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大營門外。
且說袁紹送走蘇曜,正跟部下們悄悄囑托如何鞏固河北時,萬萬沒想到那冠軍侯竟然去而複返。
這一下可把袁紹緊張的不行,生怕蘇曜再提什麽過分的要求。
然而,這一次他卻想錯了。
那姓蘇的小子不但並未提出威脅和要求,反而是提出要與盧公一起要給他表功?
這一下子可把袁紹整不會了,尤其是當他聽到“南陽太守”這個職位時,臉上驚愕的神情更是難以言表。
“沒錯,南陽太守。”
蘇曜微笑著點頭,繼續說道:
“袁公名門出身,在討董聯軍中威望甚高,最關鍵的是這次袁公願意摒棄前嫌,與我攜手並肩,鼎力相助西征之事。”
“袁公如此高義,我蘇曜又怎能小氣呢?”
“故而我之前便一直想該如何報答袁公的恩義。”
蘇曜說得很是認真,袁紹則微微張著嘴不知該如何是好。
“那那為何南陽呢???”
南陽郡,天下雄郡也。
其人口眾多,經濟繁榮,群英薈萃人才輩出,又位於中原的南北衝要地帶乃,地理位置優越,是中原諸郡之首,兵家必爭之地。
昔年王莽篡漢時,光武帝劉秀就是在南陽起兵,最終推翻了新莽王朝,建立了後漢政權,開光武中興,是以南陽郡在此時又有“帝鄉”之稱。
若說冀州乃是天下第一州的話,那南陽就是天下第一郡!
在後漢中央政權運轉正常的時候,南陽郡守是幾乎可以與九卿劃等號的高官,有著極為特殊的政治意義。
一個人如果當了南陽太守,隻要不犯原則性錯誤,那麽短則數月,多則一兩年,此人必入中央,拜九卿之位,距三公咫尺之遙。
而眼下這天下大亂,朝廷式微,南陽郡的地位就更為重要了。
誰能掌握南陽郡,誰就能在這片亂世中占據先機,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尤其是這裏還緊鄰京師洛陽,可謂尖刀在手。
袁紹萬萬沒想到,蘇曜竟然會提出讓他擔任南陽太守的提議。
他心中驚疑不定,不知道蘇曜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讓他袁紹來當南陽太守,這是何等的自信?還是說這是他的天真?
想要誠心的拉攏自己,覺得兩人未來還可繼續攜手合作?
亦或者心懷鬼胎,把自己放在眼前,準備未來稍有不對,就第一個拿他袁紹開刀?
袁紹搞不明白,不過他很討厭這種失控的感覺。
他的根基在河北,他和許攸、逢紀等人謀劃了那麽久,都是為了眼下的機會,怎能輕易為這一點甜頭而改變呢。
於是乎,袁紹雖然搞不懂蘇曜的想法,但他還是直接拒絕了蘇曜奉承:
“都說無功不受祿,袁某至今寸功未立,如何敢受此高位?”
“況且,袁某今日已是驃騎將軍,無需再領地方。”
“冠軍侯若是有心的話,或可獎賞下將士。”
當即,袁紹就提出,他手下有些個頗有名望,且在此次會盟中出力甚多的人,可以給他們封個不那麽高的位置。
比如在河北謀一小郡等等。
不過蘇曜隻是微微一笑,自不會讓袁紹如願。
開玩笑。
作為知道曆史走勢和後續劇情發展的人,蘇曜太清楚袁紹在未來若是放著不管,會發展成一個多麽龐大的巨物。
雖然最終曹袁爭霸以曹操的勝利的落幕,但是正兒八經的,官渡之戰絕不是那決定勝負的一擊。
即便遭遇了那等敗仗,痛失十萬大軍的袁紹,其依然坐擁河北四州之地,遠未到行將就木的時候。
大勝後的曹操依然對著這北方的巨物無可奈何。
然而,不得不說,世事無常。
個人的壽數,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影響太大了。
袁紹的早亡,以及他對繼承人的糟糕選擇才給了曹操各個擊破的機會。
即便如此,平定北方那些分裂後的袁紹勢力,曹操也依然花了數年時間。
也就是這一磨蹭,給天下各地的其他諸侯留足了發育時機,數年來各地都在征兵備戰,相互兼並,大搞軍備競賽,為最終的赤壁之戰的慘敗和天下三分的局勢埋下了伏筆。
袁紹的勢力便是如此強大,知道這些的蘇曜又怎麽可能放任他去野區偷偷發育呢?
