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說來,王者‘異人之後’所說的在那龍首原新建的王宮,就是傳說之中的‘阿龐宮’了?”倪思萱將信將疑的說道:“在母星時代,考古專家一直都認為‘阿寵宮’選址與其後兩個強盛王朝一樣,將未央宮、大明宮等宮殿建於高地之上。後來在星航元年之前的數年,才在‘阿寵宮’遺址意外發現了古河溝,說明阿龐宮前殿下原本並不是一片完整的高地。在河溝上修建宮殿,意味著打斷原有的水網,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迴填夯土。河溝一帶的阿龐宮基礎竟然深達六米,工程量非常浩大。”


    “‘阿龐宮’中心線一直向南,正對著秦嶺北麓有名的峪口‘灃峪口’。南至灃峪口,北至渭河,‘阿龐宮’所在地正是這條軸線上的最高處,與上古時代文獻的記載意義相合。由此推斷,阿龐宮選址具有強烈的軸線意識,這條軸線有可能是王者‘異人之後’給大一統後的王朝都城所定的軸線。以一座天下第一城來布陣,這還真的是那一位千古一帝的一貫作派。”


    龍頡嘿嘿一笑,說道:“史書記載,王者‘異人之後’在東巡途中駕崩,九月葬於驪山。王者去世時,‘阿龐宮’尚未修成,工程因此被迫停了下來,之後二世便將所有刑徒都調往驪山修陵填土......而根據我所看到的那一部野史的說法,其實是那一支黑底白風旗號的軍團突然之間又於東海登陸,一路急行至驪山,駐紮於該地並沒有再離開過。甚至後來二世的暴政終於引起民反,百佑之地相繼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起義,叛軍一度攻打到都城與驪山近郊之地。即便是在那生死存亡之際,二世寧願征發修陵的刑徒前去抵擋叛軍,也沒有將那一支黑底白風旗號的軍團抽調出來平叛!那一支行蹤飄忽不定的神秘軍團,從橫掃六國的係列滅國戰役之中千挑萬選出來的精銳中的精銳,一旦加入戰局極有可能逆反局勢的軍團,此後就這麽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倪思萱見到龍頡擠眉弄眼的表情,愣了一下,顯然是猜到了龍頡言下之意,然後下意識的搖頭道:“你的意思是那一支黑底白風旗號的軍團並不是守陵軍團,而是跟隨王者‘異人之後’進入異界征戰去了?!二世不問政事,不過因為他從頭到尾隻是一個傀儡......那些近七十萬的刑徒在修的不是王的陵墓,而是用於傳送從蓬萊歸來的軍團的......大陣?那些兵馬俑、戰馬、戰車、兵器庫等等,並不是殉葬陶製物品,而就是那一支軍團的軍需物資?!軍團在蓬萊、驪山兩地來迴急行,就是怕錯過了千載難逢的傳送時機......”


    “所以,後來各封國的王族紛紛舉兵造反。其中最強大的一支叛軍甚至打著公子蘇的招牌以及另一個楚氏封國將軍羽還有一個‘末代楚氏諸侯王’的旗號造反,說二世得位不正,理應及早退位讓賢。這一支叛軍攻入王者龍興之地:關中之後,大規模破壞王者‘異人之後’的陵墓,地麵建築盡數毀於一旦,甚至還對陵墓進行了掘地三尺的破壞。”龍頡攤手道:“掩蓋在這一係列的舉動之下的真實目的,隻不過是公子蘇為了破解大陣的奧秘而已,進而尋求進入異界甚至仙境的通道。”


    “公子蘇為了破解大陣的奧秘.......”倪思萱臉上極為難得的出現的目瞪口呆的表情,喃喃道:“你的意思是說公子蘇並沒有按照他先王......按照王者‘異人之後’的口諭去守四島之地的出入口,反而是加入到了楚氏封國的造反大軍之中,造自家王朝的.......反?”


    龍頡頷首道:“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吧?估計除了韓地侯生之外,蓬萊的具體所在或登島方式是誰也不知道的,而且王者‘異人之後’並沒有直接率領大軍登島,而是讓黑底白風軍團折返王陵進行傳送......王陵可沒有長腳,目標也大!”


