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148章孟德歸鄉行義舉,聖舉聞信先發兵
且說陳宮欲斬殺曹操,忽又一想:“我為國家跟他到此,殺之不義。不若棄而他往。”想罷多時,把寶劍放迴鞘中,悄然牽馬而上,不待天亮,徑自往東郡而去。
半夜,曹操一覺醒來,尋不見了陳宮,暗自尋思:“此人定是見我說了那兩句,就懷疑我之不仁,故棄我而去;吾當即刻起程,盡快離去,此地不宜久留也!”
他遂起身,急忙穿戴一番,帶好寶劍,策馬連夜趕往陳留,尋找父親曹嵩。
曹嵩已知曹操之事,見曹操歸家,又詳問之。
曹操如此這般如此這般細說前事,獨掩蓋了呂伯奢家中一事。
曹父聽完,問計:“我兒,你此番歸家,當如何處之?”
“逢此亂世,大丈夫當替天行道。父親,兒欲散盡家資,以籌錢財,招募義兵,方可行此大事!”曹操一副正義盎然的說道。
曹父聞聽,便知曹操之誌,便說道:“家中資產貧少恐難成大事。陳留有孝廉衛弘,仗義疏財,且其家巨富;若得其相助,大事可圖矣!”
曹操聽罷,心中甚喜,言道:“那我就於家中擺宴,敬請衛弘。席間談及此事,其仗義,定可說其相助。”
曹父以為然,便親往衛府延請衛弘。曹操在家中置酒張筵。
酒宴擺置剛好,那衛弘便知曹父的陪同下來到曹府。曹操熱忱相邀,先後入座。酒過數巡,曹操叩打哀聲:“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切齒。操欲謀之,奈何其側追隨呂布;操難敵其手!此番歸來,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
“孟德,向來有大智謀,定成大事!”衛弘善言之。
“某欲募義兵,發詔文,聚天下諸侯共討董賊;然舍下財虛,不足成事。公乃忠義之士,操懇求相助也!”曹操離席,來到衛弘近前,深躬施禮,久久不起。
衛弘見狀,急忙離席相攙,言道:“吾有心久矣,隻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此大誌,某願將家資相助。”
曹操聞言大喜,便與衛弘一起商議,撰寫矯詔,又廣派信使,以快馬送往各路諸侯之處。又在陳留城內,設台張榜招募義兵,更是豎起招兵白旗一麵,旗上書寫“忠義”二子,好不嚴肅。
百姓聞之,無不稱其功!陳留鄉裏更是四下流傳,曹操之義舉;更甚者傳遍了兗州大半個州郡。一時之間,那應募之人,自四下鄉裏蜂擁而至、如雨迸集。不數日間,曹操便募兵萬餘,可見百姓之信服,亦是曹操此舉之威德也!
話說陽平衛國有一勇猛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其年三十餘,身材短小,然甚有膽識;幼年熟讀兵書、武藝純熟,實乃上將之人選。他連日裏聽聞傳言曹操舉義兵以抗董卓,甚是好奇。這一日,他見周圍鄉民皆奔向陳留,終按耐不住心中的疑惑,便前往陳留以作試探。
這一日,他來到陳留,徑自見那曹操,曰:“進聞公欲行義舉,以抗暴政耶!此時可真?”
曹操見此人雖其貌不揚,但雙目閃爍精光,知乃善於之輩:“然!不知兄台來此何意?”
“某乃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於鄉中傳言之公自洛陽而出,歸鄉下籌義兵,發矯詔聚諸侯,以謀大事,故來探之!”樂進說道。
“汝應該早聞京師董賊之禍也。吾便不多說。某於京師事賊,本欲伺機借司徒寶刃斬賊。哪知那賊人多詐、甚是小心,又有呂布那廝時常守護身側。謀刺之事敗露,某借試馬之機,方才逃遁歸來。”曹操聞言,心中豁然,說道,“然鄉中孝廉衛弘肯出資助我成此大事,故某便集錢財募義兵,發矯詔聚諸侯,方有此舉。”
“公確有大誌也!某雖不才,然自幼熟讀兵書、武藝還算純熟,願隨公成此大事!”樂進聽罷,知道曹操此人確有大誌,乃是可追隨之人。
二人正在交談之時,又打外麵進來一人,尚未進屋就喊道:“孟德有此壯舉,某自當來助!”
