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神思遐想的宮中宴會,自然是熱鬧非常。康熙後宮嬪妃眾多,出宮建府的阿哥便有十多個,另外各宮嬪妃的娘家人,皇子的嶽父,朝中重臣,不說別的,光是人,就將這熱鬧渲染到極致,何況這裏的婦人們戴的是最精美的首飾,穿的是最華麗的衣服,宴席中是禦廚精心準備的滿漢全席,燃放的煙花炮竹氣勢浩大。
不過,熱鬧底下都是漩渦,能進宮的都是康熙一朝最有身份最得皇上信任之人,隻是誰的身份最高,最的聖寵最優?暗裏都有一筆賬,明裏全看個人座位。誰離皇上近,誰離皇上遠,一瞧便能瞧出。佟家一門被皇上優待,又有佟貴妃在宮中安排,自然離的近,恨不得要坐在皇子阿哥之前。索額圖去年被被宣布為“天下第一罪人”,拘禁在宗人府,太子外家無一人在席。大阿哥生母是惠妃,明珠侄女,納蘭性德的表妹,自從明珠被罷免職位,驚才絕豔的納蘭性德英年早逝,納蘭家早無可見之人。三阿哥生母是榮妃,一貫不得寵。四阿哥的生母德妃,宮女子出生,其家人自是不敢舔坐皇家禦席。
四阿哥往後數,各宮阿哥的外家也是不得臉的。皇子們的嶽家,當然更差一籌。如今已不是早年皇親國戚得臉的時候,席位之前多是朝廷的肱骨重臣,郎世寧、張廷玉、馬齊等軍機大臣數次與皇上舉杯共飲,其家人也得優待。
除大臣之外,皇子中大阿哥數次敬酒,恭祝聖上新年吉祥,太子幫著皇上宴群臣,皇孫中隻有太子家的弘皙和大阿哥家的弘昱被召見,給皇瑪法磕頭,得了皇上的玉扳指。四阿哥看著弘昱等被召見,心中一緊,怕兒子緊張,特意派了蘇培盛到弘暉身邊,隻是許久等不到太監傳話,抬頭將一杯酒一飲而盡,隻覺得這酒滋味複雜。
“四哥,一個人喝什麽悶酒,弟弟我敬你一杯。”五阿哥將太監的手拍開,親自給四阿哥甄了酒,兩人舉杯共飲。
三阿哥瞧見了,也湊過來說道:“隻怕皇阿瑪也顧不上我們,咱們兄弟們自己樂嗬也好。”
“三哥,還請慎言。”四阿哥板著臉道。
三阿哥也自覺說錯了話,不敢多說,悶頭喝酒,他們三個年長些的阿哥湊在一起,動靜略微有些大,倒是讓康熙瞧見了,招他們上前,與他們一人喝了一杯,說了幾句勉勵的話,算是周全了四阿哥等皇子的臉麵。
初一初二宮中設宴,初三不進宮,在福晉的正院裏擺席,算是四阿哥府中的新年宴會。
托這宴會的福,宜綿見到了四阿哥。這還是自十月之後,三個多月裏,宜綿第一次見到四阿哥,隻覺得他更瘦了,臉上隻剩了骨頭,人也更嚴厲。除了四阿哥,宜綿也見到了府中的下一代,大阿哥弘暉七歲,長得很像福晉,貌不驚人,不過壯實極了;大格格九歲了,也是穿旗袍紮旗頭,看著瘦瘦小小一個,卻很有氣勢;二阿哥還小,白白嫩嫩,別的也看不出什麽。
開席前四阿哥講兩句,對皇上歌功頌德一番後便板著臉讓她們要安分守己,之後便是福晉發言,說的也是聖上的優寵娘娘的仁愛四阿哥的看重,側福晉沒得言發。之後便是開吃。許是有主子們在席,膳房裏的廚子下了大力氣,菜品鹹淡適宜,宜綿倒是吃一頓好飽。
她吃的自在,不止麵前的,便是遠一點的,也示意丫鬟們夾一筷子,引得福晉和四阿哥都側目。福晉看了心中好笑,這耿格格倒是自在。四阿哥望了宜綿長胖的臉,也沒白吃,似乎長了不少。
