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住處,秦淮花了一個小時調理心態。然後花了兩個小時收拾書房。
這是為了雕刻而做的前期的準備。
房內亂糟糟一片,從心理學上來講,是有些影響心情的。
而若房間整潔無異味,就能讓秦淮賞心悅目,同時還能給創作加分。
為了增加效果,很多藝術工作者會在工作室放置插花,水墨畫,然後焚一柱檀香,覓得身心清涼。
禪語有雲:心靜而後安,安而能後定,定而能後慧,慧而能後悟,悟而能後得。
這些前期工作,還是有必要做一做的。
秦淮不想自己的狀態在在細節處受到無關因素的影響。
故而哪怕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細節,也被秦淮吹毛求疵的杜絕了。
……
……
第二天清晨。
秦淮洗漱完畢,簡單吃了一點早餐,便立刻鑽進書房。
開始創作了。
熬了近四個月、曆經磨難的作品,秦淮前所未有的期待著。
書桌上擺著兩塊玉料,一塊是冰清玉潔的白玉,一塊是黑如純漆的墨玉。
這兩塊玉也是秦淮剩下的最後兩塊玉料。
秦淮表情嚴肅,將兩塊玉打胚分形。
一條黑色陰魚,一條白色陽魚,最後在兩條魚的眼部切下直徑適中的圓柱體。
太極圖玉雕第一步,完成!
秦淮將粗胚精修打磨,爾後黑色陰魚與白色陽魚並在一起。
黑色的s形和白色的倒s形完美互補,沒有半點多餘的縫隙,可以說是十分的嚴謹細膩,一絲不苟了。
“黑白玉料的色澤恰到好處,看起來簡潔舒適。”
秦淮饒有興致的看了一陣,這件作品隻有寥寥幾根線條,而且那線條全是半圓弧,組合起來或是嚴謹,或是婀娜,或是大道至簡,每一根曲線,都散發著濃鬱的幾何美學。
看得秦淮賞心悅目,嘴角上揚。
僅僅是這一步,就有點藝術感了。
當然,這是太極圖本身的藝術感,不是玉雕的藝術感。
秦淮要做的是在此基礎上,增添藝術成分。
“開始了。”
秦淮目光平靜,心如止水。接下來的雕刻是一場挑戰,但秦淮絲毫不怵。
四十天的埋頭求索、玄武湖上觀雨頓悟,紫金山上向老前輩求道,都讓秦淮對這一次雕刻有著十足的自信。
心中有丘壑,刀下有乾坤。
秦淮該求索的已經求索了,該頓悟的已經頓悟了,該求教的閱曆已經求教了。
可以說是厚積薄發,秦淮胸有成竹。
故而秦淮拿起墨魚,將它小心放進載物台,然後通過顯微鏡,將墨魚表麵的微觀細節全部記錄在腦海中,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瑕疵。
將微觀圖景全部記住後,秦淮飛速調動想象力。
下一刻,這條墨魚在秦淮的腦海中活了起來。
它變成了一汪漆黑的泉水,在夜色中閃著微光,陽光照不到它,它孤單的曆經春夏秋冬,也在歲月中慢慢盈枯。
雖然沒有生命,卻像有生命一樣生長著。
隨著時間推移,秦淮腦海中的景象越變越快,甚至有些與墨魚完全不搭邊的畫麵浮現。
但秦淮都未掐斷思考,而是任由想象力如風暴一般蔓延開來。
書房內落針可聞,萬籟無聲,隻有秦淮深深淺淺的唿吸。
盡管秦淮表麵一片平靜。
但實際上,這些想象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洶湧澎湃的海嘯,而隨著海嘯而來的,是鋪天蓋地,勢不可擋靈感與亢奮。
慢慢進入狀態了……
亢奮到得意忘形的秦淮伸出穩得可怕的手,拿起了‘雕刻刀’。
此刻,雕刻刀不是刀,而是化作了一滴水,一滴從天而降、水滴石穿的水。
這滴水輕飄飄的撞擊在墨玉上,立刻形成一枚氣孔,但這枚氣孔不再孤立,它蕩漾出一圈圈的漣漪……
秦淮手腕輕抬,輕輕移動。
再次落下,另一枚氣孔誕生,同樣衍生出一圈圈漣漪。
兩處氣孔分布在玉料表麵,看起來沒有絲毫關聯,可轉念一看,卻會發現,它們互相顧盼,藕斷絲連。
就像雨點落在玄武湖的兩端,但卻通過漣漪建立起了淩亂的和諧美。
就是這種感覺!
秦淮眼睛越來越明亮,台燈點亮了他五官的輪廓,將他認真的神態染得金光閃閃,莊嚴肅穆。
商雅悄悄支上攝影機。
不過秦淮並沒有察覺。
而是手腕翻轉,手起刀落,刀尖如雨入平湖一般撞向玉料……
整塊玉料,變成了玉中的玄武湖,一圈圈漣漪誕生,爾後迅速平息,似有絲無間,營造出了看似毫無聯係,卻緊密相連的氣孔。
漸漸的,秦淮發現刀下的玉竟然開始和他的唿吸一起律動。
唿吸,它在唿吸!
