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貅眼尾的暈紅似乎更加深了些,他將自己的臉轉迴去,不想讓自己的表情一覽無遺,心裏怦怦直跳,又是甜蜜的緊張,又是帶著一番幽怨的氣苦。
本就對敖吉心懷遐思,偏偏這個榆木腦袋大概是在水裏泡久了,當真是又呆又傻,說不過自己便直接上手,害他每次都又喜又怒,還要時刻擔憂自己那一點心思被他發現。
哎……雖然每次都調侃敖吉是年紀一大把的老人家,但其實,每次聽到敖吉反駁自己青春正好、可以和自己再鬥嘴無數會元的時候,韓貅才是那個在心裏暗喜的人呐!
氣氛一下子有些變化,就算是遲鈍如敖吉,也察覺不對。就算此刻心亂如麻,他也不願因為自己的一點遐思而讓兩人疏遠了——小師兒讓他放不下,這是還在龍胎裏就定下的定律,現在這定律隻有越發牢固的。
“罷罷罷,論嘴皮子再過三百年我也鬥不過你,還不如看看這西王母的請帖。”
韓貅恩了一聲,取過請帖,口中說出口的埋怨帶著點意味不明的嗔怪:“明明是給我的請帖,為什麽要寄到雪淨天去。”
“我這麽遠關係的人都送到,恐怕這次西王母請了不少人,青鳥姑娘為了趕時間出此下策,也不是不可理解。”
若是傳信的青鳥在此,恐怕要怒極拍案反駁:誰不知道姑射山人一年有一半時間住在雪淨天,剩下一半時間呆在姑射山,送信隻能送到陣法裏,根本不能確認送達,而普天之下能夠隨意進出姑射山的,隻有你這北海龍王、通天教主和南地的瑤姬仙子!我不送到你這裏,還能到誰那裏去!
青鳥不在此地,自是百口莫辯。好在韓貅心細如發,心中早有答案,聽到敖吉這遲鈍的猜測,也早已是見怪不怪地暗翻了個白眼,低頭打開信箋。
“……”
“怎麽了?”敖吉見韓貅神色不對,連忙詢問。
方才還有閑情插科打諢的韓貅此刻卻是眉頭深鎖,放下信箋露出冷沉的麵容:“難怪送到我這裏的乃是最高層次的請柬——瑤姬,出事了,西王母邀我……去瑤池法會共審瑤姬。”
“什麽?”
===============================
瑤姬乃是西王母之女,未嫁而死,葬於巫鹹山,因而為神,精魂化為靈芝,別號雲華夫人。這樣說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她是誰,她還有一個稱號,叫做巫山神女。
身為西王母的女兒,瑤姬是姐妹群裏最美豔最多情的,她好憧憬,好做花季少女粉紅色的夢,幾度夢中,英俊的少年已經踏著七彩祥雲來接她了,卻屢屢被靈鵲兒驚醒。
常言道天嫉紅顏,佳人薄命,姑娘無端地竟纏綿床塌,患起那無名的絕症,花園裏、小河邊,再也聽不到她銀鈴也似的笑聲。西王母身為瑤池之主,為仙女之首,掌能活死人、肉白骨的瓊漿玉露,然而藥能醫病,不能醫命,瑤姬還是終於香消玉殞。
她的屍身葬在鹹山之南,巫山之陽,香魂飄到姑瑤山化作芬芳的瑤草。瑤草花色嫩黃,葉子雙生,結的果實似菟絲。女子若服食了瑤草果,便會變得明豔漂亮,惹人喜歡。
據說,瑤草在姑瑤山上,晝吸日精,夜納月華,若幹年後,修煉成巫山神女,芳名瑤姬。
瑤姬與韓貅本無交情,隻是卻因為凡人的一句詩“仙中姑射接瑤姬,成陣清香擁路歧”,令瑤姬心中對姑射這個與自己齊名的秀美神仙心生好奇,央著王母在一次蟠桃宴時請來了平時深居簡出的韓貅與敖吉兩人。
那次蟠桃宴可是格外有趣,韓貅與瑤姬兩個具是又好(二聲)顏色、又好(四聲)顏色之人,性格具是帶著乖張不羈又天真爛漫的人,一個是西王母的心頭肉,一個被敖吉捧在手心,正是一見如故,相交莫逆。
西王母愛重瑤姬,從以瑤池為其起名便可窺見一斑。她自女兒死後很是傷心過一段時間,見女兒終於修煉有成,更是對她百依百順。隻是瑤姬性格與尋常仙女不同,如今見她與韓貅交好,自然沒有不樂見其成的。
心中一轉,便想到一節,道:“想不到瑤兒與韓公子如此投契,看著兩個小孩模樣湊在一起,到活像一對小姐弟呢!”
