奸害死了二老,等他發現方子不對的時候,已經晚了。
後來唐婉荷之所以還能拖著病體活了兩年,其實就是陸涼誠為了從她嘴裏問出真正的配方,但可惜,唐婉荷並不知道配方,陸涼誠算是做了無用功。
盡管陸涼誠的方子和唐家的方子實則不過差了那麽緊要的一兩個步驟和餡料,不正宗的糖心餅照樣有很多人買,可對於真正注重口味,味覺靈敏的老饕來說,哪怕隻是一丁點的差別都會被無限放大。
當年陸涼誠便因此失去了一些糖心齋以前合作的生意,也不排除那些人是借著這個由頭,拒絕了猜到一點唐家事的貓膩,看不上陸涼誠才斷了合作。
以前的唐家更注重的是味道,並沒有刻意開設許多分號,又不是東西多了就是好的,相反,隻要點心味道夠好,便是隻有安平城有一家鋪子,也有的是人會慕名而來。
在這個時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是適用的,顧客們也買帳。
可惜陸涼誠是個貪財的,走不了這條路,這些年光顧著陸心齋的規模壯大,分號數量翻了一倍不止,與其說是走質,不說是走量。
而陸九之所以有配方,其實也是巧合。
他從小味覺就很靈敏,唐老爺子因為他年紀小,不懂事,擔心太早告訴他方子不小心會漏給外人,所以沒將完整配方告訴他,卻將陸涼誠不知道的那兩個關鍵步驟和缺少的那一樣配料告訴了陸九。
後來陸九嚐過陸心齋的糖心餅,又知道了其餘用料,花些時間好生琢磨一下,正版糖心餅自然就被他給還原了出來。
陸涼誠要是知道他當年不重視的大兒子手裏握著他心心念念的方子,怕是要氣吐了血。
</br>
霍齊在晚晴那邊很少開口說話,倒是聽陸九和晚晴說了不少當年舊事。
比如,晚晴作為唐婉荷的大丫鬟,當年離開時,帶走了一些唐婉荷的遺物,因為當時陸九年紀小,在別莊過得不好,身上有點什麽東西都會被那裏的下人們搶走,晚晴一直沒將東西交給他,也沒和他說,直到這一次陸九迴來說要報仇,看起來也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才拿出了那些東西。
東西不多,不過是唐婉荷親自給年幼的陸九縫製的小衣服,小錢袋,還有做的小玩具之類,還有唐家二老在陸九小時候給他的長命鎖,談不上多值錢,卻飽含心意,每一樣東西都代表了唐家人對他的愛。
本來隻是想和晚晴說一聲的陸九沒想到還能得到這些意外的珍寶,當時自然是好一陣動容,迴程中也深怕別人會搶他的東西一樣提防著左右擦身而過的所有人,哪怕東西都被他小心地收進儲物袋裏,常人根本偷不出來。
眾人聽得又是好一頓感慨。
除此之外,還有說晚晴年輕時候因為長得標緻,曾被暴露了本性的陸涼誠惦記上試圖納她為妾,晚晴當然不可能答應,她又不是唐婉蓮那個餵不熟的白眼狼,伺候陸涼誠?沒得讓人噁心。
這麽一個陳年舊事又讓眾人對陸涼誠的厭惡增加了一層。
不過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晚晴明確地表示,等他將陸家,將陸涼誠和唐婉蓮絆倒以後,她作為當年唐家人當中知道最多內情的人,若是要對簿公堂,願意站出來做人證,務必要讓陸涼誠再沒有機會爬起來,最好下去給唐家人賠禮道歉,償還罪孽。
由晚晴的性情,以及這麽多年對陸九的掛念,便可以看得出,唐家持身很正,不管是教育出來的子女,還是府上的下人品性都沒的說。
那個唐婉蓮,隻能說,根子裏就是爛的,有唐家教育也沒救。
待霍齊說得差不多時,陸九那邊也正好做出了一批新鮮出爐的糖心餅,當比陸心齋的糖心餅更濃鬱噴香的味道傳過來,屋裏的人可是什麽心思都沒有了。
「光聞著味道就知道肯定比陸心齋的好吃!」
等他們親自嚐過味道後,更證明了這個想法並沒有錯,陸九做的糖心餅確實更好吃。
