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的精銳大半都已經登陸到了奎盟九星進行地麵作戰,並且是深陷其中,就連戰艦上魔紋炮塔的炮手估計都被抽調補進了戰爭堡壘之中了。而為了配合地麵作戰,遏製奎甲以及奎人的各類海陸空獸兵,聯軍的戰艦分布得極散,基本就是‘分區包幹’了。這樣的情況之下短期內想再重新集結起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倪震中將彈了彈煙灰,看著眼前的全息沙盤,又繼續說道:“既然抽調刺配軍而占了先手,已經把聯軍打成了‘瞎子’,再加把力,把他們打成瘸子吧!”


    “最好能將這兩支艦隊直接打殘,那樣一來我們日後進攻日出之國本土的時候的阻力會小很多。”全息沙盤邊上一名中年軍官接過話頭,說了一句。


    “參謀長,分段製已經兩年了吧.....”另一位軍官看了那中年軍官一眼,前言不對後語的說完一句,低下頭去整理自已衣領上的captain花體領針。


    這個話題隻開了一個頭,全息沙盤邊上的三人便沉默了下來,隻有全息沙盤上那一幅敵我態勢圖還在忠實的進行實時更新。


    百佑戰艦的陣勢已經完全打開,像極了一隻展翅縹緲的仙鶴:兩艘航母一左一右居中心,各自編隊的戰艦分別向左、向右如羽翼一般延展開來;戰列艦、驅逐艦、改裝艦艇在陣形由內向外排布,均已經將一側的艦身完全轉向敵方戰艦集群;一眼望去,這迎敵的一側,魔紋炮塔幾乎已經全數點亮!


    而在仙鶴“喙”部,則是重整為錐形的旗魚改裝潛艇大隊。


    整一個百佑戰艦集群已經完成了星際水文當中對於“上風口”、“上流”的搶占,而對麵的聯軍戰艦集群甚至現在還有戰艦在陣形之外打著燈號請求歸隊。


    “這個陣型,是‘仙鶴亮翅’,是火力全力輸出的陣型之一,基本上戰艦上的所有魔紋炮塔都可以對任何目標進行攻擊。”領航員一邊說著,一邊輕擺著操縱杆,這一艘靜默狀態的旗魚潛艇遊弋在戰場一側的邊緣區域,正好藏匿於之前聯軍那一艘被擊沉的旗魚潛艇所選中的大塊隕石背影陰暗之中,繼續充當著遊騎暗哨的角色。


    “明明是隻有不到一半的魔紋炮塔迎敵,為什麽說是火力全開的陣型啊?”炮手不解,問了一句。


    領航員不禁翻了一個出天際的白眼,說道:“核力者的核力即魔紋炮塔的能量,既可以充當‘彈藥’,也可以充當‘護甲’。雖說核力可以‘循環再生’,但總也要給一個迴力的時間啊!戰艦上的魔紋炮塔基本上都是采取了舷炮模式的布局,依據戰艦的類型、艦體的形狀而平均修建於戰艦兩側、前後,以求攻守平衡或特定的設計要求。”


    “魔紋炮畢竟還是與常規戰艦上的武器裝備不同啊!”炮手恍然道:“哦!明白了,當一側船舷的魔紋炮塔內炮手的核力見底的時候,就換到另一側的魔紋炮塔來進行攻防!”


    領航員一臉的向往,說道:“說起來容易,其實當中如何利用星際水文環境順暢的進行艦艇的快速轉向,就已經是一門大學問了。這說的還隻是單單一艘艦艇的轉向,以及火力延續。一旦涉及到多隻艦艇甚至是艦隊的分進合擊,甚至是艦隊級別的協陣......那何止是繁複千百倍?!所以啊,艦隊海戰當中激戰正酣的時候,指揮官甚至都需要進入超頻狀態才能做到如臂使指。”


    就在領航員與炮手談論“仙鶴亮翅”以及星際海戰的時候,百佑艦隊已經發動了首波的進攻。


    首波進攻,是由仙鶴的“喙”發動的一“啄”。


    相對已經亮翅的百佑艦隊,聯軍還是“維持”著鷹之國與日出之國各自為戰的陣型,各自都是最基本的航母位於陣型正中,戰列艦、驅逐艦次第向外排列,或一字排開,或分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分布。唔,正常來說應該在最外圍還會布下旗魚潛艇的警戒線,現在嘛,聯軍的旗魚潛艇當真是十不存一,僅餘小貓三兩隻,獻醜不如藏拙,早已經縮迴本陣之中,當作是機動的火力點。


    仙鶴的一“啄”,是由近四十艘改裝旗魚潛艇協同作出的攻擊。這數十條旗魚排列成一個近似於紅酒開瓶器的螺旋錐形陣列;每條旗魚直麵前進方向,頭部由魔紋炮塔結成一麵魔紋護盾。