原本看這兩人一見如故黏在一起,敖吉心中很有些不得勁,此刻聽了西王母的話一看,心中一樂,果然,這兩個姿容靈秀的仙童玉女般湊在一塊兒,卻沒有什麽般配的感覺,反而像是勾肩搭背的兩隻小動物抱團取暖。他心中頓時一鬆,想到西王母正心憂瑤姬跟腳一事,便送出一個順水人情道:“我這幾日正配師兒練控雪一術,師兒年少,心無定型,恰好瑤姬仙子與師兒一樣都愛雪,不若共掌控雪之術。”
說著便從懷中取出兩件東西:“此名為貯雪琉璃淨瓶,瓶內盛著數片雪,當由瑤姬仙子保管。此名為擊雪黃金著,每遇彤雲密布,姑射便可用黃金箸敲出一片雪來,下一尺瑞雪。”他將淨瓶與黃金著分與兩人。
韓貅與瑤姬欣然收下,王母開懷,差掌管蟠桃園的仙女董雙成奉上蟠桃瓊漿。
一時姑射、巫山,飲得都醉。把金箸敲著琉璃淨瓶,待要唱隻曲兒。錯敲翻了琉璃淨瓶,傾出雪來,當年便好大雪。
當年便曾有隻曲兒:西天王母宴瑤池,瑤姬擊破瓊苞。零珠碎玉,被姑射真人,撒向空拋。乾坤皓彩中宵,海月流光色共交。向曉來、銀壓琅,數枝斜墜玉鞭梢。荊山隈,碧水曲,際晚飛禽,冒寒歸去無巢。簷前為愛成簪箸,不許兒童使杖敲。待效他、當日袁安謝女,才詞詠嘲。
然而提起瑤姬,卻又有一樁事不得不提。前文便說,瑤姬與韓貅雖然性格不同,骨子裏卻都有一股叛逆乖張和天真意氣。隻是韓貅的真性情隻愛顯露在親近之人麵前,而瑤姬的乖僻卻是三界聞名。她性子爛漫,熱情大膽為常人所不容。
這次令西王母急令青鳥特意送信相邀,便是因為那一樁多年以前的姻緣。
昔楚懷王赴湖北雲夢澤畋獵,小憩於高唐館,朦朧中,見一女子嫋嫋娉娉,款款行來,自言:“我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台,精魂為草,實曰靈芝。妾在巫山之陽,高邱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楚王見她稟天地陰陽造化之妙,得天獨厚,含有天地間一切之美。“其象無雙,其美無極”,她的相貌容顏,無人能比,“其狀峨峨,何可極言”,其狀貌之美,已到了無可言談的地步,驚為天人,愛慕心生,遂留下了一段風流佳話。
楚王恍然夢醒,芳影無蹤,遺香猶存。
王不能忘情於瑤姬,尋至雲夢陽台巫山,但見峰巒秀麗,雲蒸霞蔚,鄉閭相傳,此雲乃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茂如蒼鬆,美若姣姬。王在巫山臨江側修築樓閣,號為“朝雲”,以示懷念。
事隔經年,巫山神女之容色引人遐思神瀆,之後楚襄王與宋玉再遊高唐,念及此時,宋玉又夢神女,求愛不得,翌日作《神女賦》,然而世人以訛傳訛,誤稱為襄王夢遇神女,有說“襄王有意,神女無心”者,又有說襄王夜幸神女者,不一而足。
如今凡間時至有漢一代,也不知是誰起的頭,講究什麽禮教綱常,連帶著追究到仙家私情,跑來追根溯源,有好事者跑去二郎神廟中狀告瑤姬為女不潔,與懷王、宋玉、襄王私相授受。
此事原也隻是一樁誤會,說到底不過是《神女賦》引得誤會,韓貅與瑤姬私交甚篤,自然知道,瑤姬從始至終隻是在雲夢澤對懷王一見傾心,心無他想,更是在懷王死後去地府求來了他的靈魄,放至那琉璃淨瓶中,以冰寒雪花保存,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守得懷王複生。
也因此,蜀地後來才從來不見落雪。
然而二郎神乃是司法天神,最是嚴苛不過,也不知撞了什麽邪,居然拋開宋玉、襄王一樁,揪著瑤姬與懷王的私情不放手,硬要說瑤姬乃是為女不貞,自甘墮落,觸犯天條!
