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春風得意馬蹄疾......須知得意會忘形。”戎右背著手,瞥了龍頡一眼,揶揄道。
“好了,我知道啦!”龍頡做了個求饒的手勢,自嘲道:“我也是想著試一試腦力激蕩嘛!腦力激蕩一般隻產生方案,而不進行決策,說不定我天馬行空的想法真的能夠刺激出什麽靈感,那我3m機甲格鬥聯賽的報名費就有了.......誰知道真的是‘獻醜不如藏拙’了。”
“那個吉恩是一個天階的瞳術師,天階與其等級之下核力者之間至少隔著一條‘銀河’,你下次再這樣賣弄,丟的可不隻是臉,可能還有小命!”戎右板著臉訓斥道:“武者最忌諱的就是自以為是,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龍頡不敢再嬉皮笑臉,站起躬身行禮,應道:“龍頡知錯了!”
“上一次見麵的時候我說過......你的跬步要升級一下了,道士那半桶子水沒有把你教好。”戎右轉過身去,背著雙手,仰頭看著那棵參天大樹,繼續道:“其實單以步法而論,道士甚至已經青出於藍,略勝我一籌,畢竟伏羲天地方圓陣是他的強項。”
轉頭看了龍頡一眼,戎右問道:“你曆經過我的初醒之戰,有什麽感想?”
“一個字:累!”龍頡唉聲歎氣道:“那是戎右你的初醒之戰,也是我晉級地階之戰......”
“說起這個......”戎右突然做了個暫定的手勢,問道:“庫庫爾坎之所以挑選了你,是因為你的腦域與神器契合度高,卻並不知道你的混沌量有多少。所以,究竟是發作過多少次涅症?”
龍頡撓撓頭,赧然一笑,說道:“九次。”
“多出來的兩次是?”戎右追問道。
“第八次是在清理太空航道的‘清道夫’之上,後來迴到空港我才知道那一次發作直接讓我失憶了三天的時間。空管中心塔台的人說我除了沒有按常規迴港進行補給之外,言行舉止的都表現的很正常......”龍頡說著說著自己不禁有點不寒而栗,連忙跳過這一節,又說道:“至於第一次,我不確定自己是多大的年齡,大約是還在牙牙學語的階段吧。”
“這麽說來,第九次就是在跳蚤星被那個鷹之國的天階瞳術師刻意誘發的。難怪了......我和道士原來都是預計你在晉級地階的時候應該就可以將混沌淬煉完。現在看來你還得繼續使用核力球了。”戎右盯著龍頡看了好一會兒,搖頭歎道:“難道你真的是神龍庫庫爾坎的後裔麽?”
聽到道士曾經問過的這個問題被再次提出,龍頡隻好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小插曲過後,戎右又轉迴身去仰望大樹,說道:“不使用核力的跬步為基礎步法,最適合發揮的情形是混戰之中,不以最大殺傷為目的,足以自保。關於這一點,相信你經曆過我的初醒之戰以及北溟的那一次,也是深有體會的了。”
“其實,完整的‘跬步’,除了超頻、三對或六對的陰陽魚之外,是根源於步法、刀法的總稱,是一整套功法。”
“每一個跬步者的天地方圓都不一樣,大致就是其感應力的有效範圍。所謂感應力有效範圍,指的是在沒有外力幹擾前提下,該區域內九元能夠被核力者完全操作著,不會做任何無序的遊走。而同一個跬步者在不同時空,在不同的外界環境,其天地方圓也不會完全一樣。跬步就是通過‘神算’來計算天地方圓之間的變數,推衍天地方圓範圍內九元的‘趨勢’,尤其是當有其他核力者進入天地方圓後所引起的連鎖影響。”
“道士的伏羲天地方圓陣法和六十四卦辭是一門神算功法,始創於最早的一批先民與神族遺民爆發混戰的那個年代。每一卦辭對應天地方圓之間的一種推衍變化,六十四卦,六十四般變化,而萬變不離其宗。後來我將刀法、步法融入了進去,才形成了現在這攻守兼備的‘跬步’。”
戎右右手一伸,那把吳鉤已然在手。
左手掐指一算,右手吳鉤揚起,戎右哂笑一聲,傲然道:“算來算去也算不死對手,剩餘的部分就交給吳鉤,任前麵高山險阻,隻管一刀劈開!!”
龍頡感受到了戎右的霸氣,悄無聲息的往旁邊挪開了兩步,避開了吳鉤的鋒刃,無意之間從側麵發現吳鉤的弧線似曾相識。
“看出來了?”戎右將吳鉤倒持,遞了過去,又說道:“這鋒刃的弧線,就是太極陰陽魚的線條,是魚‘尾巴’那一段逐漸收細收窄的弧線。而且.......”
