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成魔,我亦為魔,天上地下,有我護著你。”
這時,熟悉的聲音響起,帶著令人動容的堅定和不容置疑。
“師兒……無論你變成什麽樣,我對你的心意都不會變。”
話音剛落,眼前的景象便好像被銳物擊破了一點。
由此一點,蛛網似地蔓延開來,“嘩”一聲清脆的響聲,世界仿佛化作琉璃,破碎斑駁,鏡像琉璃落至地上,化作虛無光點離散在空中。
入目是一片熟悉的風景,冰雪中俏生生立著幾樹桃花,靈氣四溢的太液池中泉水清冽,風吹花落,帶起陣陣漣漪。
——原來他根本沒有離開過雪淨天!
平白無故闖入雪淨天,一語不合就將自己拉入幻境中,可見來者不善!
韓貅心中一凜。
便在此時,韓貅終於發現了自己脫困後一直隱隱覺得哪裏不對:
方才瑤姬凝出神魄,浮在水麵上與自己座談;而如今徒見湖中漣漪陣陣,卻不見佳人芳蹤。
不對……
這雖有微風,但這漣漪卻來得不尋常!
聯想到自己方才陷於那神秘的幻境中,他眉峰一動,雙手舉起,看似平平無奇的一掌便向著那湖水中央拍去。
“阿彌陀佛!”
佛聲梵唱傳來,那一掌擊入湖水,卻在臨近水麵之時被一道無形的屏障所阻攔,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散入無形。
韓貅看向聲音來處,隻見一身穿□□、相貌古奇的老者,坐在一隻雄健的鹿身上。
草麻編織的僧鞋,足生祥雲,黑白兩色的□□上流動著玄妙的花紋,嫋嫋香風中含著檀香之氣,一手輕撫鹿背,一手平托琉璃燈。他身後仿佛傳來無限空靈佛語,迴蕩來去,更看見眾妙之門,在其後隱隱浮現!
這一幕,當真令人望而生畏。
若是尋常百姓見之,恐怕已經在驚懼之下跪地,口唿萬歲,悉曇無量,為之心折。縱然是修道者,恐怕也會見此被佛光感化,從此投入沙門。
然而韓貅見此,卻莫名心中有一股不安和隱隱的厭惡……而且,似乎還有些莫名的眼熟(?)。
同時這層不安、厭惡與眼熟深處,卻是一種,果然如此、意料之中的恍然。
他不由自主地按住胸口,卻不知自己這些種種複雜的心緒,是因何而起。
但無論如何,他並沒有為神聖景象迷了心智,反而神經緊繃,心知這位老者的修為定然是完勝於己,看氣象恐怕與敖吉差不多。能讓這位老者出山,親自來雪淨天當一迴討嫌的不速之客,恐怕他所圖不小!
“不知閣下是——”
“阿彌陀佛,劣佛之名不足掛齒,唯獨癡兒你,為何尚且留戀紅塵?”
“……”
剛一出口就放大招,也不給人一點反應做準備的時間麽?這樣真的好?
韓貅皺眉,“此話從何講起?”
便見那佛者仿佛無奈地歎了口氣:
“癡兒、愚人,當真可憐、可歎。你的機緣不在此地,為何要強求於此。”
韓貅道:“我的機緣在哪裏,恐怕除了天道,誰人也不知吧!尊者如此言說,未免有些嘩眾取寵了。汝不請自來,直入我雪淨天縱深之處,還困住我友人與我,如此行徑,想要我相信你說來出自善意,恐怕是有點困難吧!難道,這就是你佛門行事作風?”
“呔!豎子無狀,信口雌黃。”
那佛者雖然如此作佯怒狀,但眼中卻飛快閃過一道精光,心中暗自忖度道:
“真是想不到,好不容易等到敖吉離開,又尋得此時,元還想要畢其功於一役。
然而琉璃燈境中的小世界居然都絲毫困不住這條小龍,不過片刻功夫就已然脫困!他對他與敖吉之間的感情,就當真如此有自信,絲毫都不能動搖?也真是奇怪!
又或者說,是這小龍天生龍胎,佛性深厚,所以琉璃燈境對他才猶如紙糊?”
