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正月十四,秦淮忙活了一天,終於將完整版的古建築複原視頻發給吳秘書長。
附贈一段話。
告訴那些專家:下次不懂就問,別像群傻子一樣不懂裝懂!
秦淮並不是沒有脾氣,遇到這樣的專家,先罵一頓再說!
十幾分鍾後,吳秘書長看到了秦淮的這段話,滿臉黑人問號。
“秦淮不厚道啊!”
吳秘書長自言自語了一句,他都沒追究秦淮敷衍的事情,秦淮竟然反過來蹬鼻子上臉的嘲諷他們?
不過……為什麽還要發一個視頻?
而且視頻的封麵,竟然與搬遷的古建築頗為類似。
吳秘書長思考了片刻,想不出所以然,故而帶著濃鬱的好奇點開了視頻。
一根根木料宛如如俄羅斯方塊一般次第飛出,爾後咬合到嚴絲無縫的程度。
這是用電腦構築了古建築的三維模型……
建模十分用心,木料都有建築美學。
如果這視頻真是秦淮做的,那麽,秦淮也是一位有著不俗建築學素養的專家製造的視頻。
這才像紀錄片中獨具匠心的秦淮啊!
可不是那個五分鍾就敷衍了他的偽大師!
吳秘書長多了一分期待,耐心觀看視頻。
第六百三十九號木料堆疊結束。
第七百六十九號木料突然出現了!
吳秘書長一臉狐疑。
“搞錯了?這麽明顯的錯誤,不應該發生的!”
吳秘書長皺緊眉頭,但視頻是這樣播放的,他就算有疑問,也隻能耐著性子看完。
接下來,第六百四十號木料上場,依次往下輪編號,而這之後,每一塊木料之間都留下了一指甲蓋寬的裂隙。
“錯誤太明顯,按照這種方法複原古建築,十有八九會造成不可挽迴的損失。”
吳秘書長搖頭,
但放第七百零六根木料的時候,視頻中的模型被轉動了四十五度,木料間的間隙縮小一半。
等到第七百六十八號木料時,第七百六十九號木料再轉四十五度,整個這一片榫卯結構啪嗒一聲合攏,竟然不見半點縫隙!
‘嘶。’
吳秘書長倒嘶一聲,張開的嘴幾乎能吞下一顆雞蛋。
這……
明顯就是專家組三個月都未曾摸索出來的正確方案。
——必須近百根木料配合才能完成這一步複原,否則就會多出一塊木料!
厲害啊,如果不是視頻的演示,哪位專家會做如是猜想?
“媽的,秦淮真特娘的是一位榫卯天才!”
欣喜若狂的吳秘書長猛得一拍辦公桌,忍不住爆出了粗口。
後麵的視頻他都不需要再看。
能在第一處就想出如此精妙的重組方法,後麵自然不會出錯。
妥了!
古建築能夠還原了!
吳秘書長手微微顫抖,心潮澎湃。
‘多謝秦先生,多謝秦先生。’
吳秘書長發送了一則消息,把消息往上一拉,看到了秦淮前天發送的那段話。
‘編號七百六十九號木料必須在第六百四十號位放置,放第七百零六根木料的時候,必須先轉四十五度,放第七百六十八號木料時,再轉四十五度……’
這句話的意思和視頻演示幾幾乎沒有差別。
也就是說,秦淮前天五分鍾的解決方案是完全正確的。
額……
額……
吳秘書長驚訝得合不攏嘴,五分鍾把專家組三個月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攻克,這有可能嗎?
常識告訴他,這不可能,但視頻卻告訴他,完全可能!
吳秘書長望著手機屏幕,久久無言,羞愧不已。
當初,他對秦淮頗有微詞,並還覺得秦淮極為敷衍,
而當微博網友追問古建築組裝的進展時,他迴答的是:
‘抱歉,秦淮失敗了。不過失敗沒什麽,我們十六個專家三個月都沒解決困境,秦淮失敗也很正常嘛。’
當時,吳秘書長自作多情、沾沾自喜的以為是他照顧了秦淮顏麵。
但……實際上,這是在折辱秦淮啊!
秦淮明明五分鍾就解決了的!是他們不相信,沒有嚐試。
想到這裏,吳秘書長滿臉羞愧,連忙把之前的幾條迴複全部刪掉。
但木已成舟,已經帶來了不少負麵影響。
有些網友借著這個話題酸秦淮。
譬如汙蔑秦淮盲目自負。
以為自己的榫卯結構造詣能媲美專家組,這才忘乎所以的擺起了架子,不願意趕到秦省的古建築新址實地考察。
這不,失敗了罷?