“而且,這把吳鉤竟然是雙刃的?!”龍頡接過吳鉤,頓時發現了手中兵器的異常之外,說道:“我記得吳鉤是單麵開刃的‘刀’,而這一把在原本應該是刀背的位置也開了刃,是雙刃劍。還有還有......”
龍頡舉起刀柄,指著末端那精致細密的一個銜接裝置,又問道:“這一把吳鉤,應該是一對的吧?刀柄部分這麽長,而且多了這個東西出來,是不是正好可以再接一把.......吳鉤?”
“按照這吳鉤雙麵開刃的設計來說......”龍頡將手中兵器劍首朝左,劍身平舉,然後再將其以刀柄為中心整個水平翻轉,劍首向右,繼續道:“如果是陰陽魚呈交尾狀.......呸呸呸!說錯了,是陰陽魚......魚尾與魚尾相接,呈一個拉長的s形,好像更適合這兵器雙麵開刃的初衷。左劃一個圓,右劃一個圓......外一個圓,內一個圓......”
龍頡說著說著還左手提著吳鉤比劃起來。
因為吳鉤的弧線所致,龍頡自然而然的加入了很多旋身、正反手揮擊的路線。
沒過多久,龍頡就停了下來,將吳鉤交到右手,甩了兩下左手手臂,一臉詫異:“這把兵器怎麽這麽沉?”
戎右一探手,將吳鉤拿迴手裏,輕描淡寫的舞了三兩下,同時又說道:“跬步好歹也算是走技術流路線的,怎麽到了你這裏變成舉重了?你沒玩過摞石鎖麽?起了鎖之後用的大多是巧力了。不然那麽多的花,那麽多的招,還不得把人累死了啊?”
仗劍而立,戎右傲然道:“此劍名為‘輪迴’,是我晉升為權杖之後所得兵器,分陰陽兩劍,有左右陰陽分劍式,還有上下陰陽並劍式。而並劍式就是你剛才問過的那樣,陰陽兩劍於劍柄處對接,呈s狀。”
看了看龍頡躍躍欲試的神情,戎右淡然道:“你現在適合......空手。我先授你一招,能練的好,我再傳第二招。”
“‘明’元基,其實是一個變化的......穩定狀態,明圓環一收一放之間,隨機的會有若幹九元進出穿插於魔紋陣列之中與原本陣列中的若幹九元移形換位。‘明’與跬步者自身的天地方圓之間的九元是相互唿應的,是鏈接有效感應範圍之內的九元與核力者這兩者的橋梁。依照卦辭將‘明’分解成三對或六對陰陽魚,進入身體相應的穴位、經絡,同時踏出第一步跬步。”
“在橫九道豎九道的棋盤式的天地方圓之上,每一棋格,即每一卦,依照卦辭三爻或六爻定下了身體姿態,也可以說定下了一個起手動作;而下一卦,卦辭不同,身體姿態也不同,將前後兩卦的身體姿態銜接起來,等於是將兩個起手動作銜接起來,你就會得到一個連貫的......唔,可以說是銜接起來後得到一個‘勢’。”
“應該如何具體跟你解析呢?”戎右將“輪迴”收好,沉吟了片刻,才簡單的比劃了兩下,同時說道:“好比說這一棋格的起手動作是一記‘白鶴亮翅’,下一棋格的起手動作是一記‘黑虎掏心’。你如果是一個人單練的時候,‘黑白’中間加個‘神龍擺尾’都沒人管你。可是如果四周有刀槍棍棒,以或者是其他核力者,那你就不得不因勢利導了。”
“我說的‘勢’,就是這個意思。從甲地到達乙地,汽車壞了就坐火車,火車停開了就坐飛機;下雨了,出大太陽,都撐傘;冷了,加衣服,熱了,脫衣服......諸如此類的。‘勢’,將天地方圓六十四卦鏈接起來。”
“所以說,所謂‘勢’就是列車時刻表,是天氣預報,等等等等,都是為了確保從甲地到乙地出行安全的種種手段。”龍頡若有所思的說道:“相對來說,神算是用於確定每一棋格的起手動作,相當於是六十四個地名,是用於確定每一段‘一步之遙’的行程的始發站、終點站的。”
“這樣理解,也可以。”戎右的翻腕,唰唰唰的抖了個劍花,說道:“給你示範一遍會更加直觀。看好了,第一勢,名為‘白駒過隙’!”
