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媺聽了心中很是高興,伸手將白茉婉叫到身旁,拉著手笑言:“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你可是個有福的。”
白茉婉端端正正的給顧媺行了禮,聲音微咽道:“多謝王妃救命之恩。”
顧媺見她眼角含淚,明白一番大病挺過來定是不易,心中多了幾分疼愛,柔聲道:“我如今在府中無聊的很,你若是願意常常來陪陪我可好?”
低下的夫人們聽了有的極是羨慕的望著眉開眼笑的白張氏,有的冷冷看著不知想些什麽,倒是白茉婉很是歡喜地說:“隻要王妃不嫌我煩就好。”
“這是什麽話,你來我定是高興。”
坐在下麵的夫人聽了,其中一個笑著說:“白姑娘真是我見猶憐,聽說因為生病錯過了采選,這等樣貌若是參選,定是富貴命。”
話音剛落,旁邊有人冷哼迴道:“白家已出了個敏妃娘娘,怕是夠了吧?說起樣貌誰能比得上宜美人呢。”
顧媺呷著茶抬眼看了看,見說話的正是薛成誌的妻妹,尚書左丞的妻子,王氏,尚書左丞李鵬程不過正四品,在今天一溜貴婦中算不上大官,但是因著賢妃如今統掌後宮,又懷著龍種,薛家又有薛芷入宮,正是得寵的時候,難免自得。
薛王氏聽了這話有些得意的樣子,拿帕子掩了嘴角笑著訓斥妹妹道:“可別胡說,宜美人不過是正好入了皇上的眼,哪裏比得上敏妃娘娘。”
“說起來,敏妃娘娘又何嚐不是因貌似愨敏皇後而……”李王氏話眼底的不屑顯而易見,話還未說完聽得一聲曆喝,“放肆!”
“說起來,敏妃娘娘又何嚐不是因貌似愨敏皇後而......”李王氏話眼底的不屑顯而易見,話還未說完聽得一聲曆喝,“放肆!”
眾人惶惶抬頭,見姬玉柔眉頭緊鎖,目光如炬,厲聲道:“愨敏太後娘娘可是爾等可以非議的!”
李王氏這才驚覺自己言之不妥,竟然當著這麽多命婦的麵議論愨敏皇後的是非,盡管她不過是想諷刺白露,卻不小心觸到了皇家禁忌,而愨敏皇後也早被桓卓追封為太後,徽號仍是愨敏,但諡號已追封為孝顯仁。想到這裏一時冷汗涔涔,急忙跪地道:“夫人饒命,罪婦一時口快,並無半點辱沒愨敏太後娘娘的意思。”
姬玉柔出自姬家,最重禮教,又是皇家宗室,怎可仍由他人辱沒皇親,抬手道:“夫人一時口快,卻是給皇家宗室抹黑,此事豈是我一個婦人能做主的。”說著給身邊的小婢女道:“去請示國公爺。”
眾人原先見著她溫文爾雅的模樣,不想發怒起來卻是如此不假顏色,品階低的命婦不禁將頭低的更低,而前麵的夫人們卻神色各異,薛王氏眼底一片焦色,碰了碰身邊的韓薛氏,低聲道:“求姐姐救救我妹妹。”
韓薛氏神色冷淡,似是不曾聽到一般不予理睬。滿室寂靜,隻聽得顧媺拿著茶盞悠悠的刮著茶葉,絲毫不被眼前的事情打擾。
小婢女很快迴來複命,說國公爺說了,此事不能做主,隻讓稟告了皇上。
顧媺垂著眼隻管喝茶,心中卻想著這安國公能在其父死後繼承爵位,又能在子弟皆不入仕的情況下讓安國公府依然挺立在皇家中心,不可謂沒有手段。
此事說大是大,說小是小,不過是夫人們私底下的玩笑,若他就此揭過不僅籠絡了薛氏也是籠絡了韓文甫和賢妃,但他卻不私下做主,反而稟明皇上,以顯其忠心無爭。
李王氏聞言,不禁癱坐在地上,連連求饒,姬玉柔神色不改,語氣淡淡道:“請夫人下去吧。”身側的嬤嬤會意,上前擒住李薛氏便下去了。
姬玉柔這才變了顏色,微笑著對各位道:“讓各位見笑了,今日是我做東,萬望不要掃了大家的興致。”
韓薛氏笑著道:“夫人秉公辦事,也是教導各位命婦忠心為主,這是好事,怎麽能叫掃興。”
顧媺聞言,抬眼看了看韓薛氏有看看她身側神色陰鬱的薛王氏,有些了然。下座的眾人不免附和了一番,誇姬玉柔承襲姬氏家風,禮教嚴謹。
氣氛一下子活絡起來,正說話間,侍婢們采了荷花歸來,呈上來給夫人們觀賞,一朵朵荷花正是盛放的時候,清香撲鼻。
眾人賞了一迴荷花,聽見姬玉柔笑言,“許久不迴盛京,不知當下貴女們才學如何,不如各位以荷為題,鬥鬥詩可好。”
北胤自建國來很是注重才學培養,雖然眼下依舊以武為主,但盛京名媛們自小接受家塾教育,作詩更是不在話下,今天又是眾位命婦皆在,能拔得頭籌也能為自己博個才名,有益無害。
各府的小姐們都眉頭緊鎖構思了起來,婢女們自然擺好了筆墨以供她們寫詩。姬玉柔笑著迴首問身側的顧媺道:“王妃不寫一首嗎?”