曹操聞聽,哈哈大笑:“哈哈!曼成別來無恙乎?”言畢,從屋內迎了出來。
來人何人?此人乃是山陽巨鹿人士,姓李,名典,字曼成,曾在曹操求學之時相識。二人以文武論交,感情不淺。李典年少之時頗為好學,博覽群書,有才華。家中乃是巨鹿大族,這次前來更是帶來超過千人,共投曹操。
曹操大喜,乃命二人為帳前吏,與自己共同募兵。
又有沛國譙人複姓夏侯,單名惇,字元讓,乃是夏侯嬰之後,自幼喜愛舞槍弄棒;年不過十四從師習武,且武功大成。一日,有人辱罵其師,夏侯惇聞之大怒,竟殺之。後恐牢獄,他便逃於外方。今聞曹操起兵,便與族弟夏侯淵二人,各領壯士千餘人前來投奔。沛國譙郡乃是曹操族家。曹父曹嵩原本夏侯氏之子,因當時大長秋曹騰膝下無子,過繼給曹騰。夏侯敦和夏侯淵乃是夏侯嵩(曹嵩)之侄輩,故此二人本是曹操之弟兄也!
不數日,又有曹氏家族兄弟曹仁、曹洪二人各引軍士千餘前來相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馬熟嫻,武藝精通。
此六人前來,著實助長了曹操的實力。曹操大喜,粗略統計,麾下竟有兩萬餘人。曹操便與六人商議,在村中空地之處,開始調練軍馬。衛弘盡出家財,為其置辦衣甲旗幡。更有四方士族前來送糧者,不計其數。
曹操這裏緊鑼密鼓的募兵、操練。矯詔尚未到達遠處,上庸關內征西大將軍、益州牧劉騫倒是早已接到信報,召集劉備、典韋、張飛、許定和,還有十餘名護軍將領,正在商議。
“這曹操倒也忒是大膽,竟敢在呂布眼皮下行刺董卓。真是有些膽量!”劉備等人那都是見過呂布和曹操武藝的人,看完信報,劉備感歎道。
“此番曹操逃離京師,必當返鄉募兵。此人心中素有大誌,這番劫難之後定當成其勢也!”劉騫在記憶了知道,正是因為此舉,才成就了曹操基業的開始。小小侍郎憑借鄉下一介士族財富和家族力量的堆積,借助董卓這個基點,形成了他的勢力。
“兄長何出此言?”劉備問道。
“此人尚未入仕之前,曾有人預言:‘此人治世之良臣,亂世之梟雄也!’我等都與此人有過交往。其不堪人下,與我等朝中三品、四品大員同堂,亦言語從容,圓滑有序。此人豈是肯居人下者乎?”劉騫問道。
“兄長此番講解,細細尋思,確實如此。”劉備低頭沉思片刻說道。
“大哥,送往京都的信件已經到了王允等人手中,怎麽還沒有迴信呢?”典韋問道。
“不用等迴信了。我們的書信已經發揮了他的作用。”劉騫看來看典韋,說道:“正是因為我們的信件,才促使王允等人謀劃計策對付董卓。那曹操持刀行刺董卓之事,其實便是我們的信件所使而已!”