    這樣的螺旋錐陣型,加上旗魚梭形的船體,大大減少了承受攻擊的麵積。


    順流而下之時,作為螺旋錐形每一個基本單位的旗魚還會因應當下的星際水文條件作出規避移動,加速或減速;整個螺旋錐看起來便像是一團前進當中的水母。


    這些百佑改裝旗魚原本就是集結於戰場雙方中間星域,全速突進之下,螺旋錐不過是三兩下唿吸的工夫便已經突入到敵方魔紋炮彈丸的有效射程之內。


    聯軍放棄了發射魚雷,隻是為了避免製導係統被這些滑不溜丟的改裝旗魚利用,反過來將魚雷引入自己的本陣,來個買一送一。


    於是,始終未做出應對陣型的聯軍艦隊集群,日出之國陣營當中的魔紋炮塔做出了第一波的試探。各戰艦艦首位置的魔紋炮塔率先開火。數十顆魔紋彈丸急射而出,直奔螺旋錐的尖端。這些魔紋彈丸幾乎直線的奔襲過程之中,色澤還在發生霓虹燈一般的變化。數十顆魔紋彈丸基本上全都命中了位於最前的那一麵魔紋護盾,僅有四五顆“脫靶”擊中了螺旋錐線條上的其他旗魚。


    這首波的攻擊,直接將頂在最前麵那一艘旗魚的護盾打得由明亮變得黯淡。


    於是,螺旋錐繞著中軸線不著痕跡的旋轉了一個極小的角度,螺旋線上第一位的那一艘旗魚退居二線,順滑的向內“凹陷”了進去,幾乎是沿著螺旋錐的中軸線退到了螺旋線的最後一位,歸隊,加入到了那少數幾艘並沒有激活魔紋護盾的旗魚行列當中;而螺旋線上第二位的旗魚,順位頂上,成為了新的“錐尖”。整個過程仿如鍾表齒輪一般精準、順滑、輕巧。


    “我聽說魔紋彈丸通常都是單色的,為什麽這些魔紋彈丸是彩色的?”炮手相對來說隻關心與自己職業相關的方麵。


    “這些是魔紋曳光彈,一部分用途是顯示彈道而給炮手校準射擊的準星,更主要是用來測試射程之內的星際水文環境的,不同顏色的變化代表不同的幹擾因素。具體要怎麽解讀曳光彈的色澤變化,需要資深的炮手才行。這其實是相當於是冷兵器時代弓弩手的估風測距,評估環境對弓弩、弓弦的影響。而當每一座魔紋炮塔的炮手切換魔紋彈丸的時候,都會發射這種魔紋曳光彈來進行實時校正。”


    “如果將聯軍魔紋炮塔的彈丸比作矛,那麽這些改裝旗魚護在身前的自然就是盾了。就看究竟是矛更銳利,還是盾更堅固。”


    炮手聽到這裏,禁不住喃喃道:“其實這也有點像是冷兵器時代步兵盾牌方陣的推進,另一方則通過弓弩進行前期的遠程打擊,試圖能夠盡量造成殺傷。”


    “也不能完全這樣理解。”領航員說道:“現在這種螺旋錐狀的陣型,受攻擊麵積很小,基本上都集中在了前麵不到十艘改裝旗魚潛艇的魔紋護盾之上。作為防禦的承重者,他們會自行進行輪換,從陣型層層護盾中間的空間退到最後方迴力;而每退換下了一艘旗魚,後麵的旗魚便沿螺旋線順位頂上。這樣就能保證到了短兵相接的時候,陣型當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有獨自進行攻防的核力。”


    炮手嘀咕了一句:“原理還不都是一樣的嘛?.......”


    領航員沒有理會炮手,他的注意力已經被聯軍第一波正式的集射給吸引住了。


    日出之國艦隊陣型之中,在短短的三兩秒時間之內,傾瀉了數百顆的魔紋彈丸,直接將螺旋錐打得凹陷進去一大半!那些魔紋彈丸的攻擊是如此的有針對性,甚至將兩艘改裝旗魚潛艇的護盾完全粉碎,將潛艇擊沉!領航員輕歎了一聲,喃喃道:“果然是軍事強國,炮手緊缺的情況之下依然取得這樣的戰果。如果公平條件之下進行攻防,刺配軍估計會傷亡慘重的。”


    日出之國的這一波攻擊,將螺旋錐直接打成了炸窩的馬蜂,旗魚四下而散。


    完成了牽製擾敵任務的改裝旗魚繞著聯軍艦隊陣型的邊緣偷偷溜過,聯軍魔紋炮塔的注意力也不會再集中那些小目標之上。


    後方仙鶴張翅,第一次試探攻擊的曳光彈已到!


    剛才日出之國艦隊受陣型所限,和一波的曳光彈魔紋彈丸是數十量級的,五顏六色的,看起來有點像是霓虹燈廣告牌,有點小家子氣。


    現在百佑人兩支集團軍艦隊仙鶴亮翅,火力全開,直接給敵人下了一陣流星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字符的遊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失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失一並收藏字符的遊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