對著格格們他嚴厲,但是對著孩子四阿哥卻是個慈父。不知是府中孩子少,還是他性格本是如此慈父,四阿哥親自給三個孩子夾了菜,又讓他們多吃。
用過飯後,宜綿圍著自己的院子散步,剛才略微有些吃撐了。
“格格,府中送了東西過來,您快過來瞧瞧。”秋桃找到了她,喜悅地道。
家中居然還能給她送東西?宜綿也顧不得消食,連忙迴屋。秋桃一見了她,劈裏啪啦將事都說了,“老爺給四阿哥府送了年禮,四阿哥親自接見了,將東西都給了福晉,福晉身邊的章嬤嬤說了,她隻將些珍貴的放進庫房,其餘的全給格格送來了。”
章嬤嬤是個好嬤嬤,她去要家具的時候,不僅態度和藹,還給她贈送了不少好東西。宜綿對秋桃道:“章嬤嬤伺候著福晉,怕是好東西見得多,尋常物件也看不上眼,你若是得空,給她做雙鞋,好歹也算我的心意,感激她平日的照顧。”
“格格說的正是,我明日就開始。”秋桃連忙道。
耿家給四阿哥府中的自然都是用心用力置辦的,宜綿瞧著這些布匹、筆墨和擺件,許多都不是給女人用的,約莫是給四阿哥準備的,宜綿不免心裏頭難過。為她在四阿哥府中過得好一點,不知花了多少銀兩,可惜她不受寵,便是送過來了,四阿哥也不放在心上,看都不看一眼就讓福晉放進庫房。
不能再看,再看就要流眼淚了,宜綿吸吸鼻子,吩咐秋蝶將東西放進庫房。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讓家裏人少點擔憂,她得學點手藝,來討好四阿哥。她學點自然不是床上那些歪門邪道的花樣,宜綿想學點按摩,以後若是四阿哥進了她的院子,給他推拿一番,鬆鬆筋骨,讓他放鬆了,隻怕他也願意多來。
宜綿也在家中給老太太按過,不過都是胡亂用力的,富察氏哪裏舍得她做這些粗活,每次她手剛放在她肩膀上,富察氏就連連喊“舒服,好了”,之後將她拉到身邊聊天。要伺候四阿哥自然要學點真本事,宜綿讓秋蝶去探聽一下,這院子裏誰會按摩。
秋蝶為難地看了宜綿一眼,“玉蘭會。她上次要奉承我,還特意給我按了迴,按完後身子確實清爽了不少。”
果然是內務府出身的,每個都有十八般武藝啊。瑞香手巧,針線活不在秋桃之下,打絡子剪窗花折紙紮風箏,手上的細活兒幾乎樣樣都會;玉蘭能說會道,能寫能算,居然還會按摩。
宜綿想了想,將玉蘭叫過來,她雖然惱怒玉蘭想要拿捏她,奪了她的差事,可是她也沒法子將她打發了,還得留在院子伺候。若是玉蘭心裏不怨恨,還能一心伺候,宜綿不拒絕再次用她。
宜綿打量著玉蘭神色,看她並無怨恨,反而有些激動,便緩緩開口:“我聽說你會按摩?”
玉蘭小心道:“奴婢在內務府跟嬤嬤學了三年,按摩的手藝不差,格格可要試試?”
宜綿點頭,玉蘭立刻高興極了。她還記得自己額娘說過,技多不壓身,這話果然不錯。她若是憑了這手藝重新入了格格的眼,以後也能在芍藥院中站住腳了。原想著成為第一人,算盤打錯,反倒成了笑柄,這些日子她過的辛苦,別人都看她笑話,甚至不跟她說話。玉蘭心氣也平了,奴才就是奴才,任你再有跟腳,也隻是伺候主子的,若連主子都伺候不好,還有什麽價值?
