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也就在黃傑和王黼在紫宸殿前論說這“大宋人的天下”時,延和殿內也是一片車水馬龍的景象,不說吳敏等人尋了什麽由頭來見鄭太後,留守東京的群臣中,隻要算是有點品級的都紛紛聯名來拜,甚至就是當初東京圍城時自行跑路逃出的鄭太後娘家也都派了人來,而這些人來拜見的目的,自然不是噓寒問暖,關心一下鄭太後舟車勞頓千裏返京是不是累著了身子,而是想知道鄭太後到底會讓人來當新君。
如今有關新君的人選,自然早在私下裏傳開了,一個是名喚趙阿大,本是在汴河水門外瓦市裏賣油煎豆腐的,是年二十八歲,乃是太宗第八子肅王趙元儼(民間俗稱八大王)的第十一世孫(非嫡)。
而另一個人選,乃是太宗嫡孫濮王趙允讓第九子所出後子嗣,名為趙士商,年才九歲,與寡母居於城東楊樓街,其母以織補營生。
之所以找出了這兩人來,乃是因為封禪而發了狂的趙桓將東京城內外的趙氏宗室血親全都帶到了坑裏,出了事之後找來找去,也才找著這麽兩個距離皇室血脈最近的人來。
至於說為什麽找來的這二人都是太宗所出後,這是因為太祖一係自仁宗以來都是嚴加管控的對象,而趙桓去泰山這等大事自然不可能放的脫一個。
所以,有關新君的人選,也就成為了眾臣擺在眼前的頭等大事,畢竟不管選誰上位,自己搶先站好的隊才是重點。
當然了,吳敏等人一早也確定了太上皇後垂簾聽政並監國的策略,因此他們都偏向於趙士商這個小人兒。這說起來,皇家有事,選來血親繼位在曆史上也不少見,擺在大宋也是多有成例,如宋英宗就是宋太宗趙光義曾孫,商王趙元份之孫,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後被宋仁宗收為養子,得繼帝位。
隻是,這夜朝臣跑馬燈式的拜見都紛紛吃了閉門羹,一個太上皇後玉體乏累的借口就能擋了九成以上,而便就是太上皇後的娘家來人,也最終不得其門而入,也就使得未來新君的最終人選,在這夜成了最大的懸念。
不過,待到三更將近的時候,延和殿前便也是燈火通明起來。四更初刻,太上皇後梳洗完畢,便也攜趙福金起駕往紫宸殿行來。待至文德殿候朝時,鄭太後便也命人來將黃傑傳召,黃傑自然一身戎裝而入,得見之後鄭太後便也驚訝道:“我兒一夜都未曾卸甲?”
鄭太後在黃州居住日久,早就學著姚二娘的口吻動輒便稱黃傑為“我兒”,以示親昵。黃傑聞言便也點頭道:“宮中值戍,自有規製,母後務用擔心。”
鄭太後瞧著黃傑精神還好,便也自問道:“今日早朝所議之事,我兒可有說法?”
這話一問,黃傑突兀一愣,他還真沒想過鄭太後會來問他的意見,一時間竟也躊躇起來,不知如何迴答。
鄭太後見了,便也問道:“我兒若有說法,不妨直言就是。”
黃傑想了想,隻得硬著頭皮道:“兒臣以為,道君皇帝與今上官家北狩未歸,朝中當以安穩為要,不可輕易來行反複之事。”
鄭太後畢竟也是四十幾歲的人,在宮中也逾二十餘載,當即聽出了黃傑話裏意思,想了想後急忙屏退左右,隻留下趙福金後,便也直問道:“我兒意思究竟如何?”
