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蘇扶著景秀剛在暗廂房落腳,陳豐家的後腳則到,嚇的兩人一陣唏噓。陳豐家的看著景秀眼圈紅通通的,關心的安慰道:“六小姐也別難過,臉上的傷不打緊的,我以前手上也被燙傷過,你可看看,一點事兒也沒有。”說著就掀了袖子,把手舉給景秀看。
景秀哪裏就是哭這個,但陳豐家的這樣認為,她隻好順著她意思道:“我知道,也沒難過,就是臉上還有些痛,謝謝媽媽關心。”撫上左半邊臉,先前還不覺得太痛卻也哭痛了。
“那就好。”陳豐家的瞧了瞧,又問白蘇:“徐大夫怎麽說?”
白蘇道:“也是說沒什麽大礙,敷點藥過些日子就可好了……”
白蘇話還沒說完,景秀突然歎了口氣,蹙著眉宇道:“臉上成了這光景,一時半會又好不了,也不知現在出去會不會被人笑話……”語氣裏顯得很是擔心。
白蘇麵露不解,這種話並不像是景秀會說得出口的,特別是還當著陳豐家的麵。
陳豐家的幹笑了兩聲,畢竟還是個姑娘家,在乎自己的容貌也是常理,不由道:“六小姐生的花容月貌,這點瑕疵不著事的。要不我去吩咐下人置頂轎子來?”
景秀莞爾一笑:“媽媽別麻煩了,外人看了隻道我是那嬌縱慣了的,給母親請完安還做轎子出去,豈有這樣的理。”緩了緩,看了眼白蘇道:“白蘇,我記得你說母親送的百濯香粉抹在臉上,除了香氣怡人外還有遮瑕的功效,要不你去幫我取了來,姑且先遮著臉上的傷。”
白蘇微楞,怎麽突然提到百濯香粉了,她困惑地道:“小姐不是說太珍稀舍不得用,叫我藏起來了嗎?”
景秀笑道:“那香粉就是彌足珍貴,我才叫你放好,現在正是緊要關頭了,你快幫我拿來吧!”
當著陳豐家的麵,景秀又不好暗做動作,但白蘇看景秀真摯的神情,明白她話中說的是真意,當即點頭道:“奴婢這就去拿。”
陳豐家的看出蹊蹺,叫住了白蘇:“你先等等。”
當時邵謙不是拿了根茉莉種的百濯香粉出來嗎?慕梅說送給了六小姐,怎麽六小姐的說法是她舍不得用,叫白蘇藏起來了。那豈不是說邵謙拿出來的的不是六小姐掉在路上的那根?
景秀小心翼翼瞥了眼陳豐家的,想著邵謙故意拿出茉莉香粉,是為了查出昨夜是誰把他刺傷了,但卻讓霍氏誤以為她為了引起邵謙的注意,有意落在遠香堂的路上。
隻要她能證明她的那根香粉還在清風閣,她並沒有帶在身上,那麽就能解開這個誤會。
陳豐家的一向是霍氏最器重也最信任的人,無論到哪都由她隨身伺候,若是由陳豐家的聽到這些話,她也好去向霍氏迴稟清楚。
想到此處,景秀暗暗慶幸方才意外的躲在隔房裏,聽到邵謙的話,她也好及時想出對策見招拆招。
陳豐家的不解是怎麽迴事,怎麽看這位六小姐都不像是會做出那種事的人,偏不得太太信任。想起邵謙一拿出茉莉香粉,太太臉色就變得陰沉起來。萬一六小姐是被誤會了,那豈不無辜遭殃,說來這位六小姐也是個可憐人。陳豐家的心生憐憫,對白蘇道:“六小姐身子骨差,你留下來好好伺候,我跑一趟清風閣,把香粉拿過來。”
景秀不由欣喜,但還是麵露猶豫道:“這不太好吧,媽媽是母親身邊第一得力人,怎好勞作媽媽幫我去拿香粉?”