後背一雙手不輕不重不緩不急地敲著,肩膀、後腰、脊椎上平日有些發緊的地方,都得了重點照顧,適當的力道卸去了疲憊,宜綿隻覺得渾身都舒坦了。玉蘭說的不差,可見是謙虛的說法了。她舒服歎口氣,問道:“若要學成你這般,不知要多久?”
玉蘭心思玲瓏,隻聽了話音便知道格格這是要學好了伺候四阿哥,後院的女人為討男人歡心,什麽法子沒試過?玉蘭以前在內務府便聽說,前朝的嬪妃為了討好皇上,甚至學著用嘴脫鞋。宜綿雖然年紀小,但是不是個好糊弄的,玉蘭也不藏拙,仔細道:“若是要學成奴婢這樣輕重緩急得當,至少要三年。但是格格年紀小,身子骨細嫩,按起來要控製力道。若是不學力道,隻學手法,三個月便足以。”
宜綿點頭。她力氣小,便是使足了力氣,四阿哥也覺得輕了,自是不用學控製力道,三個月足以。
玉蘭想了想,又道:“如今天冷,不常洗頭,頭皮不舒爽,奴婢還會通頭,格格可要試試?”
通通頭,捶捶背,那更是放鬆了。宜綿心中感歎,想要學怎麽伺候人,找丫鬟們是不錯的了。
這日起,宜綿便開始學捶背通頭了,秋蝶將屋子關的緊緊的,讓人離得遠遠的,由得宜綿和玉蘭兩個在屋子裏折騰,不將一點兒風聲放出去。
學好文武藝,授予帝王家。隻是帝王不來,如何能將手藝售出?四阿哥忙著自己的差事,已經半個月不進後宅,不僅宜綿,便是一貫得寵的側福晉都見不到他的人影。
十五元宵,宮中隻設小宴,招待“自家之人”,佟家去了幾個,幾個成年皇子去了幾個,與皇上一起吃過元宵後,便在天色昏黑前出宮。
“四阿哥,稍等片刻。”四阿哥正出得宮門,又聞隆科多的聲音。
“舅舅也才剛到這裏?”四阿哥道。
“被留著與皇上說了幾句話,緊趕慢趕才追上你。”隆科多笑道。
四阿哥聽了心中發酸,這小宴人少,皇上都沒跟他說一句,倒是個外人,被留了說話。皇子多了,也不值錢。
他終年冷著臉,倒是沒人覷到他的想法。隆科多看他不說話,隻當他正等著聽自己有什麽事,他也不多耽擱,輕聲一句“那事成了”便打馬離開。
那事?自然是他年前所求之事,四阿哥聽了心花怒放,不過卻不敢在這宮門口多漏痕跡,將嘴角的笑意壓下,騎上馬揮著快鞭子迴家,等迴家再樂不遲。
“格格,今兒個是個喜慶日子,集市上隻怕到處都是燈籠,城門口的牌坊上也要掛了好些個,幾位姐姐做了這好些個,光掛在屋簷下多單調,不如掛兩個在樹上,也圖個喜慶如何?”馬全弓著腰對宜綿道。
元宵福晉側福晉兩個又進宮跟德妃娘娘一起過節了,留她們小格格自己找樂子,宜綿一貫愛個熱鬧,聽瑞香說會紮燈籠,便讓她動手,秋桃玉蘭幾個打下手,紮兩個燈籠出來玩,她自己也在一旁瞧著,倒是覺得十分有趣。
前些日子耿家送了年禮來,就有一刀灑金宣紙,正好用來做燈籠,做骨架用的竹篾在院子裏便有現成的,別的材料也好找,不必到福晉那裏去討東西,就可以將燈籠做成。原本隻想做兩個,哪知道瑞香手快,不一會兒便做了四個,秋桃也學會了,跟著做了兩個,宜綿在一旁看的手癢,自己也做了一個。到晚上,屋裏便有一堆燈籠了,宜綿讓她們拿了蠟燭在裏麵點著,選了四個好看的掛在屋簷下。馬全又建議她掛在樹上,宜綿覺著有些張揚,但是想著大家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掛在樹上也無妨,便點頭同意了。
馬全選了最好看的兩個,讓劉三爬到樹上,撿了高枝掛著。這芍藥院裏有兩顆石榴樹,不知長了多少年,樹長得高,花開得大。如今燈籠掛著樹上,隔老遠便能看到,隻盼著這花燈帶來好兆頭。
宜綿看秋蝶等都高高興興地,心情也愉悅,笑道:“今天主子們不在,我們也輕快輕快,我拿些銀子,馬全去膳房要一鍋薺菜豬肉餡元宵來,我們一人分幾個。”
“成,奴才這就去。”馬全剛掛了燈籠迴屋,聽了宜綿吩咐,腳下立刻生風,奔去了膳房。
馬全這幅樣子,看著十分卑躬屈膝,瞧著不討厭,隻是有幾分滑稽,宜綿忍不住發笑,秋桃也打趣道:“瞧他能耐的。”
四阿哥進府之後,便看到了掛得高高的燈籠,他問蘇培盛:“哪個院裏的?”