黃傑當下也不藏著掖著,便道:“儲君不可輕易立之,國君與諸王皆被敵敵虜之事,古之未有,如今種師道在河北正設法相救,未來變數可不預測,若此時輕易立儲,則未來若有反複,言之不順矣。”
黃傑這話,說得也是有理有據,頓時也將鄭太後給說服了大半,又問策略如何,黃傑給出的建議便是太上皇後暫時監國,反正這皇太後垂簾聽政之事在前朝也是多見,倒也不算違禮。
而且黃傑的擔心看起來也是有必要的,這當朝皇帝和太上皇,連帶著諸多親王都被敵國虜去的事情,在曆史上還真沒有先例,所以未來如何還真不知道,至於說金國方麵若是經過斡旋甚至出錢贖買後會不會放了誰人迴來也是未知之數,所以這個時候不論是將那賣油煎豆腐的趙阿大還是年才九歲的趙士商,立為儲君都是不合的。
便也說這鄭太後與趙福金還有黃傑夫妻二人商議了個把時辰後,便於辰時正式上朝紫宸殿。由於這次上朝事關重大,所以黃傑自然也不穿什麽郡王的朝服,依舊還著一身戎裝上朝,甚至為了擺出威勢震赫奸邪,幹脆把畫戟也拿上,便就持立在紫宸殿前瞧著群臣唱卯點名,入殿後也是持戟立在殿左禦階之前。
鄭太後自然不能座了皇帝的龍椅,便在龍座之後社座兵垂簾以示。而升朝之後,先由吳敏來公開了趙桓在魚台被俘的大事,頓時便也引來朝堂之上一遍鬼哭狼嚎,結果引來了鄭太後的怒斥責罵。
隨後,諸事便也一樁樁一件件擺開來理順,如耿南仲和唐恪臨陣脫逃、擅離職守,還領軍陳兵東京城下的大罪,又如黃傑千裏迢迢護衛太上皇後來京,還陣斬了耿南仲收複十萬禁軍的大功,自然都是要拿出來討論的。
此外,還有河北方麵得了消息,已經確認了七位年幼的親王、十一位帝姬和四位駙馬罹難的消息,棺槨如何發還如何下葬以及這些親王、帝姬的生母後妃們如何安撫,還有四位駙馬的家中如何交代的問題自然也要好好談論。
待到日頭快近了中午,便也有人按照順序,提出了國不可一日無君,請太上皇後速立儲君的建議,這個憋了一早上的大招至於使了出來,自然也就立即得到了群臣的附和,就聽得眾多大臣都是如打雞血般一臉亢奮出來誇誇其談這冊立儲君的重要性後,鄭太後卻是百般推拒,實在逼不得已,鄭太後竟道:“如今二帝北狩未還,國事艱難,諸卿不思為國盡忠,卻是如此百般逼迫哀家。也罷!既說國無儲不穩,不若就將我兒趙福金冊立為儲便是了,畢竟我兒也是道君皇帝骨血!”
這話一說出來,頓時就叫群臣跌了一地,瞠目結舌,不知所以!
也就在黃傑和王黼在紫宸殿前論說這“大宋人的天下”時,延和殿內也是一片車水馬龍的景象,不說吳敏等人尋了什麽由頭來見鄭太後,留守東京的群臣中,隻要算是有點品級的都紛紛聯名來拜,甚至就是當初東京圍城時自行跑路逃出的鄭太後娘家也都派了人來,而這些人來拜見的目的,自然不是噓寒問暖,關心一下鄭太後舟車勞頓千裏返京是不是累著了身子,而是想知道鄭太後到底會讓人來當新君。
如今有關新君的人選,自然早在私下裏傳開了,一個是名喚趙阿大,本是在汴河水門外瓦市裏賣油煎豆腐的,是年二十八歲,乃是太宗第八子肅王趙元儼(民間俗稱八大王)的第十一世孫(非嫡)。
而另一個人選,乃是太宗嫡孫濮王趙允讓第九子所出後子嗣,名為趙士商,年才九歲,與寡母居於城東楊樓街,其母以織補營生。
之所以找出了這兩人來,乃是因為封禪而發了狂的趙桓將東京城內外的趙氏宗室血親全都帶到了坑裏,出了事之後找來找去,也才找著這麽兩個距離皇室血脈最近的人來。
至於說為什麽找來的這二人都是太宗所出後,這是因為太祖一係自仁宗以來都是嚴加管控的對象,而趙桓去泰山這等大事自然不可能放的脫一個。
所以,有關新君的人選,也就成為了眾臣擺在眼前的頭等大事,畢竟不管選誰上位,自己搶先站好的隊才是重點。
當然了,吳敏等人一早也確定了太上皇後垂簾聽政並監國的策略,因此他們都偏向於趙士商這個小人兒。這說起來,皇家有事,選來血親繼位在曆史上也不少見,擺在大宋也是多有成例,如宋英宗就是宋太宗趙光義曾孫,商王趙元份之孫,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後被宋仁宗收為養子,得繼帝位。
隻是,這夜朝臣跑馬燈式的拜見都紛紛吃了閉門羹,一個太上皇後玉體乏累的借口就能擋了九成以上,而便就是太上皇後的娘家來人,也最終不得其門而入,也就使得未來新君的最終人選,在這夜成了最大的懸念。
不過,待到三更將近的時候,延和殿前便也是燈火通明起來。四更初刻,太上皇後梳洗完畢,便也攜趙福金起駕往紫宸殿行來。待至文德殿候朝時,鄭太後便也命人來將黃傑傳召,黃傑自然一身戎裝而入,得見之後鄭太後便也驚訝道:“我兒一夜都未曾卸甲?”