“不礙事,媽媽我啊就是個勞碌奔波的命。”陳豐家的一麵笑著,一麵往屋子裏間走去,走到那座佛龕旁,從烏木梨心條案幾上翻了翻,找出那本經書《金剛經》來,對景秀笑道:“六小姐先歇會,我速速過來。”
“辛苦媽媽了。”景秀扶著白蘇的手站起,朝著陳豐家的彎腰屈膝。
“快躺下,快躺下。”陳豐家的按著景秀,“我哪受的起六姐兒的一拜。”
景秀笑笑,這位陳豐家的倒是心慈麵善。
*****
再來說另一邊,傅府內宅的東邊角落裏。自五小姐景蝶與七小姐景璃走出遠香堂後,景璃徑自去了東偏院,這裏疊石為山,蒼藤碧蘚,斑駁纏護,沿山凸凹,池水漣漪,繞著一帶短短紅欄,欄畔幾叢鳳仙,百葉重台,無不透著清冷滄桑。
景璃和丫鬟茴香走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行走數時,早有一股花香撲鼻。行至花障林中,眼前便有霧障,兩人穿過霧靄林中,在東偏院的邊邊角角上,有三兩個婆子守著門圍聚在一起,嗑著瓜子打著葉子牌,見是景璃走來,不屑的看了眼,繼續玩樂。
茴香低聲咒罵一句:“這群死婆子真是貪得無厭!”走上前,不情願的從袖子裏掏出一吊銅板來,那守門的媽媽一把接過去,臉上才有了喜色,開了一扇門,讓兩人進去。
茴香邊走邊罵:“眼淺,早晚教你們這群吃白食的掀被子走人!”
茴香也隻是小聲抱怨,婆子們打牌聲響大,不曾聽到這話。
景璃小聲道:“你小點聲音,不然她們又該為難姨娘了。”
茴香隻覺得心酸,安姨娘和七小姐好歹也是府上的主子,卻過得連這群守門的下等人也敢欺負,這都教什麽事啊?
進門後再彎過幾個夾道,才能進東偏院的門。一牆之隔,就是嘈雜喧鬧的大雜院。
東偏院說是偏院,其實就是下等婆子和丫鬟們住的大雜院隔出來的,隔著北上房遠香堂有十萬八千裏哩?住在這裏唯一的主子就是安姨娘。這幾年來,眾人心裏都是有數的:住在這東偏院裏的,那便是傅府這所大宅裏最沒本事,也最不受寵的姨娘。
要說十幾年前安姨娘也算的上是老爺心尖上的人物,與那柳姨娘可說是並蒂雙嬌,一個能歌善舞,一個能繡擅織,兩人認作姊妹,在府裏可謂風頭正勁。隻可惜好景不長,一個被沉了塘,一個淪落到東偏遠的田地。
更可笑的是落到如此地步,還是昔日姊妹互相算計。
景璃走過長長夾道,感覺院子裏有些有些陰森氣,可以看到角落裏的青磚縫裏長了老長的草出來,院子裏的幾竿竹子,也都是半黃不青的。景璃站在院門口左右看了看,慢慢擦去眼角劃過的淚水,重新拾起笑容,這才進了院子最裏頭一溜三間的青磚房。
茴香一掀開門上舊紅簾子,便聞到了一股濃重的藥味。
“姨娘,女兒來了。”景璃邊說邊往安姨娘的臥室走,直到進了臥室,才有兩個小丫鬟迎了出來。這兩個小丫鬟身上穿的還是去年發下來的秋衣,過了一年,青棉布都褪色了,顯得格外的寒酸,年紀更小的那個,衣襟上還打了個大補丁,透著股村氣。兩丫鬟很懂禮的給景璃請安:“七小姐安好。”
景璃笑著扶她們起來:“喜兒、雀兒,都說了別在我跟前立規矩。”
這兩個丫鬟是安姨娘陪房的一雙女兒,老實又本份,景璃待她們如姊妹。
床上的安姨娘撐起了身子:“璃兒你怎麽來……”她又咳嗽了起來,兩個小丫頭忙上前為安姨娘捶背捧痰盒。
景璃上前輕輕拍著安姨娘後背道:“姨娘的病怎麽還沒起效,可是那郎中克扣了藥量?”
