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得可不是馬賊強盜,散兵遊勇,而是中亞草原上最強大的勢力,西突厥葉護可汗身邊最精銳的親衛騎兵!


    歡信素來是高昌國與突厥的專線聯絡使者。


    所以…逆…


    一切逢兇化吉。


    “可汗尊王,貧道受兄長之托,專程帶了敬品誠獻,還望笑納。茶”


    既是消除了敵意,玄奘立刻親自從剩餘的禮品中挑選了最好的幾件獻上,他的此舉不求葉護可汗的幫助,但求其不要為難自己。


    隨後,他拿出高昌王麹文泰專門寫給葉護可汗的信,並雙手呈上,“可汗尊王萬福,這使王兄托貧道帶來的親筆信函,敬請尊王觀閱。”


    “哦……還有信呐!”


    葉護可汗浮笑接信,“我這個千裏之外的高昌老友倒真是很上心,又是禮物又是信函,還隨了使者,不錯不錯,確實招人喜歡。”


    之後的幾天,唐僧的隊伍一邊休息,一邊補充給養。


    葉護可汗雖然不十分看重所謂的大唐高僧玄奘法師,但因突厥民族習性中的氣概使然,他做事也足夠義氣。


    此位霸主不但提供給玄奘大量沿途所需物資,還像高昌王麹文泰一樣寫下幾十封國書讓玄奘帶上,分別送給沿途各國國王。


    玄奘與葉護可汗相處的日子很短,卻非常重要。


    高昌王麹文泰的書信能在半個西域起作用,葉護可汗和他的數十萬騎兵卻能保證玄奘在整個西域通行無阻。


    唐僧臨走時,葉護可汗帶著貴族大臣們一直送出十餘裏,這才依依惜別。


    這一次告別的人還有歡信,他是多送了數裏才駐足,這位領路人完成了它的使命,該迴去向麹文泰複命去了。


    長日裏來的朝夕相伴以及九死一生的經曆使人產生了深厚的情感,萬般的不舍叫雙方都濕了眼眶。


    歡信哽咽道:“玄奘法師多多保重,高昌的侍衛們,請盡心保護好法師,自己也保重,我等著你們迴來……”


    “路有頭,樹有尖。”


    唐僧僧禮一別,同樣哽咽著聲音道:“禦史大人莫再相送,請迴吧。你自己多保重,保重。”


    歡信的此番離開引申出了別樣的滋味,它嚴重刺激了悟智、悟淨、悟能、悟真這四個前高昌侍衛們,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對方是完成使命幸福安然地迴家,而自己則是更遠地別家!


    何年何月能迴去?


    還有沒有命迴去?


    這一切都是遙遠的未知數,他們四人緊緊抱著禦史大人痛哭不已。


    終於分別了……


    終於,歡信的身影消失於頻繁的迴頭顧盼中。


    有了葉護可汗國書的庇護,玄奘一行的行途果然變得容易了許多,經過的數個小國無不是盛情地來款待他們。


    一路無驚無險之下,似乎……悟空在與不在都無關安危。


    那揭羅曷國迎來了遠方的客人,因為這裏有一座很有名的城市叫醯羅城,又叫佛頂骨城,是一處著名於僧侶們的佛教聖地。


    這座城市之所以被稱為佛頂骨城,是因為城中保存著很多佛陀的遺物,尤其是那塊獨一無二的如來佛頂骨。


    在眾多舍利子中,當數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子最為珍貴,被眾信徒爭相供奉,而其中的佛頂骨無疑是其中最最重要的一件聖物。


    這塊珍貴的如來佛頂骨被供奉在醯羅城中的七寶小塔,佛頂骨呈黃白色,周長一尺二寸,發孔七竅分明,盛放在一隻鑲嵌有寶石的盒子裏。


    除了供人膜拜,向佛頂骨取印,拜求吉兇禍福是其主要作用。


    取印就是拿帛練把香的粉末裹成團,輕輕地放在佛頂骨上麵,然後佛頂骨就會在香粉上留下不同的印記,然後再根據不同的印記來判斷禍福吉兇。


    作為一名虔誠的佛家弟子,佛頂骨在玄奘眼中也是無比神聖靈驗的聖物,當然不會放過在此取印的機會。


    他居然取得了一個菩提樹的印記!