老兄,河北你就不要去了吧。
故而,對於袁紹提出的那些小伎倆,蘇曜自然不會讓他輕易得逞。
尤其是那個什麽驃騎將軍的,蘇曜可太知道那是怎麽迴事了。
於是乎,蘇曜微微一笑道:
“說起來咱們這迴若是順利解救陛下,待到論功行賞的時候,提起袁驃騎的名字,怕是也不太方便呀。”
一句話,袁紹頓時無言以對。
他自然知道,蘇曜這是在點他,你這驃騎將軍乃是矯詔來的,並不是個正經來路的官職。
袁紹臉色微微一變,隨即又恢複了平靜。
他自己如此,那蘇曜的車騎將軍又如何呢?
先帝的遺詔?
天下誰人會信?
咱倆明明是半斤八兩。
不過袁紹正準備反駁,蘇曜則輕輕放過了此事:
“況且驃騎將軍雖然尊貴,但手下卻並無領地,乃一光杆頭銜。”
“我知袁公現在大軍都要靠冀州牧等人供餉,如此寄人籬下豈不是與公的盟主名號大不相稱?”
“你既然拒絕了董卓的渤海太守之職,那現在南陽太守之位則是非公莫屬。”
“先太守張諮也是討董有功,該當升職,袁公正好接替他的職位,派人去南陽接管,也是為咱們西征討董的大業守好後門啊。”
袁紹聞言,心中不禁暗自思量。
蘇曜的話句句在理,不僅揭開了他驃騎將軍身份的尷尬,還巧妙地用南陽太守之位作為誘餌,讓他難以拒絕。
沒錯,一個現成的南陽郡,比起尚需奮鬥努力才能搞的冀州領地,顯然有誘惑力的多了。
南陽郡地處中原腹地,物產豐富,人口眾多,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若是他能擔任南陽太守,那無疑將大大增強他在中原地區的影響力。
要知道,不但袁紹的本家汝南郡在南陽隔壁,精英薈萃的潁川同樣也在南陽隔壁。
紮根南陽可以輕鬆得到本家和世家們的支持,對於他的發展可謂大有裨益。
當然了,南陽郡地處四戰之地,周圍強敵環伺,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這個姓蘇的小子提出這個建議顯然不可能沒有別的心思。
一時間,袁紹糾結的不行。
“蘇君侯,此事事關重大,容我仔細考慮一番。”袁紹沉吟片刻後說道。
蘇曜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說道:
“那是自然,袁公可以慢慢考慮,不過,袁公也要明白,機會稍縱即逝,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那可就再也沒有了。”
袁紹聞言,心中不禁一凜。
他也清楚蘇曜的手段和能力。
這個年輕的冠軍侯一路崛起,未嚐一敗,如今更是手握重兵,威震天下,若是與他撕破臉,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更何況他也知道蘇曜此言非虛。
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現在他要西征關中,不知要耽擱多少時間才會被這姓蘇的小子放迴來。
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不說他在中原地區的影響力將大打折扣,萬一袁譚他們那邊沒搞定河北的事情,那他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拿下南陽,多少也算個保底,雖然上限肯定是不如冀州的,但他絕不算虧。
於是乎,袁紹便在推辭一番後,接受了南陽太守的大位。
他高高興興的再次送別蘇曜後,連忙吩咐麾下眾人在他隨蘇曜出征後就盡快南下,接管南陽。
招募猛將謀士,訓練兵丁,做好充分的準備。
然而,袁紹卻不知道,幾乎同一時刻,他的本家兄弟袁術則也是盯上了南陽。
“哼,車騎將軍令???”