秦淮做到了!
這一刻,秦淮啞然失笑,狀態再提升了一個層次,手腕翻轉,刀起刀落,皆是以氣為綱,以神為帥,生命的律動從刀下噴湧而出。
墨魚部分雕刻完畢!
秦淮狀態依舊亢奮,立刻換上白色玉料。
這一次,他都不需要再用顯微鏡輔助了。
直接跟著感覺走便是!
這並不是胡來,而是秦淮抓住了感覺。
就像拉提琴的表演藝術家,他會在演奏會上時刻盯著手指頭怎麽動嗎?
不會。
頂尖的小提琴演奏家能閉上眼睛拉弦,因為頂尖小提琴演奏家琢磨出了樂感。
一旦有了樂感,閉上眼睛其實更有利於演奏。
而秦淮也抓到了雕刻的‘樂感’,所以他選擇放棄顯微鏡的輔助,依靠直覺走刀。
如此一來,秦淮感覺狀態更好,心中除了雕刻,別無他物,秦淮甚至忘記了他在哪,在某一個時刻,秦淮又感覺他變成了玉料,被一刀一刀的雕琢著。
不知不覺間,作品悄然完成。
秦淮放下‘雕刻刀’,從懵逼中醒過來,長籲了一口氣。
雖然作品完成了應該亢奮,但秦淮卻有了一個困惑——
剛才,是什麽奇怪的狀態?
以前秦淮雕刻時,把技巧運用得爐火純青,風華絕代。
而在剛才的雕刻中,秦淮竟然忘掉了雕刻的基本技法,隻要能表現出情緒的雕刻法,不管優劣拙樸,皆來者不拒。
以前秦淮雕刻時,是情之所鍾,刀之所至。
而剛才的雕刻中,刻刀未到卻有情緒充盈其間……
與曾經的雕刻,是截然不同的獨特體驗!
秦淮十分困惑,一屁股坐在躺椅上,閉上雙眼,在瘋狂的心跳聲中仔細迴顧剛才的奇特狀態。
商雅在門口觀望了幾分鍾,方才走到秦淮麵前。
她不明白秦淮小哥哥為何會失魂落魄,難道雕刻失敗了?
想到這裏,商雅眼神落在書桌上,但目光觸及那件作品時,心髒卻是猛得漏跳了一拍。
這是為了雕刻而做的前期的準備。
房內亂糟糟一片,從心理學上來講,是有些影響心情的。
而若房間整潔無異味,就能讓秦淮賞心悅目,同時還能給創作加分。
為了增加效果,很多藝術工作者會在工作室放置插花,水墨畫,然後焚一柱檀香,覓得身心清涼。
禪語有雲:心靜而後安,安而能後定,定而能後慧,慧而能後悟,悟而能後得。
這些前期工作,還是有必要做一做的。
秦淮不想自己的狀態在在細節處受到無關因素的影響。
故而哪怕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細節,也被秦淮吹毛求疵的杜絕了。
……
……
第二天清晨。
秦淮洗漱完畢,簡單吃了一點早餐,便立刻鑽進書房。
開始創作了。
熬了近四個月、曆經磨難的作品,秦淮前所未有的期待著。
書桌上擺著兩塊玉料,一塊是冰清玉潔的白玉,一塊是黑如純漆的墨玉。
這兩塊玉也是秦淮剩下的最後兩塊玉料。
秦淮表情嚴肅,將兩塊玉打胚分形。
一條黑色陰魚,一條白色陽魚,最後在兩條魚的眼部切下直徑適中的圓柱體。
太極圖玉雕第一步,完成!