“都是小輩們我可拉不下臉去爭上一爭。”顧媺眨眨眼道。
姬玉柔在燕州早就聽聞過這位南華郡主的大名,更沒想到她遠嫁北胤還能不顧生死護送玉璽,心中猜想過無數遍她的樣子,今日一見卻將所有的猜想通通推翻,心中卻多了幾分親近之意。
“顧氏才名,天下皆知。王妃不必自謙。”
“夫人若是這麽說,我可也要拿著姬氏的名聲說事了。”
姬玉柔一愣,隨即笑開,“王妃手下留情。”
顧媺也掩嘴笑起來,北朝姬氏和南華顧氏都是禮樂詩書的簪纓世族,兩人有著一樣的家庭文化環境,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而姬玉柔雷厲風行和春風化雨的做事風格又像極了她的母親封清若,讓她心中多是感念。
這邊正靜靜作詩,聽得有人嬉笑著靠近,最前麵的人捧著一捧荷花,進了花廳,直奔姬玉柔跑過來,清脆地喚了一聲,“母親。”
花拿下來,露出一張稚氣未脫的臉,杏目像極了姬玉柔,卻是個正在三四歲左右的小兒,笑著說:“聽說母親在花廳賞花,蔚兒采了好多來呢。”
姬玉柔眼中滿是溫柔,拿帕子仔細的為他揩了額頭的汗水,溫聲道:“跑這麽急做什麽,仔細摔跤。”
白茉婉端端正正的給顧媺行了禮,聲音微咽道:“多謝王妃救命之恩。”
顧媺見她眼角含淚,明白一番大病挺過來定是不易,心中多了幾分疼愛,柔聲道:“我如今在府中無聊的很,你若是願意常常來陪陪我可好?”
低下的夫人們聽了有的極是羨慕的望著眉開眼笑的白張氏,有的冷冷看著不知想些什麽,倒是白茉婉很是歡喜地說:“隻要王妃不嫌我煩就好。”
“這是什麽話,你來我定是高興。”
坐在下麵的夫人聽了,其中一個笑著說:“白姑娘真是我見猶憐,聽說因為生病錯過了采選,這等樣貌若是參選,定是富貴命。”
話音剛落,旁邊有人冷哼迴道:“白家已出了個敏妃娘娘,怕是夠了吧?說起樣貌誰能比得上宜美人呢。”
顧媺呷著茶抬眼看了看,見說話的正是薛成誌的妻妹,尚書左丞的妻子,王氏,尚書左丞李鵬程不過正四品,在今天一溜貴婦中算不上大官,但是因著賢妃如今統掌後宮,又懷著龍種,薛家又有薛芷入宮,正是得寵的時候,難免自得。
薛王氏聽了這話有些得意的樣子,拿帕子掩了嘴角笑著訓斥妹妹道:“可別胡說,宜美人不過是正好入了皇上的眼,哪裏比得上敏妃娘娘。”
“說起來,敏妃娘娘又何嚐不是因貌似愨敏皇後而……”李王氏話眼底的不屑顯而易見,話還未說完聽得一聲曆喝,“放肆!”
“說起來,敏妃娘娘又何嚐不是因貌似愨敏皇後而......”李王氏話眼底的不屑顯而易見,話還未說完聽得一聲曆喝,“放肆!”
眾人惶惶抬頭,見姬玉柔眉頭緊鎖,目光如炬,厲聲道:“愨敏太後娘娘可是爾等可以非議的!”