“那姓蘇的小子還是一如既往的囂張啊。”
“動動嘴皮子就想讓天下英雄退場?怎麽可能有人會聽他的,真是笑話!”
南陽郡東,後將軍袁術甩了甩手上的“將軍令”,發出一陣陣的嗤笑。
比起洛陽城下第一天就收到“將軍令”的袁紹,正在南陽、汝南、潁川交界處,自三郡籌措軍糧招兵買馬的袁術則遲了幾天才得到這個消息。
顯然,他壓根就沒把蘇曜的命令當一個迴事情。
這當然不止是因為兩人惡劣的個人關係,更因為袁術近日已經在此燒掉了大量的錢財,他不可能停下腳步的。
比起一開始就跑去河內觀望,打出討董大旗有著一整套詳細規劃的袁紹,袁術的行動則是純粹的遵循本能。
天下大亂,群雄將起,此時正是他袁公路大展身手的時候。
尤其是董卓屠戮了京中的太傅袁隗後,袁術便知道自己的時代來了。
他第一時間逃迴了家鄉,以袁家嫡子,正統繼承人的名義,得到了家族的鼎力支持,招兵買馬,打起了複仇的旗號。
也因此,在袁紹和蘇曜大鬧的時候,袁術一直默默的在汝南發育,然後逐漸向潁川和南陽擴散影響。
以此地為根據的袁術,最終就將目標放到了南陽身上。
這個天下第一大郡,若是握在他袁公路的手中,那麽中原便盡在掌握。
自古以來,得中原者得天下,他袁公路隻要拿下了中原,那麽整個天下都將臣服在他的腳下!
袁術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他掃視了一眼帳下的眾將和謀士,朗聲說道:
“諸位,那蘇曜小兒不過是仗著些許武力,在洛陽城下耀武揚威罷了。”
“說到底,他不就是趁著董卓跑路,搶進了洛陽城麽,有什麽大不了的,又不是搶迴了皇帝。”
“就這,他真以為一紙將軍令就能號令天下?真是可笑至極!”
“如此小覷天下英雄,往後他必有的是苦子可吃!”
“將軍所言極是!”帳下眾將紛紛附和,士氣高昂。
“那將軍,我們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袁術帳下謀士,主簿閻象上前一步,拱手問道。
袁術冷笑一聲,野心勃勃,不答反問道:
“諸位可知,他為何要我等解散聯軍,各自迴返嗎?”
“說白了,就連那個滿腦子都是橫肉的蠢貨都已經看出來了,天下大亂,這漢家已經完蛋了!”
“他沒有根基,隻能靠討董立功,來謀一立身之地。”
“而我等高貴名門,有著天下間廣泛的支持,頃刻間便能拉起大軍。”
“他不過害怕咱們罷了,想要讓我等自縛手腳,乖乖聽令,那我們豈能如他所願?”
“正是如此,將軍!”
將軍府長史楊弘率先捧場:
“蘇曜此舉,無疑是想削弱我等實力,以便他獨自掌控局勢。”
“我等現在要做的便是反其道而行之!”
“繼續加大力度,招兵買馬,甚至若是可能的話,再謀奪一郡之地就更好不過了。”
“楊長史所言極是。”
袁術摸了摸小胡子,得意說道:
“地方嘛,我也已經找好了——天下第一的南陽郡,隻有這裏才是唯一當得起我袁家掌門人地位的地方。”
“什麽,南陽郡?!”
閻象聞言,臉色微變,連忙勸阻道:
“將軍,那郡守張諮乃是討董有功之臣,我們若是貿然攻打,恐怕會引來天下人的非議啊。”
“非議?那又如何!”
袁術不屑地揮了揮手:
“如今這亂世之中,實力才是硬道理!”
“那蘇曜小兒能憑武力崛起,我袁公路為何不能?”
“不過是個名義罷了,他蘇曜和袁本初有膽子各自給自己封了個超品的將軍,我袁公路給自己表個南陽太守不過分吧?”