(本章完)
“好了,我知道啦!”龍頡做了個求饒的手勢,自嘲道:“我也是想著試一試腦力激蕩嘛!腦力激蕩一般隻產生方案,而不進行決策,說不定我天馬行空的想法真的能夠刺激出什麽靈感,那我3m機甲格鬥聯賽的報名費就有了.......誰知道真的是‘獻醜不如藏拙’了。”
“那個吉恩是一個天階的瞳術師,天階與其等級之下核力者之間至少隔著一條‘銀河’,你下次再這樣賣弄,丟的可不隻是臉,可能還有小命!”戎右板著臉訓斥道:“武者最忌諱的就是自以為是,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龍頡不敢再嬉皮笑臉,站起躬身行禮,應道:“龍頡知錯了!”
“上一次見麵的時候我說過......你的跬步要升級一下了,道士那半桶子水沒有把你教好。”戎右轉過身去,背著雙手,仰頭看著那棵參天大樹,繼續道:“其實單以步法而論,道士甚至已經青出於藍,略勝我一籌,畢竟伏羲天地方圓陣是他的強項。”
轉頭看了龍頡一眼,戎右問道:“你曆經過我的初醒之戰,有什麽感想?”
“一個字:累!”龍頡唉聲歎氣道:“那是戎右你的初醒之戰,也是我晉級地階之戰......”
“說起這個......”戎右突然做了個暫定的手勢,問道:“庫庫爾坎之所以挑選了你,是因為你的腦域與神器契合度高,卻並不知道你的混沌量有多少。所以,究竟是發作過多少次涅症?”
龍頡撓撓頭,赧然一笑,說道:“九次。”
“多出來的兩次是?”戎右追問道。
“第八次是在清理太空航道的‘清道夫’之上,後來迴到空港我才知道那一次發作直接讓我失憶了三天的時間。空管中心塔台的人說我除了沒有按常規迴港進行補給之外,言行舉止的都表現的很正常......”龍頡說著說著自己不禁有點不寒而栗,連忙跳過這一節,又說道:“至於第一次,我不確定自己是多大的年齡,大約是還在牙牙學語的階段吧。”
“這麽說來,第九次就是在跳蚤星被那個鷹之國的天階瞳術師刻意誘發的。難怪了......我和道士原來都是預計你在晉級地階的時候應該就可以將混沌淬煉完。現在看來你還得繼續使用核力球了。”戎右盯著龍頡看了好一會兒,搖頭歎道:“難道你真的是神龍庫庫爾坎的後裔麽?”
聽到道士曾經問過的這個問題被再次提出,龍頡隻好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小插曲過後,戎右又轉迴身去仰望大樹,說道:“不使用核力的跬步為基礎步法,最適合發揮的情形是混戰之中,不以最大殺傷為目的,足以自保。關於這一點,相信你經曆過我的初醒之戰以及北溟的那一次,也是深有體會的了。”
“其實,完整的‘跬步’,除了超頻、三對或六對的陰陽魚之外,是根源於步法、刀法的總稱,是一整套功法。”
“每一個跬步者的天地方圓都不一樣,大致就是其感應力的有效範圍。所謂感應力有效範圍,指的是在沒有外力幹擾前提下,該區域內九元能夠被核力者完全操作著,不會做任何無序的遊走。而同一個跬步者在不同時空,在不同的外界環境,其天地方圓也不會完全一樣。跬步就是通過‘神算’來計算天地方圓之間的變數,推衍天地方圓範圍內九元的‘趨勢’,尤其是當有其他核力者進入天地方圓後所引起的連鎖影響。”
“道士的伏羲天地方圓陣法和六十四卦辭是一門神算功法,始創於最早的一批先民與神族遺民爆發混戰的那個年代。每一卦辭對應天地方圓之間的一種推衍變化,六十四卦,六十四般變化,而萬變不離其宗。後來我將刀法、步法融入了進去,才形成了現在這攻守兼備的‘跬步’。”
戎右右手一伸,那把吳鉤已然在手。
左手掐指一算,右手吳鉤揚起,戎右哂笑一聲,傲然道:“算來算去也算不死對手,剩餘的部分就交給吳鉤,任前麵高山險阻,隻管一刀劈開!!”
龍頡感受到了戎右的霸氣,悄無聲息的往旁邊挪開了兩步,避開了吳鉤的鋒刃,無意之間從側麵發現吳鉤的弧線似曾相識。
“看出來了?”戎右將吳鉤倒持,遞了過去,又說道:“這鋒刃的弧線,就是太極陰陽魚的線條,是魚‘尾巴’那一段逐漸收細收窄的弧線。而且.......”
