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秦淮微微錯愕。


    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這麽厲害呢。


    當初將秦漢馬車磚畫設計進木雕時,並不覺得有多出彩啊。


    純粹是因為在秦省博物館驚鴻一瞥,所以下意識就使用了。


    沒想到斫琴師倪曉詩女士會如獲至寶。


    “秦先生可能不知道新的琴麵設計在瑤琴中的地位。


    這種新的設計,可以類比成奢侈品中的一種款式。


    不過‘秦漢車馬‘恐怕能成為爆款,因為它可以媲美‘彩風鳴岐’!


    如果說彩鳳鳴岐是昆侖玉碎鳳凰叫,那麽秦漢車馬就是陰山塞外萬馬喑。


    彩鳳鳴岐、萬馬齊喑……


    異曲同工的妙趣,一改綿延了幾百年的古板設計,如果足夠用心,它能成為一張名琴!”


    說到這裏,倪女士愈加神采奕奕,近乎眉飛色舞:


    “秦先生,你這項創意注冊專利了嗎?”


    “沒呢,當時要設計的地方很多,而且根本不覺得它很驚豔……”


    秦淮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如實說了出來。


    他對驚豔的定義是非常高的。


    秦漢車馬磚畫這種程度遠遠不算驚豔,隻能說有點‘閑趣’。


    額……


    倪女士無語凝噎。


    這都不算驚豔?


    作為一位斫琴師,她認為秦淮的設計已經是非常驚豔的了!


    不妨試想一下:


    一張瑤琴,漆麵光滑可鑒,用金線勾勒出秦漢車馬磚畫。


    圖上金輦璀璨,駿馬將長繩繃直。


    秦衣漢帶,獵獵作響;


    宮車駛過,雷霆乍驚!


    琴曲繞梁三日洗淨凡心,而琴麵金戈鐵馬沙場點兵……


    以萬馬齊喑裝飾琴麵,這是多美的一種碰撞。


    毫不誇張的說:名琴預定了。


    “喜歡就拿去用罷,秦漢車馬磚畫是整個民族的財富,沒必要申請專利。”


    秦淮擺手拒絕了,申請專利是將這一份財富據為己有,然後拿來賺錢。


    可秦淮差那點錢嗎?


    差嗎?


    不差。


    何況,秦淮隻是稍微修改了一些布局與配色罷了。


    在秦淮眼裏,這一點改動遠遠夠不上新發明。


    “申請專利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秦先生付出了相應智慧,其次,也防止某國人覬覦。”


    倪女士一向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為人生格言。


    對於某國的賊心不死,她感觸頗深。


    “那就倪女士申請這一專利好了。畢竟是你想到將它融入瑤琴製造中的。”


    秦淮將這份專利拱手相讓。


    其實倪女士作為斫琴名師,有點慘……


    據倪女士透露,她完成一張琴的全部工序,需要兩年到三年,可她一張琴,隻能賣十萬塊。


    報酬與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所以秦淮怎麽能拿專利卡她?


    這不是讓她獲利更少嗎?


    倪女士也明白了秦淮的良苦用心,感激的承受了秦淮的好意。


    “希望你以此為契機,想出許許多多的優秀創意。”


    秦淮笑著補充了一句,這是他的美好願景。


    說起創意,倪女士眼神一黯,唉聲歎氣了起來:“想要引入新題材何其困難。


    為了一項好的創意,工匠可能會愁白頭。


    首先,需要將古畫吃透。


    其次,給古畫重新上色、重新布局。


    最後,還要對畫麵整體進行藝術化處理……


    工序多得令人發指!”


    倪女士一把辛酸淚。


    她也曾為秦漢車馬磚畫折腰。


    可這並不能讓她萌生創意。


    幾千年來,被蘋果、被板栗、被椰子砸過腦袋的人數不勝數,但悟出萬有引力的,卻隻有牛頓。


    同理,看過磚畫的人數以萬計,然而隻有秦淮想到了一份創意。


    這不就能夠說明問題了嗎?


    ——創意其實非常難。


    也許對秦淮來說,創新很容易,可那是秦淮天賦異稟,對於許多守藝人而言……創新難於上青天。


    “嗯……”


    秦淮不知如何迴答。


    畢竟。


    在藝術創作上,他確實天賦異稟。這一點謙虛都不好謙虛,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


    ……


    ……


    另一旁,一起合作的手藝人忙得不亦樂乎。


    也有幾位悠閑的觀望,麵帶炫耀。


    “我的創意早就到手了!”


    一群同行紛紛看向竹編守藝人劉師傅,神色中隱隱約約有幾分好奇。


    “秦先生一開始要求我以景德鎮白瓷為底,圍繞瓷器輪廓編織竹器。


    對於秦先生的設計,我本來是拒絕的。


    但秦先生堅持讓我嚐試,並就工藝和選材跟我討論了十三天,一步步確立了九道極為複雜的工序。


    最終,竹編成品出來後,我都驚呆了。


    裹在瓷器外的竹編好似給瓷器上了一層天然的釉彩!


    興奮得一晚睡不著覺!


    直到第二天我才反應過來,這不是早在清代就已經失傳的瓷胎竹編嗎?!


    哈哈哈哈。誤打誤撞將失傳的技藝還原了出來。秦先生可真厲害。”


    竹編傳人笑得十分歡暢,甚至有些得意忘形。


    一開始。


    秦淮和他都不知道,這樣的嚐試會讓一項失傳的技藝重現人間。


    起初。


    秦淮一次又一次改選竹子的種類。


    一次又一次的讓他試驗不同工序。


    一次又一次果斷的摒棄守舊的編織技術,甚至讓劉師傅不斷的更換技法。


    折磨式的要求險些讓劉師傅沒了耐心。


    如果不是江浙省工藝美術協會主席,李運先生一直施壓,劉師傅才不會硬著頭皮承受秦淮的折磨。


    不過令劉師傅始料未及的是,兩個月的折磨後,他苦盡甘來。


    一項失傳的技藝,竟就此重現世間!


    劉師傅當時就驚呆了。


    被折磨了兩個月的怨念瞬間煙消雲散。


    對秦淮這位年輕人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才是真的才華橫溢!


    ‘竟然能還原失傳近百年的技藝?’


    許多守藝人暗暗吃驚。


    隻有同行才知道,把一項失傳的手藝還原需要耗費多少心血……


    甚至耗盡心血都不能重現失傳的手藝。


    由此可見,秦核舟這份本事有多厲害。


    人間國寶秦核舟。


    強得一塌糊塗。


    強得讓人無法反駁。


    ……


    第二天。


    當工匠們滿載而歸。


    而隨著工匠們的離去。


    網絡上也開始流出關於傳統技藝小鎮的視頻和話題。


    有工匠們與秦淮的合影。


    有秦淮在主持會議時的照片。


    甚至還有極為標題黨的科普文章——《震驚:這位二十二歲年輕小夥的木雕小鎮擁有七十三項優秀創意,還原了一項失傳百年的手藝……》


    作為官方人物,秦淮還未放出小鎮的具體消息,工匠們就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開始透露一鱗半爪了。


    於是,‘木雕傳統技藝小鎮’在網絡上迅速走紅。


    網友們都異常好奇:


    會動的木雕小鎮、包涵近百項技藝的傳統文化小鎮、反過來觀賞就是花燈夜景的小鎮……


    這一有著獨特前綴的小鎮,究竟是何方神聖!?


    幾乎都被洗腦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技藝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三顆雪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三顆雪梨並收藏技藝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