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都尉,並非是此人與二爺同姓,而是函穀關都尉的意思。


    在秦漢時起,對險要關隘便有專門的軍事長官負責統禦。


    其不但要守備關隘,巡查關防,還有稽查行人,兼掌稅收的職責。


    而後漢為保衛京師安全,又單獨增設了八關都尉,各統一地關防,其都尉名便是當地的地名,如伊闕都尉,孟津都尉等。


    而函穀關都尉,由於其超然地位,列八關都尉之首,故而時人稱唿是便以關都尉稱之,而不加地名,以示尊貴。


    這位關都尉名為楊伉,乃華陰楊氏出身,在董卓來之前他便已經是統轄兩千兵馬的關都尉了。


    而當日董卓之所以能入關來,也正是他在袁家授意下的行動。


    如今,董卓入關後欺主犯上,背信棄義,他這個放董卓入關的都尉可沒少遭人白眼。


    老實說,他心裏沒有點怨氣那是不可能的。


    而這一次,董卓西逃,又派了他那不知所謂的侄子來代領關防,更是明擺著不信任自己。


    現在,聽著這些外行人關都尉楊伉是頗為不以為然。


    “騎都尉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楊伉搖了搖頭,目光凝重地說道:


    “那冠軍侯蘇曜,絕非等閑之輩。”


    “他自出道以來,未嚐一敗,其用兵之詭譎,戰術之多變,實乃罕見。”


    “若我等隻知固守城頭,隻怕會落入他的圈套之中。”


    董璜聞言,眉頭微皺,他看向楊伉,不解地問道:


    “關都尉此言何意?”


    “不守城頭,我們又該守何處?”


    “總不能守城內吧?”


    “那蘇曜難道還能飛天遁地直接殺進來不成?”


    “.”


    關都尉楊伉看著董璜一言不發,董璜被盯得心裏發毛,沒好氣道:


    “關都尉不會要說他真能飛進來吧?”


    “未可知也。”楊伉麵色古怪道。


    “什麽?!”


    這迴不但門外漢董璜,就連張俊也不由得失聲驚唿。


    “關都尉,軍無戲言!”


    張俊怒斥道:


    “你若隻是危言聳聽,動搖軍心,小心董校尉軍法處置!”


    楊伉輕歎一口氣,心說這些涼州來的蠻子就是狗屁不通,耐著性子講道:


    “諸位,函穀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我們也絕對不能因此而掉以輕心。”


    “那冠軍侯蘇曜,又豈是易於之輩?”


    “且不說他自出道來便是百戰百勝,就說他能以一己之力逼董公西遷,此子就非常人。”


    “諸位對付這等猛將,卻還以常理度之,墨守成規來防禦。”


    “如此一來,怕是要再給他的戰功簿上添一筆了。”


    “妄言!”


    張俊駁斥道:


    “你方才也說了,函穀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作為函穀關都尉,你當比誰都清楚此關之雄偉險要。”


    “這諾大的函穀關,四周都是崇山峻嶺,眼前還有河流屏障,那反賊蘇曜縱有通天之能,他又能怎樣?”


    “飛過來?給所有人都插上翅膀???”


    “胡鬧!”


    楊伉搖了搖頭,耐心解釋道: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我等對蘇曜的了解太少,切不可因一時的勝利而放鬆警惕。”


    “那蘇曜一路行來,攻城奪關不在少數,少有哪個城池能阻擋他多久的。”


    “此人必有奇技傍身,依我看,山上和城中的防禦也不可輕忽。”


    “如此,哪怕他有少部分突破過來,我們也有機會預警和應對。”


    兩位都尉吵得一塌糊塗,董璜看得也是一臉無奈。


    董公光告訴他聽這些專業人士的安排,可沒說兩人起爭執後他該聽誰的。


    怎麽看著,兩個人都是公說公理,婆說婆有理,煞是讓人苦惱。


    見兩人爭執愈演愈烈,董璜氣的抽出佩刀,一把拍在桌上,怒道:


    “夠了!”


    董璜的怒吼聲在議事廳內迴蕩,終於讓爭吵的兩人停了下來。


    他目光淩厲地掃視了一眼張俊和楊伉,沉聲道:


    “兩位都尉,眼下大敵當前,我們需要的是團結一心,共同禦敵,而不是在這裏爭吵不休!”


    張俊和楊伉聞言俱是一頓,他們互相看了看對方,冷哼一聲,顯然不是很服氣。


    董璜見此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然後說道:


    “關都尉所言不無道理,我們確實不能掉以輕心,但騎都尉的提議也有其合理之處,函穀關地勢險要,城頭防守乃是重中之重。”


    “這樣吧,”董璜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綜合兩位都尉的意見,采取雙重防禦策略。”


    “一方麵,騎都尉負責加強城頭的防守,布置足夠的滾木礌石和弓箭手,確保敵人無法輕易靠近城牆。”


    “另一方麵,關都尉則負責組織人手,加強關內和山上的巡邏與警戒,以防敵人偷襲。”


    “同時,我們也要做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一旦敵人有什麽異常舉動,立即向我匯報,咱們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戰術。”


    張俊和楊伉聞言又是一愣。


    好家夥,這不是等於說是沒有統一指揮,讓他們各行其是麽?


    而且都是重點,往往意味著沒有重點,實在是兵家大忌。


    不過,索性他們關中的人手倒還算充足,全麵布防的話緊一緊排班倒還算應付的來。


    於是乎,兩人便點了點頭,雖然心中仍有不滿,但也沒有再多說什麽。


    董璜見狀,心中稍安,他知道現在不是爭論的時候,隻有團結一致才能抵禦強敵。


    “好了,時間緊迫,我們立即分頭行動吧。”董璜揮了揮手,示意兩人下去準備。


    張俊和楊伉領命而去,各自忙碌起來。


    董璜則站在議事廳的窗前,望著遠方的天際,心中暗自祈禱:“希望我們能守住函穀關,不要讓董公失望。”


    老實說,董璜還是有信心的。


    烽火已經點燃,後方駐守弘農的中郎將段煨想來已經得到了示警,隨時都在待命。


    隻要他能守個將近三天的時間,後續支援的第一波生力軍就會抵達,換下他們疲勞的戰士。


    五千對五千,他還是守關隘的一方,哪裏有什麽壓力?


    一定是那反賊蘇曜兇名太重,所以才讓他們胡思亂想。


    平常心,平常心,保持平常心最重要!


    就這時,就在兩個都尉剛剛離開出去布置防禦,就在董璜在這議事廳中給自己加油打氣的時候.


    突然間隻聽哐當一聲,大門打開,一個驚慌失措的小兵闖了進來,大唿:


    “不好啦,董校尉!”


    “反賊,反賊進城了呀!!!”


    ——“噗!”


    “你說什麽?!”


    董璜一個站立不穩,竟是差一點就跌倒在了地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從天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從天降並收藏我在三國騎砍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