“兄長,我等下一步該如何?”劉備問道。畢竟現在已經知道董卓廢少帝立陳留王一事,又得知董卓暴行,想必劉騫該有行動了。
“我送書給朝中大臣,就是為了要一個名頭。現在曹操逃出京師,迴歸鄉裏,定然得到家族和其他士族的支撐,如此以來,他的勢力興起。但是不足以抗衡董卓。此子向來多謀,定會散布矯詔於各路諸侯。我等此時即可起兵發往洛陽。”劉騫其實就是在等這個時機,站起身來吩咐道,“伯陽,上庸乃是我益州門戶,定要嚴守。玄德、子滿、翼德,你三人隨我出征,點齊三萬兵馬前行。”
是日,劉騫、劉備、典韋和張飛,在十員護軍將領的陪同下統帥三萬兵馬往洛陽方向而去。行至路中,正好遇到前來送矯詔的信使,倒省了一番時間。
不數日,他們一行人便來到洛陽地境。早使人前去知會廖化。這一日,劉騫等人繞行至兗州境內,於汜水關東南的滎陽東一座山林之中安營紮寨,以待他人來到。
忽聞哨兵來報:“報,主公!營外有廖將軍引領三四千人前來覲見主公!”
劉騫聞言大喜,知臧霸、張遼二人統兵前來。急忙披衣而出,行往轅門外相迎,相距甚遠,他便高聲喊道:“宣高,文遠,久聞大名。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矣!”
廖化在一旁告知二人,此乃主公。
臧霸、張遼二人急忙快走幾步,來到劉騫麵前,撩衣跪倒:“感主公不棄,臧霸(張遼)願隨主公征戰沙場,以安天下。”
劉騫彎腰攙起二人,說道:“某得汝二人,更是如虎添翼也!走,入帳!”說罷,挽二人一同入帳,又喚人找來劉備、典韋和張飛,介紹二人相識。
臧霸、張遼所部三千人馬,劉騫依照義勇軍的編製統編成三個營,由臧霸、張遼二人設立統領、副統領。冊封臧霸、張遼為偏將軍,又冊封其手下將領吳敦、尹禮、孫觀三人為俾將軍。
劉騫把營寨按紮在了山林之中以作隱蔽,在這裏等待曹袁盟軍的到來。
再說那袁紹接到曹操的矯詔,便聚集麾下文武官員,統兵三萬五千之眾,離開渤海前往陳留與曹操相會。
那曹操所作檄文曰:
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曹操發出檄文之,不數日便傳達諸鎮諸侯,多有諸侯起兵相應: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亦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
第148章孟德歸鄉行義舉,聖舉聞信先發兵
且說陳宮欲斬殺曹操,忽又一想:“我為國家跟他到此,殺之不義。不若棄而他往。”想罷多時,把寶劍放迴鞘中,悄然牽馬而上,不待天亮,徑自往東郡而去。
半夜,曹操一覺醒來,尋不見了陳宮,暗自尋思:“此人定是見我說了那兩句,就懷疑我之不仁,故棄我而去;吾當即刻起程,盡快離去,此地不宜久留也!”
他遂起身,急忙穿戴一番,帶好寶劍,策馬連夜趕往陳留,尋找父親曹嵩。
曹嵩已知曹操之事,見曹操歸家,又詳問之。
曹操如此這般如此這般細說前事,獨掩蓋了呂伯奢家中一事。
曹父聽完,問計:“我兒,你此番歸家,當如何處之?”
“逢此亂世,大丈夫當替天行道。父親,兒欲散盡家資,以籌錢財,招募義兵,方可行此大事!”曹操一副正義盎然的說道。
曹父聞聽,便知曹操之誌,便說道:“家中資產貧少恐難成大事。陳留有孝廉衛弘,仗義疏財,且其家巨富;若得其相助,大事可圖矣!”
