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最後,也不知是韓貅“技能點錯”的關注點還是敖吉那“蹩腳”的激將法起了作用,高傲的通天教主還是攬下了此事。
曾有詩言,“元始百靈定洪荒,天尊萬年傳神業。掌中輪迴,福澤芸芸眾生;門下仙道,威震浩瀚乾坤。”
裏頭說的便是麵前這位的元始天尊。所謂一氣化三清,太清老子的人教向來喜歡圈起來自己玩,於是自封神一役截教式微之後,闡教更是一時無量,可堪為道門正宗。
元始天尊乃是一尊英偉不凡的聖人,秉性持重嚴苛,最是目下無塵。見得許久不見的通天,卻是將麵上板得嚴絲合縫,更顯嚴厲。兩人相逢,相對而言,反倒是通天這個被兄長聯手外人好好算計一番的小弟,一派豁達散漫的模樣。
通天將手中黯淡無光的琉璃燈拋出,隨口便炸出一個消息:“看來多年不見,兄長想必也是聽了小弟的勸告,對手下弟子的看顧放鬆許多了。若不然,怎麽能教出燃燈這麽個癡狂邪性的弟子來,悄悄這都幹得什麽事?強行渡人,便是正經佛門出身的準提接引那兩個老流氓,也不過如此了吧。”
果然是怨念頗深,隨口一黑都不忘往佛門那兩位身上抹點泥。
在座中人權當做沒聽到這位少年模樣的俊美聖人是如何評論西方兩位,隻是在場的十二金仙,卻都不由凝神……
燃燈?
前麵已經說過,燃燈佛出家之前為燃燈道人,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闡教副教主,代師傳教於十二金仙,以致十二金仙稱其為“老師”,真可謂是“神仙班首,佛祖源流”。如今再次聽到老師的名字,卻是在上門“踢館”的通天教主這硬茬口中,十二金仙的立場頓時微妙了起來。
元始接過琉璃燈,一見之下,果然是他那曾經的大弟子燃燈的法寶,看向通天。雖然當初在封神大劫中聯手算計過通天,但對這個同源而生的小弟,他也是殊為了解。這種事情,多半所言非虛。特別是燃燈這法寶擺在麵前,隻需掐指一算便知真偽。
他心中湧上一股複雜心緒,垂下眉眼:
“是非曲直自有公論,隻是,你徒兒受了委屈,卻不應該來尋我——燃燈如今依然不是道門中人,便算是我教徒無方,他如今也是佛門的燃燈佛。”
要的便是他這一句諾。
“好!這是兄長說的,可千萬不要忘了。”通天颯然道,看向周遭默不作聲的十二金仙,“什麽樣的師父什麽樣的徒弟,兄長是能狠下心做大事的人,想來兄長的幾位徒弟,也是如此吧。”
這句話刺耳得很,卻也透露出看似已經平靜的通天,仍舊對當初兩位兄長合謀算計自己一事耿耿於懷。但他如此發泄出來,反而令元始默然無語地全盤接受。
當初為量劫蒙蔽心誌,又有西方二聖在背後推波助瀾,竟是一步一步走到如今這個局麵,待他發現,終究已經退無可退。如今佛道漸有平分天下之勢,燃燈的背走,更是一個明之昭昭的信號。他便是再如何白目,也已經明白,這確實一局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闡截之爭,最後的贏家卻是佛門。
千般思緒似流水般劃過,元始掃了一眼下首神色不一的弟子們,道:“為兄自然是會言出必行,燃燈貪嗔計較,不堪為徒,闡教中早便沒有這號人物,與他沒有絲毫幹係。廣成子,你去,務必將為師的話帶給眾人。”頓了頓,他又閉上眼,“還有這琉璃燈,你送去淨土,告誡他,日後多做智慧觀,修行先修心,渡業先渡己。”
修行先修心,渡業先渡己!
好毒的一句話,還要特特將燃燈的本命法寶送到極樂淨土,這是讓燃燈的醜事公之於眾。果然是不斷則已,一斷絕情!
廣成子等人立時為師尊的果決而暗自心驚。
聖人之言,含珠帶玉,看到這一點,通天便也心滿意足,對元始隨手拱手作揖。
恭送兩大聖人離開,十二金仙聚首,頓時因為燃燈被逐一事議論紛紛。雖說當初燃燈叛出闡教,但畢竟隻是“改投沙門”,他在闡教位高權重,德高望重,即使離開,但仍舊有很大的勢力留存。十二金仙嘴上不說,心中仍舊將他視作重要的老師兄長。
赤精子率先道:“哎呀這可如何是好,老師如此,的確是不智啊!”