蘇培盛低著頭,“奴才瞧著,像是新來的耿格格院子的。”
“哦,剛進府的,倒是膽子大。爺今兒高興,也跟著去一起樂嗬樂嗬。”四爺說著,從角門走到前院,沿著荷花池一直走到小橋,再從小橋走過芙蓉院,走進芍藥院中。一進院子,果然見了兩個高掛著的燈籠,再往前,屋簷下全掛了燈籠,屋內笑嗬嗬的。
宜綿府中伺候的都在屋子裏用元宵,四阿哥一直走進他們吃飯的地方,都沒人發現,一直到他進屋,才被謹慎的馬全瞧見了,也顧不得給宜綿示意,自己麻利跪了,“請四阿哥安。”
四阿哥來了?宜綿也顧不得嘴裏的元宵沒吞進肚子,立刻福身請安。
“都退下去吧。”四阿哥道。
屋中除了宜綿,芍藥院裏的人都弓著身子退出屋子。宜綿趁著這片刻的空隙將元宵吞了,用帕子擦了嘴,然後笑盈盈上前要給四阿哥倒了杯茶。
四阿哥袍子一掀,撒開腿坐在宜綿做的位置上,“好了,別忙活了。沒個規矩,跟奴才們一起進食。”
不是啊,她一個人在桌子上,幾個下人們都擺了小凳子在下麵吃,怎麽算一起吃呢?她其實倒是想著圍成一團,隻是馬全等不敢,跪求著分開吃。幸虧沒在一起,要不然那場麵被四阿哥瞧見了,說不定要打板子。
宜綿也不辯解,笑著問:“四阿哥,您要不要吃上幾個?薺菜豬肉餡兒的,最是清爽。”
“行,給我幾個吧。”心情好,萬事好商量,若是以往,四阿哥是瞧不上格格下人們吃的東西。
宜綿拿了幹淨碗筷,從裝元宵的翁中舀出幾個大胖元宵,弄點兒湯水,給四阿哥獻上。宮宴上哪裏顧得上吃,四阿哥看著這胖乎乎的像包子一般的元宵,倒真有些餓了,連湯帶水吃了一碗,宜綿機靈地又盛了一碗,四阿哥也吃了。
肚子撐得有些飽,需要消消食才能睡,四阿哥便問道:“平日你可有什麽消遣?”