他心中感受了一番那水中另一處小世界的情況,果然不出所料,令他心下稍安:
看來,琉璃燈境果然是沒問題的。
那麽問題,顯然就隻能出在這個看似稚嫩青澀的小龍身上!
好吧,不管是因為這小龍對敖吉孽根深種,還是因為他天生佛緣,他都不能白白放過如此大有前途之龍。
……既然琉璃燈境沒辦法引出他內心魔障,令他主動剔除六根,那麽他便隻能親手想幫了。
阿彌陀佛,度化天下人,乃是我佛慈悲,佛門中人理所當然的責任呐。
如此想過,佛者心中依然堅定了信念,口中念到:“多說無益,朽木難雕,劣佛今日便來教汝領略一番極樂世界——唯我婆娑!”
佛珠一甩,那八十一顆雕有佛像金身的菩提佛珠騰然而起,便以勢不可擋之勢,向韓貅襲來。
及至韓貅頭頂上方三尺處,陡然變大為隱隱能套入一人大小,緩慢地轉動起來,仿佛有一隻無形大手,在上麵撥動著佛珠。
佛珠中仿佛帶著萬千真言,不斷旋轉的同時也在不斷向下降,須臾便壓迫到韓貅頭上三寸。
此時韓貅才發現這佛珠中帶著一股特殊的壓迫,仿佛要強行讓他屈膝俯首,壓得他乖乖納頭而拜。
他心中驚怒不定,但心念急轉,已然發現這老禿驢雖然蠻不講理,但顯然是更樂意生擒,而非將自己打死,心中有了計較:
“兀那蠻不講理的老佛陀,好生霸道,這是要強行渡我不成!呔,你倒是好膽,卻小心敖吉迴來,將你那辛辛苦苦修出來的滿頭舍利子全數拔幹淨!”
“癡兒口無遮攔。”
佛陀冷笑一聲,雖然依舊法相端莊,但語氣中卻已經有了冷笑的怒意:
“還不知悔改,我既然來此,又怎會不做好萬全之策。龍王生性霸道,我早已蒙蔽了天機防他一手。癡兒!你也不要枉費心機了,你等不到敖吉迴來。”
哦?
這人看來果然是有備而來,還知道敖吉今日去東海與兄弟們會麵?
韓貅心神電轉,口中急急而道,言語中已然顯出幾分不穩,大滴大滴的汗珠落下:
“哼,今日等不到又如何,日後他照樣會替我討迴公道!”
“身為男子卻不知廉恥,委身人下,枉費了你先天龍胎的佛緣。然而,縱然那敖吉小兒對你情根深種,但孽緣終究是孽緣,便是他那兄長們都不會認同!你放心好了,他不會記得你多久,看如今時節,恐怕他已經飲下了劣佛特意為他準備的那杯忘塵酒,一了塵緣。”
佛陀笑了一聲,接到:
“難為你這孩子心性堅韌,劣佛活了這麽久,頭一迴見到能在如此短暫時間內衝破琉璃燈境之人,真不知該誇你一句心誌不凡,還是該歎息你冥頑不靈。不過放心,日後,這些種種凡塵孽緣,便都不會再讓你牽掛於心了!”
韓貅眼中閃過一絲驚怒。
隻見那佛陀麵容一肅,手中托舉的那盞光明琉璃燈輕輕一顫,變幻出無數似幻亦真的變體,圍繞著韓貅周圍齊齊而動,那燈的蓮花底座上托著明亮燭火,燭火中隱現一吟唱佛咒的羅漢,身受烈火焚身之刑卻吟誦不斷。
那梵音陣陣,韓貅越是運功抵抗,越是深入耳中,震得他頭皮發麻,神魂俱震。
無數變換的燭火,無數入耳的佛唱,無數轉動的佛珠,韓貅被三層佛功包圍在其中,雖然盡力抵抗,卻也頻現頹勢。
恍惚間,他感覺仿佛時光倒退,以往和敖吉的種種曆曆在目。
是的,想起與敖吉在一起種種甜蜜歡欣之日,似乎便能稍解此刻的痛苦。
“哦?還在負隅頑抗麽?然而好日難再,劣佛便要看看,汝短暫的生命中,有多少迴憶足夠你來緬懷,能不能支撐到那不可能出現之人來到。”
年邁的佛陀笑了,他笑起來,原本寶相莊嚴的模樣便有了一絲為何的裂縫,不再那麽慈和,反而顯出原本的強勢與傲慢來。
不錯,即使燃燈離開玄宗,投入沙門,也並不意味著他就看穿生死,勘破紅塵。
應該說恰恰相反,正因為西天極樂世界與他交易,讓他看到了比原本更好的未來,更大的權利,他才來的。
在西天,準提接引兩大聖人視他為座上賓,地位比現世佛如來更加尊崇。
但在道門呢?
