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好吃要常來哦
美味小廚娘:世子嚐一嚐 作者:愛打瞌睡的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賓主們氣氛友好地互相寒暄,除了喝茶,那些點心無人去碰,半炷香之後,丫頭們推著手推車再出來,先將桌上的點心撤下,再擺上新的,四樣不同的為一組,有糕點也有零食,有甜的有鹹的,長桌上一溜地擺下四組,每個人都能吃到自己麵前的,而不用伸長了手到旁邊去拿。
新點心一上桌,眾人就不再是隻坐著喝茶了,老太君和太子妃互相禮讓了幾個來迴,這才拿起筷子各自夾取中意的食品,等到她倆都品嚐過了,其他人才開始動筷子。
太子妃也是出身於開國公侯的涪陽侯朱家,家族中的叔伯兄弟至今都是軍權在握的重臣,這是皇後為太子能夠順利登基而找的助力,與出身自沂國公黃家和嵐山侯賀家的老太君與大夫人屬於同一個圈子,相互之間都很熟悉,因為先國公那從軍的嫡親弟弟娶的就是朱家的女兒,論輩分算,太子妃還是老太君的孫輩。
所以太子一家人今日過來,還真就像是走親戚一般,隻是發生了皇孫的遇險事件後,出門帶的人多了不少,以往太子出宮習慣了輕車簡從,如今鹵簿儀仗都要擺出來,一時間還有些不適應。
二夫人和三夫人的原生家庭就不在這個核心圈子裏,對太子妃自然就不熟悉,坐在桌上聽她們三人敘舊,這兩個妯娌都跟不上思路,發現的確是有很多事她們這兩房都沒資格知道。
三夫人腦筋轉得快,不該她知道的她就不去費那個腦子弄明白,轉過頭照應起郡主和皇孫來,二夫人則對她們所講的人物關係很好奇,這是她平日在家裏聽不到的,沒人會跟她說這個,而她性子清高又不屑於主動交際朋友,導致京城裏發生什麽有趣的事情她都趕不上新鮮。
飯前點心有規律地間隔半炷香的時間一輪輪地呈上來,份量都不多,也就是嚐個新鮮,畢竟要留著肚子吃午宴嘛。
等到快正午的時候,丫頭進來報說午宴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開席,於是賓主雙方再次轉移迴前廳。
廳裏先前的桌椅此刻都清空了,換成了三張很特別的大圓桌,圓桌中間有轉盤,太子妃三個人,國公府裏主母四位,二房兩個女兒,三房五個女兒,加起來總共十四個人。
太子妃與老太君上座,大夫人與二個妯娌陪坐,顧婉和顧嬋這兩位嫡小姐就負責招待郡主和皇孫,三房的五個庶女正好自成一桌。
眾人依序落座後,丫頭們再上熱手巾擦手,接著傳菜,三個酒壇子的福壽全先上桌,揭了封口的荷葉後,飄出來的香味百聞不膩。
喝過湯才正式上菜,白蔻不會讓別的菜肴搶了這個湯的風頭,唯獨苦了二夫人,看著自己的湯碗不敢下嘴,她至今不知道上次到底是哪個海鮮害她全身起疹子,隻好全麵忌口,偏偏這次白蔻沒有特別為她單獨預備別的湯,為了不叫太子妃起疑問,她隻得勉強喝一點點。
好在這美味的湯已經吸引了太子妃全部的注意力,沒有留意到二夫人的窘態,一對兒女也是大聲稱讚這湯好喝。
喝過湯,才開始上酒上菜,看出來桌上轉盤的作用,太子妃又對這民間智慧大加讚賞,宮裏頭還是分餐製,不論是日常飲食還是宮廷筵席都是如此,一人一張方桌擺著一樣的菜肴,除了花園裏有圓形的石桌石礅以外,屋子裏都是方方正正的家具,這大圓桌叫太子妃真是看了一迴新鮮。
白蔻特意給郡主和皇孫一人準備了一瓶橙汁汽水,用水晶瓶裝著,放在桌上特別漂亮,這兩個小的哇哇地讚歎不停,大夫人頗有些得意地向太子妃介紹那是白蔻的秘方,除了她沒人會做,哄小孩子的利器,過年期間來家裏拜年的孩子沒有不喜歡的。
菜肴源源不斷地端上桌,比宮裏頭吃的花樣都多,聖人的午膳也就二十道菜,白蔻準備了二十四道,一頓飯吃一百道菜的事情本朝建國以來都不曾有過,哪怕是宮廷筵席,菜肴數量也被控製在不許浪費的範圍裏。
這頓午宴最後以正輝皇孫最喜愛的海貝湯作為收尾,他很努力地喝了半盅,漱了口後,還跟姐姐靜筠郡主說要不是前麵吃太多,那一盅湯他都喝得下去。
眾人歡笑起來,直誇小皇孫好胃口,接著她們又轉移到退堂吃茶閑聊,長桌上已經擺好了新的點心零食和水果。