    “而且......”龍頡稍頓了頓,又繼續道:“那一部野史推測,王者‘異人之後’其實是布了一個大局來將所有敵對勢力一次性的引蛇出洞,徹底掃滅,免得死灰複燃,將一個,唔,‘健康’的帝國交給自已的繼任者。原本王者‘異人之後’應該先是突患急病,再詐死的,然後製造種種假象,引誘敵對之勢力出手。為了這一盤大棋,王者‘異人之後’甚至還將都城的附近的大軍調往北地展開針對狄戎遊牧部族的掃蕩,南方軍團在‘陸梁地’一帶開疆拓土、勘探地形地貌,從而造成了都城周邊防備空虛的假象。隻是,王者自已萬萬沒有想到,韓地侯生竟然真的求得仙丹而歸,服用仙丹之後的種種狀態又正好契合詐死的要求,這便來了一個一舉兩得。”


    “隻是,王者‘異人之後’恐怕怎麽也猜想不到公子蘇竟然也被盧生給蠱惑了,一心尋仙問道,也想進入異界,而且還是通過挖自家王朝基石的方式來達到目的。那些橫掃六國的強軍,剛剛放下屠刀沒多長時間,怎麽可能就被起義軍給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再敗?!還不是那個公子蘇亮出了龍紋兵符和自已的廬山真麵目,那些秦軍將士自然是當作這是王者諸子之間一場爭奪王位的‘內戰’,也都紛紛選擇了讓道、觀望的態度,隻等雙方決出了一個勝者,再前去拜見效忠。”


    哂笑一聲,龍頡又說道:“誰知道示敵以弱變成了禍起蕭牆,公子蘇這個內應‘指揮得當’,一路勢如破竹,直接先將王陵給挖了,雖然一無所得,卻給其他各路叛軍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紛紛揭竿而起。王者新得天下,根基未穩,終於被一輪真真假假的敗仗給消亡殆盡了士氣、民心、軍需輜重糧草。那幾位叛軍首領從之前的失利當中走了出來,煥發了鬥誌,直覺得事情大有可為。尤其是那一位將軍羽,既然羽翼豐滿,也就不再滿足於當一個區區的將軍,而是要封王,便將公子蘇一腳踢開。”


    “公子蘇既造了自家的反,又被踢了出造反派的隊伍,兩頭不著岸,裏外不是人,後來幹脆召集了一些潰兵、無業者,又挾裹了一些平民,一同退往那四島之地,開了‘募府’,研究那蓬萊仙境和玄武神獸去了。”


    “其實,在將軍羽掘了王陵之後,百佑之地第二個大一統王朝的王者卻下令對前朝王陵妥為保護,著令二十戶人家住在前朝王陵附近,作為守陵人看管王陵。此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對那一處王陵墓,都下令保護。這‘保護’兩字,就足以讓人浮想聯翩了。”


    “可惜,那些都是無用功了。《劉向傳》記載,有一小孩在前朝王陵附近放羊,結果有一隻羊掉入地洞中,小孩子打著火把到地洞中去尋找,不料竟然走進了前朝地宮,引發大火,將王者‘異人之後’的棺槨燒掉了?。關於那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水經注·渭水》也作了補充:‘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


    “看看,一個小孩找自家的羊這麽巧就找著了王者的地宮,用估計是隨手製作出來的火把順手引發了燒了足足九十天的一場火,殃及池魚的將王者‘異人之後’的棺槨燒掉了......”


    “史書的記載通常進行了藝術加工的,多少會有一些失真的,那並不奇怪。”龍頡對倪思萱擠眉弄眼的說道:“你知道史書對這個劉向是如何評價的麽?其為人平易樸實,不重威儀,廉潔樂道,潛心學術,晝誦《書》、《傳》,夜觀星象,常常通宵達旦......喜言五行災異之說,並據以論證現實政治.......其學問淵博,曾奉詔整理五經秘書、諸子詩賦近二十年,對古籍的整理保存作出了巨大貢獻.......你說這個劉向有沒有可能正好是一個先民的後裔?那麽,古書史書上的那些關於‘牧羊人火燒前朝王陵’的事情便能夠解釋得通了,不過是為了掩蓋關於神族存在的種種事實,反正也沒有人能夠破解那一處前朝王陵的大陣之奧妙。”


    “是的話,也不奇怪。先民後裔所受的教育自然是跟普通人不一樣,成就也不同。”倪思萱話題一轉,問道:“後來那公子蘇究竟有沒有找到蓬萊和玄武神獸?”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字符的遊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失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失一並收藏字符的遊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