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多的彈幕則是:


    [恭喜你發現一部神級紀錄片。]


    [恭喜你發現神作。]


    [恭喜你掉入神坑。]


    這段時間沒有畫麵,所以彈幕滿屏,等到畫麵出來時,彈幕瞬間減掉一半。


    可想而知,出場的畫麵是十分吸睛的,以至於觀眾們都抽不出時間來吐槽。


    隻見一盞膻油燈灑出昏暗的光芒,一卷竹簡在古樸的書桌上緩緩鋪開……


    燭光明滅,依稀可見竹簡上如鳥蟲一般的蝌蚪文。


    歲月、底蘊、內涵、磅礴、厚重……在鏡頭下,一一浮現。


    隻第一幀畫麵,觀眾們的視覺神經便被刺激到了,眼前一亮。


    這部紀錄片,一定花了很多錢罷?


    有點酷到過分啊。


    這樣酷炫的開頭,紀錄片的主角會不會被奪掉光彩,從而導致後麵的內容不好看?


    帶著一絲期待,觀眾們跟著鏡頭全方位的觀賞著古樸的竹簡。


    同時,屏幕右上方用黑色楷體整整齊齊列出竹簡上的內容:


    ‘臣將為鐻,未嚐敢以耗氣也。


    必齊以靜心齊三曰,而不敢懷慶賞爵祿;


    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


    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


    當是時也,無公朝,其巧專而外骨消。然後入山林,觀天性……’


    觀眾們看著這些蝌蚪文,鳥蟲體,尺牘,古樸的桌案,複雜的文言文竟然有些懵……


    慌了。


    看個紀錄片竟然變成了文盲!


    好在彈幕大神開始科普,有觀眾科普尺牘的由來,亦有觀眾科普古文。


    [這段話選自莊子《達生》,全部翻譯如下:梓慶能削刻木頭做鐻。鐻做成以後,觀賞過的民眾無不驚歎其鬼斧神工。


    魯侯見到便問:“你用什麽辦法做成的呢?”


    梓慶迴答道:“我區區小木匠而已,哪會有特別高明的技術呢?


    不過,我還真有一個本事。


    那就是我準備做鐻時,從不敢隨便耗費精神,必定齋戒來靜養心思。


    齋戒三天後,臣不再懷有慶賀、賞賜、獲取爵位和俸祿的思想;


    齋戒五天後,臣不再心存非議、誇譽、技巧或笨拙的雜念;


    齋戒七天後,臣已不為外物所動,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體。


    正當此時,臣的眼裏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專一。並且,外界的擾亂盡皆被摒棄。


    爾後我便進入山林,觀察各種木料的質地,選擇外形與體態最與鐻相符的,這時,我已胸有成竹,方是動手加工製作。


    若非完成以上的齋戒步驟,我便放棄製造。


    用木匠的純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這或許便是在下製成的器物能被民眾稱讚巧奪天工的緣故罷。]


    哇,原來是這麽有意思的小故事。


    厲害了。


    厲害了。


    撲麵而來文化內涵與底蘊啊!


    而此時,旁白緩緩響起,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男性配音演員,拿捏好了語氣,吐出沉穩的氣息:


    “兩千年前,中華家的工匠們勞作一天後,點燃膻油燈,於竹簡上刻下他們在實踐中的心得體會。”


    科普與旁白一同食用,觀眾們懂了。


    這是兩千年前的古老匠心!


    老祖宗們借著膻油燈的微光,刻下智慧的結晶,真是令人感動!


    ……


    畫麵繼續推進。


    這一次,觀眾隨著鏡頭來到一千年前。


    盛唐!