廣成子瞥了他一眼,斥責道:“什麽老師?從今往後,我們唯有師尊,莫要忘記。”
十二金仙憤憤不平,然而其中一人例外——便是楊戩的師尊玉鼎真人。
隻聽他輕咳一聲,忍不住借此為自己徒兒楊戩澄清說明,末了道:“姑射神人根腳尚淺,修行日短,但做事的確是沒話說。我那徒弟就是個悶葫蘆,若不是他特意修書將此事原委告知,我那徒弟,便恐怕要被我罰在灌江口關禁閉一百多年來思過。說到底他也是苦主,難為他如此知情識趣,可見是個好孩子——至於老師,哎……到底是時移世易,人事易分。”
是啊,時移世易,人事易分。
十二金仙聞言,具是心中感傷,雖有惋惜,卻再無不服。
自此以後,卻是與燃燈斷絕幹係。而少了十二金仙這樁授業恩情,又沒了元始默認的庇佑,身受重傷還被代表著元始天尊的廣成子當中下了麵子,燃燈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卻是又恨又悔,捧著元始讓廣成子送來的斷情之語,心中一片淒神寒骨。
“修行先修心,渡業先渡己。咳咳……”燃燈運功療傷至一半,終因為心中反複湧動著此言,積鬱於心,一口淤血哽在喉頭,竟隱隱有走火入魔之相,“師父啊,當日你一句‘貪嗔計較’,便險些讓徒兒走火入魔,如今這句話……卻是說到了實處!”
他恨,他悔,他卻無可奈何。
“好個韓貅,好個敖吉,我隻以為你們是有自知之明,曉得不能隨意殺了我引發道佛之爭。想不到卻是有這般能耐,僅能勞動聖人大駕!當真……是我棋差一招,小覷了天下英雄啊!”
“師尊!還請莫要勞心勞力,養傷要緊啊!”身旁的金鵬湊上來,連忙道。
燃燈歎了口氣:“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或許,終究是我錯了。”
======================
另一邊,韓貅與敖吉兩人拜別了通天教主,三日之約轉眼已至,二人如約來到地府拜見地藏王菩薩。
地藏信守承諾,依然與後土娘娘,也就是孟婆商量過此事,不消多言,一捧特殊的忘憂散下去,瑤姬與熊槐這對苦命鴛鴦,便也算是終成正果。
看著輪迴池中兩人靈魄被分開,又隱隱被一道紅線牽記,韓貅心中悵然若失。
敖吉往日對瑤姬一直無可無不可,十分冷淡,今日卻長久凝視,若有所思。
事後,兩人離開地府,也不急著迴北海,一路緩步慢行,是打著要看遍山川美景的主意。
到了一處,敖吉忽然歎息一聲:“方才看到紅線寄情,我腦中閃過了很多東西,紛繁雜亂,卻又都是一閃而過,宛如過眼雲煙,即使以我的修為神識,卻發現絲毫琢磨不住。”
韓貅看著他,卻不答話。
——因為接下來,敖吉臉上就泛起一陣奇異的笑意:“師兒,你看這處,可覺得分外熟悉?”
韓貅順著他手指方向望去,卻因為眼前入目的景象而詫異挑眉:
蜿蜒的河水從林中潺潺而來,波光粼粼,碧波蕩漾,在夕陽下泛起清澈晴嵐。
這隻是一條普通的清澈河流。
卻又格外不同,熟悉到不同。
“這是……”
韓貅眼神一變,隻聽敖吉帶著笑意的聲音響起:“也真是不知地府這個鬼地方是有什麽莫名的瘴氣,令我終究差了那麽一線記不起要緊之事。不過,該是我的終究該是我的,逃也逃不開,看到這一幕,該記得的,不該記得的,我便都記得了。”
他鬆開韓貅的手,往前踏了兩步,從地上隨手撿起一根木頭,手中一運法力,那木頭便隨性任意,一如他心思那般變化成了一根……斧頭。
隨手一翻騰,敖吉轉身微笑:“怪說我當初在師兒在蛋殼中時便覺得麵善眼熟,原來早前我那化身的棕熊精,還與師兒有這麽一遭恩源……說起來,小師兒,你這個河神當了這麽許久,怎麽都想不起來,要來我北海處拜拜碼頭呢?”
韓貅一挑眉。
這意思,是這榆木腦袋終於開竅,想起了從前?
折扇抵唇,韓貅輕笑一聲:“原來你便是那位大名鼎鼎,卻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北海神若?哎呀呀,我以為,這拜碼頭一事,自古以來便無人能出河伯之右呢!”看敖吉眼中帶起疑惑,他笑著解釋道,“據說河伯特地於百川灌河、秋水時節前往拜會,望洋興歎,以己之庸俗膚淺反襯若君廣茂無邊,這樣的溢美之舉,誰人能比?貅不善言辭,又何必上門自取其辱呢?”
