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作品,必須等一個明媚的晴天,擁有一個不染塵垢的好心情時才能動手。


    就好比古人常常流觴曲水,賞美景賦詩,而傳世名作如黃鶴樓記,如蘭亭集序,如嶽陽樓記,如滕王閣序,都是在‘逸興湍飛’的情況下完成的。


    心情不好莫碰刀,免得褻瀆了一塊璞玉。


    是以秦淮沒有立即雕刻,而是選擇先沏幾壺茶。


    古人常稱茶為‘醒鄉’。


    這是有道理的。


    泡茶時,精神須得格外集中,置茶、煮水、添炭、衝泡、品飲……


    整個過程中,不斷鍛煉耐心和專注,一分一秒中,不知不覺中,心便能隨著唿吸靜下來。


    所謂萬丈紅塵一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不管是千秋大業,還是萬丈紅塵,終究抵不過三杯淡酒、一壺清茶的滋味。


    一杯酒,醉死萬丈紅塵,一杯茶,衝淡千秋大業。


    紅塵俗世,也就在一盞一杯的沉浮間,變得無關緊要了。


    心靜了,茶也喝撐了,秦淮和商雅收拾茶具下樓。


    ……


    吃罷午飯。


    秦淮鑽進書房內,書桌上放著寧致遠送來的玉料。


    伸手輕輕摩挲。


    玉質細膩如脂。


    手感出奇的好。


    一般上等的羊脂白玉玉表麵都有細小的‘毛孔’,雖說有毛孔,但實際上,人類肉眼是看不清這些毛孔的,必須借助放大鏡才能看見。


    故而這些毛孔並不影響把玩觀賞,甚至還給美玉增添了一絲生命氣息。


    讓人忍不住將其聯想成嬰兒或絕世美女的肌膚。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古代才會有重度戀玉癖的玉癡每天抱著美玉睡覺。


    那是真的隻蹭蹭不進去。


    ……


    秦淮一寸一寸的撫·摸著玉料,就像在探索出浴少女的身體。


    探索她的胴…體與浮凸曲線,感受她當時是如何被水流衝刷的,她曾經在水下如何唿吸……


    盡管如此說來比較玄,但秦淮的確在用心、用觸覺去度量。


    他有著對世界細節異常的敏感,有著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也有著明察秋毫的想象力,疊加起來,在腦海中複刻了這塊玉料的細節。


    ‘這是一件入世作品。‘


    秦淮首先下了定義,因為要兼顧立擺和臥放,必須計算落刀的角度必須有立擺和臥放兩種情況,使得一片刀痕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效果。


    這不是自然的趣味。


    而是精巧


    有了創意,進一步完善並不困難,甚至秦淮還可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讓她變得更有觀賞性……


    秦淮默默打起了腹稿。


    這件作品挺有意思的,橫看成嶺側成峰!


    咚咚。


    敲門聲響起。


    “進來。”


    “拍攝不打擾你把罷?”


    “沒事的,這件作品要求沒那麽高。”


    於是商雅莞爾,悄悄的找了一個適合拍攝的位置。


    秦淮小哥哥的雕刻,其實非常適合觀賞!


    首先雕刻動作流暢,神態全神貫注,側臉、微蹙的眉梢、偶爾而來的凝視,舉手投足間都有一種手藝人的細膩優雅。


    可以看出小哥哥胸中的丘壑在縱橫、也可以看出思想的火星在濺射。


    可惜……


    秦淮雕刻作品,往往就是躲在書房裏,任清風明月來觀賞。


    或許秦淮覺得清風明月更懂他罷。


    可惜了這等人間絕色!


    靜坐了一段時間,秦淮才將玉料立起來,拿起刻玉刀,以玉為坯、以刀代筆、以刻代繪,悄然施展技藝。


    細心的人會發現,秦淮雕刻時,很少拋光打磨。


    唯一一次使用拋光還是青玉夔龍紋茶具,因為那是生活用具,講究精巧,故而秦淮在細節處用砂紙摩擦掉了刀痕。


    而若平時雕刻作品,秦淮便不會采用砂紙拋光。


    這其實也是一種偏門的技法:清刀。


    ——清刀是一門獨立技藝,即完全不用砂紙打磨,亦無油彩覆蓋其上,而是任由刻刀雕鑿後的形態自然留存於材料表麵,使得雕刻師用刀的諸種痕跡展露無遺!


    清刀,如同書法寫作,需做到心中有物,下刀如神,把雕刻師的功力以及創作時的所思所想,全部鐫刻進作品的痕跡之中。


    就像把雕刻過程融進了作品中一樣。


    如此一來,觀賞者可以感受到秦淮的唿吸,感受到刀尖的唿吸,感受到玉料的唿吸。


    加上清刀技藝雕出的作品色澤純正、紋理清晰、刀痕細膩、形象生動。


    故而秦淮一直沿用。


    當然,這種技藝要求雕刻師的刀工和手法高度嫻熟、尤其是手腕不能輕易抖動。


    若一位玉雕師無渾厚功力,還是不要輕易使用清刀的好。


    強行為之的話隻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


    正因為難度高,現代的玉雕師中,也僅秦淮采用這種最早出現於西晉的古老技藝了。


    秦淮倒是喜歡這種起源於沉香雕刻的古老技藝。


    他很喜歡這種耐把玩,耐品味的雕刻方式。他也期待,收藏家能在把玩時,感受到他的一顆拳拳真心。


    就像王羲之所說:‘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


    通過作品與欣賞者交流,傳遞感情,不正是他所求的嗎?


    雖然雕刻難度頗高,但毫無疑問,如此雕刻出來的作品是最符合秦淮要求的!


    ——畢竟秦淮早已習慣了用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


    在這一段時間中,秦淮劃出了一個大概的輪廓。


    先勾勒輪廓。


    這一步,在秦淮以前的雕刻中是從未有過的。


    一直以來,秦淮都是大刀闊斧、如猿開弓,這一次,竟是出奇的按部就班、墨守成規了起來。


    商雅有點慌,俏臉一片嚴肅,還說沒什麽事。這次雕刻明顯比以前都要嚴肅啊!


    “沒事,你其實可以坐過來。”


    秦淮抬起頭,看到了一臉緊張的小姐姐。


    “要不我撤掉攝像機罷,打擾你雕刻了嗎?其實不拍也沒事,反正生活中還有很多素材!”


    商雅小心翼翼的說道,她生怕打擾到小哥哥的狀態。


    “說了沒事的。”


    秦淮溫柔的招了招手,解釋道:


    “我之所以先雕刻輪廓,是因為我對這塊玉心有愧疚。因為本來可以依照自然走勢將她雕刻成一件作品。


    但根據寧致遠的要求,我不得不雕刻山水和菩薩。


    而按部就班的勾勒輪廓,是想讓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將她推向極致之美,算是不負如來不負卿罷。”


    額……


    額……


    商雅無言以對,甚至有些感動。


    覺得有些對不起這塊美玉,所以要把一步一步的細節做到極致。


    這果然是秦淮小哥哥的思維,率真灑脫,風骨清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技藝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三顆雪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三顆雪梨並收藏技藝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