別的也就算了,說瑤姬“自甘墮落,與凡人苟合”這一段徹底惹到了瑤姬,她心高氣傲,咬定了自己就是心許懷王,私動凡心。於是兩人越鬧越大,最後二郎神這位司法天神竟判處要抽瑤姬仙骨的決定來。
西王母徹底坐不住了,好不容易女兒複生,難不成還要因為幾個凡人之言,讓女兒再死一次?若是抽了仙骨,那可就真是萬劫不複,魂飛魄散,不入輪迴!
韓貅飛快地將事情擼清,轉眼間兩人已是化光趕到瑤池。
可憐以往百花競相的瑤池仙境,此時竟是花葉凋零,瑤池靜水,眾仙女沉默不語。韓貅與敖吉兩人化光直至正堂,落地之後才發現此地竟是人滿為患,皆是一眾西王母之子女連忙行禮問好。
“罷罷罷,不必多禮了,姑射,你看這次的事可怎生是好啊,哎呀,我最心疼的便是瑤兒,可瑤兒這個倔脾氣,真是要急死我了!”
本就對敖吉心懷遐思,偏偏這個榆木腦袋大概是在水裏泡久了,當真是又呆又傻,說不過自己便直接上手,害他每次都又喜又怒,還要時刻擔憂自己那一點心思被他發現。
哎……雖然每次都調侃敖吉是年紀一大把的老人家,但其實,每次聽到敖吉反駁自己青春正好、可以和自己再鬥嘴無數會元的時候,韓貅才是那個在心裏暗喜的人呐!
氣氛一下子有些變化,就算是遲鈍如敖吉,也察覺不對。就算此刻心亂如麻,他也不願因為自己的一點遐思而讓兩人疏遠了——小師兒讓他放不下,這是還在龍胎裏就定下的定律,現在這定律隻有越發牢固的。
“罷罷罷,論嘴皮子再過三百年我也鬥不過你,還不如看看這西王母的請帖。”
韓貅恩了一聲,取過請帖,口中說出口的埋怨帶著點意味不明的嗔怪:“明明是給我的請帖,為什麽要寄到雪淨天去。”
“我這麽遠關係的人都送到,恐怕這次西王母請了不少人,青鳥姑娘為了趕時間出此下策,也不是不可理解。”
若是傳信的青鳥在此,恐怕要怒極拍案反駁:誰不知道姑射山人一年有一半時間住在雪淨天,剩下一半時間呆在姑射山,送信隻能送到陣法裏,根本不能確認送達,而普天之下能夠隨意進出姑射山的,隻有你這北海龍王、通天教主和南地的瑤姬仙子!我不送到你這裏,還能到誰那裏去!
青鳥不在此地,自是百口莫辯。好在韓貅心細如發,心中早有答案,聽到敖吉這遲鈍的猜測,也早已是見怪不怪地暗翻了個白眼,低頭打開信箋。
“……”
“怎麽了?”敖吉見韓貅神色不對,連忙詢問。
方才還有閑情插科打諢的韓貅此刻卻是眉頭深鎖,放下信箋露出冷沉的麵容:“難怪送到我這裏的乃是最高層次的請柬——瑤姬,出事了,西王母邀我……去瑤池法會共審瑤姬。”
“什麽?”
