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塵埃落定
美味小廚娘:世子嚐一嚐 作者:愛打瞌睡的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老夫人被這麽左問右問,供詞之間的矛盾和漏洞越來越多,尤其毒藥來源上,問一遍就換一個口供,弄到最後她自己都記不清自己瞎扯過多少個理由,頭暈腦脹之下,一時說漏嘴,終究是把自己女兒供了出來,說了一半警醒過來可已經晚了,當時就悔恨得伏地大哭。
府尹囑咐刑房書差把這些亂七八糟的口供全部如實記錄下來,豫王妃涉案其中的內容也沒有遺漏,府尹早就懷疑這毒藥來源不是這對已經是平民的老夫妻能弄到手的,要麽是家中舊藏,要麽是別人給予,而最近為了梁仲山和童明俐的事大為惱火的除了公婆,剩下的嫌疑人就是豫王妃了,她都幹得出派府兵堵門的事了,下毒殺人也沒什麽好詫異的。
把梁老夫人重新收監後,府尹退了堂到後麵休息,等書差把整理好的口供呈上後,他看了一遍,讓人又抄錄了一個抄本,他自己再寫了個奏本,一並送入宮去。
而就在這本章出門後,豫王的親信來衙門探監,給梁氏夫妻送些東西。
若是尋常百姓來探監,給牢頭一點好處也就進去了,可豫王來派人探監,獄卒就不敢作主,於是報給了刑房,刑房再上報給府尹,府尹得知消息,想著奏本已經在去宮中的路上了,口供都拿到了,探監就探監吧,反正想統一口供的話已經晚了。
豫王的親信先進了男牢,得知梁老先生熬住了刑什麽都沒招認還算放心,可等到女牢,見老夫人伏地痛哭到聲音沙啞,問她話都神思恍惚的樣子,親信就感到心中不好,覺得可能自己來晚了,匆匆忙忙趕迴王府迴信。
聽完手下的人詳稟,豫王頓時癱坐在他書房的圈椅裏,過了一會兒又惱怒不止,都是王妃的自作主張,現在闖出這麽大的禍都不知道怎樣收場,他們陣營裏的那些官吏恐怕也要議論幾句,這一對比,論宅心仁厚的確是輸給了太子,而對於如今天下太平的局麵來說,宅心仁厚要優於殺伐果斷,天下百姓也同樣看中這個。
聖人看完迎天府尹送進宮去的奏本,怒不可遏,轉告皇後,共同下旨傳豫王夫妻即刻入宮。
在皇後的宮殿裏,豫王夫妻倆跪在父皇和母後的麵前,接受了一頓嚴厲的訓斥,豫王妃更是直接被聖人斥責為不賢,但看在她與豫王成親十幾年生兒育女操持家務的情分上,沒有奪了她的王妃頭銜,隻是讓她閉門思過,今年內都不許踏出府門半步,並且免除今年的一應供給奉養,同時她膝下那兩個女兒尤其今年及笄的長女宮靈筠的婚事也轉由皇後這個祖母來操心,以免她這做母親的要利用女兒婚事又生幺蛾子。
豫王妃哭得不能自已,轉瞬間她就喪失了身為親王妃的大部分權力,又驚又怕,叩頭謝恩。
豫王求情無用,但總算沒有拆散他們夫妻,而且他作為一家之主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辯稱自己對王妃的所作所為一概不知,否則他這一家之主也就稱不上是一家之主了,因此豫王受到妻子連累,今年的供給和奉養通通減半。
趙賢妃得知聖人和皇後還是知道了兒媳婦幹的好事,急急忙忙趕過來求情,可是殿門緊閉,她隻能在外麵月台上長跪不起,宮婢向裏麵傳了消息,聖人根本沒有理會,隻讓人出去請趙賢妃迴宮。
這種緊張時刻趙賢妃哪裏肯走,再三懇求,可裏麵也不再迴應了。
意思很明確,兒子媳婦惹出來的禍,親娘求情也沒用,想跪就跪著吧。
等到聖人和皇後終於把豫王夫妻處置完畢,外麵的趙賢妃早就跪青了膝蓋站不起來了,小太監用步輦將她抬了迴去。
童明俐被豫王妃以毒謀害,一條性命也不知保不保得住,於是聖人又責令豫王出了老大一筆銀子,以他嶽父母的名義,作為給童明俐的賠償金,若是人最終死了還要再掏一筆喪葬費。
豫王妃為了達成弟弟的遺願,雖然做了一番好盤算,最終還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她現在也惶恐不安地萬分期望童明俐不要死,倘若人真的死了,自己想做皇後的心願,恐怕隻有通過逼宮篡位才能實現了。