鄭太後在黃州居住日久,早就學著姚二娘的口吻動輒便稱黃傑為“我兒”,以示親昵。黃傑聞言便也點頭道:“宮中值戍,自有規製,母後務用擔心。”
鄭太後瞧著黃傑精神還好,便也自問道:“今日早朝所議之事,我兒可有說法?”
這話一問,黃傑突兀一愣,他還真沒想過鄭太後會來問他的意見,一時間竟也躊躇起來,不知如何迴答。
鄭太後見了,便也問道:“我兒若有說法,不妨直言就是。”
黃傑想了想,隻得硬著頭皮道:“兒臣以為,道君皇帝與今上官家北狩未歸,朝中當以安穩為要,不可輕易來行反複之事。”
鄭太後畢竟也是四十幾歲的人,在宮中也逾二十餘載,當即聽出了黃傑話裏意思,想了想後急忙屏退左右,隻留下趙福金後,便也直問道:“我兒意思究竟如何?”
黃傑當下也不藏著掖著,便道:“儲君不可輕易立之,國君與諸王皆被敵敵虜之事,古之未有,如今種師道在河北正設法相救,未來變數可不預測,若此時輕易立儲,則未來若有反複,言之不順矣。”
黃傑這話,說得也是有理有據,頓時也將鄭太後給說服了大半,又問策略如何,黃傑給出的建議便是太上皇後暫時監國,反正這皇太後垂簾聽政之事在前朝也是多見,倒也不算違禮。
而且黃傑的擔心看起來也是有必要的,這當朝皇帝和太上皇,連帶著諸多親王都被敵國虜去的事情,在曆史上還真沒有先例,所以未來如何還真不知道,至於說金國方麵若是經過斡旋甚至出錢贖買後會不會放了誰人迴來也是未知之數,所以這個時候不論是將那賣油煎豆腐的趙阿大還是年才九歲的趙士商,立為儲君都是不合的。
便也說這鄭太後與趙福金還有黃傑夫妻二人商議了個把時辰後,便於辰時正式上朝紫宸殿。由於這次上朝事關重大,所以黃傑自然也不穿什麽郡王的朝服,依舊還著一身戎裝上朝,甚至為了擺出威勢震赫奸邪,幹脆把畫戟也拿上,便就持立在紫宸殿前瞧著群臣唱卯點名,入殿後也是持戟立在殿左禦階之前。
鄭太後自然不能座了皇帝的龍椅,便在龍座之後社座兵垂簾以示。而升朝之後,先由吳敏來公開了趙桓在魚台被俘的大事,頓時便也引來朝堂之上一遍鬼哭狼嚎,結果引來了鄭太後的怒斥責罵。
隨後,諸事便也一樁樁一件件擺開來理順,如耿南仲和唐恪臨陣脫逃、擅離職守,還領軍陳兵東京城下的大罪,又如黃傑千裏迢迢護衛太上皇後來京,還陣斬了耿南仲收複十萬禁軍的大功,自然都是要拿出來討論的。
此外,還有河北方麵得了消息,已經確認了七位年幼的親王、十一位帝姬和四位駙馬罹難的消息,棺槨如何發還如何下葬以及這些親王、帝姬的生母後妃們如何安撫,還有四位駙馬的家中如何交代的問題自然也要好好談論。
待到日頭快近了中午,便也有人按照順序,提出了國不可一日無君,請太上皇後速立儲君的建議,這個憋了一早上的大招至於使了出來,自然也就立即得到了群臣的附和,就聽得眾多大臣都是如打雞血般一臉亢奮出來誇誇其談這冊立儲君的重要性後,鄭太後卻是百般推拒,實在逼不得已,鄭太後竟道:“如今二帝北狩未還,國事艱難,諸卿不思為國盡忠,卻是如此百般逼迫哀家。也罷!既說國無儲不穩,不若就將我兒趙福金冊立為儲便是了,畢竟我兒也是道君皇帝骨血!”
這話一說出來,頓時就叫群臣跌了一地,瞠目結舌,不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