===============================
瑤姬乃是西王母之女,未嫁而死,葬於巫鹹山,因而為神,精魂化為靈芝,別號雲華夫人。這樣說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她是誰,她還有一個稱號,叫做巫山神女。
身為西王母的女兒,瑤姬是姐妹群裏最美豔最多情的,她好憧憬,好做花季少女粉紅色的夢,幾度夢中,英俊的少年已經踏著七彩祥雲來接她了,卻屢屢被靈鵲兒驚醒。
常言道天嫉紅顏,佳人薄命,姑娘無端地竟纏綿床塌,患起那無名的絕症,花園裏、小河邊,再也聽不到她銀鈴也似的笑聲。西王母身為瑤池之主,為仙女之首,掌能活死人、肉白骨的瓊漿玉露,然而藥能醫病,不能醫命,瑤姬還是終於香消玉殞。
她的屍身葬在鹹山之南,巫山之陽,香魂飄到姑瑤山化作芬芳的瑤草。瑤草花色嫩黃,葉子雙生,結的果實似菟絲。女子若服食了瑤草果,便會變得明豔漂亮,惹人喜歡。
據說,瑤草在姑瑤山上,晝吸日精,夜納月華,若幹年後,修煉成巫山神女,芳名瑤姬。
瑤姬與韓貅本無交情,隻是卻因為凡人的一句詩“仙中姑射接瑤姬,成陣清香擁路歧”,令瑤姬心中對姑射這個與自己齊名的秀美神仙心生好奇,央著王母在一次蟠桃宴時請來了平時深居簡出的韓貅與敖吉兩人。
那次蟠桃宴可是格外有趣,韓貅與瑤姬兩個具是又好(二聲)顏色、又好(四聲)顏色之人,性格具是帶著乖張不羈又天真爛漫的人,一個是西王母的心頭肉,一個被敖吉捧在手心,正是一見如故,相交莫逆。
西王母愛重瑤姬,從以瑤池為其起名便可窺見一斑。她自女兒死後很是傷心過一段時間,見女兒終於修煉有成,更是對她百依百順。隻是瑤姬性格與尋常仙女不同,如今見她與韓貅交好,自然沒有不樂見其成的。
心中一轉,便想到一節,道:“想不到瑤兒與韓公子如此投契,看著兩個小孩模樣湊在一起,到活像一對小姐弟呢!”
原本看這兩人一見如故黏在一起,敖吉心中很有些不得勁,此刻聽了西王母的話一看,心中一樂,果然,這兩個姿容靈秀的仙童玉女般湊在一塊兒,卻沒有什麽般配的感覺,反而像是勾肩搭背的兩隻小動物抱團取暖。他心中頓時一鬆,想到西王母正心憂瑤姬跟腳一事,便送出一個順水人情道:“我這幾日正配師兒練控雪一術,師兒年少,心無定型,恰好瑤姬仙子與師兒一樣都愛雪,不若共掌控雪之術。”
說著便從懷中取出兩件東西:“此名為貯雪琉璃淨瓶,瓶內盛著數片雪,當由瑤姬仙子保管。此名為擊雪黃金著,每遇彤雲密布,姑射便可用黃金箸敲出一片雪來,下一尺瑞雪。”他將淨瓶與黃金著分與兩人。
韓貅與瑤姬欣然收下,王母開懷,差掌管蟠桃園的仙女董雙成奉上蟠桃瓊漿。
一時姑射、巫山,飲得都醉。把金箸敲著琉璃淨瓶,待要唱隻曲兒。錯敲翻了琉璃淨瓶,傾出雪來,當年便好大雪。
當年便曾有隻曲兒:西天王母宴瑤池,瑤姬擊破瓊苞。零珠碎玉,被姑射真人,撒向空拋。乾坤皓彩中宵,海月流光色共交。向曉來、銀壓琅,數枝斜墜玉鞭梢。荊山隈,碧水曲,際晚飛禽,冒寒歸去無巢。簷前為愛成簪箸,不許兒童使杖敲。待效他、當日袁安謝女,才詞詠嘲。
然而提起瑤姬,卻又有一樁事不得不提。前文便說,瑤姬與韓貅雖然性格不同,骨子裏卻都有一股叛逆乖張和天真意氣。隻是韓貅的真性情隻愛顯露在親近之人麵前,而瑤姬的乖僻卻是三界聞名。她性子爛漫,熱情大膽為常人所不容。
