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雖一手遮天,但呂布卻也是三軍之帥。


    為了躲避不肖義子呂布的***擾,董卓幹脆帶著貂蟬離開了相府,迴到他郿塢的家。


    王允趁機把悲傷的呂布接到家中,一番同仇敵愾之後,終於步入刺殺董卓的計劃。


    輕車都尉李肅奉命到郿塢去見董卓,誆說是天子有詔,欲會文武大臣於未央殿,商議將帝位傳予太師之事償。


    董卓心花怒放!


    起程進京之前他對貂禪道:“待為夫稱帝時,即刻封美人為皇後。”


    貂禪聽罷大喜!


    她知道……


    此人的死期終於行將不遠了!


    一路上……


    車軸斷了!


    轡頭斷了!


    而且……


    狂風大作!


    塵土蔽天!


    董卓大惑不解,認為這些都是不祥之兆,繼而打起了退堂鼓。


    為勸行,思維敏捷的李肅趕緊硬解釋:“棄舊換新,將乘玉輦金鞍!萬歲登基,必有紅光紫霞!這些都是吉兆!”


    千裏草,何青春。


    十日上,不得生。


    董卓在走進未央殿時,被埋伏在殿內的軍士伏擊!


    一戟直透董卓咽喉的人正是呂布!


    李肅順勢下刀,將人頭割在手中。


    曆經了萬般屈辱和苦難的貂蟬終於圓滿地完成了她挑撥離間任務。


    才一迴到了司徒府家中,她便急忙去看望已有兩月未見的老祖母。


    “祖母人在何處?”


    找不到贏溪祖母的貂蟬追問下人。


    可是……


    人人都閃爍其詞,無確鑿的答案。


    最終還是王允歎氣地迴應了義女。


    他道:“月前,百歲祖母正與家人一道用膳,其忽然通體發光,但見她如神仙一般飛身越房,撲通潛入花園池水內,爾後便再也尋之不見……祖母許是得道升天去了。”


    武贏天自從去宣河鎮遊山玩水一別,就再也沒有見過貂禪。


    身體恢複過程中“她”照張太醫的吩咐整天在服藥,導致記憶一直不佳,但即便如此,還是隱隱記起些東西。


    “老祖母”淒然想:“或許貂禪的突然消失與曆史上的大事件有關,她應該是被王允安派去迷惑董卓了。”


    “她”重重地一歎:“唉……根本無法想象,她與一個非但不喜歡,並且還很討厭的人睡在一張床上是什麽滋味?好苦命的美女!”


    關於貂禪此番行事的真相,王允對家人一直隻字未提,就連自己的夫人都被其蒙在鼓裏。


    因為王允心知良人視這個義女為掌中之寶,倘若她獲悉自己如此殘忍地待之,一定會攪起不小的風波。


    屆時府裏自起紛亂不說,興許還會破壞了眼下這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並且已經無路可退的計劃。


    由於司徒大人的刻意隱瞞,武贏天自然也就聽聞不到什麽有價值的消息。


    一直等到王允將英俊神武的呂布接來家中商談,“她”在感歎呂布身材容貌的同時,這才肯定了自己的判斷:“沒錯,貂禪確實是色迷董卓去了。”


    知道了事情真相的武贏天變得鬱鬱寡歡。


    因為……


    無盡的後悔!


    “她”本有能力,也有機會先行手刃董卓來保全貂蟬的貞節。


    數日之後,養病之人在病患期間的又一次月圓,逆血功力自行恢複,直奔十層盈滿!


    於是……


    受人尊敬的老祖母就這樣在耀眼的光芒中離開了司徒府,離開了這不凡的時間和地點。


    [廬江皖縣……]


    武贏天醒來的時候發現兩旁樹尖林立,自己居然是躺在高高的屋頂上,周圍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她”悄然一看,自己是在一個大戶人家內。


    四周溪流環繞,鬆竹掩映,風景異常美妙。


    隻見這戶人家在門口不遠處的空地上搭了個巨大的台子,台子周圍聚集了數百人。


    “此地在擺弄啥喜事?好大的動靜呀!”