“況且,這南陽郡乃是我等霸業的第一步,隻要拿下了南陽,咱們就如一把尖刀抵在了他的背後。”
“到時候,他隻要還想討董,他就不得捏著鼻子認下我的行動。”
“不然的話,我都不用打他,直接掐斷荊襄和江南對洛陽的供糧,他就靠洛陽那點方寸之地,拿什麽養那百萬多的百姓?”
袁術的一番話,讓帳內眾人熱血沸騰,士氣高昂。
然而,閻象卻依然憂心忡忡:
“將軍有此決心固然很好,但是南陽可是天下第一雄郡啊!”
“其兵多將廣,城高牆固,我們就是攻打,一時半刻怕也打不下來。”
“萬一激怒了那冠軍侯,讓他調轉矛頭,先來找我們,那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閻主簿多慮了,我袁公路豈是無謀之輩?”
袁術笑了一聲:
“那南陽太守張諮不過是個新官上任,屁股都沒捂熱的無能之輩。”
“對付他,哪裏需要我來親自出馬?”
“咱們不是新收了一個南蠻子那邊的校尉,好像叫孫文台來著?”
“讓他去幹!”
“他若幹成了,我就給他表將軍,兼領豫州刺史。”
“幹不成,咱們就再想法子。”
“那姓蘇的現在急著討董,等他走了之後,這中原之地還不是由著咱們愛怎麽就怎麽的。”
袁術的決定讓帳內眾人眼前一亮,紛紛覺得這是一個妙計。
“將軍英明!”
“孫文台勇猛善戰,又是暗中依附,作我馬前卒確實是個妙策。”
閻象點頭道:
“但是袁驃騎現在也在洛陽,咱們如此行動,要不要先知會他一聲?”
“袁本初?”
袁術冷哼一聲:
“沒有那個必要。”
“他不過一個婢女的兒子,這次卻背著我擅自先搶了盟主的位置。”
“我乃是袁家嫡子,要做點事情哪有反過來去給他通氣的道理?”
袁術說著就來氣,捏了捏拳頭:
“況且,那家夥一向對蘇曜畏首畏尾,給他說了也隻會礙手礙腳。”
“咱們自己的事情,自己來做便是了。”
“他要是迴來過得不順了,我倒是不介意稍微接濟他一下子,哈哈哈哈。”
說罷,袁術哈哈大笑,似是相當篤定袁本初幹不出什麽大事業來。
閻象見此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知道袁家兄弟的矛盾由來已久,尤其是這次袁紹以庶子身份越過袁術先當了盟主更是讓袁術心中生冤。
然而,眼下且不說董卓那個強敵,冠軍侯蘇曜也是鋒芒畢露。
這個時候,袁家兄弟不報團取暖,協調立場,反倒是鬧出齷齪,實在不是什麽好事。
但是,身為臣下,他能做到的不多。
袁術決定的事情亦是極難改變。
隻好寄望於孫文台能盡快拿下南陽,如此方能占據主動。
“好了,那就這麽定了。”
袁術一拍桌子,下定了決心:
“閻主簿,你立刻再去孫文台那裏走一趟,讓他即刻準備攻打南陽。”
“同時,我們也要繼續加強軍備,招募更多的兵馬,聯係更多的世家,做好充足的準備。”
“是,將軍!”
閻象當即領命而走,親自出馬擔當前往孫堅營地的使者。
同時,長史楊弘等人也告辭而出,加緊籌備軍備,招募兵馬等等,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好充分的準備。
袁術看著閻象和楊弘離去的背影,嘴角悄然勾起一抹微笑。
他很清楚,南陽太守張諮軟弱無能,簡直上天賜予他的肥美魚腩。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若說有人能在這亂世中成就一番恢弘偉業,那自非他袁公路莫屬!
想到此處,袁術不禁心中豪情萬丈,他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站在南陽郡城頭,俯瞰中原大地的那一幕。
然而,他卻根本不知道,幾乎在同一時刻,他那惹人生厭的“好兄弟”袁紹也把目光放到了這天下首郡的南陽。
也還是在這幾乎同一時刻,董卓也終於快馬加鞭的率輕騎隊帶著皇帝抵達了函穀關中。
而這時的蘇曜,也已經厲兵秣馬整備完成。
“目標函穀關!”
