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統,"蘇正陽緩緩道出了與蘇加諾的會談內容,從軍事援助到經濟支持,從七年統一計劃到五個嚴格條件,一一詳述。


    陳統靜靜聆聽,眉頭微蹙。待蘇正陽說完,他沉思片刻,才開口道:"總統,我認為蘇加諾此人野心不小,但能力確實不俗。不過,他的計劃中有幾個關鍵點需要注意。"


    "說說看。"蘇正陽示意他繼續。


    "首先,"陳統正色道,"七年時間太長了。以目前國際局勢的變化速度,七年後的世界格局很難預料。歐洲戰場隨時可能出現轉機,一旦西方列強騰出手來,整個計劃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他繼續分析:"我建議將計劃壓縮到五年。第一年完成軍隊整編,第二年進行政治滲透,第三年開始製造矛盾,第四年為軍事準備,第五年最後收網。"


    "其次,"陳統的眼中閃過一絲銳利,"我們不能完全依賴蘇加諾在各國埋下的暗樁。這些人的忠誠度存疑,而且很可能已經被其他國家的情報機構掌握。我們應該派出自己的情報人員,建立獨立的情報網絡。"


    蘇正陽點點頭,示意他繼續。


    "第三點最為關鍵,"陳統壓低聲音,"我們必須控製住南亞的軍工體係。表麵上可以支持他們建設兵工廠,但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我們手中。同時,彈藥供應要建立定期審核製度,不能讓他們儲備太多。"


    "最後,"他補充道,"我認為在支持蘇加諾的同時,應該在緬甸和暹羅培養自己的力量。這兩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一個控製著印度洋通道,一個扼守著馬六甲海峽。我們不能讓它們完全落入蘇加諾之手。"


    蘇正陽露出讚許的笑容:"說得很好。看來你已經想得很周全了。"


    "這些都是在遠征戰場上學到的教訓,"陳統謙虛地說,"一個地區的穩定,不能隻依靠單一勢力。我們需要多個力量相互製衡,而華國則居中調停,這樣才能真正掌控局勢。"


    "好,"蘇正陽拍板,"那這件事就交給你負責了。記住,我們的目標不是幫助誰統一南亞,而是要讓南亞成為華國的後院。"


    "陳統,"蘇正陽站起身,走到窗前,"我已經決定,從中原軍抽調三個師的兵力,重新整編為一個軍,長期駐紮南亞。"


    陳統眼前一亮,他太明白這意味著什麽。三個師的兵力,差不多有四萬五千人,這樣的力量足以在南亞形成強大的威懾。


    "這支部隊,"蘇正陽轉過身,目光如炬,"將由你來統帥。"


    "我?"陳統一怔。


    "沒錯,"蘇正陽語氣堅定,"你是最合適的人選。你在遠征軍期間展現出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正是這個位置所需要的。"


    他繼續說道:"這支軍隊的任務有兩個。第一,協助蘇加諾執行統一計劃;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遏製他的野心。"


    "我明白了,"陳統若有所思,"這支軍隊就是一把懸在蘇加諾頭頂的利劍。"


    "正是,"蘇正陽點點頭,"他可以在我們的支持下統一南亞,但絕不能有任何背叛華國的念頭。一旦他有異動,這支軍隊就是我們的保障。"


    陳統沉聲道:"總統放心,我一定時刻盯著他。不過,這支軍隊的編製......"