敖吉眨眨眼,唔了一聲,嚴肅地走到他麵前,淡淡道:
曾有詩言,“元始百靈定洪荒,天尊萬年傳神業。掌中輪迴,福澤芸芸眾生;門下仙道,威震浩瀚乾坤。”
裏頭說的便是麵前這位的元始天尊。所謂一氣化三清,太清老子的人教向來喜歡圈起來自己玩,於是自封神一役截教式微之後,闡教更是一時無量,可堪為道門正宗。
元始天尊乃是一尊英偉不凡的聖人,秉性持重嚴苛,最是目下無塵。見得許久不見的通天,卻是將麵上板得嚴絲合縫,更顯嚴厲。兩人相逢,相對而言,反倒是通天這個被兄長聯手外人好好算計一番的小弟,一派豁達散漫的模樣。
通天將手中黯淡無光的琉璃燈拋出,隨口便炸出一個消息:“看來多年不見,兄長想必也是聽了小弟的勸告,對手下弟子的看顧放鬆許多了。若不然,怎麽能教出燃燈這麽個癡狂邪性的弟子來,悄悄這都幹得什麽事?強行渡人,便是正經佛門出身的準提接引那兩個老流氓,也不過如此了吧。”
果然是怨念頗深,隨口一黑都不忘往佛門那兩位身上抹點泥。
在座中人權當做沒聽到這位少年模樣的俊美聖人是如何評論西方兩位,隻是在場的十二金仙,卻都不由凝神……
燃燈?
前麵已經說過,燃燈佛出家之前為燃燈道人,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闡教副教主,代師傳教於十二金仙,以致十二金仙稱其為“老師”,真可謂是“神仙班首,佛祖源流”。如今再次聽到老師的名字,卻是在上門“踢館”的通天教主這硬茬口中,十二金仙的立場頓時微妙了起來。
元始接過琉璃燈,一見之下,果然是他那曾經的大弟子燃燈的法寶,看向通天。雖然當初在封神大劫中聯手算計過通天,但對這個同源而生的小弟,他也是殊為了解。這種事情,多半所言非虛。特別是燃燈這法寶擺在麵前,隻需掐指一算便知真偽。
他心中湧上一股複雜心緒,垂下眉眼:
“是非曲直自有公論,隻是,你徒兒受了委屈,卻不應該來尋我——燃燈如今依然不是道門中人,便算是我教徒無方,他如今也是佛門的燃燈佛。”
要的便是他這一句諾。
“好!這是兄長說的,可千萬不要忘了。”通天颯然道,看向周遭默不作聲的十二金仙,“什麽樣的師父什麽樣的徒弟,兄長是能狠下心做大事的人,想來兄長的幾位徒弟,也是如此吧。”
這句話刺耳得很,卻也透露出看似已經平靜的通天,仍舊對當初兩位兄長合謀算計自己一事耿耿於懷。但他如此發泄出來,反而令元始默然無語地全盤接受。
當初為量劫蒙蔽心誌,又有西方二聖在背後推波助瀾,竟是一步一步走到如今這個局麵,待他發現,終究已經退無可退。如今佛道漸有平分天下之勢,燃燈的背走,更是一個明之昭昭的信號。他便是再如何白目,也已經明白,這確實一局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闡截之爭,最後的贏家卻是佛門。
千般思緒似流水般劃過,元始掃了一眼下首神色不一的弟子們,道:“為兄自然是會言出必行,燃燈貪嗔計較,不堪為徒,闡教中早便沒有這號人物,與他沒有絲毫幹係。廣成子,你去,務必將為師的話帶給眾人。”頓了頓,他又閉上眼,“還有這琉璃燈,你送去淨土,告誡他,日後多做智慧觀,修行先修心,渡業先渡己。”
修行先修心,渡業先渡己!
好毒的一句話,還要特特將燃燈的本命法寶送到極樂淨土,這是讓燃燈的醜事公之於眾。果然是不斷則已,一斷絕情!
廣成子等人立時為師尊的果決而暗自心驚。
聖人之言,含珠帶玉,看到這一點,通天便也心滿意足,對元始隨手拱手作揖。
恭送兩大聖人離開,十二金仙聚首,頓時因為燃燈被逐一事議論紛紛。雖說當初燃燈叛出闡教,但畢竟隻是“改投沙門”,他在闡教位高權重,德高望重,即使離開,但仍舊有很大的勢力留存。十二金仙嘴上不說,心中仍舊將他視作重要的老師兄長。
赤精子率先道:“哎呀這可如何是好,老師如此,的確是不智啊!”