“出發!”
且說袁紹送走蘇曜,正跟部下們悄悄囑托如何鞏固河北時,萬萬沒想到那冠軍侯竟然去而複返。
這一下可把袁紹緊張的不行,生怕蘇曜再提什麽過分的要求。
然而,這一次他卻想錯了。
那姓蘇的小子不但並未提出威脅和要求,反而是提出要與盧公一起要給他表功?
這一下子可把袁紹整不會了,尤其是當他聽到“南陽太守”這個職位時,臉上驚愕的神情更是難以言表。
“沒錯,南陽太守。”
蘇曜微笑著點頭,繼續說道:
“袁公名門出身,在討董聯軍中威望甚高,最關鍵的是這次袁公願意摒棄前嫌,與我攜手並肩,鼎力相助西征之事。”
“袁公如此高義,我蘇曜又怎能小氣呢?”
“故而我之前便一直想該如何報答袁公的恩義。”
蘇曜說得很是認真,袁紹則微微張著嘴不知該如何是好。
“那那為何南陽呢???”
南陽郡,天下雄郡也。
其人口眾多,經濟繁榮,群英薈萃人才輩出,又位於中原的南北衝要地帶乃,地理位置優越,是中原諸郡之首,兵家必爭之地。
昔年王莽篡漢時,光武帝劉秀就是在南陽起兵,最終推翻了新莽王朝,建立了後漢政權,開光武中興,是以南陽郡在此時又有“帝鄉”之稱。
若說冀州乃是天下第一州的話,那南陽就是天下第一郡!
在後漢中央政權運轉正常的時候,南陽郡守是幾乎可以與九卿劃等號的高官,有著極為特殊的政治意義。
一個人如果當了南陽太守,隻要不犯原則性錯誤,那麽短則數月,多則一兩年,此人必入中央,拜九卿之位,距三公咫尺之遙。
而眼下這天下大亂,朝廷式微,南陽郡的地位就更為重要了。
誰能掌握南陽郡,誰就能在這片亂世中占據先機,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尤其是這裏還緊鄰京師洛陽,可謂尖刀在手。
袁紹萬萬沒想到,蘇曜竟然會提出讓他擔任南陽太守的提議。
他心中驚疑不定,不知道蘇曜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讓他袁紹來當南陽太守,這是何等的自信?還是說這是他的天真?
想要誠心的拉攏自己,覺得兩人未來還可繼續攜手合作?
亦或者心懷鬼胎,把自己放在眼前,準備未來稍有不對,就第一個拿他袁紹開刀?
袁紹搞不明白,不過他很討厭這種失控的感覺。
他的根基在河北,他和許攸、逢紀等人謀劃了那麽久,都是為了眼下的機會,怎能輕易為這一點甜頭而改變呢。
於是乎,袁紹雖然搞不懂蘇曜的想法,但他還是直接拒絕了蘇曜奉承:
“都說無功不受祿,袁某至今寸功未立,如何敢受此高位?”
“況且,袁某今日已是驃騎將軍,無需再領地方。”
“冠軍侯若是有心的話,或可獎賞下將士。”
當即,袁紹就提出,他手下有些個頗有名望,且在此次會盟中出力甚多的人,可以給他們封個不那麽高的位置。
比如在河北謀一小郡等等。
不過蘇曜隻是微微一笑,自不會讓袁紹如願。
開玩笑。
作為知道曆史走勢和後續劇情發展的人,蘇曜太清楚袁紹在未來若是放著不管,會發展成一個多麽龐大的巨物。
雖然最終曹袁爭霸以曹操的勝利的落幕,但是正兒八經的,官渡之戰絕不是那決定勝負的一擊。
即便遭遇了那等敗仗,痛失十萬大軍的袁紹,其依然坐擁河北四州之地,遠未到行將就木的時候。
大勝後的曹操依然對著這北方的巨物無可奈何。
然而,不得不說,世事無常。
個人的壽數,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影響太大了。
袁紹的早亡,以及他對繼承人的糟糕選擇才給了曹操各個擊破的機會。
即便如此,平定北方那些分裂後的袁紹勢力,曹操也依然花了數年時間。
也就是這一磨蹭,給天下各地的其他諸侯留足了發育時機,數年來各地都在征兵備戰,相互兼並,大搞軍備競賽,為最終的赤壁之戰的慘敗和天下三分的局勢埋下了伏筆。
袁紹的勢力便是如此強大,知道這些的蘇曜又怎麽可能放任他去野區偷偷發育呢?