有少數網友幸災樂禍,笑看秦淮出醜。
同時,因為五分鍾的緣故,專家組的十六位成員都對秦淮有偏見!
“要幫秦先生澄清,秦先生這麽負責的一個人。即使被我們誤會,也沒放任不管,而是做出了更容易理解的三維模型,這份認真的匠心,便值得敬佩。”
吳秘書長抱起筆記本電腦,匆匆忙忙的離開辦公室,一路趕到古建築新址。
“各位老兄,我找到正確的古建築複原方案了!”
他朗聲高喝,把所有專家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
“可別開玩笑,今天我們還沒開會討論呢,前幾天也沒有誰提出了有建樹的建議。”
戴著厚鏡片眼鏡的專家抬起頭,用睿智的目光盯著吳秘書長。
國字臉專家也直起腰,他在研究這些木料榫卯結構之間的聯係,以圖找到蛛絲馬跡,可惜無功而返。
“真的找到了!還有視頻,你們一看便知。”
吳秘書長抱著筆記本電腦,把電腦放在木凳上,點開視頻,一群專家高高低低的湊過來看。
十六位榫卯專家從麵無表情,再到皺眉狐疑,再到鄙夷,最後突然目瞪口呆。
原來如此!
專家們睜大眼睛看著眼前的一幕,麵露新奇與敬佩。
“妙,真是妙!”
看完視頻。
所有專家都忍不住對視頻中的組裝方法讚不絕口。
“視頻的製作者真是一位榫卯天才,魯某佩服得五體投地。”
專家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對視頻的製作者表現出了空前的關注。
“不對,老吳你讓杜老先生幫忙了?”
有一位專家狐疑的望著吳秘書長。
杜老先生能用榫卯結構再造小型天壇,其實力在業內一直是泰鬥級別。
如果不得不推舉一位能複原這棟建築的榫卯結構奆佬,恐怕隻有杜老先生了。
除此之外,再無人選。
所以這位專家如此猜測。
對於這一猜測,吳秘書長笑著搖頭否認了。
“快說到底是誰啊!不要吊胃口了!”
“趕緊說說是哪位高手?!”
見老吳竟然在這個關隘吊胃口,十六位專家內心如萬蟻噬心,不斷催促著吳秘書長公布正主。
正月十四,秦淮忙活了一天,終於將完整版的古建築複原視頻發給吳秘書長。
附贈一段話。
告訴那些專家:下次不懂就問,別像群傻子一樣不懂裝懂!
秦淮並不是沒有脾氣,遇到這樣的專家,先罵一頓再說!
十幾分鍾後,吳秘書長看到了秦淮的這段話,滿臉黑人問號。
“秦淮不厚道啊!”
吳秘書長自言自語了一句,他都沒追究秦淮敷衍的事情,秦淮竟然反過來蹬鼻子上臉的嘲諷他們?
不過……為什麽還要發一個視頻?
而且視頻的封麵,竟然與搬遷的古建築頗為類似。
吳秘書長思考了片刻,想不出所以然,故而帶著濃鬱的好奇點開了視頻。
一根根木料宛如如俄羅斯方塊一般次第飛出,爾後咬合到嚴絲無縫的程度。
這是用電腦構築了古建築的三維模型……
建模十分用心,木料都有建築美學。
如果這視頻真是秦淮做的,那麽,秦淮也是一位有著不俗建築學素養的專家製造的視頻。
這才像紀錄片中獨具匠心的秦淮啊!
可不是那個五分鍾就敷衍了他的偽大師!
吳秘書長多了一分期待,耐心觀看視頻。
第六百三十九號木料堆疊結束。
第七百六十九號木料突然出現了!
吳秘書長一臉狐疑。
“搞錯了?這麽明顯的錯誤,不應該發生的!”
吳秘書長皺緊眉頭,但視頻是這樣播放的,他就算有疑問,也隻能耐著性子看完。
接下來,第六百四十號木料上場,依次往下輪編號,而這之後,每一塊木料之間都留下了一指甲蓋寬的裂隙。
“錯誤太明顯,按照這種方法複原古建築,十有八九會造成不可挽迴的損失。”
吳秘書長搖頭,
但放第七百零六根木料的時候,視頻中的模型被轉動了四十五度,木料間的間隙縮小一半。
等到第七百六十八號木料時,第七百六十九號木料再轉四十五度,整個這一片榫卯結構啪嗒一聲合攏,竟然不見半點縫隙!