秦淮將粗胚精修打磨,爾後黑色陰魚與白色陽魚並在一起。
黑色的s形和白色的倒s形完美互補,沒有半點多餘的縫隙,可以說是十分的嚴謹細膩,一絲不苟了。
“黑白玉料的色澤恰到好處,看起來簡潔舒適。”
秦淮饒有興致的看了一陣,這件作品隻有寥寥幾根線條,而且那線條全是半圓弧,組合起來或是嚴謹,或是婀娜,或是大道至簡,每一根曲線,都散發著濃鬱的幾何美學。
看得秦淮賞心悅目,嘴角上揚。
僅僅是這一步,就有點藝術感了。
當然,這是太極圖本身的藝術感,不是玉雕的藝術感。
秦淮要做的是在此基礎上,增添藝術成分。
“開始了。”
秦淮目光平靜,心如止水。接下來的雕刻是一場挑戰,但秦淮絲毫不怵。
四十天的埋頭求索、玄武湖上觀雨頓悟,紫金山上向老前輩求道,都讓秦淮對這一次雕刻有著十足的自信。
心中有丘壑,刀下有乾坤。
秦淮該求索的已經求索了,該頓悟的已經頓悟了,該求教的閱曆已經求教了。
可以說是厚積薄發,秦淮胸有成竹。
故而秦淮拿起墨魚,將它小心放進載物台,然後通過顯微鏡,將墨魚表麵的微觀細節全部記錄在腦海中,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瑕疵。
將微觀圖景全部記住後,秦淮飛速調動想象力。
下一刻,這條墨魚在秦淮的腦海中活了起來。
它變成了一汪漆黑的泉水,在夜色中閃著微光,陽光照不到它,它孤單的曆經春夏秋冬,也在歲月中慢慢盈枯。
雖然沒有生命,卻像有生命一樣生長著。
隨著時間推移,秦淮腦海中的景象越變越快,甚至有些與墨魚完全不搭邊的畫麵浮現。
但秦淮都未掐斷思考,而是任由想象力如風暴一般蔓延開來。
書房內落針可聞,萬籟無聲,隻有秦淮深深淺淺的唿吸。
盡管秦淮表麵一片平靜。
但實際上,這些想象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洶湧澎湃的海嘯,而隨著海嘯而來的,是鋪天蓋地,勢不可擋靈感與亢奮。
慢慢進入狀態了……
亢奮到得意忘形的秦淮伸出穩得可怕的手,拿起了‘雕刻刀’。
此刻,雕刻刀不是刀,而是化作了一滴水,一滴從天而降、水滴石穿的水。
這滴水輕飄飄的撞擊在墨玉上,立刻形成一枚氣孔,但這枚氣孔不再孤立,它蕩漾出一圈圈的漣漪……
秦淮手腕輕抬,輕輕移動。
再次落下,另一枚氣孔誕生,同樣衍生出一圈圈漣漪。
兩處氣孔分布在玉料表麵,看起來沒有絲毫關聯,可轉念一看,卻會發現,它們互相顧盼,藕斷絲連。
就像雨點落在玄武湖的兩端,但卻通過漣漪建立起了淩亂的和諧美。
就是這種感覺!
秦淮眼睛越來越明亮,台燈點亮了他五官的輪廓,將他認真的神態染得金光閃閃,莊嚴肅穆。
商雅悄悄支上攝影機。
不過秦淮並沒有察覺。
而是手腕翻轉,手起刀落,刀尖如雨入平湖一般撞向玉料……
整塊玉料,變成了玉中的玄武湖,一圈圈漣漪誕生,爾後迅速平息,似有絲無間,營造出了看似毫無聯係,卻緊密相連的氣孔。
漸漸的,秦淮發現刀下的玉竟然開始和他的唿吸一起律動。
唿吸,它在唿吸!
秦淮做到了!
這一刻,秦淮啞然失笑,狀態再提升了一個層次,手腕翻轉,刀起刀落,皆是以氣為綱,以神為帥,生命的律動從刀下噴湧而出。
墨魚部分雕刻完畢!
秦淮狀態依舊亢奮,立刻換上白色玉料。
這一次,他都不需要再用顯微鏡輔助了。
直接跟著感覺走便是!
這並不是胡來,而是秦淮抓住了感覺。
就像拉提琴的表演藝術家,他會在演奏會上時刻盯著手指頭怎麽動嗎?
不會。
頂尖的小提琴演奏家能閉上眼睛拉弦,因為頂尖小提琴演奏家琢磨出了樂感。
一旦有了樂感,閉上眼睛其實更有利於演奏。
而秦淮也抓到了雕刻的‘樂感’,所以他選擇放棄顯微鏡的輔助,依靠直覺走刀。
如此一來,秦淮感覺狀態更好,心中除了雕刻,別無他物,秦淮甚至忘記了他在哪,在某一個時刻,秦淮又感覺他變成了玉料,被一刀一刀的雕琢著。
不知不覺間,作品悄然完成。
秦淮放下‘雕刻刀’,從懵逼中醒過來,長籲了一口氣。
雖然作品完成了應該亢奮,但秦淮卻有了一個困惑——
剛才,是什麽奇怪的狀態?
以前秦淮雕刻時,把技巧運用得爐火純青,風華絕代。
而在剛才的雕刻中,秦淮竟然忘掉了雕刻的基本技法,隻要能表現出情緒的雕刻法,不管優劣拙樸,皆來者不拒。
以前秦淮雕刻時,是情之所鍾,刀之所至。
而剛才的雕刻中,刻刀未到卻有情緒充盈其間……
與曾經的雕刻,是截然不同的獨特體驗!
秦淮十分困惑,一屁股坐在躺椅上,閉上雙眼,在瘋狂的心跳聲中仔細迴顧剛才的奇特狀態。
商雅在門口觀望了幾分鍾,方才走到秦淮麵前。
她不明白秦淮小哥哥為何會失魂落魄,難道雕刻失敗了?
想到這裏,商雅眼神落在書桌上,但目光觸及那件作品時,心髒卻是猛得漏跳了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