李王氏這才驚覺自己言之不妥,竟然當著這麽多命婦的麵議論愨敏皇後的是非,盡管她不過是想諷刺白露,卻不小心觸到了皇家禁忌,而愨敏皇後也早被桓卓追封為太後,徽號仍是愨敏,但諡號已追封為孝顯仁。想到這裏一時冷汗涔涔,急忙跪地道:“夫人饒命,罪婦一時口快,並無半點辱沒愨敏太後娘娘的意思。”
姬玉柔出自姬家,最重禮教,又是皇家宗室,怎可仍由他人辱沒皇親,抬手道:“夫人一時口快,卻是給皇家宗室抹黑,此事豈是我一個婦人能做主的。”說著給身邊的小婢女道:“去請示國公爺。”
眾人原先見著她溫文爾雅的模樣,不想發怒起來卻是如此不假顏色,品階低的命婦不禁將頭低的更低,而前麵的夫人們卻神色各異,薛王氏眼底一片焦色,碰了碰身邊的韓薛氏,低聲道:“求姐姐救救我妹妹。”
韓薛氏神色冷淡,似是不曾聽到一般不予理睬。滿室寂靜,隻聽得顧媺拿著茶盞悠悠的刮著茶葉,絲毫不被眼前的事情打擾。
小婢女很快迴來複命,說國公爺說了,此事不能做主,隻讓稟告了皇上。
顧媺垂著眼隻管喝茶,心中卻想著這安國公能在其父死後繼承爵位,又能在子弟皆不入仕的情況下讓安國公府依然挺立在皇家中心,不可謂沒有手段。
此事說大是大,說小是小,不過是夫人們私底下的玩笑,若他就此揭過不僅籠絡了薛氏也是籠絡了韓文甫和賢妃,但他卻不私下做主,反而稟明皇上,以顯其忠心無爭。
李王氏聞言,不禁癱坐在地上,連連求饒,姬玉柔神色不改,語氣淡淡道:“請夫人下去吧。”身側的嬤嬤會意,上前擒住李薛氏便下去了。
姬玉柔這才變了顏色,微笑著對各位道:“讓各位見笑了,今日是我做東,萬望不要掃了大家的興致。”
韓薛氏笑著道:“夫人秉公辦事,也是教導各位命婦忠心為主,這是好事,怎麽能叫掃興。”
顧媺聞言,抬眼看了看韓薛氏有看看她身側神色陰鬱的薛王氏,有些了然。下座的眾人不免附和了一番,誇姬玉柔承襲姬氏家風,禮教嚴謹。
氣氛一下子活絡起來,正說話間,侍婢們采了荷花歸來,呈上來給夫人們觀賞,一朵朵荷花正是盛放的時候,清香撲鼻。
眾人賞了一迴荷花,聽見姬玉柔笑言,“許久不迴盛京,不知當下貴女們才學如何,不如各位以荷為題,鬥鬥詩可好。”
北胤自建國來很是注重才學培養,雖然眼下依舊以武為主,但盛京名媛們自小接受家塾教育,作詩更是不在話下,今天又是眾位命婦皆在,能拔得頭籌也能為自己博個才名,有益無害。
各府的小姐們都眉頭緊鎖構思了起來,婢女們自然擺好了筆墨以供她們寫詩。姬玉柔笑著迴首問身側的顧媺道:“王妃不寫一首嗎?”
“都是小輩們我可拉不下臉去爭上一爭。”顧媺眨眨眼道。
姬玉柔在燕州早就聽聞過這位南華郡主的大名,更沒想到她遠嫁北胤還能不顧生死護送玉璽,心中猜想過無數遍她的樣子,今日一見卻將所有的猜想通通推翻,心中卻多了幾分親近之意。
“顧氏才名,天下皆知。王妃不必自謙。”
“夫人若是這麽說,我可也要拿著姬氏的名聲說事了。”
姬玉柔一愣,隨即笑開,“王妃手下留情。”
顧媺也掩嘴笑起來,北朝姬氏和南華顧氏都是禮樂詩書的簪纓世族,兩人有著一樣的家庭文化環境,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而姬玉柔雷厲風行和春風化雨的做事風格又像極了她的母親封清若,讓她心中多是感念。
這邊正靜靜作詩,聽得有人嬉笑著靠近,最前麵的人捧著一捧荷花,進了花廳,直奔姬玉柔跑過來,清脆地喚了一聲,“母親。”
花拿下來,露出一張稚氣未脫的臉,杏目像極了姬玉柔,卻是個正在三四歲左右的小兒,笑著說:“聽說母親在花廳賞花,蔚兒采了好多來呢。”
姬玉柔眼中滿是溫柔,拿帕子仔細的為他揩了額頭的汗水,溫聲道:“跑這麽急做什麽,仔細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