這時候太子妃就不再隻與老太君和大夫人說話了,她的話題轉向了在座的年輕小姐們,考較她們的學問,還出了題目叫她們口述作詩。
學問一事顧婉和顧嬋最是得意,隨便太子妃出什麽題目她們都答得上來,三夫人膝下的五個庶女完全比不了,二夫人臉上終於小小地露出幾分得意之色。
太子妃也是一臉喜色,對這兩姐妹誇了又誇,又稱讚二夫人對孩子們教養得好,當場給她們母女三人都下了賞賜,喜得她們三人連忙起身行禮謝恩。
一番熱鬧之後,二夫人母女三人重新歸座,太子妃見顧家的女孩們年紀都這麽大了,於是又問起她們最能體現女孩素養的兩個問題,女紅和廚藝。
女紅最簡單了,看看她們隨身攜帶的手帕就知道技藝如何,在這一方麵顧婉和顧嬋同樣有自信,但一問到廚藝,她倆就成了啞巴,二夫人給女兒們預備了關秀梅她們四個將來陪嫁的廚娘後,這姐妹倆就完全放棄了對廚藝的追求,隨父母住在平州官署裏的那幾個月,廚房在哪裏都不知道,這會兒太子妃問她倆炒青菜的訣竅都支支吾吾說不上來,反倒叫三房的女兒們搶走了風頭,隨父上任的那幾個月她們進過廚房,能做一桌粗茶淡飯,而且都有了一些廚藝上的心得。
太子妃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完全顛倒過來了,感覺有些尷尬,先前喜笑顏開領賞的二夫人臉上也跟著掛不住了,大夫人趕緊要打圓場,但是靜筠郡主搶了先,笑眯眯地問在座的阿姨們明天上元節有沒有安排好玩的節目。
“明天昀三哥邀了朋友姊妹一起來家裏過節,白蔻準備要做烤羊腿,吃了晚飯我們就上街看花燈。”年紀最小的九小姐顧嬈飛快地接嘴說道。
“烤羊腿?!”郡主和皇孫異口同聲,眼睛瞪得溜圓,接著又一臉期盼地望著母親。
太子妃更尷尬了,她都沒料到怎麽自己的孩子突然變得這麽好吃。
“你們這兩個孩子,這還在做客呢,倒是一點都不客氣。”太子妃無奈地笑。
“都是一家親戚,跟我們客氣什麽,喜歡我們家的飯菜才好呢,有惦記才會常來往。不過呢,你們兩個小的還要記得問問你們父王,他若是允許的話,,你們明天午後早點來,白蔻做的下午點心才叫有水平呢。”
老太君笑嗬嗬地看著這兩個小寶貝兒,她當然很樂意與東宮常來往啦,通過這次搭救了皇孫的契機,讓曄國公府與東宮形成直接聯係是件好事。
新點心一上桌,眾人就不再是隻坐著喝茶了,老太君和太子妃互相禮讓了幾個來迴,這才拿起筷子各自夾取中意的食品,等到她倆都品嚐過了,其他人才開始動筷子。
太子妃也是出身於開國公侯的涪陽侯朱家,家族中的叔伯兄弟至今都是軍權在握的重臣,這是皇後為太子能夠順利登基而找的助力,與出身自沂國公黃家和嵐山侯賀家的老太君與大夫人屬於同一個圈子,相互之間都很熟悉,因為先國公那從軍的嫡親弟弟娶的就是朱家的女兒,論輩分算,太子妃還是老太君的孫輩。
所以太子一家人今日過來,還真就像是走親戚一般,隻是發生了皇孫的遇險事件後,出門帶的人多了不少,以往太子出宮習慣了輕車簡從,如今鹵簿儀仗都要擺出來,一時間還有些不適應。
二夫人和三夫人的原生家庭就不在這個核心圈子裏,對太子妃自然就不熟悉,坐在桌上聽她們三人敘舊,這兩個妯娌都跟不上思路,發現的確是有很多事她們這兩房都沒資格知道。
三夫人腦筋轉得快,不該她知道的她就不去費那個腦子弄明白,轉過頭照應起郡主和皇孫來,二夫人則對她們所講的人物關係很好奇,這是她平日在家裏聽不到的,沒人會跟她說這個,而她性子清高又不屑於主動交際朋友,導致京城裏發生什麽有趣的事情她都趕不上新鮮。
飯前點心有規律地間隔半炷香的時間一輪輪地呈上來,份量都不多,也就是嚐個新鮮,畢竟要留著肚子吃午宴嘛。
等到快正午的時候,丫頭進來報說午宴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開席,於是賓主雙方再次轉移迴前廳。
廳裏先前的桌椅此刻都清空了,換成了三張很特別的大圓桌,圓桌中間有轉盤,太子妃三個人,國公府裏主母四位,二房兩個女兒,三房五個女兒,加起來總共十四個人。
