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解渴結束。


    秦淮將蠟模塗抹上一層抗高溫材料,這類材料能夠迅速凝固,而且厚度宛如薄膜,可以將秦淮雕刻的每一個細節都拓印下來,不過,如此優秀的性能背後,亦是高昂的售價。


    不過對於精益求精的手藝人來說,這類材料的誘惑力是致命的,秦淮當然也不例外。


    將材料均勻塗抹,待得凝固後,秦淮緩緩增加塗層,直到塗層多達二十層,確定塗層能夠承受銅水的重力後,方才停止塗抹。


    放置。


    令其自然凝固。


    接下來,秦淮將蠟模中的蜂蠟融掉,隻剩下一具有著鷹形的空殼。


    其實這就是中國古人兩千年前發明,沿用了兩千年,卻被二十世紀的米國人拿去申請專利的失蠟法。


    在科學方麵:


    由於失蠟法十分先進,可以將鍛造的零件或是青銅器精確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故而現代航空飛行器的零部件,統統都是采用失蠟法來鍛造。


    在藝術雕塑方麵:


    失蠟法可鑄造出形狀非常繁複精湛、美輪美奐的銅器。


    不過,采用失蠟法製造銅器,需要曆經蠟塑、灌型、修胚、再造型、修整、鑄造、拋光、打磨、表麵處理等幾十道手工工序,每一個步驟都環環相扣,但凡其中一個步驟未能銜接上,就是功虧一簣前功盡棄。


    所以,失蠟法鑄銅的成品率極低。


    采用失蠟法鍛造銅器,需要靜靜的坐下來,對手藝人的耐心和心性也是一份極大的考驗。


    而在秦淮的工作廳裏,從來沒有浮躁二字。


    工作廳內的每一柄雕刻刀,每一個角落,每一張圖紙,甚至是每一粒塵埃,都寫滿了寧心靜氣,聚精會神,斂神屏息。


    這就是藝術家。


    藝術家的生命和品質,可以傳承給作品,也可以傳承給周圍的器具。


    將融化的銅水罐用工具鉗托出來,秦淮將燒得通紅發亮的液體,微微傾側,倒入磨具中。


    那炙紅的液體仿佛是被馴化的小蛇,乖巧的劃出一道拋物線,從小小的孔洞中,以極其均勻的速度,緩緩進入磨具。


    記得歐陽修有一篇《賣油翁》。


    其中記述了一位技藝高超的酌油高手。


    這位高手可以‘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意思是,這位賣油翁用銅錢覆蓋在葫蘆口,用木勺舀油傾倒,油能從小孔滑入,卻不沾上錢幣半點。


    秦淮也是如此。


    雖然預留的小孔隻有一顆黃豆大小,但秦淮的手臂懸浮在空中,連半分顫動都沒有。


    一柱銅水,自始至終都保持著同一直徑,從小孔輕輕滑入,沒有一星半點的濺出。


    這一過程其實難度極高。


    首先,銅液倒入的速度不能過快,欲速則不達,銅水傾倒過快,會導致模具中的銅水雜亂無章,缺少厚重感。


    其次,銅液倒入的速度也不能過慢,拖泥帶水會導致模具中的銅水出現氣泡,甚至是空心區域。


    傾倒銅液是一份技術活兒。


    眼力、預判力、直覺、耐心缺一不可。


    秦淮五官凝肅,銅液在模具中緩緩上漲,一層一層,循序有秩,在尚未完全凝固時,上方銅液的重量,配合液體的流動性與熱脹冷縮的物理特性,將下方的銅水層序壓的嚴嚴實實。


    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的工藝水平,製造出來的器具品質是截然不同的。


    那並不是虛無縹緲的玄學,而是手藝人憑借一顆匠心,將一個又一個的不被人所注意的細節完善升華,最終堆疊出肉眼可察的質變。


    好比一位女生隻有平平無奇的五官。


    倘若眼睛大一點點,睫毛長一點點,鼻梁立體一點點,臉頰瘦一點點……無數細小的改變,便能造就一位傾國傾城的美女。


    手藝人的存在,能讓‘平平無奇’變成‘傾國傾城’!


