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曾想過,為什麽不用「陰陽門」把秀茂接到行營,後來一想,道理也很簡單,距離不夠,需要中轉幾次才能從彥根城抵達行營。


    道門需要在一路上安排多個方士,以接力的方式將秀茂送到行營,若是中途哪個點出了問題,或者刺客隻需要襲擊負責接力的方士,秀茂就會被丟在半路上,尤其是當下這種犬牙交錯的混亂局勢,很可能落在尊攘派的地盤上,更添變數。


    再有就是,提前布置方士進行接力開門需要時間,道門是在倉促之間決定關白人選,缺少的就是時間。


    所以道門最終還是放棄了「陰陽門」這種比較安全的方式,剩下陸路、海路、空路,空路的目標最大,卻也最快,選擇搭載「應龍」就順理成章了。


    話說迴來,「陰陽門」的原理是穿行於陰陽縫隙之間,以此達到一步數百裏的效果。


    就好比紙上的兩個點,並不重合,若將紙張折疊,兩點就能重合在一起,這兩個點便是「陰陽門」的入口和出口,????????????????折疊過程便是穿行於陰陽縫隙之間。兩點距離越遠,意味著紙張越大越長,折疊所花費的氣力也就越多。終究是力有不逮的時候。


    雖然「陰陽門」的距離有限,不能直接從彥根城去往秀京,但可以進入到陰陽縫隙之中。


    便在這時,一道道「陰陽門」開啟在「應龍」的甲板上,然後一個又一個的身影從中走出。


    這已然不能算是刺殺了,而應說是強攻才對。


    此時甲板上隻有李天罡、齊玄素、張月鹿三人。


    李天罡仍舊保持著五代大掌教提倡的「道門真人應臨大事有靜氣」,語氣平靜:「用西洋奧法議會的理論來說,我們口中的陰陽縫隙其實是一個亞空間,進入其中後,兇險莫甚,稍有不慎就會徹底迷失其中,不複歸路,所以千萬不要貿然離開「應龍」的範圍,更不要跌下船去。」


    齊玄素問道:「李真人,有沒有好消息?」


    「當然有。」李天罡道,「「尊攘派」內部也分激進和溫和兩派,溫和派的重點是「尊王」,激進派的重點是「攘道」,兩派人合稱「尊王攘道」。隻有激進派才會冒著如此大的風險前來行刺,溫和派至多就是敲敲邊鼓,他們要留有餘地。所以你們也不要過於擔心,這次來人中隻有一個偽仙,是甲賀流的上忍,會由丁未靈官應付。」


    話音方落,丁未靈官從高高的艦橋一躍而下。


    此時丁未靈官已戴上了靈官甲胄的頭盔,並且放下麵甲,遮擋住麵容,完成了甲胄表麵所有符籙的閉合,整套甲胄變成一個整體。


    一品靈官們的兵器十分豐富,可以隨意更換,包括又不限於弓、盾、劍、刀、槍、斧、戟、銃等等,這些兵器極為特殊,並不能用寶物、半仙物來劃分,類似靈官甲胄,主要是看神力的加持。


    丁未靈官這次選擇的兵器是雙刀,造型模仿了大玄皇帝的佩刀「欺方罔道」,與靈官甲胄同色,唯有刀刃位置不斷有紅光流轉。


    從始至終,李長歌都沒有露麵,不過齊玄素並不認為李長歌是臨場怯戰,真要怯戰,直接不來就是了,走到這一步,已然是你死我活,怯戰未必就能保住性命。


    齊玄素朝一眾來人望去,為首是一個老人,身著緊身藍衣,白發隨意披散。世人多以為忍者喜歡穿著黑色裝束,事實上忍者基本裝束的顏色是深藍,近乎於黑,卻不是黑。先前就是此人與柳生宗正交手,結果被柳生宗正擊退。


    在老人左邊是一名頭戴高冠的神官和一名戴著狐狸麵具的巫女,在老人右邊是一名披著黑色袈裟的僧人和一個袒露著胸膛的浪人劍客。


    不知是否巧合,同樣是五人。


    丁未靈官不發一


    言,手持雙刀朝著那名上忍掠去。


    雖然靈官甲胄看似厚重,但丁未靈官卻出人意料地靈活迅捷,哪怕對上以速度見長的忍者,也絲毫不落下風。


    上忍不擅長正麵作戰,不過丁未靈官也未曾開啟靈官的第二個階段。


    兩人瞬間消失不見,再度出現時,????????????????已經從船頭來到了船尾位置,上忍手持忍刀,出刀極快,可丁未靈官卻是放棄了防守,任由忍刀落在靈官甲胄之上,不傷分毫,隻是出刀。


    上忍立時更換策略,整個人化作滾滾煙雲籠罩甲辰靈官,然後一張羅網從天而降,罩住丁未靈官,繼而從四麵八方的煙雲中激射出手裏劍。


    這些手裏劍遠非那些下忍的手裏劍可比,威力堪比天人飛劍,總共有十八之數。


    忍法,十八方手裏劍。


    與之同時,又有四個人頭大小的赤紅雷球出現在丁未靈官的周圍,各自放出一道連鎖紅雷,不斷跳躍,連成一方雷電牢籠,最終四道紅雷悉數匯聚在丁未靈官的身上,一齊炸開,使得靈官甲胄上無數赤紅雷蛇遊走。


