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澤,鹽堿沼澤,從名字上就透露出一股子荒涼的味道,放眼望去,除了大漠黃沙,便是戈壁胡楊,齊玄素白天頭頂烈日趕路,晚上打坐練氣,代替睡眠。
其實行走江湖的日子並不好過,什麽白衣如雪,來去如風,那是天人才能有的風範,在這之下,要忍受孤獨寂寞,要受疲累之苦,更慘些的,還要發愁生計。
不過寂寞也有寂寞的好處,可以專心做一些事情,不說心無旁騖,卻也少有分心,齊玄素一路向北,每天晚上按照散人功法調理自身氣機,冥心定息,元寂綿綿,氣入丹田。臍中動息,綿綿續續,兩手抱臍,丹火溫溫,六根安定,物我兩忘。
因為“玄玉”和藥酒的緣故,齊玄素現在可以清晰感覺到下丹田氣海處有一團雄厚真氣虎踞,中丹田有一股血氣龍盤,修為無形中突飛猛進,不說隻剩下一層窗戶紙,卻也距離聖胎境界更近了一步。
齊玄素如此走了六天的時間,已經快要走出鹽澤的範圍。
不過天色突變,一場巨大的風沙不期而至,這樣的天氣,齊玄素自然穿不能橫穿沙暴,隻得尋找避風之地。
很快,齊玄素遠遠看到一杆高高豎起的大旗,在越來越疾的風沙中,大旗獵獵作響,上書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飛龍客棧。
這座位於戈壁之上的客棧與常見的太平客棧有很大不同,主體是用黃土堆砌成的二層小樓,小樓外麵又有兩進院子,可以放雜物和馬匹,看樣子八成還會有地窖,畢竟西北風沙極重,若是真遇到了可以掀垮房屋的沙暴,也可藏到地窖中暫避,旗杆就立在客棧院子的正中位置。
進了客棧,因為多風沙的緣故,客棧窗口開得極小,所以此時的大堂中昏暗無比,不出意外是一間夫妻店,掌櫃夫婦二人站在櫃台後的陰影裏,讓人看不清真切麵貌,不過掌櫃身形清瘦,一身衣袍穿在身上晃晃蕩蕩,掌櫃娘子卻是身形豐腴,該凸的地方凸,該翹的地方翹,再完美詮釋了一個熟透婦人的風流。
掌櫃望向齊玄素,目光一凝。
能在此經營客棧多年,自然不是尋常店家,他精通些望氣之術,一眼便看出這個年輕人身上有殺氣。
一個人手上的血債多了,身上自然而然地會形成殺氣。
都說鬼怕屠夫,正是因為屠夫長年操刀,沾染血腥,身上有殺氣,尋常鬼魅便近身不得,若是殺人如麻的大盜賊首之流,就算是有了道行的厲鬼也不敢輕易近身,這便是惡鬼怕惡人的道理。不過此人的殺氣頗為內斂,隻是點點紅光,難以分辨其深淺。
從這一點上來說,這個年輕人絕不是那種初次闖蕩江湖之人,而是一個老江湖了。
這會工夫,掌櫃娘子已經從櫃台後繞了出來,招唿道:“客官住店?”
齊玄素注意到客棧裏已經有一夥客人,隻是坐在角落裏的陰影裏,再加上外麵天昏地暗,又沒有掌燈,很容易讓人忽略過去。
這夥人都是頭戴烏紗,身著錦袍,腳踏黑麵白底的官靴,佩刀不離身。
正是青鸞衛。
一共二十餘名青鸞衛,分成了三桌。為首之人是個白發老者,獨坐一桌,身著青色窄袖長襟錦衣,腰間扣青銅鸞首,腳踏黑麵白底官靴。腰間懸刀,刀身大約三尺,刀柄約有六寸,雖然裹著刀鞘,但也能看出刀脊筆直,唯有刀刃略弧。
標準的青鸞衛裝扮。
在齊玄素望向這夥青鸞衛的時候,為首的白發老者也隨之望向齊玄素,輕聲問道:“閣下是道門中人?”
