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一條小巷子相隔,這棟青磚房子就和外麵喧囂的老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周圍的人好像都搬走了,令此處顯得那麽僻靜,馬大犇就連自己唿吸鼻孔喘氣的聲音,都聽得非常分明。


    這棟樓看上去總是透著一股子詭異的感覺,尤其是這樣安靜的感覺,會讓人覺得有點發怵。馬大犇走到樓下對照了一下門牌號,接著就懷著忐忑往樓上走。那些古怪的紅線和紅絲綢,此刻看起來就好像是在指引道路一般,在青色有些發暗的磚牆上,這些紅色格外讓人注意。


    莫郎中給的地址是在三樓,於是馬大犇順著上樓的時候,發現越是往上,所纏繞的紅絲線就越多。從二樓開始,往上的樓梯兩側,都順著梯步在角落的位置擺放著大小不一,但看上去都差不多的小泥人。


    這些小泥人連鼻子眼睛都沒有,呈一個打坐的姿勢。泥人看起來做工粗糙,有些還帶著些許破損,但是不難看出,這些泥人都是被人用純手工的方式給捏出來的。每個泥人的脖子上都纏繞著紅色的絲綢,看起來很像是給泥人戴了個“紅領巾”一般。


    從二樓轉到三樓的途中,小泥人越來越多,導致梯步能夠下腳的位置越來越少。這幾十上百個泥人被人用帶著供奉的含義擺放在這裏。等到剛轉到三樓,一股清幽的香味傳了過來。這香味馬大犇是知道的,這是用來敬奉神明的香,和廟裏的那種香的味道還是有點區別,這裏的香除了比較清新獨特外,鑽進鼻腔後,還帶著一股子單單的苦澀,這種味道像是在燃燒木屑,又像是某種中藥的味道。


    而這三樓看起來,詭異的感覺卻更多了一份。長長的走廊上,但凡能夠放平東西的位置,都被人擺上了各種各樣的瓶瓶罐罐。絕大多數都是陶器或者土坯燒製而成,和那些泥人一樣,看上去質地粗糙,都是純人工做出來的。


    這些瓶瓶罐罐和先前的那些小泥人讓馬大犇想起了曆史課本上,那些被發掘出土的什麽新石器時代的文物,隻不過這些肯定不是文物罷了。


    整整一層樓,樓梯的左右兩側各有三道門。其中兩道門位於走廊盡頭的兩端,而剩下的四道門,就都集中在靠近樓梯的這一側。打量了一下四周,馬大犇並沒有看見任何人,但這些門卻都是打開的,於是馬大犇開始在這些門口挨個尋找。


    最左邊盡頭的那道門內,看上去是住人的,但屋子裏空得出奇,隻有一張書桌和一張床,隻是那靠窗的一個書架上,擺滿了密密麻麻的書,似乎還地方不夠,書架邊的地麵上也堆放著一摞書。床頭的欄杆上,掛著幾件深藍色的衣服,床上的被褥卻是疊得整整齊齊。本來就不高的屋頂,是用早期的預製板搭起來的,雖然破舊,但卻幹幹淨淨,甚至連這種老房子最常見的蜘蛛網都沒有。而天花板上有一個長長的電線,掛著一個老舊的白熾燈。


    這大概是除了窗戶之外,這間屋子裏唯一的光源。


    屋裏沒人,馬大犇也就省去了敲門的動作,他也並非沒有想過大喊一聲,如果有人自然會出來應自己,隻是這地方太過於安靜,他如果聲音大一點的話,就會非常刺耳,這樣的感覺別說別人了,就連馬大犇自己,也是不喜歡的。


    挨著的兩間屋子,看上去更是讓人不解。其中一個裏麵黑漆漆的,連窗戶也沒有,隻能透過走廊上那本來就有些暗的自然光看到,裏麵堆著一些蜂窩煤,一個用瓷磚砌起來的灶台,還有一口大鍋。剩下的油鹽醬醋鍋碗瓢盆,馬大犇也隻能看到一個影子罷了。看起來,這裏是廚房。


    另一個屋子裏,看起來卻是堆放雜物的。盡管是雜物房,但卻整理得非常整齊,由此可見,這裏的主人是一個有條理的人,至少是比較細致、愛幹淨的。而這聽上去卻跟馬大犇認識中的木言幾不太相符,盡管隻見過一麵,木言幾卻給馬大犇一種灑脫不羈,不拘小節的感覺。


    但如果說這主人不是木言幾的話,馬大犇卻在雜物房的角落裏,發現了先前自己在義莊裏看到的那些紙人紙馬,就連紮法跟畫法都是一樣的,於是馬大犇也打消了疑惑,木言幾肯定住在這裏。


    於是馬大犇轉向另一側,越是走近,越是聽到一陣唱佛機的聲音。但是這聽起來有點像音樂的東西,卻有別於以往在寺廟裏能聽見的諸如“大悲咒”“觀音咒”等佛音音樂,而是有一種悠揚的古樂器,伴隨著低吟的唱詞,音調有點古怪,卻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


    鼻子裏聞到的香味也越來越濃,既然有人點香,那說明此處就算沒人,也是剛剛離開不久。當馬大犇走到右側開始朝著第一道門裏張望的時候,卻冷不丁地嚇了一跳。


    這是一間很小的屋子,大概就和先前那個廚房差不多大,但是裏麵卻整麵牆上都供奉著各種各樣像是牌位的東西。最大的放在最中間,其餘大大小小從上到下堆疊著,粗略一看能有三四十張牌位。這些牌位看起來也新舊不一,有幾塊看上去舊舊髒髒的,似乎是已經傳了好幾代一般。


    這些牌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上麵除了有名字之外,都用紅色的墨畫了一個古怪的符號。這個符號馬大犇也是見過的,就是那一晚在義莊的時候,木言幾給他展示的自己那個葫蘆上的符號。


    高高的香案上罩著一層紅布,一個小小的唱佛機放在上麵,香爐前掛著一頂盤香,從地上香灰掉落的痕跡來看,這盤香大約燃燒了三分之一。和莫郎中家裏觀音像前供奉的不同,這裏沒有水果,更沒有佛手或是香油,三個碟子裏,分別裝著一疊長條形的黃紙,一根看上去不知道是牛角還是羊角的東西,和一大塊沒切開、帶皮的豬肉。


    突然見到這麽多牌位,馬大犇有點發慌。雖然自己不信,但還是有些畏懼,出於禮貌他雙手合十拜拜,心裏念叨著“路過路過,莫怪莫怪”一類從鬼片裏學來的句子。


    馬大犇在牌位上搜尋著木言幾的名字,找了一圈沒找到,正聚精會神打算再找一次的時候,一個尖細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你好啊,你找誰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馬大犇和木言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詣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詣凡並收藏馬大犇和木言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