    忍法秘傳,四方導雷。


    靈官們沒有道士的各種神通,應對方式倒也簡單,身後出現了一個陰陽雙魚的圖案,正是象征著道門的標誌,緩緩轉動,彈開手裏劍,消解赤雷,通通無功而返。


    丁未靈官掙脫開束縛自己的羅網,雙刀揮舞,僅憑自身神力,席卷起一陣劇烈風暴,好似陸地龍卷,一路向上,足有十餘丈之高,繼而向外不斷擴散,起初隻有十丈方圓,轉眼間便是二十丈、三十丈,幸好「應龍」夠大,才能容得下如此陣勢。也正是因為「應龍」的特殊地形,無法展開遊鬥,隻能正麵交手。


    麵對丁未靈官不講道理的攻勢,上忍不能再維持煙雲的姿態,顯出身形之後,雙手結印,整個人一分二,二化四,四化八,以八卦方位圍繞丁未靈官。


    忍法,影分身之術。


    然後八個身影再次同時結印,無數真言文字憑空生出,先是結成一個較小的圓,隻有人頭大小,然後圓外生圓,大了一圈。兩圓變為同心圓,內圓正向轉動,組成內圓的文字流轉,就好似正讀經文。外圓則是逆向轉動,組成外圓的文字就好似倒讀經文。


    【鑒於大環境如此,


    然後向外不斷遞增,一圈又一圈,一圓又一圓,仍舊是一正一逆。以此類推,轉眼間已經是近百個圓層層相套。


    從上方俯瞰,仿佛一個巨大的八卦羅盤從天而降,要將丁未靈官鎮壓封印。


    忍法奧義,九十六重真言羅生盤。


    另一邊,李天罡對上了那名黑衣僧人。


    「我沒有想到,竟然是仁正寺座主日忍大師親臨。」李天罡認得此人,正是仁正寺的首領,鳳麟洲稱之為「座主」,類似中土佛門的住持方丈。


    日忍高頌一聲佛號,然後道:「道門覆滅中土佛門,奪取中土佛門的土地,遣散中土佛門的信眾,將佛寺改為道觀,強迫僧人成為道士。又攻打西域佛門,戰事綿延十幾年,屠戮僧人無數,白骨盈野,最終逼迫西域佛門簽下城下之盟。還打壓婆羅洲佛門,暗中授意婆羅洲各國貶斥、排擠僧人,甚至是婆娑洲佛門祖庭,也要受到道門的監視。道門乃是名副其實的佛敵,我鳳麟洲佛門若不奮起護道,恐怕要步中土佛門的後塵。」


    李天罡沒有反駁,隻是說道:「既然你要佛道之爭,????????????????那我便滿足你。」


    話音未落,李天罡出現在日忍的麵前,一拳打出。


    日忍整個人金光熠熠,一輪七彩背光於腦後綻放,大放光明,普照四


    方,如同在世佛陀,同樣一拳打出。


    兩個拳頭碰撞在一起,日忍身形微微一震,氣血激蕩,隻覺得心頭仿佛壓了一塊大石,幾乎喘不過氣來。


    李天罡並非武夫,而是煉氣士,可在浩大真氣加持之下,這一拳竟是不遜於武夫的拳頭。


    海外道府容不得花圃道士。就算是花圃道士,經過鳳麟洲環境的磨礪之後,也會迅速成長。


    兩人同時收拳,另一拳又打出。兩個拳頭還未碰撞,兩人之間已經有狂風唿嘯,凜冽如刀。待到拳頭碰觸,日忍悶哼一聲,不由倒退一步。


    日忍隻覺得一股奇異真氣順著手臂急湧而來,真氣所至,筋脈酸軟,竟難提起氣力。


    李天罡順勢上前一步:「正如你所說,自聖祖整合道門以來,我道門最大的敵手就是佛門,這麽多年交手,佛門有什麽伎倆,我道門最是熟悉不過,你們鳳麟洲佛門固步自封、閉門造車,用的還是這些幾百年前的老玩意,沒有絲毫寸進,早已被我道門研究透了盡數破去。你若是技止於此,合該死在今日。」


    他每說一句,便出一拳,逼得日忍後退一步。


    日忍步步後退。


    李天罡轉眼間便把日忍逼到了「應龍」的邊緣。


    這位仁正寺的座主麵對鳳麟洲道府次席副府主,竟是沒有多少還手之力。


    境界修為隻是最基礎的東西,在不斷進取的道門麵前,鳳麟洲佛門便顯得太過落後。


    若非佛門的體魄兼具武夫體魄和巫祝金身兩者之長,極為堅韌,日忍隻怕是要斃命於李天罡的拳下。饒是如此,日忍也極不好受,隻覺得五髒俱傷,筋骨受創。


    就在此時,那名高冠博帶的神官終於出手了。


    一道光柱灌注入日忍的體內,瞬間治愈了他的所有傷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過河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問江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問江湖並收藏過河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