太子妃與老太君上座,大夫人與二個妯娌陪坐,顧婉和顧嬋這兩位嫡小姐就負責招待郡主和皇孫,三房的五個庶女正好自成一桌。
眾人依序落座後,丫頭們再上熱手巾擦手,接著傳菜,三個酒壇子的福壽全先上桌,揭了封口的荷葉後,飄出來的香味百聞不膩。
喝過湯才正式上菜,白蔻不會讓別的菜肴搶了這個湯的風頭,唯獨苦了二夫人,看著自己的湯碗不敢下嘴,她至今不知道上次到底是哪個海鮮害她全身起疹子,隻好全麵忌口,偏偏這次白蔻沒有特別為她單獨預備別的湯,為了不叫太子妃起疑問,她隻得勉強喝一點點。
好在這美味的湯已經吸引了太子妃全部的注意力,沒有留意到二夫人的窘態,一對兒女也是大聲稱讚這湯好喝。
喝過湯,才開始上酒上菜,看出來桌上轉盤的作用,太子妃又對這民間智慧大加讚賞,宮裏頭還是分餐製,不論是日常飲食還是宮廷筵席都是如此,一人一張方桌擺著一樣的菜肴,除了花園裏有圓形的石桌石礅以外,屋子裏都是方方正正的家具,這大圓桌叫太子妃真是看了一迴新鮮。
白蔻特意給郡主和皇孫一人準備了一瓶橙汁汽水,用水晶瓶裝著,放在桌上特別漂亮,這兩個小的哇哇地讚歎不停,大夫人頗有些得意地向太子妃介紹那是白蔻的秘方,除了她沒人會做,哄小孩子的利器,過年期間來家裏拜年的孩子沒有不喜歡的。
菜肴源源不斷地端上桌,比宮裏頭吃的花樣都多,聖人的午膳也就二十道菜,白蔻準備了二十四道,一頓飯吃一百道菜的事情本朝建國以來都不曾有過,哪怕是宮廷筵席,菜肴數量也被控製在不許浪費的範圍裏。
這頓午宴最後以正輝皇孫最喜愛的海貝湯作為收尾,他很努力地喝了半盅,漱了口後,還跟姐姐靜筠郡主說要不是前麵吃太多,那一盅湯他都喝得下去。
眾人歡笑起來,直誇小皇孫好胃口,接著她們又轉移到退堂吃茶閑聊,長桌上已經擺好了新的點心零食和水果。
這時候太子妃就不再隻與老太君和大夫人說話了,她的話題轉向了在座的年輕小姐們,考較她們的學問,還出了題目叫她們口述作詩。
學問一事顧婉和顧嬋最是得意,隨便太子妃出什麽題目她們都答得上來,三夫人膝下的五個庶女完全比不了,二夫人臉上終於小小地露出幾分得意之色。
太子妃也是一臉喜色,對這兩姐妹誇了又誇,又稱讚二夫人對孩子們教養得好,當場給她們母女三人都下了賞賜,喜得她們三人連忙起身行禮謝恩。
一番熱鬧之後,二夫人母女三人重新歸座,太子妃見顧家的女孩們年紀都這麽大了,於是又問起她們最能體現女孩素養的兩個問題,女紅和廚藝。
女紅最簡單了,看看她們隨身攜帶的手帕就知道技藝如何,在這一方麵顧婉和顧嬋同樣有自信,但一問到廚藝,她倆就成了啞巴,二夫人給女兒們預備了關秀梅她們四個將來陪嫁的廚娘後,這姐妹倆就完全放棄了對廚藝的追求,隨父母住在平州官署裏的那幾個月,廚房在哪裏都不知道,這會兒太子妃問她倆炒青菜的訣竅都支支吾吾說不上來,反倒叫三房的女兒們搶走了風頭,隨父上任的那幾個月她們進過廚房,能做一桌粗茶淡飯,而且都有了一些廚藝上的心得。
太子妃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完全顛倒過來了,感覺有些尷尬,先前喜笑顏開領賞的二夫人臉上也跟著掛不住了,大夫人趕緊要打圓場,但是靜筠郡主搶了先,笑眯眯地問在座的阿姨們明天上元節有沒有安排好玩的節目。
“明天昀三哥邀了朋友姊妹一起來家裏過節,白蔻準備要做烤羊腿,吃了晚飯我們就上街看花燈。”年紀最小的九小姐顧嬈飛快地接嘴說道。
“烤羊腿?!”郡主和皇孫異口同聲,眼睛瞪得溜圓,接著又一臉期盼地望著母親。
太子妃更尷尬了,她都沒料到怎麽自己的孩子突然變得這麽好吃。
“你們這兩個孩子,這還在做客呢,倒是一點都不客氣。”太子妃無奈地笑。
“都是一家親戚,跟我們客氣什麽,喜歡我們家的飯菜才好呢,有惦記才會常來往。不過呢,你們兩個小的還要記得問問你們父王,他若是允許的話,,你們明天午後早點來,白蔻做的下午點心才叫有水平呢。”
老太君笑嗬嗬地看著這兩個小寶貝兒,她當然很樂意與東宮常來往啦,通過這次搭救了皇孫的契機,讓曄國公府與東宮形成直接聯係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