“迴爺,奴婢平日無事,一般在屋中看看書,練練字,繡繡花。”爺這個稱唿是馬全指點的,四阿哥是奴才的叫法,宜綿是內室,要叫爺。
“讓我看看你的字如何。”四阿哥說道。
宜綿便帶著他進了自己的書房,將平日寫的字給他評審。
“倒是能認得出是個‘宜’字。”四阿哥說道。
這是在誇人還是在罵人?宜綿嘴角一歪,不知道說啥了。
“讓爺教教你,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四阿哥說著,大筆一揮,一口氣寫了十個“宜”字,又默寫了一段《千字文》才停手。宜綿在一旁看了,確實寫得好,氣勢磅礴,她的沒法比。
四阿哥也不是真來教人寫字的,站著消了食,便手一揮,示意安寢。
宜綿還想著要不要給他試試自己新學的才藝,可惜四阿哥沒興趣,將燈吹熄,就要步入正軌了。
不過,熱鬧底下都是漩渦,能進宮的都是康熙一朝最有身份最得皇上信任之人,隻是誰的身份最高,最的聖寵最優?暗裏都有一筆賬,明裏全看個人座位。誰離皇上近,誰離皇上遠,一瞧便能瞧出。佟家一門被皇上優待,又有佟貴妃在宮中安排,自然離的近,恨不得要坐在皇子阿哥之前。索額圖去年被被宣布為“天下第一罪人”,拘禁在宗人府,太子外家無一人在席。大阿哥生母是惠妃,明珠侄女,納蘭性德的表妹,自從明珠被罷免職位,驚才絕豔的納蘭性德英年早逝,納蘭家早無可見之人。三阿哥生母是榮妃,一貫不得寵。四阿哥的生母德妃,宮女子出生,其家人自是不敢舔坐皇家禦席。
四阿哥往後數,各宮阿哥的外家也是不得臉的。皇子們的嶽家,當然更差一籌。如今已不是早年皇親國戚得臉的時候,席位之前多是朝廷的肱骨重臣,郎世寧、張廷玉、馬齊等軍機大臣數次與皇上舉杯共飲,其家人也得優待。
除大臣之外,皇子中大阿哥數次敬酒,恭祝聖上新年吉祥,太子幫著皇上宴群臣,皇孫中隻有太子家的弘皙和大阿哥家的弘昱被召見,給皇瑪法磕頭,得了皇上的玉扳指。四阿哥看著弘昱等被召見,心中一緊,怕兒子緊張,特意派了蘇培盛到弘暉身邊,隻是許久等不到太監傳話,抬頭將一杯酒一飲而盡,隻覺得這酒滋味複雜。
“四哥,一個人喝什麽悶酒,弟弟我敬你一杯。”五阿哥將太監的手拍開,親自給四阿哥甄了酒,兩人舉杯共飲。
三阿哥瞧見了,也湊過來說道:“隻怕皇阿瑪也顧不上我們,咱們兄弟們自己樂嗬也好。”
“三哥,還請慎言。”四阿哥板著臉道。
三阿哥也自覺說錯了話,不敢多說,悶頭喝酒,他們三個年長些的阿哥湊在一起,動靜略微有些大,倒是讓康熙瞧見了,招他們上前,與他們一人喝了一杯,說了幾句勉勵的話,算是周全了四阿哥等皇子的臉麵。
初一初二宮中設宴,初三不進宮,在福晉的正院裏擺席,算是四阿哥府中的新年宴會。
托這宴會的福,宜綿見到了四阿哥。這還是自十月之後,三個多月裏,宜綿第一次見到四阿哥,隻覺得他更瘦了,臉上隻剩了骨頭,人也更嚴厲。除了四阿哥,宜綿也見到了府中的下一代,大阿哥弘暉七歲,長得很像福晉,貌不驚人,不過壯實極了;大格格九歲了,也是穿旗袍紮旗頭,看著瘦瘦小小一個,卻很有氣勢;二阿哥還小,白白嫩嫩,別的也看不出什麽。
開席前四阿哥講兩句,對皇上歌功頌德一番後便板著臉讓她們要安分守己,之後便是福晉發言,說的也是聖上的優寵娘娘的仁愛四阿哥的看重,側福晉沒得言發。之後便是開吃。許是有主子們在席,膳房裏的廚子下了大力氣,菜品鹹淡適宜,宜綿倒是吃一頓好飽。