    武贏天聚起耳力一聽,稍起的興奮壓製了此前的惆悵。


    “她”碎道:“哦……原來是比武招親呐!終於可以親眼目睹所謂的比武招親,應該蠻有意思。”


    神色微微一暗,“我這是又來到了不知什麽鬼地方,現在是什麽時間?可惜的是……我與貂禪緣分已盡,此生再不得相見。”


    台下有人嚷嚷道:“橋公,府上這比武招親何時啟場……諸多俠士已是候之多時。”


    主持老者作揖歉道:“閣下莫急,終生大事倉促不得,若是有遠途英雄趕來,而招親已畢,豈不雙方俱都惋惜?諸位且再等上它半個時辰。”


    “唉……”


    眾人皆歎。


    武贏天暗笑道:“這個橋公還挺拿架子,眼看有這麽多的適婚男子來捧場就越發地怠慢,難道他的女兒就這麽吃香,就這麽奇貨可居?”


    一陣悠揚的箏樂聲從後院傳來,粗聽上去似乎是雙人合奏。


    武贏天旁思:“誒,會不會是這橋公的女兒在彈奏?看看去……”


    一道魅影從房頂處悄然飄而落下。


    “她”繞到院中濃密的鬆竹後去觀看。


    隻見兩個出水芙蓉般的年輕女子在窗邊雅容巧手撥弦,她們身後的榻上陳置著古尊,上插牡丹一枝,旁邊還有籠、篋、壚、硯、水盂、印盒等文房用具。


    這一對略施粉黛的姊妹花的美貌難分伯仲,皆是修眉細細寫春山,鬆竹蕭簫佩玉環。


    她們的容貌幾可匹敵貂禪!


    竹後身影暗驚:“哎唷……才別貂禪又見美女,還是兩個!並且是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的奇美女子!”


    箏樂演奏的時間不長,像是即興而起,而又隨興而落。


    姿貌絕倫的粉衣撫箏道:“姐姐,家慈如此招親,汝可有委屈?”


    國色流離的紫衣宛然一笑,勸慰道:“妹妹且體諒家慈苦衷,吾等多次遭惡人滋擾,險些喪失貞潔,若非許配行武之人,日後難免成婚仍被欺,再生災難。”


    粉衣消色道:“言之如此,可一旦嫁個既不通音律,又不曉詩文,壯如屠夫,行事鹵莽之武粗人,何來幸福可言?”


    紫衣寬心道:“兵馬紛爭,亂世之下以保周全為上,兩弊取其輕,武夫並非人人這般,妹妹且莫悲觀。”


    言著,她湊首過去,“若吾等有緣,或許皆可尋得文武雙全,風流倜儻,既為天下英傑,又雄略過人之英雄侍伴終身。”


    粉衣笑出一片水月風光。


    她打趣道:“照此夢斷,吾等之姓為橋字,何不即做姻緣橋來解!姐姐小字拆開為王與韋,韋乃皮也,意下是披有王皮之人,莫不是夫君為王?妹妹小字拆開則為人青,豈不是……夫君也為頗有淵識之人中人,傑中傑?”


    姊妹花一同起笑,美出了滿屋的芬芳爛漫。


    竹後隱藏的身影於窺視中稍稍動了一動。


    “她”在思考兩姊妹的話,結果發現了蹊蹺。


    武贏天旋思:“姓為橋字即做姻緣橋,那麽必定是橋字而非喬字。姐姐的小字拆開是王字與韋字,那麽合起來就是瑋字,她叫橋瑋。妹妹的小字拆開來是人字和青字,合起來應該是倩字,她叫橋倩。”


    略微一頓,“她”自然惋爾惜笑。


    “好巧……她們的名字竟與三國時期的著名美女大小喬十分雷同!”


    “隻可惜……那是喬瑋與喬倩,而非此橋,一字之差叫人好遺憾!”