“而且,這把吳鉤竟然是雙刃的?!”龍頡接過吳鉤,頓時發現了手中兵器的異常之外,說道:“我記得吳鉤是單麵開刃的‘刀’,而這一把在原本應該是刀背的位置也開了刃,是雙刃劍。還有還有......”
龍頡舉起刀柄,指著末端那精致細密的一個銜接裝置,又問道:“這一把吳鉤,應該是一對的吧?刀柄部分這麽長,而且多了這個東西出來,是不是正好可以再接一把.......吳鉤?”
“按照這吳鉤雙麵開刃的設計來說......”龍頡將手中兵器劍首朝左,劍身平舉,然後再將其以刀柄為中心整個水平翻轉,劍首向右,繼續道:“如果是陰陽魚呈交尾狀.......呸呸呸!說錯了,是陰陽魚......魚尾與魚尾相接,呈一個拉長的s形,好像更適合這兵器雙麵開刃的初衷。左劃一個圓,右劃一個圓......外一個圓,內一個圓......”
龍頡說著說著還左手提著吳鉤比劃起來。
因為吳鉤的弧線所致,龍頡自然而然的加入了很多旋身、正反手揮擊的路線。
沒過多久,龍頡就停了下來,將吳鉤交到右手,甩了兩下左手手臂,一臉詫異:“這把兵器怎麽這麽沉?”
戎右一探手,將吳鉤拿迴手裏,輕描淡寫的舞了三兩下,同時又說道:“跬步好歹也算是走技術流路線的,怎麽到了你這裏變成舉重了?你沒玩過摞石鎖麽?起了鎖之後用的大多是巧力了。不然那麽多的花,那麽多的招,還不得把人累死了啊?”
仗劍而立,戎右傲然道:“此劍名為‘輪迴’,是我晉升為權杖之後所得兵器,分陰陽兩劍,有左右陰陽分劍式,還有上下陰陽並劍式。而並劍式就是你剛才問過的那樣,陰陽兩劍於劍柄處對接,呈s狀。”
看了看龍頡躍躍欲試的神情,戎右淡然道:“你現在適合......空手。我先授你一招,能練的好,我再傳第二招。”
“‘明’元基,其實是一個變化的......穩定狀態,明圓環一收一放之間,隨機的會有若幹九元進出穿插於魔紋陣列之中與原本陣列中的若幹九元移形換位。‘明’與跬步者自身的天地方圓之間的九元是相互唿應的,是鏈接有效感應範圍之內的九元與核力者這兩者的橋梁。依照卦辭將‘明’分解成三對或六對陰陽魚,進入身體相應的穴位、經絡,同時踏出第一步跬步。”
“在橫九道豎九道的棋盤式的天地方圓之上,每一棋格,即每一卦,依照卦辭三爻或六爻定下了身體姿態,也可以說定下了一個起手動作;而下一卦,卦辭不同,身體姿態也不同,將前後兩卦的身體姿態銜接起來,等於是將兩個起手動作銜接起來,你就會得到一個連貫的......唔,可以說是銜接起來後得到一個‘勢’。”
“應該如何具體跟你解析呢?”戎右將“輪迴”收好,沉吟了片刻,才簡單的比劃了兩下,同時說道:“好比說這一棋格的起手動作是一記‘白鶴亮翅’,下一棋格的起手動作是一記‘黑虎掏心’。你如果是一個人單練的時候,‘黑白’中間加個‘神龍擺尾’都沒人管你。可是如果四周有刀槍棍棒,以或者是其他核力者,那你就不得不因勢利導了。”
“我說的‘勢’,就是這個意思。從甲地到達乙地,汽車壞了就坐火車,火車停開了就坐飛機;下雨了,出大太陽,都撐傘;冷了,加衣服,熱了,脫衣服......諸如此類的。‘勢’,將天地方圓六十四卦鏈接起來。”
“所以說,所謂‘勢’就是列車時刻表,是天氣預報,等等等等,都是為了確保從甲地到乙地出行安全的種種手段。”龍頡若有所思的說道:“相對來說,神算是用於確定每一棋格的起手動作,相當於是六十四個地名,是用於確定每一段‘一步之遙’的行程的始發站、終點站的。”
“這樣理解,也可以。”戎右的翻腕,唰唰唰的抖了個劍花,說道:“給你示範一遍會更加直觀。看好了,第一勢,名為‘白駒過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