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光的推移,秦淮借精妙的鏤雕技藝為第二扇樹化玉鋪上了一層淡雅而又清冷的月光。


    緊接著一汪清湖浮現,一位長袍青年正攬月掠過湖麵,湖中倒映出他的身影。


    因為采用的是往樹化玉內鏤空雕刻,故而玉雕作品像是在樹化玉上掏出一扇窗戶。


    窗戶中藏著萬裏乾坤,這本身就帶上了一絲神秘色彩。


    而第二扇雕刻一氣嗬成後,秦淮緩緩轉動轉盤。


    開始第三扇樹化玉。


    第三扇玉雕風格悄然變得詭譎了起來。


    ——石徑天棧直通雲霄,深山老林昏暗無光……


    山間滿地都是奇花異葩,樹下生長有一簇簇彩色靈芝,顏色鮮豔的巨蛇盤旋在蛀孔邊緣,蛇信森然,如守山猛獸。


    俄而不久,突然海日升空,天雞高唱,一片曙色。


    不過,目光微微向前移動,眼前突然一暗,暮色忽的逼近了!


    林櫟、陸家小姑娘、須寅清以及所有觀眾,看到這一幕時,皆忍不住汗毛倒豎,渾身發涼,額前有細汗。


    竟然感覺有一些毛骨悚然?


    緩了許久,觀眾們才長長籲了一口氣。


    看個玉雕而已,不僅僅看得咬牙切齒,還心驚肉跳,這也是頭一迴了。


    他們之前看小玉直播雕刻玉器,十分輕鬆愜意,宛如觀光旅遊團一般。


    而現在看秦淮小哥哥雕刻,身心、注意力、情緒全被吸住。


    或許,這就是大師之所以為大師罷?


    第三扇窗漸漸雕刻結束了。


    從天窗外內望去,茫茫暮色中,山穀震動,似猛獸嘯聚山林。


    深林無風自動,似在顫栗。


    雲煙攏在丘壑中,似被驚擾。


    縱覽全局,霓雲、湖水、幽林、奇花異葩,仙草靈芝滿含陰鬱,構成一副奇特瑰麗的畫麵。


    ‘很不錯嘛。’


    秦淮嘴角和眉梢輕輕揚起,停頓了片刻,活動手指。


    休息了十幾分鍾後,秦淮再度拿起刻玉刀,全神貫注的投入第四扇窗的雕刻。


    第四扇窗緩緩成形的同時,觀眾們赫然發現,原來這裏麵的景物是層層遞進的,一步步走向荒誕離奇。


    第四扇窗較前麵三場雕刻內容,更加荒誕。


    好像巍峨山脈中,突然出現一道仙界入口。


    從天窗往內望。


    仙人披彩虹為衣,驅長風為馬,虎為之鼓瑟,鸞為之駕車,朝著遠處雲霧繚繞的仙山迤邐前行。


    視線右移,隻見群仙列隊,似在等候盛會鍾聲的敲響。


    再往右看,瑤池之上,金台、銀台與日月交相輝映,景色壯麗,異彩繽紛,光耀奪目。


    雕刻結束。


    秦淮緩緩轉動轉盤,四扇玉雕在眼前次第呈現。


    觀眾們如癡如醉的看著,他們發現,雖說樹化玉被分成的四扇,但其實從第一扇玉雕,到第四扇玉雕,其中的內容都是藕斷絲連、遙相唿應的。


    哪怕四扇玉雕有明顯的分界線,但這些分界線不僅沒有使得玉雕分崩離析,反而使得四扇玉雕的內容結合更加緊密。


    ——其實,在這看似平平無奇的操作中,秦淮悄悄的運用了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手法:留白。


    留白,即在作品中留下空白部分。


    確切來說,留白是在創作過程中故意的省略掉一些內容。


    雅稱‘惜墨如金’。


    不過雖說惜墨,實際上,省略的內容其實在前麵的創作過程中都留有蛛絲馬跡。


    故而就算留出一片空白,也不影響作品質量,甚至,還有助於作品主題的升華。


    若留白足夠精彩,甚至會產生無聲處有驚雷的藝術效果!


    如白石老人的《蛙聲十裏出山泉》。


    而秦淮剛才的玉雕,也做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


    想到這裏,秦淮嘴角微微翹起,繼續轉動樹化玉,眉梢飛揚的‘孤芳自賞’著。


    ……


    [總覺得四扇玉雕中的畫麵好熟悉……好像哪裏見過?]


    有些直播間的觀眾麵露疑惑。


    似曾相識?


    媽耶!


    剛才秦淮小哥哥講課的時候所提到的名畫《永恆的記憶》也給人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哇,這樣分析的話,秦淮小哥哥雕刻的這件作品,豈不是非常牛叉了!?


    觀眾們炸鍋了,狂熱的刷著彈幕,用六六六刷屏。而土豪則是狂甩飛機火箭,整個直播間,沸騰熱鬧,似在給秦淮歡唿打尻。


    陸家小姑娘望著這些彈幕,展顏一笑。


    與此同時,林櫟目不轉睛的盯著旋轉的樹化玉作品,爾後深深的吐了一口濁氣。


    “師父,這是一首詩對嗎?


    第四扇玉雕,對應詩句: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迴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第三扇玉雕則對應: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聽得林櫟的分析,秦淮頷首點頭,果然還是林櫟比較認真,是在認真咀嚼。


    陸家小姑娘一邊念著詩句,一邊對照畫麵,眼睛緩緩亮了起來。


    竟然真是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這首詩!


    [原來是李白的代表作!]


    [一扇玉雕,一闕仙詩,跪服!這不是對詩歌的生搬硬套,而是雕刻出了這首詩的風骨。]


    觀眾們為之絕倒。


    詩仙的這首詩文字瑰麗、意境雄偉。


    而秦淮的雕刻,一脈承襲了詩中惝恍莫測,驚心炫目的畫風。


    李白的詩有仙氣,秦淮的作品也有仙氣。


    可以說是絕配了。


    ……


    “對了,師父,我有個問題。就是……樹化玉的顏色一刀一變化,這麽複雜的局勢,按理來說,應該會出現很多變故才對,但您保持行雲流水,沒有半點阻滯。


    難道說,在創作前您就預測到了裏麵顏色的漸變規律,並想好了應對方法?”


    林櫟拋出一個問題。


    他知道純種玉料的顏色漸變可以預測,樹化玉的顏色變化如此複雜,難道也可以預測嗎?


    還是說,隻有達到師父這種境界,才能預測得了?


    聞言,秦淮挑了挑眉,望著麵前的樹化玉,平靜的搖了搖頭:“一旦刀尖挑開了玉料,什麽預測都趕不上變化。我雕刻時,從來隻銘記一點,該放棄的時候果斷放棄。”


    聽得秦淮這句話,所有人皆沉默了。


    作為一個頂尖玉雕大師,竟然會說該放棄的時候,果斷放棄?


    傳說中精益求精的珍貴品質呢?!


    秦淮的迴答,幾乎顛覆了他們的三觀。


    哪怕是三個小徒弟,也滿臉錯愕,神色間盡是不可思議。


    “有什麽好驚訝的。懂得該放棄什麽,才是真正的懂得雕刻。”


    秦淮唇角微微勾起,目光平和的說道。


    懂得該放棄什麽?才是真正的懂得雕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技藝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三顆雪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三顆雪梨並收藏技藝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