這件事因為聖人的插手,該罰的都罰了,該賠的都賠了,但整件事情還是傳得京城人人皆知,豫王的名望陡降,百姓們無不可惜,都說他就是被王妃給拖累了。
好在讓人感到安慰的是,太醫們配製出了解藥,童明俐最終轉危為安,沒有鬧出人命來,迴家休養幾天就完全康複了,也沒有留下病根,於是百姓們除了大讚太醫院的太醫們神仙神術,也讚童明俐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而知道全部實情的少數幾個人則都在家裏偷笑,童明俐裝病這事連她父母都瞞著,所以童翰林夫妻倆驚惶失措的表現才蒙騙了所有不知底細的人,童明俐那幾天也隻是在太醫院踏踏實實地睡了一場大覺,別的都沒什麽,等宮裏把事情一處置完,她就及時地蘇醒過來,康複了。
這場戲可真把趙賢妃這一黨給收拾慘了,不光王妃被禁足府中,連府兵都被隨後整體換掉了,從統領到最底層的兵士,全部換了新麵孔,官麵上的理由是算上次王妃調兵堵童家門的賬,小兵們聽令行事身不由己也就罷了,帶兵的將領居然也不勸阻任由王妃胡來就是他們的錯,既然都不堪任用,那就別幹了。
府兵一換,豫王府就更傻眼了,原本這麽多年下來,府兵都調教成了豫王的忠實私兵,現在這一下大換血,十幾年的心血就全白費了,看著麵前站了一排的陌生的各級將領們,豫王的心簡直在滴血,卻又要強顏歡笑,吩咐設宴歡迎他們。
宮靈筠和宮玥筠這兩個年長的郡主也陪著母親垂淚,她們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而她們下嫁的對象首選就是公侯世家的子弟,現在這事一鬧,連官僚世家和書香門第恐怕都不願意與豫王府聯姻了,就算皇後替這兩個孫女作主,京城裏八成也難覓良家,想到有可能要遠嫁外地,這兩姐妹哭得更加傷心。
大公主還氣勢洶洶地上門找了一次麻煩,梁仲山是豫王妃的弟弟,她為了自己弟弟把自己一家的顏麵扔到了臭水溝裏,可豫王是大公主的弟弟,不都是姐姐給弟弟出頭麽,大公主於是跑到弟弟家裏大發了一場雌威,宮靈筠姐妹倆跪在姑姑麵前哭求她饒了自己母親。
這一場大鬧並沒有傳得全京城皆知,隻捂在了豫王府裏,但石天瑉主動跟顧昀說了這讓人惱火的家務事,一臉苦惱地拉著眾哥們上街喝酒,大家把他好一場安慰。
府尹囑咐刑房書差把這些亂七八糟的口供全部如實記錄下來,豫王妃涉案其中的內容也沒有遺漏,府尹早就懷疑這毒藥來源不是這對已經是平民的老夫妻能弄到手的,要麽是家中舊藏,要麽是別人給予,而最近為了梁仲山和童明俐的事大為惱火的除了公婆,剩下的嫌疑人就是豫王妃了,她都幹得出派府兵堵門的事了,下毒殺人也沒什麽好詫異的。
把梁老夫人重新收監後,府尹退了堂到後麵休息,等書差把整理好的口供呈上後,他看了一遍,讓人又抄錄了一個抄本,他自己再寫了個奏本,一並送入宮去。
而就在這本章出門後,豫王的親信來衙門探監,給梁氏夫妻送些東西。
若是尋常百姓來探監,給牢頭一點好處也就進去了,可豫王來派人探監,獄卒就不敢作主,於是報給了刑房,刑房再上報給府尹,府尹得知消息,想著奏本已經在去宮中的路上了,口供都拿到了,探監就探監吧,反正想統一口供的話已經晚了。
豫王的親信先進了男牢,得知梁老先生熬住了刑什麽都沒招認還算放心,可等到女牢,見老夫人伏地痛哭到聲音沙啞,問她話都神思恍惚的樣子,親信就感到心中不好,覺得可能自己來晚了,匆匆忙忙趕迴王府迴信。
聽完手下的人詳稟,豫王頓時癱坐在他書房的圈椅裏,過了一會兒又惱怒不止,都是王妃的自作主張,現在闖出這麽大的禍都不知道怎樣收場,他們陣營裏的那些官吏恐怕也要議論幾句,這一對比,論宅心仁厚的確是輸給了太子,而對於如今天下太平的局麵來說,宅心仁厚要優於殺伐果斷,天下百姓也同樣看中這個。
聖人看完迎天府尹送進宮去的奏本,怒不可遏,轉告皇後,共同下旨傳豫王夫妻即刻入宮。
在皇後的宮殿裏,豫王夫妻倆跪在父皇和母後的麵前,接受了一頓嚴厲的訓斥,豫王妃更是直接被聖人斥責為不賢,但看在她與豫王成親十幾年生兒育女操持家務的情分上,沒有奪了她的王妃頭銜,隻是讓她閉門思過,今年內都不許踏出府門半步,並且免除今年的一應供給奉養,同時她膝下那兩個女兒尤其今年及笄的長女宮靈筠的婚事也轉由皇後這個祖母來操心,以免她這做母親的要利用女兒婚事又生幺蛾子。