無數高強之輩,即使他師父乃是七大聖人之一,但還是有無數法力高強之輩,是元始都不能隨意輕忽的。
而即使那淩駕一切聖人之上的道祖鴻鈞已經以身合道,但看封神一役最後,四聖合謀結果被鴻鈞橫插一腳帶走通天去麵壁,實則也是救人,便可知曉——鴻鈞雖然合道,看似無情,但正因為成了天道,反而對玄門種種了若指掌。
而自己英雄輩出的玄門道宗,算來卻要委屈與十二個師兄弟同列!
燃燈如何願意?
他不願意,所以他選擇了背出玄門而入沙門。
當然,入了沙門,卻也不意味著從此就高枕無憂。
畢竟他是一個外來者;論起佛法精深,又定然比不上正統西天出身。
如未來佛彌勒之佛法深不可測,嬉笑怒罵間卻隱現風雲之象。
而地藏王雖成佛之路坎坷,迄今仍為代理佛,但無論威望、佛法與修為都不容小覷。
既然如此,他隻能從旁著手。
想來,為西天渡化去可貴的有生力量,便足以讓他建立起自己的威望,甚至這些被他渡化之人,還能成為他在西天天然的部署吧!
可惜楊戩看穿了自己的心思,為防楊戩徹底將那件事傳揚於十二金仙知曉,他隻能暫且按兵不動。
但到底布局多年,如此放棄,豈不可惜?
若是將巫山神女度化,想來蜀地佛門之振興便指日可待。
而韓貅乃是先天龍胎,日後前途無量。
至於敖吉,北海龍宮一脈掌控龍族主脈,若能一並度化,那樣,自己的實力恐怕那準提接引兩個老牌聖人都要側目了吧!哈哈哈哈!
這時,熟悉的聲音響起,帶著令人動容的堅定和不容置疑。
“師兒……無論你變成什麽樣,我對你的心意都不會變。”
話音剛落,眼前的景象便好像被銳物擊破了一點。
由此一點,蛛網似地蔓延開來,“嘩”一聲清脆的響聲,世界仿佛化作琉璃,破碎斑駁,鏡像琉璃落至地上,化作虛無光點離散在空中。
入目是一片熟悉的風景,冰雪中俏生生立著幾樹桃花,靈氣四溢的太液池中泉水清冽,風吹花落,帶起陣陣漣漪。
——原來他根本沒有離開過雪淨天!
平白無故闖入雪淨天,一語不合就將自己拉入幻境中,可見來者不善!
韓貅心中一凜。
便在此時,韓貅終於發現了自己脫困後一直隱隱覺得哪裏不對:
方才瑤姬凝出神魄,浮在水麵上與自己座談;而如今徒見湖中漣漪陣陣,卻不見佳人芳蹤。
不對……
這雖有微風,但這漣漪卻來得不尋常!
聯想到自己方才陷於那神秘的幻境中,他眉峰一動,雙手舉起,看似平平無奇的一掌便向著那湖水中央拍去。
“阿彌陀佛!”
佛聲梵唱傳來,那一掌擊入湖水,卻在臨近水麵之時被一道無形的屏障所阻攔,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散入無形。
韓貅看向聲音來處,隻見一身穿□□、相貌古奇的老者,坐在一隻雄健的鹿身上。
草麻編織的僧鞋,足生祥雲,黑白兩色的□□上流動著玄妙的花紋,嫋嫋香風中含著檀香之氣,一手輕撫鹿背,一手平托琉璃燈。他身後仿佛傳來無限空靈佛語,迴蕩來去,更看見眾妙之門,在其後隱隱浮現!