她吃的自在,不止麵前的,便是遠一點的,也示意丫鬟們夾一筷子,引得福晉和四阿哥都側目。福晉看了心中好笑,這耿格格倒是自在。四阿哥望了宜綿長胖的臉,也沒白吃,似乎長了不少。
對著格格們他嚴厲,但是對著孩子四阿哥卻是個慈父。不知是府中孩子少,還是他性格本是如此慈父,四阿哥親自給三個孩子夾了菜,又讓他們多吃。
用過飯後,宜綿圍著自己的院子散步,剛才略微有些吃撐了。
“格格,府中送了東西過來,您快過來瞧瞧。”秋桃找到了她,喜悅地道。
家中居然還能給她送東西?宜綿也顧不得消食,連忙迴屋。秋桃一見了她,劈裏啪啦將事都說了,“老爺給四阿哥府送了年禮,四阿哥親自接見了,將東西都給了福晉,福晉身邊的章嬤嬤說了,她隻將些珍貴的放進庫房,其餘的全給格格送來了。”
章嬤嬤是個好嬤嬤,她去要家具的時候,不僅態度和藹,還給她贈送了不少好東西。宜綿對秋桃道:“章嬤嬤伺候著福晉,怕是好東西見得多,尋常物件也看不上眼,你若是得空,給她做雙鞋,好歹也算我的心意,感激她平日的照顧。”
“格格說的正是,我明日就開始。”秋桃連忙道。
耿家給四阿哥府中的自然都是用心用力置辦的,宜綿瞧著這些布匹、筆墨和擺件,許多都不是給女人用的,約莫是給四阿哥準備的,宜綿不免心裏頭難過。為她在四阿哥府中過得好一點,不知花了多少銀兩,可惜她不受寵,便是送過來了,四阿哥也不放在心上,看都不看一眼就讓福晉放進庫房。
不能再看,再看就要流眼淚了,宜綿吸吸鼻子,吩咐秋蝶將東西放進庫房。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讓家裏人少點擔憂,她得學點手藝,來討好四阿哥。她學點自然不是床上那些歪門邪道的花樣,宜綿想學點按摩,以後若是四阿哥進了她的院子,給他推拿一番,鬆鬆筋骨,讓他放鬆了,隻怕他也願意多來。
宜綿也在家中給老太太按過,不過都是胡亂用力的,富察氏哪裏舍得她做這些粗活,每次她手剛放在她肩膀上,富察氏就連連喊“舒服,好了”,之後將她拉到身邊聊天。要伺候四阿哥自然要學點真本事,宜綿讓秋蝶去探聽一下,這院子裏誰會按摩。
秋蝶為難地看了宜綿一眼,“玉蘭會。她上次要奉承我,還特意給我按了迴,按完後身子確實清爽了不少。”
果然是內務府出身的,每個都有十八般武藝啊。瑞香手巧,針線活不在秋桃之下,打絡子剪窗花折紙紮風箏,手上的細活兒幾乎樣樣都會;玉蘭能說會道,能寫能算,居然還會按摩。
宜綿想了想,將玉蘭叫過來,她雖然惱怒玉蘭想要拿捏她,奪了她的差事,可是她也沒法子將她打發了,還得留在院子伺候。若是玉蘭心裏不怨恨,還能一心伺候,宜綿不拒絕再次用她。
宜綿打量著玉蘭神色,看她並無怨恨,反而有些激動,便緩緩開口:“我聽說你會按摩?”
玉蘭小心道:“奴婢在內務府跟嬤嬤學了三年,按摩的手藝不差,格格可要試試?”
宜綿點頭,玉蘭立刻高興極了。她還記得自己額娘說過,技多不壓身,這話果然不錯。她若是憑了這手藝重新入了格格的眼,以後也能在芍藥院中站住腳了。原想著成為第一人,算盤打錯,反倒成了笑柄,這些日子她過的辛苦,別人都看她笑話,甚至不跟她說話。玉蘭心氣也平了,奴才就是奴才,任你再有跟腳,也隻是伺候主子的,若連主子都伺候不好,還有什麽價值?
後背一雙手不輕不重不緩不急地敲著,肩膀、後腰、脊椎上平日有些發緊的地方,都得了重點照顧,適當的力道卸去了疲憊,宜綿隻覺得渾身都舒坦了。玉蘭說的不差,可見是謙虛的說法了。她舒服歎口氣,問道:“若要學成你這般,不知要多久?”