齊玄素心知是自己身上衣袍的玉京風格讓人家看出了底細,隻是他的換洗衣物都在張月鹿那裏,也沒得換,隻得含糊道:“不便告知,還望見諒。”
白發老者若有所思,沒有追問到底。
齊玄素望向掌櫃娘子,道:“一間客房,半斤酒,要上好的汾酒,不要摻水,若是有牛肉,可以來半斤熟牛肉,若是沒有,羊肉也可以。”
掌櫃娘子道:“客官放心便是,我們這店雖小,但卻是實誠買賣人,絕不會幹出酒裏摻水的缺德事。”
說話間,掌櫃娘子手腳麻利地從櫃台後的大酒壇中打出半斤酒,用一個錫酒壺盛著。掌櫃則轉身去了後廚。
齊玄素接過酒壺,問道:“總共多少錢?”
“住宿是七十個如意錢,酒是四十二個如意錢,牛肉是六十五個如意錢,抹去零頭,客官給一百八十個如意錢就好。”掌櫃娘子已經算好了賬。
齊玄素在櫃台上放下兩個小圓:“還是湊個整數吧,不必找了。”
掌櫃娘子倒是沒有推辭,收起等同二百如意錢的兩個小圓,連聲道謝。
齊玄素沒急著上樓歇著,打算等牛肉好了再上樓。
過不多久,客棧的大門忽的一聲被人從外麵推開,洶湧的風沙滾進大堂。
接著,一行人在風沙中緩緩走進客棧。
這夥人卻是十分奇怪,有儒生,有道士,有僧人,還夾雜著幾名俗家裝扮的女子,不倫不類。
白發老者的瞳孔驟然一縮。
來人乃是“天廷”之人。
所謂“天廷”,為區別於道門口中的“天庭”,取用了西方“聖廷”的“廷”字。
如果將天廷視作一個人,可謂是天下第一等妄人,號稱道門、佛門、儒門、薩滿教、聖廷,五道合一,自稱做到了曆代儒門魁首、道門掌教都沒有做到的三教合一,而且還添上了來自草原的薩滿教和來自西方的聖廷。
不過與紫光社、知命教、靈山巫教不同,“天廷”除了香火願力之外,不要血肉和生魂,隻要真金白銀,大肆斂財,受騙百姓達數十萬之眾。
在此等情況下,主要是由朝廷來剿滅此等禍國殃民的邪教。作為迴應和報複,“天廷”也有過起事的舉動,不過大多不成氣候,在黑衣人麵前,不堪一擊。
故而青鸞衛與“天廷”之間,可謂是水火不容。
道門對於隨意篡改道門神靈的“天廷”也惡感極重。
在道門體係之中,最高是為太上道祖,僅從“太上”二字便可見一斑。其餘諸如天帝等等,尚且要在道祖之下。不過“天廷”卻反其道而行之,效仿人間朝廷組建了一個所謂的“神庭”,在神庭之中,以玉皇居首,對應皇帝,其他各路仙佛都是臣子,要聽從玉皇旨意,其中甚至包括了太上道祖和佛祖。其他幾家也沒能幸免,其尊奉之神也被列入其中。
在此之下,是各路神明。
清平會是以詞牌為代號,“天廷”則是以各種神靈名稱為代號,比如“千裏眼”、“順風耳”,又比如“金童”、“玉女”,亦或是“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大力鬼王”、“巨靈神”、“九天玄女”、“天蓬元帥”。
這些也就罷了,“天廷”還效仿道門的三位副掌教大真人設立了所謂的三官大帝,也就是“天官”、“地官”、“水官”。
眾所周知,道門有三大節日,分別是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生日;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生日;十月十五下元節,水官生日。這三天是敬天拜醮的日子,大真人、真人都要齋戒沐浴,向上天拜表,十分隆重。“天廷”幹脆弄出個三官大帝的化身,其狂且不去說,其妄已經是無人能及。
這也是“天廷”一般不敢來招惹道門的緣故,因為“天廷”中還有四大天師、四大元帥、四大龍神、四方神、五鬥星君等等,少有不犯道門忌諱的,真要是所謂的“三官大帝”化身遇到了道門的副掌教大真人,本來能活也必須得死了。