這一幕,當真令人望而生畏。
若是尋常百姓見之,恐怕已經在驚懼之下跪地,口唿萬歲,悉曇無量,為之心折。縱然是修道者,恐怕也會見此被佛光感化,從此投入沙門。
然而韓貅見此,卻莫名心中有一股不安和隱隱的厭惡……而且,似乎還有些莫名的眼熟(?)。
同時這層不安、厭惡與眼熟深處,卻是一種,果然如此、意料之中的恍然。
他不由自主地按住胸口,卻不知自己這些種種複雜的心緒,是因何而起。
但無論如何,他並沒有為神聖景象迷了心智,反而神經緊繃,心知這位老者的修為定然是完勝於己,看氣象恐怕與敖吉差不多。能讓這位老者出山,親自來雪淨天當一迴討嫌的不速之客,恐怕他所圖不小!
“不知閣下是——”
“阿彌陀佛,劣佛之名不足掛齒,唯獨癡兒你,為何尚且留戀紅塵?”
“……”
剛一出口就放大招,也不給人一點反應做準備的時間麽?這樣真的好?
韓貅皺眉,“此話從何講起?”
便見那佛者仿佛無奈地歎了口氣:
“癡兒、愚人,當真可憐、可歎。你的機緣不在此地,為何要強求於此。”
韓貅道:“我的機緣在哪裏,恐怕除了天道,誰人也不知吧!尊者如此言說,未免有些嘩眾取寵了。汝不請自來,直入我雪淨天縱深之處,還困住我友人與我,如此行徑,想要我相信你說來出自善意,恐怕是有點困難吧!難道,這就是你佛門行事作風?”
“呔!豎子無狀,信口雌黃。”
那佛者雖然如此作佯怒狀,但眼中卻飛快閃過一道精光,心中暗自忖度道:
“真是想不到,好不容易等到敖吉離開,又尋得此時,元還想要畢其功於一役。
然而琉璃燈境中的小世界居然都絲毫困不住這條小龍,不過片刻功夫就已然脫困!他對他與敖吉之間的感情,就當真如此有自信,絲毫都不能動搖?也真是奇怪!
又或者說,是這小龍天生龍胎,佛性深厚,所以琉璃燈境對他才猶如紙糊?”
他心中感受了一番那水中另一處小世界的情況,果然不出所料,令他心下稍安:
看來,琉璃燈境果然是沒問題的。
那麽問題,顯然就隻能出在這個看似稚嫩青澀的小龍身上!
好吧,不管是因為這小龍對敖吉孽根深種,還是因為他天生佛緣,他都不能白白放過如此大有前途之龍。
……既然琉璃燈境沒辦法引出他內心魔障,令他主動剔除六根,那麽他便隻能親手想幫了。
阿彌陀佛,度化天下人,乃是我佛慈悲,佛門中人理所當然的責任呐。
如此想過,佛者心中依然堅定了信念,口中念到:“多說無益,朽木難雕,劣佛今日便來教汝領略一番極樂世界——唯我婆娑!”
佛珠一甩,那八十一顆雕有佛像金身的菩提佛珠騰然而起,便以勢不可擋之勢,向韓貅襲來。
及至韓貅頭頂上方三尺處,陡然變大為隱隱能套入一人大小,緩慢地轉動起來,仿佛有一隻無形大手,在上麵撥動著佛珠。
佛珠中仿佛帶著萬千真言,不斷旋轉的同時也在不斷向下降,須臾便壓迫到韓貅頭上三寸。
此時韓貅才發現這佛珠中帶著一股特殊的壓迫,仿佛要強行讓他屈膝俯首,壓得他乖乖納頭而拜。
他心中驚怒不定,但心念急轉,已然發現這老禿驢雖然蠻不講理,但顯然是更樂意生擒,而非將自己打死,心中有了計較:
“兀那蠻不講理的老佛陀,好生霸道,這是要強行渡我不成!呔,你倒是好膽,卻小心敖吉迴來,將你那辛辛苦苦修出來的滿頭舍利子全數拔幹淨!”
“癡兒口無遮攔。”
佛陀冷笑一聲,雖然依舊法相端莊,但語氣中卻已經有了冷笑的怒意:
“還不知悔改,我既然來此,又怎會不做好萬全之策。龍王生性霸道,我早已蒙蔽了天機防他一手。癡兒!你也不要枉費心機了,你等不到敖吉迴來。”
哦?
這人看來果然是有備而來,還知道敖吉今日去東海與兄弟們會麵?