    雖然自己否定了對方的身份,但武贏天仍然不敢堅持這個想法,因為她們確實不俗,而且是才貌雙全,照理應不甘平庸,也不該被沒落。


    一陣快走的腳步聲響起,暗影移了移。


    台上被稱橋公的老者進後院來喚女兒。


    “瑋兒,倩兒,以武定親近啟,速行準備。鑼鼓三響過後,即刻展示。”


    “是。”


    老者言畢便出去,而兩姊妹則羞澀地再次整理儀容,隨時準備出場亮相。


    “咚咚咚咚……咣!”


    比武招親的競技台傳出一連串的鑼鼓長響,比武招親即將開始,眾生群情激昂,互相擁擠,爭前而動。


    與此同時……


    一位蒼老如枯木的婦人也離開了後院竹林,不慌不忙地混進了人群中。


    老者滿麵喜色地振唿。


    “諸位英雄,諸位來客,今日乃橋家大喜之日!”


    “長女橋瑋、小女橋倩,雙雙以武定親,擇吉日出嫁。”


    “但凡適婚之男子皆可上場競技,若已婚配者切毋滋事取鬧,否則橋家定是不饒。”


    “咚咚咚咚……咣!”


    橋家人敲響了第二次鑼鼓長響。


    老者清了清嗓子,開誠布公地講章法。


    “既是以武定親,須得定規矩,行章法,以免無則生亂。”


    “規矩一,以武定親,事為以武鑒婿,勝出者為最終人選。”


    “然……比武實為較技,點到為止,橋家不願見英雄喋血,大喜之日傷亡為忌。”


    “但常言道:‘拳腳無度,刀劍無眼。’死傷惟恐在所難免。因此,凡上場之人須簽一生死狀,死傷自負,與橋家無關。”


    “規矩二,橋家雖是以武定親,終究要得家女所愛方為佳緣。”


    “倘若長女小女有意中人,可隨時終止比武,拋繡定郎,其當即為婿,不必竟為武技最強之人。”


    “規矩三,若家女始終無拋繡,則由首輪終勝者從二女中自行選定將娶之人。餘下之女再開較場,仍為終勝者獲娶。”


    台上老者頓了頓,收尾道:“以上三規既為今日橋家選女婿之標準,若無異議,即刻便開始以武定親。”


    “無異議!”


    眾人紛紛迴應。


    此刻有不少人開始活動筋骨準備上場。


    場下鮮有人親眼見過橋瑋、橋倩這對姊妹花的容貌,盼睹之心灼灼,可謂萬分急切。


    百聞不如一見。


    外地來客起哄叫道:“橋公,快快請出令嬡雙花,叫人鑒芳賞玉,讓眾人以定奪是否可值搏命一拚?”


    “咚咚咚咚……咣!”


    在集市般的笑鬧聲中,橋家人敲響了第三次鑼鼓長響。


    橋瑋、橋倩這一對略施粉黛的姊妹花從台後窈窕而出……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她們那驚豔的容貌叫人垂涎欲滴,喉嚨蠕動,無論能娶到其中的哪一位美人都是快活賽神仙。


    姊妹花亮相以後就端坐於有橫木護欄的台角,以便觀選出意中人,同時也可觀看場內的比武。


    喧鬧的場子因為美人的現身靜謐了那麽一會兒,然後在一片嘖嘖的讚歎聲中又起躁動。


    人流順向奔湧!


    於是……


    那簽字畫押的地方頓時被圍得水泄不通。


    橋家為了給女兒尋到真正的英雄,提前半個月就在周圍鄰縣的大街小巷早早貼出了告示,以求廣撒網,精捕魚,吸引更多的優秀者前來應婚。


    知情者都道:“橋公二女秀色鍾,秋水並蒂開芙蓉。”


    橋瑋、橋倩姊妹可謂花芳名百裏。


    對於女兒的才貌,橋家信心滿滿。


    可……


    似乎天不逐人願,照今天的情形看來,應征者並非人滿為患,才區區數百之眾而已,其中還不乏甚多湊熱鬧的旁觀者。


    橋國老失望之下有意拖延時間,可是多等了好一陣,結果眼見依舊如此,於是他才不得不遺憾地宣布以武定親開始。


    一位身長七尺數寸,蓄有美須髯的猿臂男子率先寫完生死狀,他手持一把七尺之劍跳上了擂台。


    身處台邊的橋瑋、橋倩相視一笑,意思是此人看上去還不錯。


    混在人群中的武贏天比當事人還高興,比武招親這事瞅著就新鮮,這第一個上台設擂者就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在台上作為裁別者的橋公作揖道:“敢問英雄大名?何方人士?”