老兄,河北你就不要去了吧。
故而,對於袁紹提出的那些小伎倆,蘇曜自然不會讓他輕易得逞。
尤其是那個什麽驃騎將軍的,蘇曜可太知道那是怎麽迴事了。
於是乎,蘇曜微微一笑道:
“說起來咱們這迴若是順利解救陛下,待到論功行賞的時候,提起袁驃騎的名字,怕是也不太方便呀。”
一句話,袁紹頓時無言以對。
他自然知道,蘇曜這是在點他,你這驃騎將軍乃是矯詔來的,並不是個正經來路的官職。
袁紹臉色微微一變,隨即又恢複了平靜。
他自己如此,那蘇曜的車騎將軍又如何呢?
先帝的遺詔?
天下誰人會信?
咱倆明明是半斤八兩。
不過袁紹正準備反駁,蘇曜則輕輕放過了此事:
“況且驃騎將軍雖然尊貴,但手下卻並無領地,乃一光杆頭銜。”
“我知袁公現在大軍都要靠冀州牧等人供餉,如此寄人籬下豈不是與公的盟主名號大不相稱?”
“你既然拒絕了董卓的渤海太守之職,那現在南陽太守之位則是非公莫屬。”
“先太守張諮也是討董有功,該當升職,袁公正好接替他的職位,派人去南陽接管,也是為咱們西征討董的大業守好後門啊。”
袁紹聞言,心中不禁暗自思量。
蘇曜的話句句在理,不僅揭開了他驃騎將軍身份的尷尬,還巧妙地用南陽太守之位作為誘餌,讓他難以拒絕。
沒錯,一個現成的南陽郡,比起尚需奮鬥努力才能搞的冀州領地,顯然有誘惑力的多了。
南陽郡地處中原腹地,物產豐富,人口眾多,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若是他能擔任南陽太守,那無疑將大大增強他在中原地區的影響力。
要知道,不但袁紹的本家汝南郡在南陽隔壁,精英薈萃的潁川同樣也在南陽隔壁。
紮根南陽可以輕鬆得到本家和世家們的支持,對於他的發展可謂大有裨益。
當然了,南陽郡地處四戰之地,周圍強敵環伺,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這個姓蘇的小子提出這個建議顯然不可能沒有別的心思。
一時間,袁紹糾結的不行。
“蘇君侯,此事事關重大,容我仔細考慮一番。”袁紹沉吟片刻後說道。
蘇曜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說道:
“那是自然,袁公可以慢慢考慮,不過,袁公也要明白,機會稍縱即逝,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那可就再也沒有了。”
袁紹聞言,心中不禁一凜。
他也清楚蘇曜的手段和能力。
這個年輕的冠軍侯一路崛起,未嚐一敗,如今更是手握重兵,威震天下,若是與他撕破臉,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更何況他也知道蘇曜此言非虛。
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現在他要西征關中,不知要耽擱多少時間才會被這姓蘇的小子放迴來。
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不說他在中原地區的影響力將大打折扣,萬一袁譚他們那邊沒搞定河北的事情,那他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拿下南陽,多少也算個保底,雖然上限肯定是不如冀州的,但他絕不算虧。
於是乎,袁紹便在推辭一番後,接受了南陽太守的大位。
他高高興興的再次送別蘇曜後,連忙吩咐麾下眾人在他隨蘇曜出征後就盡快南下,接管南陽。
招募猛將謀士,訓練兵丁,做好充分的準備。
然而,袁紹卻不知道,幾乎同一時刻,他的本家兄弟袁術則也是盯上了南陽。
“哼,車騎將軍令???”