安姨娘容色蒼白地笑:“你想太多了,是太太請來的老郎中了,信得過。現在咳的好些了,再吃幾劑藥就好了。”又捂著嘴低低咳起來。
景璃點了點頭,姨娘對母親向來信任又推崇,甚至言聽計從。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我這咳嗽來的猛,去的也慢。”安姨娘輕聲細語的說著,看景璃目光含淚,又坐直了身子道:“我以前跟你說過,你叫景璃,不是叫景梨。看看你自個總是一幅梨花帶雨的模樣,太太這人最愛熱鬧愛喜慶,看不慣成日哭哭啼啼的,你要多笑才好,這樣太太才喜歡……”
說著,景璃眸中淚更多了,她為何改名叫景璃,她是清楚不過的。原本她出生正是梨花盛開的日子,父親給取了名字景梨,但是因為那年發生了太多事,哥哥夭折,柳姨娘沉塘,大姐姐住在梨香院裏高燒不斷,這一切都說是因為她的出生不吉。
安姨娘為了保住自己唯一的女兒,請罪來到東偏院,為景璃驅走惡運,一個人照顧景璃。又因為重了景沫的梨香院中“梨”字,給更名成了景璃。
可琉璃易碎,注定她比別的小姐更脆弱。
想到這裏,景璃咬緊牙關,琉璃卻也是璀璨的。
景璃把眼淚硬逼迴眼眶,目光看到床上的繡棚,伸手奪走道:“您身子不好,怎麽又繡起這些來?”
安姨娘拍了拍景璃的手,笑道:“太太生辰快到了,她一向喜歡我繡的雙麵繡,就快繡好了。”
景璃緊緊拽著繡棚:“身子好了再繡,母親那裏每年的厚禮不少,少您這個又不嫌少,您把病養好了才是正緊。”
安姨娘嗔道:“你這孩子平日挺懂事,怎麽今日淨是胡說。多年的規矩都忘了嗎?太太節儉,不要我們鋪張浪費著去買禮物,隻是要我們繡件飾品罷了。快給我,這兩天就能繡完了。”
景璃哭著直擺頭,她不懂為什麽她姨娘會變成這樣,對母親又敬又怕,她到底在怕什麽?
因為姨娘的害怕,她也從小到大都害怕景汐。
“你這孩子到底是怎麽了?”安姨娘臉色慘白,又重重的咳嗽起來。
景璃撲進安姨娘懷裏,泣不成聲的道:“姨娘,我做錯了一件事怎麽辦?”
景秀哪裏就是哭這個,但陳豐家的這樣認為,她隻好順著她意思道:“我知道,也沒難過,就是臉上還有些痛,謝謝媽媽關心。”撫上左半邊臉,先前還不覺得太痛卻也哭痛了。
“那就好。”陳豐家的瞧了瞧,又問白蘇:“徐大夫怎麽說?”
白蘇道:“也是說沒什麽大礙,敷點藥過些日子就可好了……”
白蘇話還沒說完,景秀突然歎了口氣,蹙著眉宇道:“臉上成了這光景,一時半會又好不了,也不知現在出去會不會被人笑話……”語氣裏顯得很是擔心。
白蘇麵露不解,這種話並不像是景秀會說得出口的,特別是還當著陳豐家的麵。
陳豐家的幹笑了兩聲,畢竟還是個姑娘家,在乎自己的容貌也是常理,不由道:“六小姐生的花容月貌,這點瑕疵不著事的。要不我去吩咐下人置頂轎子來?”
景秀莞爾一笑:“媽媽別麻煩了,外人看了隻道我是那嬌縱慣了的,給母親請完安還做轎子出去,豈有這樣的理。”緩了緩,看了眼白蘇道:“白蘇,我記得你說母親送的百濯香粉抹在臉上,除了香氣怡人外還有遮瑕的功效,要不你去幫我取了來,姑且先遮著臉上的傷。”
白蘇微楞,怎麽突然提到百濯香粉了,她困惑地道:“小姐不是說太珍稀舍不得用,叫我藏起來了嗎?”
景秀笑道:“那香粉就是彌足珍貴,我才叫你放好,現在正是緊要關頭了,你快幫我拿來吧!”