    菩提樹在佛教中象征著吉祥和功德圓滿,這個印記無疑是在昭示玄奘的取經之旅將會取得一個十分完滿的結果,他大喜萬分。


    負責看護佛頂骨,並釋印的僧人紛紛彈指散花表示祝賀,尤其感歎玄奘的佛緣之深,堪稱首見。


    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唐僧的弟子們豈肯錯過?


    他們也依葫蘆畫瓢,紛紛上前試著取了印記。


    結果……


    他們的印記皆為橫豎相連!


    玄奘見罷吃驚不已:


    ——幾人都是橫折形狀,像極了犀利箭頭,相似中又方位各異,好比箭指四方。


    ——這佛主的頂骨好靈驗,仿佛知道他們是來自同一門派,同一地方的好兄弟。


    一旁的僧人主動過來幫他們四人鑒別,可此印為首見,逐一細細辨看過之後也不得其解。


    釋印者隻好囫圇道:“佛主的指示千差萬別,某些印記深奧無比,一時間非常難定其意,隻有緣分到了才能豁然開朗。”


    “啊……怎麽會無解?”


    悟真、悟智、悟淨、悟能聽完師父的翻譯轉述後大為失望。


    玄奘想必這四名高昌弟子於日後的預兆在眼下是獲解無望了,於是他僧手微歎:“佛法無邊,佛緣無盡,當下雖不能解疑,日後或許卻能輕鬆而知。”


    就在眾人失意而散時,一直糾結於心的玄奘乍然想起什麽……


    一個字!


    這個字的意義非比尋常,竟令思悟者自己也不由得一怔,脊背更微微發涼!


    因為……


    四名弟子的箭頭符號印記兩大兩小,合起來便是一個令人傷感的字——迴!


    他突地轉身,定身驚道:“等一下!”


    師父的聲音很大,震動了每一位弟子。


    悟智小心地問:“師父,怎麽了?”


    “你們四人形同一體,這印記隻怕是要合起來解釋!”


    悟能瞪出大眼,“合起來?”


    “也對呀,我們四人情同手足,既出自於同一個地方,又做著同樣的事情,前前後後都可視為一體。”


    悟智激聲過後卻喉音了了,顯然是不甚了解。


    悟能自言道:“可……合起來,那會是什麽?”


    “迴!”


    玄奘脫口而出,“你們四人的印記合起來就是一個‘迴’字。”


    “迴!”


    悟真、悟智、悟淨、悟能頓時因恍然而圓目!


    悟智沮喪道,“莫不成我們要就此結束西行麽?”


    唐僧向專司說印的僧人解釋了這個“迴”字在漢語中的意思,隨後把四名弟子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


    釋印僧聽罷豁然開朗!


    他興奮道:“原來如此,玄奘法師慧明無比,為佛說的暗語提供了一種新的解釋途徑,那就是用求印者故裏的文字或者符語來闡明佛主的指示。”


    未等請教,該僧已是說解:“既然是‘迴’字,那麽法師的四名弟子就理當遵從如來佛主的指示,立刻動身迴到高昌國去,不可再向西行。”


    聞者俱驚!


    釋印僧人凝色道:“如來佛主在明知玄奘法師要去婆羅門國的情況下還要求弟子離開,這當中定有重大的隱情,或許……或許這些弟子出家之前的故裏即將有大劫難。”


    高昌王麹文泰對於唐僧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幾乎等同於西行取經!


    如果兄長有難,叫人如何去忍受?


    玄奘寒意頓起!當即與弟子言別。


    四名弟子大驚失色,“護送師父到婆羅門國取經的任務尚未完成,我等怎可迴去?”


    玄奘痛心疾首道:


    “悟真、悟智、悟淨、悟能,我們雖然名為師徒,但實際上形同手足。”


    “你們從高昌一路陪伴貧道,途中更是遭受了諸多的苦難,你們這份博大的恩情玄奘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隻能沒齒難忘。”


    錚錚漢子全都聲淚俱下,“師父,師父您千萬別趕我們走……”


    玄奘淚眼哽咽道:


    “現如今佛主指示要你們迴去,必然是為師的王兄有難,需要你們去化解,去幫扶。”


    “此地距離高昌何其之遠,來時既是不易,迴去自是也不易,你們路上千萬要小心。”


    “師徒緣分起於佛,也終於佛,這是莫大的欣慰,可謂圓滿。我們……我們就此別過,迴去吧。”


    師命難違!


    悟真、悟智、悟淨、悟能最終還是帶著深深的不舍走了,帶著師父當場寫下的,轉交給其王兄的闡釋緣由之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弱女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魔吟七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魔吟七曲並收藏最弱女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