“那姓蘇的小子還是一如既往的囂張啊。”
“動動嘴皮子就想讓天下英雄退場?怎麽可能有人會聽他的,真是笑話!”
南陽郡東,後將軍袁術甩了甩手上的“將軍令”,發出一陣陣的嗤笑。
比起洛陽城下第一天就收到“將軍令”的袁紹,正在南陽、汝南、潁川交界處,自三郡籌措軍糧招兵買馬的袁術則遲了幾天才得到這個消息。
顯然,他壓根就沒把蘇曜的命令當一個迴事情。
這當然不止是因為兩人惡劣的個人關係,更因為袁術近日已經在此燒掉了大量的錢財,他不可能停下腳步的。
比起一開始就跑去河內觀望,打出討董大旗有著一整套詳細規劃的袁紹,袁術的行動則是純粹的遵循本能。
天下大亂,群雄將起,此時正是他袁公路大展身手的時候。
尤其是董卓屠戮了京中的太傅袁隗後,袁術便知道自己的時代來了。
他第一時間逃迴了家鄉,以袁家嫡子,正統繼承人的名義,得到了家族的鼎力支持,招兵買馬,打起了複仇的旗號。
也因此,在袁紹和蘇曜大鬧的時候,袁術一直默默的在汝南發育,然後逐漸向潁川和南陽擴散影響。
以此地為根據的袁術,最終就將目標放到了南陽身上。
這個天下第一大郡,若是握在他袁公路的手中,那麽中原便盡在掌握。
自古以來,得中原者得天下,他袁公路隻要拿下了中原,那麽整個天下都將臣服在他的腳下!
袁術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他掃視了一眼帳下的眾將和謀士,朗聲說道:
“諸位,那蘇曜小兒不過是仗著些許武力,在洛陽城下耀武揚威罷了。”
“說到底,他不就是趁著董卓跑路,搶進了洛陽城麽,有什麽大不了的,又不是搶迴了皇帝。”
“就這,他真以為一紙將軍令就能號令天下?真是可笑至極!”
“如此小覷天下英雄,往後他必有的是苦子可吃!”
“將軍所言極是!”帳下眾將紛紛附和,士氣高昂。
“那將軍,我們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袁術帳下謀士,主簿閻象上前一步,拱手問道。
袁術冷笑一聲,野心勃勃,不答反問道:
“諸位可知,他為何要我等解散聯軍,各自迴返嗎?”
“說白了,就連那個滿腦子都是橫肉的蠢貨都已經看出來了,天下大亂,這漢家已經完蛋了!”
“他沒有根基,隻能靠討董立功,來謀一立身之地。”
“而我等高貴名門,有著天下間廣泛的支持,頃刻間便能拉起大軍。”
“他不過害怕咱們罷了,想要讓我等自縛手腳,乖乖聽令,那我們豈能如他所願?”
“正是如此,將軍!”
將軍府長史楊弘率先捧場:
“蘇曜此舉,無疑是想削弱我等實力,以便他獨自掌控局勢。”
“我等現在要做的便是反其道而行之!”
“繼續加大力度,招兵買馬,甚至若是可能的話,再謀奪一郡之地就更好不過了。”
“楊長史所言極是。”
袁術摸了摸小胡子,得意說道:
“地方嘛,我也已經找好了——天下第一的南陽郡,隻有這裏才是唯一當得起我袁家掌門人地位的地方。”
“什麽,南陽郡?!”
閻象聞言,臉色微變,連忙勸阻道:
“將軍,那郡守張諮乃是討董有功之臣,我們若是貿然攻打,恐怕會引來天下人的非議啊。”
“非議?那又如何!”
袁術不屑地揮了揮手:
“如今這亂世之中,實力才是硬道理!”
“那蘇曜小兒能憑武力崛起,我袁公路為何不能?”
“不過是個名義罷了,他蘇曜和袁本初有膽子各自給自己封了個超品的將軍,我袁公路給自己表個南陽太守不過分吧?”