當著陳豐家的麵,景秀又不好暗做動作,但白蘇看景秀真摯的神情,明白她話中說的是真意,當即點頭道:“奴婢這就去拿。”
陳豐家的看出蹊蹺,叫住了白蘇:“你先等等。”
當時邵謙不是拿了根茉莉種的百濯香粉出來嗎?慕梅說送給了六小姐,怎麽六小姐的說法是她舍不得用,叫白蘇藏起來了。那豈不是說邵謙拿出來的的不是六小姐掉在路上的那根?
景秀小心翼翼瞥了眼陳豐家的,想著邵謙故意拿出茉莉香粉,是為了查出昨夜是誰把他刺傷了,但卻讓霍氏誤以為她為了引起邵謙的注意,有意落在遠香堂的路上。
隻要她能證明她的那根香粉還在清風閣,她並沒有帶在身上,那麽就能解開這個誤會。
陳豐家的一向是霍氏最器重也最信任的人,無論到哪都由她隨身伺候,若是由陳豐家的聽到這些話,她也好去向霍氏迴稟清楚。
想到此處,景秀暗暗慶幸方才意外的躲在隔房裏,聽到邵謙的話,她也好及時想出對策見招拆招。
陳豐家的不解是怎麽迴事,怎麽看這位六小姐都不像是會做出那種事的人,偏不得太太信任。想起邵謙一拿出茉莉香粉,太太臉色就變得陰沉起來。萬一六小姐是被誤會了,那豈不無辜遭殃,說來這位六小姐也是個可憐人。陳豐家的心生憐憫,對白蘇道:“六小姐身子骨差,你留下來好好伺候,我跑一趟清風閣,把香粉拿過來。”
景秀不由欣喜,但還是麵露猶豫道:“這不太好吧,媽媽是母親身邊第一得力人,怎好勞作媽媽幫我去拿香粉?”
“不礙事,媽媽我啊就是個勞碌奔波的命。”陳豐家的一麵笑著,一麵往屋子裏間走去,走到那座佛龕旁,從烏木梨心條案幾上翻了翻,找出那本經書《金剛經》來,對景秀笑道:“六小姐先歇會,我速速過來。”
“辛苦媽媽了。”景秀扶著白蘇的手站起,朝著陳豐家的彎腰屈膝。
“快躺下,快躺下。”陳豐家的按著景秀,“我哪受的起六姐兒的一拜。”
景秀笑笑,這位陳豐家的倒是心慈麵善。
*****
再來說另一邊,傅府內宅的東邊角落裏。自五小姐景蝶與七小姐景璃走出遠香堂後,景璃徑自去了東偏院,這裏疊石為山,蒼藤碧蘚,斑駁纏護,沿山凸凹,池水漣漪,繞著一帶短短紅欄,欄畔幾叢鳳仙,百葉重台,無不透著清冷滄桑。
景璃和丫鬟茴香走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行走數時,早有一股花香撲鼻。行至花障林中,眼前便有霧障,兩人穿過霧靄林中,在東偏院的邊邊角角上,有三兩個婆子守著門圍聚在一起,嗑著瓜子打著葉子牌,見是景璃走來,不屑的看了眼,繼續玩樂。
茴香低聲咒罵一句:“這群死婆子真是貪得無厭!”走上前,不情願的從袖子裏掏出一吊銅板來,那守門的媽媽一把接過去,臉上才有了喜色,開了一扇門,讓兩人進去。
茴香邊走邊罵:“眼淺,早晚教你們這群吃白食的掀被子走人!”
茴香也隻是小聲抱怨,婆子們打牌聲響大,不曾聽到這話。
景璃小聲道:“你小點聲音,不然她們又該為難姨娘了。”
茴香隻覺得心酸,安姨娘和七小姐好歹也是府上的主子,卻過得連這群守門的下等人也敢欺負,這都教什麽事啊?
