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藝……
商雅有些了解。大概六年前,秦淮在中華工藝美術博覽會上,與還原出犀皮漆的漆藝大師甘老先生,有過一麵之緣。
隻是沒有見到甘老先生的作品。
想必漆器應該很美吧?
商雅麵露期待,其實三年都沒看到秦淮小哥哥全神貫注的打磨一件藝術品了,懷念秦淮小哥哥的神情與眼神。
晚上。
商雅將秦淮這三年的成果摘錄了一些圖片,發布動態。
【第一年,秦核舟沒有任何作品。
第二年,秦核舟沒有任何作品。
第三年,秦核舟依舊沒有作品。
第四年,秦核舟建了一座老兵博物館,由曆經戰爭的老兵們親口講述的曆史,供在博物館中,每一個人都能免費聽到,懇請大家來感受。】
動態中,用了懇請二字。
這不是秦淮小哥哥的性格,卻是秦淮小哥哥的要求。
他一向是自負的。
無論創作什麽作品,總是你們愛看不看,愛買不買,我不會求你們的態度。
唯獨在有關於老兵的博物館上,秦淮小哥哥破天荒的讓她使用懇求一次。
想必。
也是為了唿籲更多的國民,了解那一段曆史罷?
秦淮小哥哥真的是用心良苦。
……
接下來幾天。
秦淮偶爾會出門前往老兵博物館,多數時候,則是呆在書房,慢慢找迴曾經創作時的生活節奏與心態,不急不忙,不悲不喜。
雖然欠了兩個億。
但總有一種蜜汁淡然。
這些天。
小雅和小如從幼兒園放學,都是由秦淮和商雅一起接送,隻要一開門,兩萌娃就會蹦蹦跳跳的衝出來,撲入秦淮懷裏蹭啊蹭,小雅更是撒嬌好能手。
全程要秦淮奶爸背到家,仿佛是腳底下長了釘子一樣。
時間悄然流逝。
秦淮購買到木料與漆料終於到了。
這天晚上,秦淮將他們叫到工作廳。
“第一次接觸大漆,是會過敏的。但是第一次過敏後,就會增加免疫力,產生抗體,所以我們一家人整整齊齊的過敏一次罷。”
秦淮也是沒有辦法,隻能先打預防針。
於是一家人整整齊齊的過敏。
……
“爸爸你在幹嘛呀?”
小雅因為過敏的事情,對工作廳都產生了一絲陰影,不過秦淮爸爸在裏麵,她又想要粘過來,因此探出一個小腦袋,偷偷往裏瞧。
“我在做漆器。”
秦淮迴答了一句,正在拿木刀削香樟木胚胎。
“曲奇?是曲奇餅幹嗎?做完了我可以吃嗎?”
小姑娘將漆器自動聯想到曲奇餅幹。
秦淮:“……”
“爸爸在工作,不要隨便打擾。”
商雅此時抱著小如走了過來,三人坐在秦淮對麵,默默觀看。
六年前的秦淮小哥哥也是這樣。
在她麵前專注的雕刻著一件又一件即將成為經典的作品。
六年眨眼而逝,沒有物是人非,隻有傾蓋如故,白頭如新,初心不改。
也許是太安靜了。
也許是秦淮怕商雅和小家夥覺得無趣。
秦淮緩緩開口:
“在青銅器的凝重被漸漸掩埋進曆史塵埃,瓷器的光芒尚未來臨之際,華夏曆史上,漆器曾一度風光無限。
它是‘買櫝還珠’的‘櫝’,珍貴程度勝過金銀珠寶;
它是‘曲水流觴’的‘觴’,漂浮於曲折的溪流上,承載瓊漿玉液;
它還是‘舉案齊眉’的案,托舉著夫妻間的相親相愛……”
商雅陷入蒙圈中,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中的器具,都是漆器嗎?
她完全不知道哇,唉,恐怕這一輩子,都要不學無術了。
秦淮望著商雅,寵溺的笑了笑,耐心的解釋著: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其中‘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就是漆器,而且是非常頂尖的漆器。光看描述就知道,一定非常昂貴。
曲水流殤中的殤,是一種酒器,常采用木料製造,能漂浮在水上,多數為漆器。
舉案齊眉的案就更好理解了。”
商雅連連點頭,算是稍稍懂了一些。
至於兩萌娃,壓根就沒聽,也聽不懂,反正爸爸媽媽在他們就開心的笑。
“其實說起來,有兩種樹,對我們中華文明的進程,有深刻的影響。其一是茶樹,其二就是漆樹。而漆器確實是大自然賦予中華家最真實、最天然、最優雅、最寶貴的藝術品。
但不幸的是,它遇到了瓷器。
瓷器優點太多了!