“況且,這南陽郡乃是我等霸業的第一步,隻要拿下了南陽,咱們就如一把尖刀抵在了他的背後。”
“到時候,他隻要還想討董,他就不得捏著鼻子認下我的行動。”
“不然的話,我都不用打他,直接掐斷荊襄和江南對洛陽的供糧,他就靠洛陽那點方寸之地,拿什麽養那百萬多的百姓?”
袁術的一番話,讓帳內眾人熱血沸騰,士氣高昂。
然而,閻象卻依然憂心忡忡:
“將軍有此決心固然很好,但是南陽可是天下第一雄郡啊!”
“其兵多將廣,城高牆固,我們就是攻打,一時半刻怕也打不下來。”
“萬一激怒了那冠軍侯,讓他調轉矛頭,先來找我們,那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閻主簿多慮了,我袁公路豈是無謀之輩?”
袁術笑了一聲:
“那南陽太守張諮不過是個新官上任,屁股都沒捂熱的無能之輩。”
“對付他,哪裏需要我來親自出馬?”
“咱們不是新收了一個南蠻子那邊的校尉,好像叫孫文台來著?”
“讓他去幹!”
“他若幹成了,我就給他表將軍,兼領豫州刺史。”
“幹不成,咱們就再想法子。”
“那姓蘇的現在急著討董,等他走了之後,這中原之地還不是由著咱們愛怎麽就怎麽的。”
袁術的決定讓帳內眾人眼前一亮,紛紛覺得這是一個妙計。
“將軍英明!”
“孫文台勇猛善戰,又是暗中依附,作我馬前卒確實是個妙策。”
閻象點頭道:
“但是袁驃騎現在也在洛陽,咱們如此行動,要不要先知會他一聲?”
“袁本初?”
袁術冷哼一聲:
“沒有那個必要。”
“他不過一個婢女的兒子,這次卻背著我擅自先搶了盟主的位置。”
“我乃是袁家嫡子,要做點事情哪有反過來去給他通氣的道理?”
袁術說著就來氣,捏了捏拳頭:
“況且,那家夥一向對蘇曜畏首畏尾,給他說了也隻會礙手礙腳。”
“咱們自己的事情,自己來做便是了。”
“他要是迴來過得不順了,我倒是不介意稍微接濟他一下子,哈哈哈哈。”
說罷,袁術哈哈大笑,似是相當篤定袁本初幹不出什麽大事業來。
閻象見此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知道袁家兄弟的矛盾由來已久,尤其是這次袁紹以庶子身份越過袁術先當了盟主更是讓袁術心中生冤。
然而,眼下且不說董卓那個強敵,冠軍侯蘇曜也是鋒芒畢露。
這個時候,袁家兄弟不報團取暖,協調立場,反倒是鬧出齷齪,實在不是什麽好事。
但是,身為臣下,他能做到的不多。
袁術決定的事情亦是極難改變。
隻好寄望於孫文台能盡快拿下南陽,如此方能占據主動。
“好了,那就這麽定了。”
袁術一拍桌子,下定了決心:
“閻主簿,你立刻再去孫文台那裏走一趟,讓他即刻準備攻打南陽。”
“同時,我們也要繼續加強軍備,招募更多的兵馬,聯係更多的世家,做好充足的準備。”
“是,將軍!”
閻象當即領命而走,親自出馬擔當前往孫堅營地的使者。
同時,長史楊弘等人也告辭而出,加緊籌備軍備,招募兵馬等等,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好充分的準備。
袁術看著閻象和楊弘離去的背影,嘴角悄然勾起一抹微笑。
他很清楚,南陽太守張諮軟弱無能,簡直上天賜予他的肥美魚腩。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若說有人能在這亂世中成就一番恢弘偉業,那自非他袁公路莫屬!
想到此處,袁術不禁心中豪情萬丈,他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站在南陽郡城頭,俯瞰中原大地的那一幕。
然而,他卻根本不知道,幾乎在同一時刻,他那惹人生厭的“好兄弟”袁紹也把目光放到了這天下首郡的南陽。
也還是在這幾乎同一時刻,董卓也終於快馬加鞭的率輕騎隊帶著皇帝抵達了函穀關中。
而這時的蘇曜,也已經厲兵秣馬整備完成。
“目標函穀關!”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