至於道門為何不曾對其下手,“天廷”自己識趣是一方麵,道門重要精力還是放在古仙和內鬥上麵。
當然,佛門也不能幸免,諸如五方謁諦、四大天王、十八伽藍,也全都被安排上了。
不過此次來人的來頭卻不是那麽嚇人,隻是相對不起眼的“六丁六甲”。
所謂“六丁六甲”,六丁為陰神玉女:丁卯神、丁已神、丁未神、丁酉神、丁亥神、丁醜神。六甲為陽神玉男:甲子神、甲戌神、甲申神、甲午神、甲辰神、甲寅神。
此番來人正是“甲申神”,其目光在狹小客棧內掃視一周,在齊玄素的身上略微停頓,最後停留在白發老者的身上。
白發老者端坐不動,自顧飲酒。
“甲申神”緩緩開口,聲音沙啞:“竟然遇到了一幫鷹爪孫,真該把你們全部扔到外麵吃沙子。”
白發老者淡淡道:“好大的口氣。”
“甲申神”眯眼望向白發老者,口氣不善道:“報個蔓吧。”
“我不說黑話,我乃青鸞衛百戶,隋藩。”白發老者放下手中酒杯,沉聲說道。
一瞬間,所有青鸞衛都按住刀柄或者火銃。
“甲申神”身後的眾人也不甘示弱,刀槍劍戟、拂塵木魚、拐杖火器,十八般兵刃應有盡有。
一觸即發。
齊玄素沒有蹚渾水的意思,退到一旁,喝了口酒。
其實行走江湖的日子並不好過,什麽白衣如雪,來去如風,那是天人才能有的風範,在這之下,要忍受孤獨寂寞,要受疲累之苦,更慘些的,還要發愁生計。
不過寂寞也有寂寞的好處,可以專心做一些事情,不說心無旁騖,卻也少有分心,齊玄素一路向北,每天晚上按照散人功法調理自身氣機,冥心定息,元寂綿綿,氣入丹田。臍中動息,綿綿續續,兩手抱臍,丹火溫溫,六根安定,物我兩忘。
因為“玄玉”和藥酒的緣故,齊玄素現在可以清晰感覺到下丹田氣海處有一團雄厚真氣虎踞,中丹田有一股血氣龍盤,修為無形中突飛猛進,不說隻剩下一層窗戶紙,卻也距離聖胎境界更近了一步。
齊玄素如此走了六天的時間,已經快要走出鹽澤的範圍。
不過天色突變,一場巨大的風沙不期而至,這樣的天氣,齊玄素自然穿不能橫穿沙暴,隻得尋找避風之地。
很快,齊玄素遠遠看到一杆高高豎起的大旗,在越來越疾的風沙中,大旗獵獵作響,上書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飛龍客棧。
這座位於戈壁之上的客棧與常見的太平客棧有很大不同,主體是用黃土堆砌成的二層小樓,小樓外麵又有兩進院子,可以放雜物和馬匹,看樣子八成還會有地窖,畢竟西北風沙極重,若是真遇到了可以掀垮房屋的沙暴,也可藏到地窖中暫避,旗杆就立在客棧院子的正中位置。
進了客棧,因為多風沙的緣故,客棧窗口開得極小,所以此時的大堂中昏暗無比,不出意外是一間夫妻店,掌櫃夫婦二人站在櫃台後的陰影裏,讓人看不清真切麵貌,不過掌櫃身形清瘦,一身衣袍穿在身上晃晃蕩蕩,掌櫃娘子卻是身形豐腴,該凸的地方凸,該翹的地方翹,再完美詮釋了一個熟透婦人的風流。
掌櫃望向齊玄素,目光一凝。
能在此經營客棧多年,自然不是尋常店家,他精通些望氣之術,一眼便看出這個年輕人身上有殺氣。
一個人手上的血債多了,身上自然而然地會形成殺氣。
都說鬼怕屠夫,正是因為屠夫長年操刀,沾染血腥,身上有殺氣,尋常鬼魅便近身不得,若是殺人如麻的大盜賊首之流,就算是有了道行的厲鬼也不敢輕易近身,這便是惡鬼怕惡人的道理。不過此人的殺氣頗為內斂,隻是點點紅光,難以分辨其深淺。
從這一點上來說,這個年輕人絕不是那種初次闖蕩江湖之人,而是一個老江湖了。
這會工夫,掌櫃娘子已經從櫃台後繞了出來,招唿道:“客官住店?”