首先,製造周期短,相較於漆器動輒兩三年的工期,瓷器的燒製過程,可以說是閃電般的速度。
其次,瓷器美輪美奐、巧奪天工,所有漆器擁有的優點,瓷器都擁有,甚至於瓷器總是比漆器更省時省力。
另外,瓷胎上可以自由創作、設計花紋。
因此。
漆器不得不慢慢退出主導位置,雖說保存了許多工序,但輝煌年代已經不複存在。
現今。
福州脫胎漆藝、平遙推光漆藝、蜀川漆藝、揚州漆藝依舊是中華家四大漆藝。
可名氣,卻遠遠不如許多窯窖。
你或許能夠脫口而出青花瓷、白瓷、景德鎮、汝窯、哥窯、釉下五彩……
但若是提及漆器產地,恐怕隻能支支吾吾,一頭霧水。
從曆史進程來看,漆器的衰弱是必然。
不過。
在這一項相較於瓷器來說,顯得有些衰敗的藝術行業裏,同樣有大師在堅守。
譬如甘老先生,便是十年磨一劍,還原出了唐宋時期頂尖工藝—犀皮漆,將原本已經勢微的漆藝,從被瓷器淘汰的邊緣拉了迴來。”
秦淮手底下鑿出了一個小果蔬盤。
正在用砂紙打磨幹淨,讓寬口圓腹酒杯的表麵變得平滑如紙。
他正在為上漆做準備,為了讓成品有光滑如鏡的效果,那麽此時的漆胚,絕不能出現有一星半點的坑坑窪窪!
酒盞在秦淮掌心旋轉,利用指腹不斷試探胚表的光滑度,假若有一處坑窪,秦淮是能夠察覺出來的。
一寸一寸的撫摸器具表麵,甚至做到每一寸胚表,都了然於胸。
這就是匠心。
也是秦淮一如既往的認真態度。
修長的手指與香樟木摩擦,發出節奏感十足的、沙沙的聲音,仿佛那就是藝術在淺吟低唱。
……
商雅有些了解。大概六年前,秦淮在中華工藝美術博覽會上,與還原出犀皮漆的漆藝大師甘老先生,有過一麵之緣。
隻是沒有見到甘老先生的作品。
想必漆器應該很美吧?
商雅麵露期待,其實三年都沒看到秦淮小哥哥全神貫注的打磨一件藝術品了,懷念秦淮小哥哥的神情與眼神。
晚上。
商雅將秦淮這三年的成果摘錄了一些圖片,發布動態。
【第一年,秦核舟沒有任何作品。
第二年,秦核舟沒有任何作品。
第三年,秦核舟依舊沒有作品。
第四年,秦核舟建了一座老兵博物館,由曆經戰爭的老兵們親口講述的曆史,供在博物館中,每一個人都能免費聽到,懇請大家來感受。】
動態中,用了懇請二字。
這不是秦淮小哥哥的性格,卻是秦淮小哥哥的要求。
他一向是自負的。
無論創作什麽作品,總是你們愛看不看,愛買不買,我不會求你們的態度。
唯獨在有關於老兵的博物館上,秦淮小哥哥破天荒的讓她使用懇求一次。
想必。
也是為了唿籲更多的國民,了解那一段曆史罷?
秦淮小哥哥真的是用心良苦。
……
接下來幾天。
秦淮偶爾會出門前往老兵博物館,多數時候,則是呆在書房,慢慢找迴曾經創作時的生活節奏與心態,不急不忙,不悲不喜。
雖然欠了兩個億。
但總有一種蜜汁淡然。
這些天。
小雅和小如從幼兒園放學,都是由秦淮和商雅一起接送,隻要一開門,兩萌娃就會蹦蹦跳跳的衝出來,撲入秦淮懷裏蹭啊蹭,小雅更是撒嬌好能手。
全程要秦淮奶爸背到家,仿佛是腳底下長了釘子一樣。
時間悄然流逝。
秦淮購買到木料與漆料終於到了。
這天晚上,秦淮將他們叫到工作廳。
“第一次接觸大漆,是會過敏的。但是第一次過敏後,就會增加免疫力,產生抗體,所以我們一家人整整齊齊的過敏一次罷。”
秦淮也是沒有辦法,隻能先打預防針。
於是一家人整整齊齊的過敏。
……
“爸爸你在幹嘛呀?”