    這名男子禮道:“橋公萬福,在下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人。”


    第二名男子接著踏上擂台,此人形貌魁梧,而且同樣也沒有空著手,他手上使著一雙各八十斤的鐵戩,顯然是臂力過人。


    此人一上台,眾人便睜大了眼睛,激烈的打鬥可期!


    橋瑋和橋倩雙雙蹙眉,此人的形象太橫氣,有些不入姑娘之目。


    橋公對著第二位挑戰者作揖道:“敢問英雄大名?何方人士?”


    這名男子,聲音與人一樣有橫力,他手持雙戩無法作揖,使樣迴禮道:“橋公萬福,在下典韋,字文功,陳留己吾人。”


    主持者退避道:“二位英雄可就此較技,但須點到為止。”


    這比武招親的第一場架眼見就要開打,現場立時安靜下來大半,隻有簽字畫押處還在爭先恐後地作亂。


    太史慈淺識眼前的這個典韋,典韋同樣也淺識首先登台的太史慈。兩人雖然都擺出了開打的架勢,但互繞了小半圈後卻不動手,相反是小聲動口行攀談。


    典韋問:“兄長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叫在下佩服,敢問兄長欲娶何人?”


    “隻為橋瑋姑娘。”


    太史慈跟著又道:“素聞閣下有大誌氣節,性格任俠,隻一人便敢獨闖有數百護衛之李永府,截殺富春長李永,再殺李永妻,乃豪傑之士,不才也佩服。”


    典韋哈哈一笑,收起了戩勢。


    他道:“為弟喜好橋倩姑娘,吾等各有所好,無須爭鬥。”


    太史慈也哈哈隨笑,收了劍。


    他道:“也罷,吾等各尋對手便是。”


    “快打……快打……”


    台下人不幹了,一個勁地催促。


    喧鬧的看客們各懷鬼胎:或隻為看熱鬧,大飽一番眼福;或候兩敗俱傷,自己好撈便宜。


    太史慈對橋國老禮道:“橋公,太史慈與典韋各為一人,毋須打,小可鬥膽請尊上再宣兩人上場。”


    橋國老沒有預料到這種局麵,被弄了個措手不及。


    此二人說得完全在理,目標不同,確實不需要打。


    問題是……


    擂台場地所製,若四人一起開打,會不會亂了套?


    橋國老不免猶豫。


    “嗨……矯情!”


    身為主辦者的橋國老還沒應話,已是有兩人不請自上台!


    叫話者齊上場,其兵器十分怪異,同是長柄三尖兩刃刀。


    一人話道:“在下楚迎風,字大武,皖縣人。”


    旁人跟道:“在下楚迎雨,字小武,皖縣人。”


    為兄的楚迎風補話:“吾倆乃親兄弟,恰可配橋公二女。”


    二人也不施禮,說完就各尋對手:楚迎風瞪著太史慈而去;楚迎雨則是獵上了典韋。


    橋國老啞然張了張口,不知該說什麽好。


    他幹脆就站去橫木護欄後麵,順其自然。


    說打便打!


    迎風、迎雨兩兄弟遞刀就上,毫不含糊。


    “叮叮當當……”


    劈!砍!抹!撩!斬!


    兄弟二人的長柄三尖兩刃刀揮天斬地,潑灑出無比的威風,台下頓時叫好。


    長兵器的優勢在於將對手抵禦至遠處,而自己始終能保持安全。前勢未盡,長柄三尖兩刃刀的進攻路數突然轉換!


    刺!壓!掛!格!挑!