齊玄素注意到客棧裏已經有一夥客人,隻是坐在角落裏的陰影裏,再加上外麵天昏地暗,又沒有掌燈,很容易讓人忽略過去。
這夥人都是頭戴烏紗,身著錦袍,腳踏黑麵白底的官靴,佩刀不離身。
正是青鸞衛。
一共二十餘名青鸞衛,分成了三桌。為首之人是個白發老者,獨坐一桌,身著青色窄袖長襟錦衣,腰間扣青銅鸞首,腳踏黑麵白底官靴。腰間懸刀,刀身大約三尺,刀柄約有六寸,雖然裹著刀鞘,但也能看出刀脊筆直,唯有刀刃略弧。
標準的青鸞衛裝扮。
在齊玄素望向這夥青鸞衛的時候,為首的白發老者也隨之望向齊玄素,輕聲問道:“閣下是道門中人?”
齊玄素心知是自己身上衣袍的玉京風格讓人家看出了底細,隻是他的換洗衣物都在張月鹿那裏,也沒得換,隻得含糊道:“不便告知,還望見諒。”
白發老者若有所思,沒有追問到底。
齊玄素望向掌櫃娘子,道:“一間客房,半斤酒,要上好的汾酒,不要摻水,若是有牛肉,可以來半斤熟牛肉,若是沒有,羊肉也可以。”
掌櫃娘子道:“客官放心便是,我們這店雖小,但卻是實誠買賣人,絕不會幹出酒裏摻水的缺德事。”
說話間,掌櫃娘子手腳麻利地從櫃台後的大酒壇中打出半斤酒,用一個錫酒壺盛著。掌櫃則轉身去了後廚。
齊玄素接過酒壺,問道:“總共多少錢?”