小雅因為過敏的事情,對工作廳都產生了一絲陰影,不過秦淮爸爸在裏麵,她又想要粘過來,因此探出一個小腦袋,偷偷往裏瞧。
“我在做漆器。”
秦淮迴答了一句,正在拿木刀削香樟木胚胎。
“曲奇?是曲奇餅幹嗎?做完了我可以吃嗎?”
小姑娘將漆器自動聯想到曲奇餅幹。
秦淮:“……”
“爸爸在工作,不要隨便打擾。”
商雅此時抱著小如走了過來,三人坐在秦淮對麵,默默觀看。
六年前的秦淮小哥哥也是這樣。
在她麵前專注的雕刻著一件又一件即將成為經典的作品。
六年眨眼而逝,沒有物是人非,隻有傾蓋如故,白頭如新,初心不改。
也許是太安靜了。
也許是秦淮怕商雅和小家夥覺得無趣。
秦淮緩緩開口:
“在青銅器的凝重被漸漸掩埋進曆史塵埃,瓷器的光芒尚未來臨之際,華夏曆史上,漆器曾一度風光無限。
它是‘買櫝還珠’的‘櫝’,珍貴程度勝過金銀珠寶;
它是‘曲水流觴’的‘觴’,漂浮於曲折的溪流上,承載瓊漿玉液;
它還是‘舉案齊眉’的案,托舉著夫妻間的相親相愛……”
商雅陷入蒙圈中,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中的器具,都是漆器嗎?
她完全不知道哇,唉,恐怕這一輩子,都要不學無術了。
秦淮望著商雅,寵溺的笑了笑,耐心的解釋著: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其中‘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就是漆器,而且是非常頂尖的漆器。光看描述就知道,一定非常昂貴。
曲水流殤中的殤,是一種酒器,常采用木料製造,能漂浮在水上,多數為漆器。
舉案齊眉的案就更好理解了。”
商雅連連點頭,算是稍稍懂了一些。
至於兩萌娃,壓根就沒聽,也聽不懂,反正爸爸媽媽在他們就開心的笑。
“其實說起來,有兩種樹,對我們中華文明的進程,有深刻的影響。其一是茶樹,其二就是漆樹。而漆器確實是大自然賦予中華家最真實、最天然、最優雅、最寶貴的藝術品。
但不幸的是,它遇到了瓷器。
瓷器優點太多了!
首先,製造周期短,相較於漆器動輒兩三年的工期,瓷器的燒製過程,可以說是閃電般的速度。
其次,瓷器美輪美奐、巧奪天工,所有漆器擁有的優點,瓷器都擁有,甚至於瓷器總是比漆器更省時省力。
另外,瓷胎上可以自由創作、設計花紋。
因此。
漆器不得不慢慢退出主導位置,雖說保存了許多工序,但輝煌年代已經不複存在。
現今。
福州脫胎漆藝、平遙推光漆藝、蜀川漆藝、揚州漆藝依舊是中華家四大漆藝。
可名氣,卻遠遠不如許多窯窖。
你或許能夠脫口而出青花瓷、白瓷、景德鎮、汝窯、哥窯、釉下五彩……
但若是提及漆器產地,恐怕隻能支支吾吾,一頭霧水。
從曆史進程來看,漆器的衰弱是必然。
不過。
在這一項相較於瓷器來說,顯得有些衰敗的藝術行業裏,同樣有大師在堅守。
譬如甘老先生,便是十年磨一劍,還原出了唐宋時期頂尖工藝—犀皮漆,將原本已經勢微的漆藝,從被瓷器淘汰的邊緣拉了迴來。”
秦淮手底下鑿出了一個小果蔬盤。
正在用砂紙打磨幹淨,讓寬口圓腹酒杯的表麵變得平滑如紙。
他正在為上漆做準備,為了讓成品有光滑如鏡的效果,那麽此時的漆胚,絕不能出現有一星半點的坑坑窪窪!
酒盞在秦淮掌心旋轉,利用指腹不斷試探胚表的光滑度,假若有一處坑窪,秦淮是能夠察覺出來的。
一寸一寸的撫摸器具表麵,甚至做到每一寸胚表,都了然於胸。
這就是匠心。
也是秦淮一如既往的認真態度。
修長的手指與香樟木摩擦,發出節奏感十足的、沙沙的聲音,仿佛那就是藝術在淺吟低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