    太史慈的七尺之劍明顯無法施展,而典韋那八十斤的鐵戩也顯得笨拙。


    局麵忽然間峰迴路轉!


    隻見太史慈順劍身與地麵平行,圓弧而出,刃口滑動抹了一劍!接著其手腕突然用力下沉使劍尖由下向上啄擊!


    此為崩劍!


    楚迎風還沒反應過來,七尺之劍已然架脖。


    太史慈笑色施禮道:“楚公子,承讓了。”


    二人的勝負已分,橋國老大聲叫好並叫停。


    台下喝彩一片,現在台上還剩兩人在打鬥。


    這邊同樣是逆轉!


    典韋賣出個破綻。


    楚迎雨舉刀便刺!


    使詐者大嗬一聲,雙戩猛地一合!


    “當”地響一聲,長柄三尖兩刃刀竟被生生夾斷!


    典韋接著飛起一腳,楚迎雨被直接踢了摔至台下。


    “好……”


    眾人齊聲喝彩。


    橋瑋和橋倩這對姊妹花也從顏容失色中還神迴來。


    武贏天在暗中看得過癮,也是喝彩不斷,結果“她”那與相貌非常不搭的稚嫩聲音引來了關注的目光,於是趕緊啞了口。


    典韋走到台邊施禮道:“楚公子,多有得罪,承讓。”


    看到台上之人武功如此了得,有些報了名的,隻有幾下三腳貓功夫的人頓時委靡,他們唉聲歎氣,搖搖頭退到了後麵。


    也不是人人都心存畏懼,這邊方才收場,馬上就有人一前一後上台來。


    “橋公萬福,在下楊阿若,字伯陽,涼州酒泉人。”


    楊阿若報出名號後就主動走向典韋,可見他喜歡的人是橋倩。


    典韋道:“久仰公子大名,閣下人稱‘東市相斫楊阿若,西市相斫楊阿若。’實乃西涼獲名之少年遊俠。”


    楊阿若卑身道:“不敢當,鬼豐技藝淺薄,還望兄台手下留情。”


    這個楊阿若雖然武藝高強,性格火暴強狠,但貌相卻長的十分俊美,並擅長歌舞,而且舉止恭謹有禮,謙讓和煦,第一次見麵的人往往不小心把他當作女子。


    他今天的出場十分女態,叫台下人嘲笑不斷,武贏天從此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時也看到了周圍對男生女相者的態度。


    何為“東市相斫楊阿若,西市相斫楊阿若。”?


    意思就是:別管城東還是城西,隻要有打架鬧事,肯定有楊阿若這小子一份。


    橋倩不禁皺了皺眉頭。


    她對橋瑋耳言道:“姐姐,此人麵相好生俊美,隻是行事混莽又過於女態,可惜了。”


    橋瑋咬迴:“妹妹之言正如姐姐所念,確是可惜。”


    一個身材魁偉的壯漢跟著上了台。


    “橋公萬福,在下鮑出,字文才,京兆新豐人。”


    太史慈聽罷煞是興奮。


    他抱拳道:“久仰久仰,但聞閣下救母險如履薄冰,越山肩負步兢兢,重重危難益堅忍,孝更絕倫足可矜,實乃人傑。”


    橋家人根本不識得這些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英雄,完全是通過他們之間的互相稱道才了知其人,原來這些人並非泛泛之輩,且都是大有來頭,於是全家上下都暗中喜色連連。


    武贏天心歎:“橋瑋、橋倩兩姊妹好大的名氣,來應婚的人個個都是英雄,橋家的這一場比武招親實在太有味道了,好過癮!”


    “咣當……”


    因為上來的人沒有兵器,太史慈和典韋齊齊放下自己手中的兵器,為了公平起見,他們準備白打。


    “敬請賜教!”


    鮑出和楊阿若抱拳致謝,然後迅疾拉出了架勢。


    肉搏不但頗具觀賞性,而且危險性似乎最為小。這一場架就連橋瑋、橋倩兩姊妹都睜大了眼睛拭目以待。


    “嗬……”


    “哈……”


    兩邊開打了!