韓貅心神電轉,口中急急而道,言語中已然顯出幾分不穩,大滴大滴的汗珠落下:
“哼,今日等不到又如何,日後他照樣會替我討迴公道!”
“身為男子卻不知廉恥,委身人下,枉費了你先天龍胎的佛緣。然而,縱然那敖吉小兒對你情根深種,但孽緣終究是孽緣,便是他那兄長們都不會認同!你放心好了,他不會記得你多久,看如今時節,恐怕他已經飲下了劣佛特意為他準備的那杯忘塵酒,一了塵緣。”
佛陀笑了一聲,接到:
“難為你這孩子心性堅韌,劣佛活了這麽久,頭一迴見到能在如此短暫時間內衝破琉璃燈境之人,真不知該誇你一句心誌不凡,還是該歎息你冥頑不靈。不過放心,日後,這些種種凡塵孽緣,便都不會再讓你牽掛於心了!”
韓貅眼中閃過一絲驚怒。
隻見那佛陀麵容一肅,手中托舉的那盞光明琉璃燈輕輕一顫,變幻出無數似幻亦真的變體,圍繞著韓貅周圍齊齊而動,那燈的蓮花底座上托著明亮燭火,燭火中隱現一吟唱佛咒的羅漢,身受烈火焚身之刑卻吟誦不斷。
那梵音陣陣,韓貅越是運功抵抗,越是深入耳中,震得他頭皮發麻,神魂俱震。
無數變換的燭火,無數入耳的佛唱,無數轉動的佛珠,韓貅被三層佛功包圍在其中,雖然盡力抵抗,卻也頻現頹勢。
恍惚間,他感覺仿佛時光倒退,以往和敖吉的種種曆曆在目。
是的,想起與敖吉在一起種種甜蜜歡欣之日,似乎便能稍解此刻的痛苦。
“哦?還在負隅頑抗麽?然而好日難再,劣佛便要看看,汝短暫的生命中,有多少迴憶足夠你來緬懷,能不能支撐到那不可能出現之人來到。”
年邁的佛陀笑了,他笑起來,原本寶相莊嚴的模樣便有了一絲為何的裂縫,不再那麽慈和,反而顯出原本的強勢與傲慢來。
不錯,即使燃燈離開玄宗,投入沙門,也並不意味著他就看穿生死,勘破紅塵。
應該說恰恰相反,正因為西天極樂世界與他交易,讓他看到了比原本更好的未來,更大的權利,他才來的。
在西天,準提接引兩大聖人視他為座上賓,地位比現世佛如來更加尊崇。
但在道門呢?
無數高強之輩,即使他師父乃是七大聖人之一,但還是有無數法力高強之輩,是元始都不能隨意輕忽的。
而即使那淩駕一切聖人之上的道祖鴻鈞已經以身合道,但看封神一役最後,四聖合謀結果被鴻鈞橫插一腳帶走通天去麵壁,實則也是救人,便可知曉——鴻鈞雖然合道,看似無情,但正因為成了天道,反而對玄門種種了若指掌。
而自己英雄輩出的玄門道宗,算來卻要委屈與十二個師兄弟同列!
燃燈如何願意?
他不願意,所以他選擇了背出玄門而入沙門。
當然,入了沙門,卻也不意味著從此就高枕無憂。
畢竟他是一個外來者;論起佛法精深,又定然比不上正統西天出身。
如未來佛彌勒之佛法深不可測,嬉笑怒罵間卻隱現風雲之象。
而地藏王雖成佛之路坎坷,迄今仍為代理佛,但無論威望、佛法與修為都不容小覷。
既然如此,他隻能從旁著手。
想來,為西天渡化去可貴的有生力量,便足以讓他建立起自己的威望,甚至這些被他渡化之人,還能成為他在西天天然的部署吧!
可惜楊戩看穿了自己的心思,為防楊戩徹底將那件事傳揚於十二金仙知曉,他隻能暫且按兵不動。
但到底布局多年,如此放棄,豈不可惜?
若是將巫山神女度化,想來蜀地佛門之振興便指日可待。
而韓貅乃是先天龍胎,日後前途無量。
至於敖吉,北海龍宮一脈掌控龍族主脈,若能一並度化,那樣,自己的實力恐怕那準提接引兩個老牌聖人都要側目了吧!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