曹操聽罷,心中甚喜,言道:“那我就於家中擺宴,敬請衛弘。席間談及此事,其仗義,定可說其相助。”
曹父以為然,便親往衛府延請衛弘。曹操在家中置酒張筵。
酒宴擺置剛好,那衛弘便知曹父的陪同下來到曹府。曹操熱忱相邀,先後入座。酒過數巡,曹操叩打哀聲:“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切齒。操欲謀之,奈何其側追隨呂布;操難敵其手!此番歸來,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
“孟德,向來有大智謀,定成大事!”衛弘善言之。
“某欲募義兵,發詔文,聚天下諸侯共討董賊;然舍下財虛,不足成事。公乃忠義之士,操懇求相助也!”曹操離席,來到衛弘近前,深躬施禮,久久不起。
衛弘見狀,急忙離席相攙,言道:“吾有心久矣,隻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此大誌,某願將家資相助。”
曹操聞言大喜,便與衛弘一起商議,撰寫矯詔,又廣派信使,以快馬送往各路諸侯之處。又在陳留城內,設台張榜招募義兵,更是豎起招兵白旗一麵,旗上書寫“忠義”二子,好不嚴肅。
百姓聞之,無不稱其功!陳留鄉裏更是四下流傳,曹操之義舉;更甚者傳遍了兗州大半個州郡。一時之間,那應募之人,自四下鄉裏蜂擁而至、如雨迸集。不數日間,曹操便募兵萬餘,可見百姓之信服,亦是曹操此舉之威德也!
話說陽平衛國有一勇猛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其年三十餘,身材短小,然甚有膽識;幼年熟讀兵書、武藝純熟,實乃上將之人選。他連日裏聽聞傳言曹操舉義兵以抗董卓,甚是好奇。這一日,他見周圍鄉民皆奔向陳留,終按耐不住心中的疑惑,便前往陳留以作試探。
這一日,他來到陳留,徑自見那曹操,曰:“進聞公欲行義舉,以抗暴政耶!此時可真?”
曹操見此人雖其貌不揚,但雙目閃爍精光,知乃善於之輩:“然!不知兄台來此何意?”
“某乃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於鄉中傳言之公自洛陽而出,歸鄉下籌義兵,發矯詔聚諸侯,以謀大事,故來探之!”樂進說道。
“汝應該早聞京師董賊之禍也。吾便不多說。某於京師事賊,本欲伺機借司徒寶刃斬賊。哪知那賊人多詐、甚是小心,又有呂布那廝時常守護身側。謀刺之事敗露,某借試馬之機,方才逃遁歸來。”曹操聞言,心中豁然,說道,“然鄉中孝廉衛弘肯出資助我成此大事,故某便集錢財募義兵,發矯詔聚諸侯,方有此舉。”
“公確有大誌也!某雖不才,然自幼熟讀兵書、武藝還算純熟,願隨公成此大事!”樂進聽罷,知道曹操此人確有大誌,乃是可追隨之人。
二人正在交談之時,又打外麵進來一人,尚未進屋就喊道:“孟德有此壯舉,某自當來助!”
曹操聞聽,哈哈大笑:“哈哈!曼成別來無恙乎?”言畢,從屋內迎了出來。
來人何人?此人乃是山陽巨鹿人士,姓李,名典,字曼成,曾在曹操求學之時相識。二人以文武論交,感情不淺。李典年少之時頗為好學,博覽群書,有才華。家中乃是巨鹿大族,這次前來更是帶來超過千人,共投曹操。
曹操大喜,乃命二人為帳前吏,與自己共同募兵。
又有沛國譙人複姓夏侯,單名惇,字元讓,乃是夏侯嬰之後,自幼喜愛舞槍弄棒;年不過十四從師習武,且武功大成。一日,有人辱罵其師,夏侯惇聞之大怒,竟殺之。後恐牢獄,他便逃於外方。今聞曹操起兵,便與族弟夏侯淵二人,各領壯士千餘人前來投奔。沛國譙郡乃是曹操族家。曹父曹嵩原本夏侯氏之子,因當時大長秋曹騰膝下無子,過繼給曹騰。夏侯敦和夏侯淵乃是夏侯嵩(曹嵩)之侄輩,故此二人本是曹操之弟兄也!