看著他們吃得津津有味,陸九還道:「我有陣子沒做,可能火候上稍微沒太把握好。」
王桐幾個人吃得頭也不抬,嘴裏塞得滿滿的,「已經很好吃了,和你做的比,陸心齋的糖心餅就是個渣渣。」
隻有吃過更好的,才知道不久前才讓他們迴味無窮的糖心餅根本隻有個形似,味道不說差得天差地別,但隻要不是味覺失調者,都能輕易嚐出區別來。
鳳雲修這種不喜歡吃甜食的人都難得多吃了一個,還評價說:「比起陸心齋的糖心餅,裏麵的餡料味道似乎更複雜考究,不單單隻是甜,還有那麽一絲的鹹味?」
一直想不出到底區別在哪裏的其他人立即附和著點頭。
「沒錯沒錯,就是甜中帶鹹!明明以前吃的糕點要麽是甜口要麽是鹹口,我覺得,混在一起那還能吃嗎?但這糖心餅卻愣是讓兩者結合在一起反而使得味道更厚重,越吃越香,一個還沒吃完就想吃下一個了。」
同樣不喜好甜食的霍齊也道:「陸九的糖心餅,我大概一連吃十個也不會覺得膩。」
「十個算什麽,我能連著吃二十個!」張之柳道。
子曦一邊吃一邊伸出手別了個三,還用力拍桌。
其他人看的都笑了,明白她的意思,卻不覺得她那麽個小肚子還能吃得下三十個。
但陸九這一迴做的一共三十個糖心餅被他們轉眼間就瓜分光,仍然各個都顯得意猶未盡卻是事實。
陸九見他們如此喜愛,沒什麽表情的臉上也難得露出了一絲笑容。
片刻後,蕭雲初才問他:「你當年年幼時就被送到別莊去,這糖心餅的配方是怎麽得來的?陸涼誠現在擁有的配方,不是最正宗的?」
見其他人也好奇地看過來,陸九才解釋了各種緣由。
陸涼誠當然不可能將配方告訴他,但他到了別莊後曾經偷偷地喬裝去陸心齋一家分號買過,發現味道比以前吃過的差了一些,裏麵明顯缺了很關鍵的步驟。
作為糖心齋的招牌糕點,配方向來都是由當家人握著的。
唐老爺子也不傻,便是將陸涼誠作為入贅女婿招進來,也沒將完整的房子交給他,大概還是想著,等孫子再大一些,直接傳給孫子,日後孫子繼承家業,事兒就算是穩妥了。
沒成想,陸涼誠卻以為自己得到手的方子是完整的,沒多久便有恃無恐地和唐婉蓮狼狽為奸害死了二老,等他發現方子不對的時候,已經晚了。
後來唐婉荷之所以還能拖著病體活了兩年,其實就是陸涼誠為了從她嘴裏問出真正的配方,但可惜,唐婉荷並不知道配方,陸涼誠算是做了無用功。
盡管陸涼誠的方子和唐家的方子實則不過差了那麽緊要的一兩個步驟和餡料,不正宗的糖心餅照樣有很多人買,可對於真正注重口味,味覺靈敏的老饕來說,哪怕隻是一丁點的差別都會被無限放大。
當年陸涼誠便因此失去了一些糖心齋以前合作的生意,也不排除那些人是借著這個由頭,拒絕了猜到一點唐家事的貓膩,看不上陸涼誠才斷了合作。
以前的唐家更注重的是味道,並沒有刻意開設許多分號,又不是東西多了就是好的,相反,隻要點心味道夠好,便是隻有安平城有一家鋪子,也有的是人會慕名而來。
在這個時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是適用的,顧客們也買帳。
可惜陸涼誠是個貪財的,走不了這條路,這些年光顧著陸心齋的規模壯大,分號數量翻了一倍不止,與其說是走質,不說是走量。
而陸九之所以有配方,其實也是巧合。
他從小味覺就很靈敏,唐老爺子因為他年紀小,不懂事,擔心太早告訴他方子不小心會漏給外人,所以沒將完整配方告訴他,卻將陸涼誠不知道的那兩個關鍵步驟和缺少的那一樣配料告訴了陸九。
後來陸九嚐過陸心齋的糖心餅,又知道了其餘用料,花些時間好生琢磨一下,正版糖心餅自然就被他給還原了出來。
陸涼誠要是知道他當年不重視的大兒子手裏握著他心心念念的方子,怕是要氣吐了血。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