    "我已經想好了,"蘇正陽道,"從中原軍第三、第五、第八師抽調精銳,重新編為南亞駐軍。這三個師都是百戰精兵,裝備精良,戰鬥力強。"


    他補充道:"而且,這三個師的官兵大多數都參加過遠征戰爭,對付這種複雜局勢很有經驗。"


    "確實是好選擇,"陳統讚同道,"這三個師的將士我都熟悉,都是可靠的老兵。"


    "不過,"蘇正陽語氣突然變得嚴肅,"你要記住,這支軍隊不僅是為了遏製蘇加諾,更是為了確保華國在南亞的利益。我們投入這麽大的力量,就是要讓南亞真正成為我們的後院。"


    陳統鄭重地點頭:"我明白。這支軍隊就是華國在南亞的定海神針,既要展現實力,又要韜光養晦。"


    "好,"蘇正陽滿意地說,"那這件事就這麽定了。你先迴去準備,等遠征軍凱旋後,立即著手組建這支新軍。"


    "是!"陳統立正敬禮,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知道,自己即將肩負起一個重要的使命,一個足以改變整個南亞格局的使命。


    "總統,"陳統沉吟片刻後說道,"我在遠征軍期間,一直在關注南亞局勢。這片區域的複雜程度,遠超一般人的想象。"


    "哦?說說看。"蘇正陽來了興趣。


    "首先是宗教問題,"陳統分析道,"南亞各國的宗教信仰複雜多樣。印西以伊斯蘭教為主,暹羅是佛教國家,還有印度教的影響。這些宗教之間的矛盾,往往比領土爭端更難處理。"


    蘇正陽點點頭,示意他繼續。


    "其次是民族問題。南亞的民族構成十分複雜,光是印西一國就有數十個民族。這些民族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大規模衝突。"


    "所以,"陳統正色道,"我們在支持蘇加諾統一南亞的同時,必須注意平衡各方勢力。不能讓任何一個宗教或民族獲得絕對優勢。"


    "有道理,"蘇正陽讚許道,"繼續說。"


    "再就是經濟問題。"陳統道,"南亞各國的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扶桑戰爭後,原本就落後的工業體係幾乎崩潰。如果不能迅速恢複經濟,單純的軍事統一很難持久。"


    他提出建議:"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經濟援助來控製局勢。比如在暹羅建立軍工企業,在緬甸投資礦產開發,讓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掌握在我們手中。"


    "高明,"蘇正陽微笑道,"這比單純的軍事威懾更有效。"


    "還有一點很關鍵,"陳統壓低聲音,"就是情報係統的建設。我建議在南亞建立三層情報網:第一層是明麵上的軍事顧問,第二層是暗中的情報人員,第三層則是完全秘密的特工網絡。"


    "這三層網絡相互獨立又相互配合,可以讓我們全麵掌握南亞的動向。一旦發現異常,就能及時處理。"


    蘇正陽眼前一亮:"這個構想很好。看來你在遠征軍不僅學會了打仗,還精通情報工作。"


    "這都是戰場經驗,"陳統謙虛道,"在扶桑戰場上,我深刻體會到情報工作的重要性。"


    "最後,"他補充道,"我們還要注意國際因素。雖然現在西方列強顧不上南亞,但他們在這裏經營了上百年,有著深厚的影響力。我們必須防止他們暗中破壞。"


    "所以我建議,"陳統總結道,"我們的行動要循序漸進,表麵上保持克製,實際上卻要步步為營,最終實現對南亞的全麵控製。"


    蘇正陽聽完,露出滿意的笑容:"說得好!你對南亞局勢的分析如此透徹,對策略的把握也很準確。看來我沒有找錯人。"


    "這些都是粗淺的見解,"陳統謙虛地說,"還請總統指正。"


    "不,"蘇正陽正色道,"你的分析很到位。宗教、民族、經濟、情報,每一個方麵都考慮得很周全。這正是我們需要的:既要有軍事統帥的魄力,又要有政治家的遠見。"


    他站起身,拍了拍陳統的肩膀:"我現在更確定了,你就是統籌南亞全局的不二人選。"


    陳統鄭重地點頭:"我一定不負總統重托,為華國在南亞的利益鞠躬盡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軍閥:從西北邊陲崛起,橫掃列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逸辰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逸辰公子並收藏軍閥:從西北邊陲崛起,橫掃列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