進門後再彎過幾個夾道,才能進東偏院的門。一牆之隔,就是嘈雜喧鬧的大雜院。
東偏院說是偏院,其實就是下等婆子和丫鬟們住的大雜院隔出來的,隔著北上房遠香堂有十萬八千裏哩?住在這裏唯一的主子就是安姨娘。這幾年來,眾人心裏都是有數的:住在這東偏院裏的,那便是傅府這所大宅裏最沒本事,也最不受寵的姨娘。
要說十幾年前安姨娘也算的上是老爺心尖上的人物,與那柳姨娘可說是並蒂雙嬌,一個能歌善舞,一個能繡擅織,兩人認作姊妹,在府裏可謂風頭正勁。隻可惜好景不長,一個被沉了塘,一個淪落到東偏遠的田地。
更可笑的是落到如此地步,還是昔日姊妹互相算計。
景璃走過長長夾道,感覺院子裏有些有些陰森氣,可以看到角落裏的青磚縫裏長了老長的草出來,院子裏的幾竿竹子,也都是半黃不青的。景璃站在院門口左右看了看,慢慢擦去眼角劃過的淚水,重新拾起笑容,這才進了院子最裏頭一溜三間的青磚房。
茴香一掀開門上舊紅簾子,便聞到了一股濃重的藥味。
“姨娘,女兒來了。”景璃邊說邊往安姨娘的臥室走,直到進了臥室,才有兩個小丫鬟迎了出來。這兩個小丫鬟身上穿的還是去年發下來的秋衣,過了一年,青棉布都褪色了,顯得格外的寒酸,年紀更小的那個,衣襟上還打了個大補丁,透著股村氣。兩丫鬟很懂禮的給景璃請安:“七小姐安好。”
景璃笑著扶她們起來:“喜兒、雀兒,都說了別在我跟前立規矩。”
這兩個丫鬟是安姨娘陪房的一雙女兒,老實又本份,景璃待她們如姊妹。
床上的安姨娘撐起了身子:“璃兒你怎麽來……”她又咳嗽了起來,兩個小丫頭忙上前為安姨娘捶背捧痰盒。
景璃上前輕輕拍著安姨娘後背道:“姨娘的病怎麽還沒起效,可是那郎中克扣了藥量?”
安姨娘容色蒼白地笑:“你想太多了,是太太請來的老郎中了,信得過。現在咳的好些了,再吃幾劑藥就好了。”又捂著嘴低低咳起來。
景璃點了點頭,姨娘對母親向來信任又推崇,甚至言聽計從。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我這咳嗽來的猛,去的也慢。”安姨娘輕聲細語的說著,看景璃目光含淚,又坐直了身子道:“我以前跟你說過,你叫景璃,不是叫景梨。看看你自個總是一幅梨花帶雨的模樣,太太這人最愛熱鬧愛喜慶,看不慣成日哭哭啼啼的,你要多笑才好,這樣太太才喜歡……”
說著,景璃眸中淚更多了,她為何改名叫景璃,她是清楚不過的。原本她出生正是梨花盛開的日子,父親給取了名字景梨,但是因為那年發生了太多事,哥哥夭折,柳姨娘沉塘,大姐姐住在梨香院裏高燒不斷,這一切都說是因為她的出生不吉。
安姨娘為了保住自己唯一的女兒,請罪來到東偏院,為景璃驅走惡運,一個人照顧景璃。又因為重了景沫的梨香院中“梨”字,給更名成了景璃。
可琉璃易碎,注定她比別的小姐更脆弱。
想到這裏,景璃咬緊牙關,琉璃卻也是璀璨的。
景璃把眼淚硬逼迴眼眶,目光看到床上的繡棚,伸手奪走道:“您身子不好,怎麽又繡起這些來?”
安姨娘拍了拍景璃的手,笑道:“太太生辰快到了,她一向喜歡我繡的雙麵繡,就快繡好了。”
景璃緊緊拽著繡棚:“身子好了再繡,母親那裏每年的厚禮不少,少您這個又不嫌少,您把病養好了才是正緊。”
安姨娘嗔道:“你這孩子平日挺懂事,怎麽今日淨是胡說。多年的規矩都忘了嗎?太太節儉,不要我們鋪張浪費著去買禮物,隻是要我們繡件飾品罷了。快給我,這兩天就能繡完了。”
景璃哭著直擺頭,她不懂為什麽她姨娘會變成這樣,對母親又敬又怕,她到底在怕什麽?
因為姨娘的害怕,她也從小到大都害怕景汐。
“你這孩子到底是怎麽了?”安姨娘臉色慘白,又重重的咳嗽起來。
景璃撲進安姨娘懷裏,泣不成聲的道:“姨娘,我做錯了一件事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