玉蘭心思玲瓏,隻聽了話音便知道格格這是要學好了伺候四阿哥,後院的女人為討男人歡心,什麽法子沒試過?玉蘭以前在內務府便聽說,前朝的嬪妃為了討好皇上,甚至學著用嘴脫鞋。宜綿雖然年紀小,但是不是個好糊弄的,玉蘭也不藏拙,仔細道:“若是要學成奴婢這樣輕重緩急得當,至少要三年。但是格格年紀小,身子骨細嫩,按起來要控製力道。若是不學力道,隻學手法,三個月便足以。”
宜綿點頭。她力氣小,便是使足了力氣,四阿哥也覺得輕了,自是不用學控製力道,三個月足以。
玉蘭想了想,又道:“如今天冷,不常洗頭,頭皮不舒爽,奴婢還會通頭,格格可要試試?”
通通頭,捶捶背,那更是放鬆了。宜綿心中感歎,想要學怎麽伺候人,找丫鬟們是不錯的了。
這日起,宜綿便開始學捶背通頭了,秋蝶將屋子關的緊緊的,讓人離得遠遠的,由得宜綿和玉蘭兩個在屋子裏折騰,不將一點兒風聲放出去。
學好文武藝,授予帝王家。隻是帝王不來,如何能將手藝售出?四阿哥忙著自己的差事,已經半個月不進後宅,不僅宜綿,便是一貫得寵的側福晉都見不到他的人影。
十五元宵,宮中隻設小宴,招待“自家之人”,佟家去了幾個,幾個成年皇子去了幾個,與皇上一起吃過元宵後,便在天色昏黑前出宮。
“四阿哥,稍等片刻。”四阿哥正出得宮門,又聞隆科多的聲音。
“舅舅也才剛到這裏?”四阿哥道。
“被留著與皇上說了幾句話,緊趕慢趕才追上你。”隆科多笑道。
四阿哥聽了心中發酸,這小宴人少,皇上都沒跟他說一句,倒是個外人,被留了說話。皇子多了,也不值錢。
他終年冷著臉,倒是沒人覷到他的想法。隆科多看他不說話,隻當他正等著聽自己有什麽事,他也不多耽擱,輕聲一句“那事成了”便打馬離開。
那事?自然是他年前所求之事,四阿哥聽了心花怒放,不過卻不敢在這宮門口多漏痕跡,將嘴角的笑意壓下,騎上馬揮著快鞭子迴家,等迴家再樂不遲。
“格格,今兒個是個喜慶日子,集市上隻怕到處都是燈籠,城門口的牌坊上也要掛了好些個,幾位姐姐做了這好些個,光掛在屋簷下多單調,不如掛兩個在樹上,也圖個喜慶如何?”馬全弓著腰對宜綿道。
元宵福晉側福晉兩個又進宮跟德妃娘娘一起過節了,留她們小格格自己找樂子,宜綿一貫愛個熱鬧,聽瑞香說會紮燈籠,便讓她動手,秋桃玉蘭幾個打下手,紮兩個燈籠出來玩,她自己也在一旁瞧著,倒是覺得十分有趣。
前些日子耿家送了年禮來,就有一刀灑金宣紙,正好用來做燈籠,做骨架用的竹篾在院子裏便有現成的,別的材料也好找,不必到福晉那裏去討東西,就可以將燈籠做成。原本隻想做兩個,哪知道瑞香手快,不一會兒便做了四個,秋桃也學會了,跟著做了兩個,宜綿在一旁看的手癢,自己也做了一個。到晚上,屋裏便有一堆燈籠了,宜綿讓她們拿了蠟燭在裏麵點著,選了四個好看的掛在屋簷下。馬全又建議她掛在樹上,宜綿覺著有些張揚,但是想著大家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掛在樹上也無妨,便點頭同意了。
馬全選了最好看的兩個,讓劉三爬到樹上,撿了高枝掛著。這芍藥院裏有兩顆石榴樹,不知長了多少年,樹長得高,花開得大。如今燈籠掛著樹上,隔老遠便能看到,隻盼著這花燈帶來好兆頭。
宜綿看秋蝶等都高高興興地,心情也愉悅,笑道:“今天主子們不在,我們也輕快輕快,我拿些銀子,馬全去膳房要一鍋薺菜豬肉餡元宵來,我們一人分幾個。”
“成,奴才這就去。”馬全剛掛了燈籠迴屋,聽了宜綿吩咐,腳下立刻生風,奔去了膳房。
馬全這幅樣子,看著十分卑躬屈膝,瞧著不討厭,隻是有幾分滑稽,宜綿忍不住發笑,秋桃也打趣道:“瞧他能耐的。”
四阿哥進府之後,便看到了掛得高高的燈籠,他問蘇培盛:“哪個院裏的?”