‘嘶。’
吳秘書長倒嘶一聲,張開的嘴幾乎能吞下一顆雞蛋。
這……
明顯就是專家組三個月都未曾摸索出來的正確方案。
——必須近百根木料配合才能完成這一步複原,否則就會多出一塊木料!
厲害啊,如果不是視頻的演示,哪位專家會做如是猜想?
“媽的,秦淮真特娘的是一位榫卯天才!”
欣喜若狂的吳秘書長猛得一拍辦公桌,忍不住爆出了粗口。
後麵的視頻他都不需要再看。
能在第一處就想出如此精妙的重組方法,後麵自然不會出錯。
妥了!
古建築能夠還原了!
吳秘書長手微微顫抖,心潮澎湃。
‘多謝秦先生,多謝秦先生。’
吳秘書長發送了一則消息,把消息往上一拉,看到了秦淮前天發送的那段話。
‘編號七百六十九號木料必須在第六百四十號位放置,放第七百零六根木料的時候,必須先轉四十五度,放第七百六十八號木料時,再轉四十五度……’
這句話的意思和視頻演示幾幾乎沒有差別。
也就是說,秦淮前天五分鍾的解決方案是完全正確的。
額……
額……
吳秘書長驚訝得合不攏嘴,五分鍾把專家組三個月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攻克,這有可能嗎?
常識告訴他,這不可能,但視頻卻告訴他,完全可能!
吳秘書長望著手機屏幕,久久無言,羞愧不已。
當初,他對秦淮頗有微詞,並還覺得秦淮極為敷衍,
而當微博網友追問古建築組裝的進展時,他迴答的是:
‘抱歉,秦淮失敗了。不過失敗沒什麽,我們十六個專家三個月都沒解決困境,秦淮失敗也很正常嘛。’
當時,吳秘書長自作多情、沾沾自喜的以為是他照顧了秦淮顏麵。
但……實際上,這是在折辱秦淮啊!
秦淮明明五分鍾就解決了的!是他們不相信,沒有嚐試。
想到這裏,吳秘書長滿臉羞愧,連忙把之前的幾條迴複全部刪掉。
但木已成舟,已經帶來了不少負麵影響。
有些網友借著這個話題酸秦淮。
譬如汙蔑秦淮盲目自負。
以為自己的榫卯結構造詣能媲美專家組,這才忘乎所以的擺起了架子,不願意趕到秦省的古建築新址實地考察。
這不,失敗了罷?
有少數網友幸災樂禍,笑看秦淮出醜。
同時,因為五分鍾的緣故,專家組的十六位成員都對秦淮有偏見!
“要幫秦先生澄清,秦先生這麽負責的一個人。即使被我們誤會,也沒放任不管,而是做出了更容易理解的三維模型,這份認真的匠心,便值得敬佩。”
吳秘書長抱起筆記本電腦,匆匆忙忙的離開辦公室,一路趕到古建築新址。
“各位老兄,我找到正確的古建築複原方案了!”
他朗聲高喝,把所有專家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
“可別開玩笑,今天我們還沒開會討論呢,前幾天也沒有誰提出了有建樹的建議。”
戴著厚鏡片眼鏡的專家抬起頭,用睿智的目光盯著吳秘書長。
國字臉專家也直起腰,他在研究這些木料榫卯結構之間的聯係,以圖找到蛛絲馬跡,可惜無功而返。
“真的找到了!還有視頻,你們一看便知。”
吳秘書長抱著筆記本電腦,把電腦放在木凳上,點開視頻,一群專家高高低低的湊過來看。
十六位榫卯專家從麵無表情,再到皺眉狐疑,再到鄙夷,最後突然目瞪口呆。
原來如此!
專家們睜大眼睛看著眼前的一幕,麵露新奇與敬佩。
“妙,真是妙!”
看完視頻。
所有專家都忍不住對視頻中的組裝方法讚不絕口。
“視頻的製作者真是一位榫卯天才,魯某佩服得五體投地。”
專家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對視頻的製作者表現出了空前的關注。
“不對,老吳你讓杜老先生幫忙了?”
有一位專家狐疑的望著吳秘書長。
杜老先生能用榫卯結構再造小型天壇,其實力在業內一直是泰鬥級別。
如果不得不推舉一位能複原這棟建築的榫卯結構奆佬,恐怕隻有杜老先生了。
除此之外,再無人選。
所以這位專家如此猜測。
對於這一猜測,吳秘書長笑著搖頭否認了。
“快說到底是誰啊!不要吊胃口了!”
“趕緊說說是哪位高手?!”
見老吳竟然在這個關隘吊胃口,十六位專家內心如萬蟻噬心,不斷催促著吳秘書長公布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