不數日,又有曹氏家族兄弟曹仁、曹洪二人各引軍士千餘前來相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馬熟嫻,武藝精通。
此六人前來,著實助長了曹操的實力。曹操大喜,粗略統計,麾下竟有兩萬餘人。曹操便與六人商議,在村中空地之處,開始調練軍馬。衛弘盡出家財,為其置辦衣甲旗幡。更有四方士族前來送糧者,不計其數。
曹操這裏緊鑼密鼓的募兵、操練。矯詔尚未到達遠處,上庸關內征西大將軍、益州牧劉騫倒是早已接到信報,召集劉備、典韋、張飛、許定和,還有十餘名護軍將領,正在商議。
“這曹操倒也忒是大膽,竟敢在呂布眼皮下行刺董卓。真是有些膽量!”劉備等人那都是見過呂布和曹操武藝的人,看完信報,劉備感歎道。
“此番曹操逃離京師,必當返鄉募兵。此人心中素有大誌,這番劫難之後定當成其勢也!”劉騫在記憶了知道,正是因為此舉,才成就了曹操基業的開始。小小侍郎憑借鄉下一介士族財富和家族力量的堆積,借助董卓這個基點,形成了他的勢力。
“兄長何出此言?”劉備問道。
“此人尚未入仕之前,曾有人預言:‘此人治世之良臣,亂世之梟雄也!’我等都與此人有過交往。其不堪人下,與我等朝中三品、四品大員同堂,亦言語從容,圓滑有序。此人豈是肯居人下者乎?”劉騫問道。
“兄長此番講解,細細尋思,確實如此。”劉備低頭沉思片刻說道。
“大哥,送往京都的信件已經到了王允等人手中,怎麽還沒有迴信呢?”典韋問道。
“不用等迴信了。我們的書信已經發揮了他的作用。”劉騫看來看典韋,說道:“正是因為我們的信件,才促使王允等人謀劃計策對付董卓。那曹操持刀行刺董卓之事,其實便是我們的信件所使而已!”
“兄長,我等下一步該如何?”劉備問道。畢竟現在已經知道董卓廢少帝立陳留王一事,又得知董卓暴行,想必劉騫該有行動了。
“我送書給朝中大臣,就是為了要一個名頭。現在曹操逃出京師,迴歸鄉裏,定然得到家族和其他士族的支撐,如此以來,他的勢力興起。但是不足以抗衡董卓。此子向來多謀,定會散布矯詔於各路諸侯。我等此時即可起兵發往洛陽。”劉騫其實就是在等這個時機,站起身來吩咐道,“伯陽,上庸乃是我益州門戶,定要嚴守。玄德、子滿、翼德,你三人隨我出征,點齊三萬兵馬前行。”
是日,劉騫、劉備、典韋和張飛,在十員護軍將領的陪同下統帥三萬兵馬往洛陽方向而去。行至路中,正好遇到前來送矯詔的信使,倒省了一番時間。
不數日,他們一行人便來到洛陽地境。早使人前去知會廖化。這一日,劉騫等人繞行至兗州境內,於汜水關東南的滎陽東一座山林之中安營紮寨,以待他人來到。
忽聞哨兵來報:“報,主公!營外有廖將軍引領三四千人前來覲見主公!”
劉騫聞言大喜,知臧霸、張遼二人統兵前來。急忙披衣而出,行往轅門外相迎,相距甚遠,他便高聲喊道:“宣高,文遠,久聞大名。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矣!”
廖化在一旁告知二人,此乃主公。
臧霸、張遼二人急忙快走幾步,來到劉騫麵前,撩衣跪倒:“感主公不棄,臧霸(張遼)願隨主公征戰沙場,以安天下。”
劉騫彎腰攙起二人,說道:“某得汝二人,更是如虎添翼也!走,入帳!”說罷,挽二人一同入帳,又喚人找來劉備、典韋和張飛,介紹二人相識。
臧霸、張遼所部三千人馬,劉騫依照義勇軍的編製統編成三個營,由臧霸、張遼二人設立統領、副統領。冊封臧霸、張遼為偏將軍,又冊封其手下將領吳敦、尹禮、孫觀三人為俾將軍。
劉騫把營寨按紮在了山林之中以作隱蔽,在這裏等待曹袁盟軍的到來。
再說那袁紹接到曹操的矯詔,便聚集麾下文武官員,統兵三萬五千之眾,離開渤海前往陳留與曹操相會。
那曹操所作檄文曰:
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曹操發出檄文之,不數日便傳達諸鎮諸侯,多有諸侯起兵相應: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亦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