    楊阿若看似女態的身姿頓時硬板,他打得那是一個虎虎生風。


    典韋仗著威武的神力,他的掌法以劈、剁、紮為主,楊阿若則憑借靈活的身手,巧妙地用拿、滑、壓來化解對方迅猛的攻勢。


    太史慈以掌代劍,進打中,退打肢,出招準、穩、狠!鮑出也毫不遜色,他拳風中透出顧、伴、定,大有一副從容不迫的氣度。


    幾個迴合之後,四人都難分難解。


    膠著中,典韋忽然左掌順已臂下推,渾力擊向對方右肋或胸部,楊阿若則閃身右轉,左足疾向對方右腿後上步踢去。


    楊阿若的這一反殺著實厲害,典韋大驚,連忙使出架弓掌,左手隨即反臂用掌根插頂對方右腋下,肘尖向上同時頂架其臂肘彎處,左腳疾速上步達其身後。


    “砰!”


    雙方猝猛硬碰!


    楊阿若力量稍弱,被踢打在地。


    典韋大吼一聲追壓上,順勢一個鐵抓鎖喉結束了比武。


    在眾人的喝彩典韋的叫好聲催促下,太史慈也不甘落後,他右掌舉至左肩前虛晃一招,右腳即向對方右腳外側上高虛走一踢,隨後右手掌發力斜砍對方後頸部。


    鮑出連忙刁住其來腕,同時閃身上右步躲開了這一重掌。


    太史慈見對方破綻大露,立刻使出開沙掌。


    隻見他左手迅疾經其臂下***對方腹前,同時左腳立即從後向前勾住其右腿,右手亦屈肘向下按壓其小臂。


    “嘭”的一聲!


    鮑出遭狠摔倒地,並被拿了個結實。


    太史慈和典韋雙雙贏了第二場,兩人均麵露喜色。


    台上人厲害,不過仍有人不畏懼,繼續上場挑戰。


    “橋公萬福,在下孫賓碩,字餘闊,青州北海人。”


    孫賓碩笑對太史慈,他的兵器是兩把方形有四棱,連把約長四尺,每距六七寸有節的雌雄竹節鐧。


    “橋公萬福,在下祝奧,字公道,洛陽壽鎮人。”


    祝奧取對典韋,此人的兵器是長一丈三尺,柄端安一大拳的撾,這個大撾為鐵製,其重量不亞於斧銊。


    四人互相禮言少許。


    太史慈和典韋取迴了各自的兵器。


    對陣雙方隨即開打!


    雌雄竹節鐧是專門克製刀劍的兵器,孫賓碩麵對用劍的太史慈,表現出信心滿滿。


    孫賓碩持鐧而上,他銀蛇般上下舞動雌雄竹節鐧,意圖用擊、勾、台的手法蠻力絞飛絞斷太史慈手中的長劍。


    太史慈知道對方兵器的厲害,不敢硬接,隻得順力抵擋,一時間節節敗退。


    祝奧按撾掄舞,他麵對典韋手中的鐵戩亦並不覺其散漫無序,而每手換勢,尤見其神化敏捷之妙。


    惟器重無鋒,果然以猛攻見長,毫無含蓄之意。


    撾也是重兵器,但它又比典韋手中的那對鐵戩長,典韋招擋之下雖無敗象,但也拿祝公道沒辦法。


    先前很得意的兩人一起被逼得隻能嚴密防守,而毫無進攻招式。


    台下人奚落的倒彩不斷,噓聲四起,很是幸災樂禍。


    太史慈眼見情形不對,照此打下去自己必定是落敗。


    於是……


    情急之中他心生一計——舍劍!


    忽然的“叮當”一聲嗡響!


    隻見太史慈手中的七尺長劍被雌雄竹節鐧絞飛,眾人剛喝出半聲倒彩,卻見太史慈已然切到了孫賓碩的麵前!


    他化掌為劍,一下劈到對方的手腕上,雌雄竹節鐧脫手而出!


