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汴京城夜市的幾條街道依舊燈火通明,不過人流已經少了很多。
而此時,百官已經乘車坐轎,前往皇宮上朝了。
往日官員們見麵,少不了微笑招唿寒暄幾句。
今日官員們卻沒有了往日的熱鬧,臉色十分沉重。
趙興登基後殺了不少官員,但多數都是地方上給清量田畝添堵的官員。
所殺京官並不多。
當然了,趙興殺文官已經讓所有文官心裏不快了。
但大宋確實沒有祖製說不殺文官,從太祖開始一直到太上皇之前都有殺文官的記錄,這一點他們無從反駁。
太上皇性子比前幾個皇帝都要軟很多,文官們有默契的想要形成不殺文官的祖製。
他們不僅給太上皇灌輸不殺文官的理念,還一直勸阻太上皇殺文官。
好不容易維持了三十多年,卻被趙興給破壞了。
因此麵對趙興殺文官的時候,他們的反駁很是蒼白。
若是能維持住一直到太上皇退位都沒殺過官員,哪怕曆代皇帝沒有這個規矩,也能通過孝道,來反駁趙興。
然而這一次趙興一下子抓了那麽多官員,大有要把這些人全殺了的意思,這一下所有官員都坐不住了。
之前趙興殺文官,好歹還有正當理由。
隻要他們小心謹慎些,雖然比不上以前,可也輕易不會被殺。
如今趙興卻一副弑殺暴君的姿態,他們哪裏還忍得住。
要是還繼續放任下去,接下來他們要麽老老實實聽趙興的,對趙興唯命是從,要麽一不小心觸怒趙興丟了小命。
昨日那些官員去麵見趙興求情,被趙興罵了迴去,卻不代表他們就這樣放棄了。
隻不過一開始他們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以為趙興隻是發發怒,他們求情就會放人。
因此根本沒有經過任何商量。
昨日從宮裏離開後,朝中官員各個小圈子就相互聯絡了起來,暗中達成了一致。
這次一定要阻止趙興,否則以後他們的日子都不好過了。
也有的人是因為覺著一次處罰這麽多官員不妥,不能任由趙興胡來。
但不管目的和出發點如何,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逼迫趙興妥協。
甚至就連朝中一些已經致仕還留在汴京的老臣,今日都來上朝了。
很快,官員們便來到了皇宮側門。
此時皇宮側門大開,宮門口不僅有侍立的禁軍,還有兩個禦史台的官員。
這兩個官員是糾察百官衣著的,若是有人衣著不得體,就會被彈劾。
百官早就習慣了,對此沒有人在意。
然而當他們進入皇宮,許多人察覺到了不對勁。
官員上朝,進入皇宮後,還有一個步驟,那就是搜身。
這個搜身倒也不嚴格,就是看看有沒有攜帶刀具什麽的。
畢竟官員有的時候會單獨奏對,要是有人心存不軌,想要謀害官家,那可就防不勝防了。
往日他們都經曆過,對此自然不會感覺到驚訝。
隻是今日搜查太監的位置多了一個凳子,一個穿著總管太監服飾的太監正坐在凳子上,手裏捧著一個茶盞。
許多人都認出了此人,還是內侍省太監總管之人劉三石。
劉三石看到百官進來,對圍在身邊的一群太監說道:“都忙活去吧。”
“是!”
那些太監行了一禮,開始為百官進行搜身。
“楊相公,情況有些不對啊。”
一個在楊勝奎身邊的官員說道。
楊勝奎看了不遠處笑眯眯的劉三石,眉頭微皺道:“確實有些不對勁,這個劉內官可是掌管內庭太監的,怎麽會跑這來?”
就在這時,突然傳來一聲金屬落地發出的聲音,那些正在暗自猜測的官員紛紛往了過去。
“這位大人竟然攜匕首入宮,究竟意欲何?”搜查的太監質問道。
正在被搜身的官員是個六旬官員,聞言憤怒的指著那個太監喝道:“這匕首根本不是老夫身上的,是你嫁禍老夫!”
“吵什麽吵?”
就在這時,劉三石走了過來。
“劉內官…”
那個太監連忙上前,說道:“小的搜查時,此人身上掉出一把匕首!”
“胡說,明明是你…”
“攜帶兇器入宮,意圖行刺陛下,來人,將他拿下!”