    漸漸的,炙紅的銅水蔓延到小孔,秦淮停手。


    將雄鷹放置到窗台上,讓其自然冷卻凝固。


    秦淮一顆渴望創作的心才冷卻了一絲半點。


    不過。


    創作的欲望依舊強烈。


    秦淮就像一個好奇心旺盛的小孩,精神亢奮,腦子裏充滿著奇奇怪怪的思路。


    再加上盛具中還留存有一些炙紅的銅水。


    秦淮鋪開一塊潔白的瓷磚,輕輕塗抹上一層抗高溫材料。


    秦淮河畔的老人家可以用糖水畫畫,秦淮為什麽不能用銅水畫畫呢?


    藝術是不分形式的。


    雖然銅畫吃起來燙嘴。


    想到這裏,秦淮眉梢輕輕揚起,藝術嘛,愉人愉己,不是每一位大師的作品,都會驚世駭俗,一位大師,驚世駭俗的作品往往屈指可數,更多的是信手塗鴉的畫作。


    從來沒有要求說,每一件作品都應該達到什麽標準。


    正如秦淮後來的木雕,傳統技藝小鎮和秦始皇兵馬俑木雕群都未曾躋身宗師級作品。


    但秦淮也並未強求。


    當然。


    秦淮覺得十有八九是係統偷偷調高的標準。


    否則這兩件作品的不凡氣度,怎麽說都能步入宗師級作品的行列。


    【這個鍋我不背的,無論是秦始皇兵馬俑木雕群,還是傳統技藝小鎮,盡管已經屬於神品,但沒有核舟、青玉夔龍紋茶具、太極圖玉雕那樣突破性的創意。】


    係統跳出來辯解了一句。


    【而且木雕本來就不適合創造性的雕刻,你能做到那一步已經是天賦異稟了,除非是有天外神木給你雕刻,或者是哪天地下挖掘出來一株保存完好的幾億年前的樹化玉。】


    秦淮頷首。


    他倒真希望能遇到那等好材料。


    雖說秦淮並不刻意追求上等材料,但上等材料對秦淮來說,還是有不小吸引力的。


    當然。


    係統所說的一株完完全全保存完好的樹化玉堪稱可遇而不可求。


    恐怕是億萬年難得一見。


    秦淮也隻是一笑而過。


    手底下,以精確沉穩的手法,控製住銅液的流出,忽小忽大,忽急忽緩,忽然折轉,忽然畫弧……


    “粑粑呀,粑粑呀~”


    商雅扛著兩小隻,用腳推開門,兩小隻帶著哭腔的聲音傳來。


    尤其是小雅,哭得那叫一個淒慘。


    “這兩家夥黏上你了。”


    商雅無可奈何的歎息道,起初是小雅哭,然後小如才跟著一起哭,最後控製不住,隻能抱著他們看一眼秦淮奶爸。


    “我在畫銅畫呢,有點危險,別讓他們靠太近了。”


    秦淮的繪畫到了尾聲,眉梢緊鎖,繪畫的速度依舊不急不徐。


    兩小隻看到了秦淮奶爸,出乎意料的停止了哭泣,瞪著萌光閃閃的眼睛看秦淮奶爸在瓷磚上用炙紅的熔漿拉出一根根線條。


    那些線條組成了一幅銅色的鉛筆畫,畫卷中,秦淮奶爸和商雅牽著兩小隻,兩小隻軟萌的站在中間,小腦袋虎頭虎腦。


    “粑粑、麻麻、雅雅、哥哥……”


    小雅認出了畫麵中的人物,拍著小手,咿呀的喊著,亢奮得不行。


    秦淮將工具收好,避免傷害到兩小隻,這才攬住兩小隻,讓他們一左一右掛在身上。


    兩小隻歪著腦袋看那幅銅畫,眼眸中閃著十二分的好奇。


    “畫得真好。”


    商雅站在銅畫前細細打量,秦淮奶爸這一年來,每天都給兩小隻畫肖像,可謂厚積薄發。


    令得秦淮奶爸畫出來的小人兒栩栩如生。


    所謂栩栩如生,並不是皮膚顏色、衣著的逼真,而是人體輪廓線、人物神態流露而出的生動與自然。


    簡而言之,就是抓住了精髓。


    哪怕不需要描繪細節,也能讓懂事不多的小寶寶們一眼看出來。


    這便是實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技藝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三顆雪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三顆雪梨並收藏技藝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