“住宿是七十個如意錢,酒是四十二個如意錢,牛肉是六十五個如意錢,抹去零頭,客官給一百八十個如意錢就好。”掌櫃娘子已經算好了賬。
齊玄素在櫃台上放下兩個小圓:“還是湊個整數吧,不必找了。”
掌櫃娘子倒是沒有推辭,收起等同二百如意錢的兩個小圓,連聲道謝。
齊玄素沒急著上樓歇著,打算等牛肉好了再上樓。
過不多久,客棧的大門忽的一聲被人從外麵推開,洶湧的風沙滾進大堂。
接著,一行人在風沙中緩緩走進客棧。
這夥人卻是十分奇怪,有儒生,有道士,有僧人,還夾雜著幾名俗家裝扮的女子,不倫不類。
白發老者的瞳孔驟然一縮。
來人乃是“天廷”之人。
所謂“天廷”,為區別於道門口中的“天庭”,取用了西方“聖廷”的“廷”字。
如果將天廷視作一個人,可謂是天下第一等妄人,號稱道門、佛門、儒門、薩滿教、聖廷,五道合一,自稱做到了曆代儒門魁首、道門掌教都沒有做到的三教合一,而且還添上了來自草原的薩滿教和來自西方的聖廷。
不過與紫光社、知命教、靈山巫教不同,“天廷”除了香火願力之外,不要血肉和生魂,隻要真金白銀,大肆斂財,受騙百姓達數十萬之眾。
在此等情況下,主要是由朝廷來剿滅此等禍國殃民的邪教。作為迴應和報複,“天廷”也有過起事的舉動,不過大多不成氣候,在黑衣人麵前,不堪一擊。
故而青鸞衛與“天廷”之間,可謂是水火不容。
道門對於隨意篡改道門神靈的“天廷”也惡感極重。
在道門體係之中,最高是為太上道祖,僅從“太上”二字便可見一斑。其餘諸如天帝等等,尚且要在道祖之下。不過“天廷”卻反其道而行之,效仿人間朝廷組建了一個所謂的“神庭”,在神庭之中,以玉皇居首,對應皇帝,其他各路仙佛都是臣子,要聽從玉皇旨意,其中甚至包括了太上道祖和佛祖。其他幾家也沒能幸免,其尊奉之神也被列入其中。
在此之下,是各路神明。
清平會是以詞牌為代號,“天廷”則是以各種神靈名稱為代號,比如“千裏眼”、“順風耳”,又比如“金童”、“玉女”,亦或是“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大力鬼王”、“巨靈神”、“九天玄女”、“天蓬元帥”。
這些也就罷了,“天廷”還效仿道門的三位副掌教大真人設立了所謂的三官大帝,也就是“天官”、“地官”、“水官”。
眾所周知,道門有三大節日,分別是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生日;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生日;十月十五下元節,水官生日。這三天是敬天拜醮的日子,大真人、真人都要齋戒沐浴,向上天拜表,十分隆重。“天廷”幹脆弄出個三官大帝的化身,其狂且不去說,其妄已經是無人能及。
這也是“天廷”一般不敢來招惹道門的緣故,因為“天廷”中還有四大天師、四大元帥、四大龍神、四方神、五鬥星君等等,少有不犯道門忌諱的,真要是所謂的“三官大帝”化身遇到了道門的副掌教大真人,本來能活也必須得死了。
至於道門為何不曾對其下手,“天廷”自己識趣是一方麵,道門重要精力還是放在古仙和內鬥上麵。
當然,佛門也不能幸免,諸如五方謁諦、四大天王、十八伽藍,也全都被安排上了。
不過此次來人的來頭卻不是那麽嚇人,隻是相對不起眼的“六丁六甲”。
所謂“六丁六甲”,六丁為陰神玉女:丁卯神、丁已神、丁未神、丁酉神、丁亥神、丁醜神。六甲為陽神玉男:甲子神、甲戌神、甲申神、甲午神、甲辰神、甲寅神。
此番來人正是“甲申神”,其目光在狹小客棧內掃視一周,在齊玄素的身上略微停頓,最後停留在白發老者的身上。
白發老者端坐不動,自顧飲酒。
“甲申神”緩緩開口,聲音沙啞:“竟然遇到了一幫鷹爪孫,真該把你們全部扔到外麵吃沙子。”
白發老者淡淡道:“好大的口氣。”
“甲申神”眯眼望向白發老者,口氣不善道:“報個蔓吧。”
“我不說黑話,我乃青鸞衛百戶,隋藩。”白發老者放下手中酒杯,沉聲說道。
一瞬間,所有青鸞衛都按住刀柄或者火銃。
“甲申神”身後的眾人也不甘示弱,刀槍劍戟、拂塵木魚、拐杖火器,十八般兵刃應有盡有。
一觸即發。
齊玄素沒有蹚渾水的意思,退到一旁,喝了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