劉三石不等他說完,直接吩咐道。
邊上的禁軍連忙上前,將那個老者按住,不顧那個老者大聲辯解,直接將人拖走了。
“楊相公,這是消息走路了?”
楊勝奎身邊的官員聲音顫抖道。
他們認識那個老者,此人正是今日準備在大殿上死諫的官員之一。
“嗯。”楊勝奎平靜的點了點頭。
“楊相公,那我們…”
圍在楊勝奎身邊的官員都慌了,消息走漏,官家竟然命人直接嫁禍那些要死諫的官員。
眾目睽睽之下,身上搜出利器,乃是死罪。
而且這種事簡直百口莫辯。
“慌什麽,陛下以為這樣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了?這反而是在幫我們,你們看看諫院那些人的臉色。”楊勝奎微笑道。
眾人聞言看了過去,隻見諫院的官員臉色鐵青,神色激憤。
“諫院的人最是沽名釣譽,接下來有好戲看了。”楊勝奎冷笑道。
自古以來言官都是得罪人的官職,諫院的官員全是噴子,不僅懟官員還要懟官家。
諫院幾乎各個都是清廉之人,倒不是說他們沒有私心,而是對於這些官員來說,清名勝過一切。
趙興這麽做,朝中誰都有可能妥協,唯獨不包括諫院的官員。
諫院的官員沒事都要找事,如今趙興主動送把柄給他們,他們豈能放過。
“繼續吧,記得搜查仔細些!”劉三石在一眾官員身上巡視了一番,淡淡說道。
“是!”
負責搜身的太監連忙應了一聲。
接下來又陸續有幾人被搜查出攜帶匕首。
“昏君,昏君啊。”
“我要見太上皇,陛下被人蒙蔽,如此下去,大宋要亡啊!”
那些官員都明白了過來,被帶走的時候破口大罵。
他們不怕死,否則也不會自薦死諫,可是此時被汙蔑,死了也要背負罵名,這是他們完全不能接受的。
剩下的官員,有的臉色難看,有的麵露悲戚,有的則神色憤怒,不一而足。
劉三石卻不管這些,等官員搜查完,淡淡道:“諸位大人,時辰不早了,趕快上朝去吧,別耽誤了時辰。”
而此時,百官已經乘車坐轎,前往皇宮上朝了。
往日官員們見麵,少不了微笑招唿寒暄幾句。
今日官員們卻沒有了往日的熱鬧,臉色十分沉重。
趙興登基後殺了不少官員,但多數都是地方上給清量田畝添堵的官員。
所殺京官並不多。
當然了,趙興殺文官已經讓所有文官心裏不快了。
但大宋確實沒有祖製說不殺文官,從太祖開始一直到太上皇之前都有殺文官的記錄,這一點他們無從反駁。
太上皇性子比前幾個皇帝都要軟很多,文官們有默契的想要形成不殺文官的祖製。
他們不僅給太上皇灌輸不殺文官的理念,還一直勸阻太上皇殺文官。
好不容易維持了三十多年,卻被趙興給破壞了。
因此麵對趙興殺文官的時候,他們的反駁很是蒼白。
若是能維持住一直到太上皇退位都沒殺過官員,哪怕曆代皇帝沒有這個規矩,也能通過孝道,來反駁趙興。
然而這一次趙興一下子抓了那麽多官員,大有要把這些人全殺了的意思,這一下所有官員都坐不住了。
之前趙興殺文官,好歹還有正當理由。
隻要他們小心謹慎些,雖然比不上以前,可也輕易不會被殺。
如今趙興卻一副弑殺暴君的姿態,他們哪裏還忍得住。
要是還繼續放任下去,接下來他們要麽老老實實聽趙興的,對趙興唯命是從,要麽一不小心觸怒趙興丟了小命。
昨日那些官員去麵見趙興求情,被趙興罵了迴去,卻不代表他們就這樣放棄了。
隻不過一開始他們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以為趙興隻是發發怒,他們求情就會放人。
因此根本沒有經過任何商量。
昨日從宮裏離開後,朝中官員各個小圈子就相互聯絡了起來,暗中達成了一致。
這次一定要阻止趙興,否則以後他們的日子都不好過了。
也有的人是因為覺著一次處罰這麽多官員不妥,不能任由趙興胡來。
但不管目的和出發點如何,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逼迫趙興妥協。
甚至就連朝中一些已經致仕還留在汴京的老臣,今日都來上朝了。
很快,官員們便來到了皇宮側門。
此時皇宮側門大開,宮門口不僅有侍立的禁軍,還有兩個禦史台的官員。
這兩個官員是糾察百官衣著的,若是有人衣著不得體,就會被彈劾。
百官早就習慣了,對此沒有人在意。
然而當他們進入皇宮,許多人察覺到了不對勁。
官員上朝,進入皇宮後,還有一個步驟,那就是搜身。
這個搜身倒也不嚴格,就是看看有沒有攜帶刀具什麽的。
畢竟官員有的時候會單獨奏對,要是有人心存不軌,想要謀害官家,那可就防不勝防了。
往日他們都經曆過,對此自然不會感覺到驚訝。
隻是今日搜查太監的位置多了一個凳子,一個穿著總管太監服飾的太監正坐在凳子上,手裏捧著一個茶盞。
許多人都認出了此人,還是內侍省太監總管之人劉三石。
劉三石看到百官進來,對圍在身邊的一群太監說道:“都忙活去吧。”
“是!”