    一片素帛緩緩鋪開,唐人的書法繪行其上。


    大唐的自信在素帛與書法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右上方依舊是一段對古籍內容的旁注:


    ‘郴…州刺史王琚刻木為獺,沉於水中,取魚引首而出。蓋獺口中安餌,為轉關,以石縋之則沉。魚取其餌,關即發,口合則銜魚,石發則浮出矣。’


    這段文言文出自武則天時期的古籍《朝野僉載》。


    [講述的是一位唐代木匠,他能打造機關木獺,木獺造好後,往獺嘴放餌,魚進入其中吃餌料時,獺嘴會立刻閉上,並且木獺裏墜著的石頭脫落,木獺由此帶著捕獲的魚兒浮出水麵……]


    看到彈幕解釋,觀眾們情不自禁腦補出那具木獺。


    能想出這種精妙設計,並且在一千年前就造了出來……


    隻有佩服二字了。


    匠心,依舊是匠心!同時還有天馬行空的創造力、想象力與科學實踐能力。


    畫麵再轉,時間跳迴現代,在人來人往的博物館中,秦淮蹲在地上,時而抬頭凝眉注視陳列的玉器,時而埋頭奮筆疾書。


    一頁頁密密麻麻的繪圖與文字鋪陳,積累成三百頁厚厚的一本。


    旁白將前三段畫麵連貫了起來:


    “當代,也有一位刻苦的工匠堅持不懈的研究玉器,並寫下了厚厚一本研究心得。


    從兩千年前的工匠到一千年前的工匠,再到現在……


    兩千年時光彈指一揮間,加工機械在改變,審美在變遷,不變的是薪火相傳的咫尺匠心。


    泱泱五千年的大國工匠,闕盛千年!”


    旁白突然亢奮,聽得這解說,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觀眾們入戲了,仿佛真的跟隨鏡頭跨越了兩千年時光,在戰國木匠的身後觀看他記錄心得與體會。


    在刺史的屋內,看他一刀一刻的設計木獺。


    也仿佛透過屏幕,看到了當世秦淮在博物館孜孜不倦的研究玉器。


    那厚厚的筆記本,有整整三百頁罷?


    全部寫滿了小字,那該是花費了多少時間去研究啊?


    工匠一脈,闕盛千年,真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大國匠心,闕盛千年!


    [是我淚點太低,太多愁善感了嗎?]


    [我也被戳中淚點……]


    [迴頭再看一遍,敬佩之餘也淚目了,作品優秀到被它國工匠仿造,一定是嘔心瀝血過的,秦淮小哥哥不容易,尤其是在他這個年紀。]


    [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啊。]


    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得到這些彈幕深深的慨歎。


    磅礴大氣且有深厚底蘊的片頭緩緩過度,背景音樂響起。


    鏡頭從書本扉頁猛得一轉,變成從金陵城鳥瞰而下,爾後騰雲駕霧的下墜。


    焦距拉進,可看到整個金陵省博物院的仿古建築與現代陳列館。


    俄而,鏡頭從門庭中穿入,一道道門往後飛掠,頗有‘長安迴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的既視感。


    而鏡頭便以觀眾第一視角的身份,款款落在了陳列的核舟麵前。


    小小的櫥櫃內,空間一片漆黑。


    沒有明月,卻有月光,沒有流水,卻有漣漪!


    意境蕩漾,仙氣縹緲。


    觀眾們無不驚其美豔,撼其神工。


    恨不能神魂附著在核舟上,在如水的月光上順流而下,恨不得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商雅的燒錢拍攝法,果然震撼。


    這一連串鏡頭,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


    [哪怕我從來沒了解過核舟,我也能一眼看出來,這枚核舟簡直是碾壓了東瀛核雕師的那件作品。]


    [同感,三刷的我迴頭再看依舊震撼。我決定啦:下個星期奔赴六朝古都,去博物館看實物!]


    有彈幕嗷嗷亂叫,這核舟看得她魂牽夢繞。


    [這有點過分誇張啊,是不是打了特效?]


    [金陵本市人現身說法,這不是特效。]


    [求求求求問背景音樂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技藝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三顆雪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三顆雪梨並收藏技藝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