蘇培盛低著頭,“奴才瞧著,像是新來的耿格格院子的。”
“哦,剛進府的,倒是膽子大。爺今兒高興,也跟著去一起樂嗬樂嗬。”四爺說著,從角門走到前院,沿著荷花池一直走到小橋,再從小橋走過芙蓉院,走進芍藥院中。一進院子,果然見了兩個高掛著的燈籠,再往前,屋簷下全掛了燈籠,屋內笑嗬嗬的。
宜綿府中伺候的都在屋子裏用元宵,四阿哥一直走進他們吃飯的地方,都沒人發現,一直到他進屋,才被謹慎的馬全瞧見了,也顧不得給宜綿示意,自己麻利跪了,“請四阿哥安。”
四阿哥來了?宜綿也顧不得嘴裏的元宵沒吞進肚子,立刻福身請安。
“都退下去吧。”四阿哥道。
屋中除了宜綿,芍藥院裏的人都弓著身子退出屋子。宜綿趁著這片刻的空隙將元宵吞了,用帕子擦了嘴,然後笑盈盈上前要給四阿哥倒了杯茶。
四阿哥袍子一掀,撒開腿坐在宜綿做的位置上,“好了,別忙活了。沒個規矩,跟奴才們一起進食。”
不是啊,她一個人在桌子上,幾個下人們都擺了小凳子在下麵吃,怎麽算一起吃呢?她其實倒是想著圍成一團,隻是馬全等不敢,跪求著分開吃。幸虧沒在一起,要不然那場麵被四阿哥瞧見了,說不定要打板子。
宜綿也不辯解,笑著問:“四阿哥,您要不要吃上幾個?薺菜豬肉餡兒的,最是清爽。”
“行,給我幾個吧。”心情好,萬事好商量,若是以往,四阿哥是瞧不上格格下人們吃的東西。
宜綿拿了幹淨碗筷,從裝元宵的翁中舀出幾個大胖元宵,弄點兒湯水,給四阿哥獻上。宮宴上哪裏顧得上吃,四阿哥看著這胖乎乎的像包子一般的元宵,倒真有些餓了,連湯帶水吃了一碗,宜綿機靈地又盛了一碗,四阿哥也吃了。
肚子撐得有些飽,需要消消食才能睡,四阿哥便問道:“平日你可有什麽消遣?”
“迴爺,奴婢平日無事,一般在屋中看看書,練練字,繡繡花。”爺這個稱唿是馬全指點的,四阿哥是奴才的叫法,宜綿是內室,要叫爺。
“讓我看看你的字如何。”四阿哥說道。
宜綿便帶著他進了自己的書房,將平日寫的字給他評審。
“倒是能認得出是個‘宜’字。”四阿哥說道。
這是在誇人還是在罵人?宜綿嘴角一歪,不知道說啥了。
“讓爺教教你,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四阿哥說著,大筆一揮,一口氣寫了十個“宜”字,又默寫了一段《千字文》才停手。宜綿在一旁看了,確實寫得好,氣勢磅礴,她的沒法比。
四阿哥也不是真來教人寫字的,站著消了食,便手一揮,示意安寢。
宜綿還想著要不要給他試試自己新學的才藝,可惜四阿哥沒興趣,將燈吹熄,就要步入正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