那些太監行了一禮,開始為百官進行搜身。
“楊相公,情況有些不對啊。”
一個在楊勝奎身邊的官員說道。
楊勝奎看了不遠處笑眯眯的劉三石,眉頭微皺道:“確實有些不對勁,這個劉內官可是掌管內庭太監的,怎麽會跑這來?”
就在這時,突然傳來一聲金屬落地發出的聲音,那些正在暗自猜測的官員紛紛往了過去。
“這位大人竟然攜匕首入宮,究竟意欲何?”搜查的太監質問道。
正在被搜身的官員是個六旬官員,聞言憤怒的指著那個太監喝道:“這匕首根本不是老夫身上的,是你嫁禍老夫!”
“吵什麽吵?”
就在這時,劉三石走了過來。
“劉內官…”
那個太監連忙上前,說道:“小的搜查時,此人身上掉出一把匕首!”
“胡說,明明是你…”
“攜帶兇器入宮,意圖行刺陛下,來人,將他拿下!”
劉三石不等他說完,直接吩咐道。
邊上的禁軍連忙上前,將那個老者按住,不顧那個老者大聲辯解,直接將人拖走了。
“楊相公,這是消息走路了?”
楊勝奎身邊的官員聲音顫抖道。
他們認識那個老者,此人正是今日準備在大殿上死諫的官員之一。
“嗯。”楊勝奎平靜的點了點頭。
“楊相公,那我們…”
圍在楊勝奎身邊的官員都慌了,消息走漏,官家竟然命人直接嫁禍那些要死諫的官員。
眾目睽睽之下,身上搜出利器,乃是死罪。
而且這種事簡直百口莫辯。
“慌什麽,陛下以為這樣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了?這反而是在幫我們,你們看看諫院那些人的臉色。”楊勝奎微笑道。
眾人聞言看了過去,隻見諫院的官員臉色鐵青,神色激憤。
“諫院的人最是沽名釣譽,接下來有好戲看了。”楊勝奎冷笑道。
自古以來言官都是得罪人的官職,諫院的官員全是噴子,不僅懟官員還要懟官家。
諫院幾乎各個都是清廉之人,倒不是說他們沒有私心,而是對於這些官員來說,清名勝過一切。
趙興這麽做,朝中誰都有可能妥協,唯獨不包括諫院的官員。
諫院的官員沒事都要找事,如今趙興主動送把柄給他們,他們豈能放過。
“繼續吧,記得搜查仔細些!”劉三石在一眾官員身上巡視了一番,淡淡說道。
“是!”
負責搜身的太監連忙應了一聲。
接下來又陸續有幾人被搜查出攜帶匕首。
“昏君,昏君啊。”
“我要見太上皇,陛下被人蒙蔽,如此下去,大宋要亡啊!”
那些官員都明白了過來,被帶走的時候破口大罵。
他們不怕死,否則也不會自薦死諫,可是此時被汙蔑,死了也要背負罵名,這是他們完全不能接受的。
剩下的官員,有的臉色難看,有的麵露悲戚,有的則神色憤怒,不一而足。
劉三石卻不管這些,等官員搜查完,淡淡道:“諸位大人,時辰不早了,趕快上朝去吧,別耽誤了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