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離開後,趙興也慢慢冷靜了下來。


    韓章辭官,應該不是為了威脅他。


    而是猜出他這次要大動幹戈,又勸阻不了,心灰意冷之下選擇了辭官。


    即便如此,趙興心裏還是有幾分不爽。


    畢竟韓章是通過這種方式辭官,都沒有直接和他說。


    不過不爽歸不爽,此時他不可能同意韓章辭官。


    畢竟這個時候韓章辭官,輿論對他不利。


    而且韓章這個位置太重要了,趙旭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接手。


    其實趙興也不想繼續設大相公了,而是想廢除相製,推行內閣製。


    宰相製度是朱元璋徹底廢除的,但其實在明朝之前,就已經沒有了正式的宰相了。


    漢初丞相是蕭何,後麵雖然沒有徹底取消丞相製度,卻很少設立。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才稱的丞相。


    隋朝弄出三省六部製,其中尚書仆射,就成了名義上的宰相了。


    到了宋朝,相公則是同平章事。


    但是不管唐朝還是宋朝的宰相,隻是尊稱,已經不是直接的官職了。


    宋朝為了防止宰相專權,實行的是多相製。


    這種製度有好處也有弊端。


    好處是不容易出現權臣,在宋朝罷相很常見,即便相公專權,也是基於皇帝的信任之上。


    很少有把皇帝完全變成傀儡的情況發生。


    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大宋是多相製。


    但是弊端同樣也有,相公和副相之間相互爭鬥的情況也時常發生。


    皇權確實需要平衡,但是相公可是大宋最高官員,也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


    他們相互鬥起來,就會影響朝廷的決策。


    同時也會導致朝廷的政策沒有持續性。


    打個比方,韓章是大相公,他被人鬥下去後,新上位的大相公就會取消韓章在位時製定的政治主張。


    大宋每次相位更換,同時也是政策的大變動。


    內閣製度雖然也有一定的弊端,但總體來說,內閣製度還是利大於弊的。


    明朝有十六個皇帝,其中有五個都不喜歡上朝,在位期間幾乎沒怎麽上朝,可是總體局勢卻沒有出現大的問題。


    其中嘉靖皇帝手段高明,但是其他幾個可就沒有那麽高明了。


    即便如此,還是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依賴的就是內閣製度。


    內閣製度最大的好處是,哪怕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朝廷也能很好的人運行下去。


    一旦出現明君,又能很容易的把權利奪迴來。


    不會出現別的朝代那樣,因為前麵一兩個皇帝昏庸,大權旁落,新君繼位後,即便有中興之心,也因為權臣當道,無法徹底掌權。


    換作別的朝代,別說有五個皇帝不喜歡上朝了,就是有個兩三個,都有很大可能改朝換代。


    因此在內閣製度沒有推行前,趙興並不想讓韓章致仕。


    心情煩躁的處理了幾分紮子,三水走了進來稟報道:“陛下,派去傳大相公入宮的人說,大相公染了風寒,如今臥病在床,無法進宮!”


    “砰!”


    趙興聞言憤怒的拍案而起,韓章辭官的紮子已經在他案頭了,顯然不是今天遞交的。


    韓章根本不是因病辭官,現在說什麽感染風寒,很可能就是裝的。


    “唿…”


    趙興深唿了一口氣道:“擺架,朕要去探望大相公!”


    “是!”


    三水聞言,連忙應了一聲,下去安排了。


    …………


    韓府,後院書房內,韓清看著正在寫字的父親,欲言又止。


    “怎麽,怕為父裝病,拒絕陛下傳召,陛下怪罪下來,影響你的前途?”韓章頭也不抬的說道。


    “孩兒豈會有這種想法,孩兒是擔心父親為國操勞多年,突然辭官,會不適應。”


    韓清確實有這方麵的擔心,而且他是靠著蔭封入仕的,正是靠著韓章這個父親,才一路升遷,如今擔任著戶部判官。


    若是韓章辭官,他的前途也會受到影響,自然不想父親辭官。


    都說知子莫若父,韓清雖然說的好聽,但是韓章豈能猜不到他的心思。


    “為父辭官,你繼續留在汴京任職非是好事。你們入仕後,為父從未插手過你們的升遷任命。這次為父就破個例,托人把你調離汴京。”韓章說道。


    “父親,孩兒擔任戶部判官不久,若是此時調動,對父親名聲多有影響,還是算了吧。”韓清連忙道。


    他也在地方上做過官,哪有留在汴京來的舒服。


    韓章確實沒有在升遷任免上幫過他們兄弟,可有韓章這個父親在,他們兄弟幾個自然能夠受益。


    要是按照正常升遷,蔭封入仕升遷本就比科舉入仕的要困難許多,他如今才將將四十,哪能成為戶部判官。


    雖說韓章致仕了,人走茶涼難以避免,但茶涼總歸要有個過程。


    別的不說,韓章身為大相公,辭官以後朝廷必然要追封。


    可韓章活著,追封為王什麽的現實,無非就是三公罷了。


    一般副相致仕都能追封個三公,韓章身為大相公也是三公自然不合適。


    因此,作為韓章的子嗣,都會得到升遷。


    這種情況在古代很常見,有時候功勞太大不好賞賜,就會對其子嗣進行賞賜。


    因此韓清自然不願意離開汴京。


    韓章聞言抬頭看了一眼兒子,淡淡道:“升職調離汴京自然不合適,但若是降職調離,誰能說閑話?”


    對於這個兒子他多少有些失望,隻知道盯著眼前的利益。


    韓清:“……”


    要不是知道自己父親的性子,他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韓章親生的了。


    朝中官員,誰不為自己的子嗣謀劃?


    哪怕再高風亮節之人,都會有點私心。


    可是韓章從不幫他們兄弟幾個,如今辭官了,居然還想托人降職把他調離汴京。


    京官外放,就連平調的都沒有,更別說降職了。


    正要按韓章說的這麽做,到時候都會覺得韓章辭官乃是惹怒了官家。


    隻是給韓章留了點麵子,才讓他辭官的。


    否則作為韓章的嫡長子,怎麽會被降職調離汴京。


    隻有官員被貶,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以後誰還會拿他當迴事。


    韓章這根本不是人走茶涼,而是自己把茶換成了涼茶。


    “父親,兒子和幾個弟弟不爭氣,未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靠著蔭封入仕,給您丟臉了。可兒子這些年做官,一直兢兢業業,如今好不容易成了京官,您卻要讓兒子降職調離,世上哪有這樣的父親?”韓清質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否:我是皇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霜戀舞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霜戀舞曲並收藏知否:我是皇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