豫王妃哭得不能自已,轉瞬間她就喪失了身為親王妃的大部分權力,又驚又怕,叩頭謝恩。
豫王求情無用,但總算沒有拆散他們夫妻,而且他作為一家之主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辯稱自己對王妃的所作所為一概不知,否則他這一家之主也就稱不上是一家之主了,因此豫王受到妻子連累,今年的供給和奉養通通減半。
趙賢妃得知聖人和皇後還是知道了兒媳婦幹的好事,急急忙忙趕過來求情,可是殿門緊閉,她隻能在外麵月台上長跪不起,宮婢向裏麵傳了消息,聖人根本沒有理會,隻讓人出去請趙賢妃迴宮。
這種緊張時刻趙賢妃哪裏肯走,再三懇求,可裏麵也不再迴應了。
意思很明確,兒子媳婦惹出來的禍,親娘求情也沒用,想跪就跪著吧。
等到聖人和皇後終於把豫王夫妻處置完畢,外麵的趙賢妃早就跪青了膝蓋站不起來了,小太監用步輦將她抬了迴去。
童明俐被豫王妃以毒謀害,一條性命也不知保不保得住,於是聖人又責令豫王出了老大一筆銀子,以他嶽父母的名義,作為給童明俐的賠償金,若是人最終死了還要再掏一筆喪葬費。
豫王妃為了達成弟弟的遺願,雖然做了一番好盤算,最終還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她現在也惶恐不安地萬分期望童明俐不要死,倘若人真的死了,自己想做皇後的心願,恐怕隻有通過逼宮篡位才能實現了。
這件事因為聖人的插手,該罰的都罰了,該賠的都賠了,但整件事情還是傳得京城人人皆知,豫王的名望陡降,百姓們無不可惜,都說他就是被王妃給拖累了。
好在讓人感到安慰的是,太醫們配製出了解藥,童明俐最終轉危為安,沒有鬧出人命來,迴家休養幾天就完全康複了,也沒有留下病根,於是百姓們除了大讚太醫院的太醫們神仙神術,也讚童明俐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而知道全部實情的少數幾個人則都在家裏偷笑,童明俐裝病這事連她父母都瞞著,所以童翰林夫妻倆驚惶失措的表現才蒙騙了所有不知底細的人,童明俐那幾天也隻是在太醫院踏踏實實地睡了一場大覺,別的都沒什麽,等宮裏把事情一處置完,她就及時地蘇醒過來,康複了。
這場戲可真把趙賢妃這一黨給收拾慘了,不光王妃被禁足府中,連府兵都被隨後整體換掉了,從統領到最底層的兵士,全部換了新麵孔,官麵上的理由是算上次王妃調兵堵童家門的賬,小兵們聽令行事身不由己也就罷了,帶兵的將領居然也不勸阻任由王妃胡來就是他們的錯,既然都不堪任用,那就別幹了。
府兵一換,豫王府就更傻眼了,原本這麽多年下來,府兵都調教成了豫王的忠實私兵,現在這一下大換血,十幾年的心血就全白費了,看著麵前站了一排的陌生的各級將領們,豫王的心簡直在滴血,卻又要強顏歡笑,吩咐設宴歡迎他們。
宮靈筠和宮玥筠這兩個年長的郡主也陪著母親垂淚,她們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而她們下嫁的對象首選就是公侯世家的子弟,現在這事一鬧,連官僚世家和書香門第恐怕都不願意與豫王府聯姻了,就算皇後替這兩個孫女作主,京城裏八成也難覓良家,想到有可能要遠嫁外地,這兩姐妹哭得更加傷心。
大公主還氣勢洶洶地上門找了一次麻煩,梁仲山是豫王妃的弟弟,她為了自己弟弟把自己一家的顏麵扔到了臭水溝裏,可豫王是大公主的弟弟,不都是姐姐給弟弟出頭麽,大公主於是跑到弟弟家裏大發了一場雌威,宮靈筠姐妹倆跪在姑姑麵前哭求她饒了自己母親。
這一場大鬧並沒有傳得全京城皆知,隻捂在了豫王府裏,但石天瑉主動跟顧昀說了這讓人惱火的家務事,一臉苦惱地拉著眾哥們上街喝酒,大家把他好一場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