這次令西王母急令青鳥特意送信相邀,便是因為那一樁多年以前的姻緣。
昔楚懷王赴湖北雲夢澤畋獵,小憩於高唐館,朦朧中,見一女子嫋嫋娉娉,款款行來,自言:“我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台,精魂為草,實曰靈芝。妾在巫山之陽,高邱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楚王見她稟天地陰陽造化之妙,得天獨厚,含有天地間一切之美。“其象無雙,其美無極”,她的相貌容顏,無人能比,“其狀峨峨,何可極言”,其狀貌之美,已到了無可言談的地步,驚為天人,愛慕心生,遂留下了一段風流佳話。
楚王恍然夢醒,芳影無蹤,遺香猶存。
王不能忘情於瑤姬,尋至雲夢陽台巫山,但見峰巒秀麗,雲蒸霞蔚,鄉閭相傳,此雲乃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茂如蒼鬆,美若姣姬。王在巫山臨江側修築樓閣,號為“朝雲”,以示懷念。
事隔經年,巫山神女之容色引人遐思神瀆,之後楚襄王與宋玉再遊高唐,念及此時,宋玉又夢神女,求愛不得,翌日作《神女賦》,然而世人以訛傳訛,誤稱為襄王夢遇神女,有說“襄王有意,神女無心”者,又有說襄王夜幸神女者,不一而足。
如今凡間時至有漢一代,也不知是誰起的頭,講究什麽禮教綱常,連帶著追究到仙家私情,跑來追根溯源,有好事者跑去二郎神廟中狀告瑤姬為女不潔,與懷王、宋玉、襄王私相授受。
此事原也隻是一樁誤會,說到底不過是《神女賦》引得誤會,韓貅與瑤姬私交甚篤,自然知道,瑤姬從始至終隻是在雲夢澤對懷王一見傾心,心無他想,更是在懷王死後去地府求來了他的靈魄,放至那琉璃淨瓶中,以冰寒雪花保存,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守得懷王複生。
也因此,蜀地後來才從來不見落雪。
然而二郎神乃是司法天神,最是嚴苛不過,也不知撞了什麽邪,居然拋開宋玉、襄王一樁,揪著瑤姬與懷王的私情不放手,硬要說瑤姬乃是為女不貞,自甘墮落,觸犯天條!
別的也就算了,說瑤姬“自甘墮落,與凡人苟合”這一段徹底惹到了瑤姬,她心高氣傲,咬定了自己就是心許懷王,私動凡心。於是兩人越鬧越大,最後二郎神這位司法天神竟判處要抽瑤姬仙骨的決定來。
西王母徹底坐不住了,好不容易女兒複生,難不成還要因為幾個凡人之言,讓女兒再死一次?若是抽了仙骨,那可就真是萬劫不複,魂飛魄散,不入輪迴!
韓貅飛快地將事情擼清,轉眼間兩人已是化光趕到瑤池。
可憐以往百花競相的瑤池仙境,此時竟是花葉凋零,瑤池靜水,眾仙女沉默不語。韓貅與敖吉兩人化光直至正堂,落地之後才發現此地竟是人滿為患,皆是一眾西王母之子女連忙行禮問好。
“罷罷罷,不必多禮了,姑射,你看這次的事可怎生是好啊,哎呀,我最心疼的便是瑤兒,可瑤兒這個倔脾氣,真是要急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