    太史慈旋即一腳大力狠揣,接著跟上擒拿手。


    “撲通!”


    孫賓碩手腳扭曲,十分狼狽地反爬在台子上,他已然被製服了。


    太史慈舍末保本的聰明打法提示了在一旁用餘光看了個明白的典韋。隻見他劃出一個半月旋,向著祝公道的胸口便主動扔出去一把鐵戩!


    祝公道是大驚!他深知這玩意十分沉重,不好抵擋,於是慌忙躲閃。


    “嘭”地一聲悶響!


    典韋見機用另一把鐵戩的鈍身,拿捏著不過分傷人的合適力道迅速偷襲,將祝奧砸倒在地。


    太史慈和典韋雙雙贏了第三場。


    此時台下一片躁動……


    台上的兩個攻擂空缺一直留著,虛位以待,但似乎沒有人願意緊接著上台去一試身手。


    眼下的兩名守擂者雖然技壓群雄,但橋國老對其身材相貌並不是十分中意,於是有些難以自定,暗下盼有入眼之人登台挑戰。


    他走出橫欄繞場吆喝道:“可還有英雄願上場挑戰?”


    眼見暫時沒人上場,汗流浹背的太史慈和典韋樂得於放下兵器,在台上散著步休息。


    三場爭鬥下來,二人均已大耗體力,要是遇到勢均力敵的強手,自己恐怕難以應付。


    武贏天心下揣測:“難就這麽收場了嗎?太史慈娶橋瑋,而典韋娶橋倩。嗯……即便這樣也不錯,這兩人雖然相貌不算上乘,好歹也是身手不凡的豪傑,看他們的作風也頗有修養,隻是能夠再多打幾場就大飽眼福了。”


    姊妹花見情形,隱隱有緊張。


    橋瑋惴惴不安,她略有遺憾地對妹妹輕言道:“見陣勢,許是無人再登台了,吾等之歸屬恐已定數。”


    橋倩憂心如搗,麵露難色。她道:“劍客太史慈選姐姐,其貌還算順眼。可此典韋……”


    橋瑋問:“妹妹不喜此人麽?”


    橋倩長歎:“唉……其身形未免太過橫粗,猶如屠夫,妹妹平日裏但凡遇見此類人惟恐避之而不及,眼下卻將嫁之隨去,日日目睹,朝夕相伴,悲哀啊……”


    焦慮的橋國老繼續繞場道:“可還有英雄願上場挑戰?”


    “莫急莫急,這便來!”


    等待良久後,終於有人應了聲。


    隻見兩個相貌一致的孿生兄弟徒手放笑登台,他們要不是一青衫一灰衫,想要辨別出誰是誰,很難。


    青衫男子恭恭敬敬地作揖道:“橋公萬福,吾與兄弟齊約前來,欲誠意納娶貴府雙千金,在下竇虎,胞弟竇豹,長安人。”


    但見這兩兄弟相貌堂堂,勝於前者,橋國老喜色舒出一口氣。


    他笑道:“有請二位英雄獻技。”


    橋瑋,橋倩姊妹花也現出淡淡的微笑,可見她們與家慈一樣,也是更中意這兩位孿生兄弟。


    武贏天聽到他們姓竇,一時聯想諸多,以至於惡其餘胥,隱隱不滿。


    其心暗謅:“又是姓竇的,其本家害人無數,想我與岷山吾的遭遇也是拜其所賜,好討厭!”


    太史慈不認識此二人,沒說什麽太多的客套話。


    典韋則不然,他凝眉問:“敢問二位兄弟可是九真派人士?”


    竇虎道:“正是!”


    典韋頓時怒麵相向!


    “本以為九真派早已滅絕江湖,不承想,百足之蟲死而未僵。”


    他冷哼道:“九真派早年時雖名冠江湖,但此後卻行事無倫理,欺男霸女,多次施暴滅門,乃作惡多端之邪派,典韋今日便要替天行道,教訓教訓爾等無良小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弱女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魔吟七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魔吟七曲並收藏最弱女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