廣成子瞥了他一眼,斥責道:“什麽老師?從今往後,我們唯有師尊,莫要忘記。”
十二金仙憤憤不平,然而其中一人例外——便是楊戩的師尊玉鼎真人。
隻聽他輕咳一聲,忍不住借此為自己徒兒楊戩澄清說明,末了道:“姑射神人根腳尚淺,修行日短,但做事的確是沒話說。我那徒弟就是個悶葫蘆,若不是他特意修書將此事原委告知,我那徒弟,便恐怕要被我罰在灌江口關禁閉一百多年來思過。說到底他也是苦主,難為他如此知情識趣,可見是個好孩子——至於老師,哎……到底是時移世易,人事易分。”
是啊,時移世易,人事易分。
十二金仙聞言,具是心中感傷,雖有惋惜,卻再無不服。
自此以後,卻是與燃燈斷絕幹係。而少了十二金仙這樁授業恩情,又沒了元始默認的庇佑,身受重傷還被代表著元始天尊的廣成子當中下了麵子,燃燈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卻是又恨又悔,捧著元始讓廣成子送來的斷情之語,心中一片淒神寒骨。
“修行先修心,渡業先渡己。咳咳……”燃燈運功療傷至一半,終因為心中反複湧動著此言,積鬱於心,一口淤血哽在喉頭,竟隱隱有走火入魔之相,“師父啊,當日你一句‘貪嗔計較’,便險些讓徒兒走火入魔,如今這句話……卻是說到了實處!”
他恨,他悔,他卻無可奈何。
“好個韓貅,好個敖吉,我隻以為你們是有自知之明,曉得不能隨意殺了我引發道佛之爭。想不到卻是有這般能耐,僅能勞動聖人大駕!當真……是我棋差一招,小覷了天下英雄啊!”
“師尊!還請莫要勞心勞力,養傷要緊啊!”身旁的金鵬湊上來,連忙道。
燃燈歎了口氣:“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或許,終究是我錯了。”
======================
另一邊,韓貅與敖吉兩人拜別了通天教主,三日之約轉眼已至,二人如約來到地府拜見地藏王菩薩。
地藏信守承諾,依然與後土娘娘,也就是孟婆商量過此事,不消多言,一捧特殊的忘憂散下去,瑤姬與熊槐這對苦命鴛鴦,便也算是終成正果。
看著輪迴池中兩人靈魄被分開,又隱隱被一道紅線牽記,韓貅心中悵然若失。
敖吉往日對瑤姬一直無可無不可,十分冷淡,今日卻長久凝視,若有所思。
事後,兩人離開地府,也不急著迴北海,一路緩步慢行,是打著要看遍山川美景的主意。
到了一處,敖吉忽然歎息一聲:“方才看到紅線寄情,我腦中閃過了很多東西,紛繁雜亂,卻又都是一閃而過,宛如過眼雲煙,即使以我的修為神識,卻發現絲毫琢磨不住。”
韓貅看著他,卻不答話。
——因為接下來,敖吉臉上就泛起一陣奇異的笑意:“師兒,你看這處,可覺得分外熟悉?”
韓貅順著他手指方向望去,卻因為眼前入目的景象而詫異挑眉:
蜿蜒的河水從林中潺潺而來,波光粼粼,碧波蕩漾,在夕陽下泛起清澈晴嵐。
這隻是一條普通的清澈河流。
卻又格外不同,熟悉到不同。
“這是……”
韓貅眼神一變,隻聽敖吉帶著笑意的聲音響起:“也真是不知地府這個鬼地方是有什麽莫名的瘴氣,令我終究差了那麽一線記不起要緊之事。不過,該是我的終究該是我的,逃也逃不開,看到這一幕,該記得的,不該記得的,我便都記得了。”
他鬆開韓貅的手,往前踏了兩步,從地上隨手撿起一根木頭,手中一運法力,那木頭便隨性任意,一如他心思那般變化成了一根……斧頭。
隨手一翻騰,敖吉轉身微笑:“怪說我當初在師兒在蛋殼中時便覺得麵善眼熟,原來早前我那化身的棕熊精,還與師兒有這麽一遭恩源……說起來,小師兒,你這個河神當了這麽許久,怎麽都想不起來,要來我北海處拜拜碼頭呢?”
韓貅一挑眉。
這意思,是這榆木腦袋終於開竅,想起了從前?
折扇抵唇,韓貅輕笑一聲:“原來你便是那位大名鼎鼎,卻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北海神若?哎呀呀,我以為,這拜碼頭一事,自古以來便無人能出河伯之右呢!”看敖吉眼中帶起疑惑,他笑著解釋道,“據說河伯特地於百川灌河、秋水時節前往拜會,望洋興歎,以己之庸俗膚淺反襯若君廣茂無邊,這樣的溢美之舉,誰人能比?貅不善言辭,又何必上門自取其辱呢?”
敖吉眨眨眼,唔了一聲,嚴肅地走到他麵前,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