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課了!


    陸家小姑娘和林櫟都緊了緊心髒,認真坐好。


    陸家小姑娘目不斜視,連彈幕都不再關注。


    “我有兩點要講。首先第一句話:必極工爾後能寫意。第二句話:品德。”


    秦淮拿起陸家小姑娘放在桌上的熊貓玉雕。


    “首先第一句話從小玉身上說起。


    我看到小玉這件作品的第一感覺就是匠氣太重了,十分糟糕。”


    秦淮一點不留情麵,異常的嚴肅,陸家小姑娘被羞愧得麵紅耳赤、無地自容,恨不得找個洞藏起來。


    “時時刻刻想著抓住萌不放,就會陷入怪圈,越雕越死板。我給你換一個思路。


    聽好了:我認識一位超級寫實的山水核雕師,叫做李百尺。


    他的核雕幾乎和航拍圖相差無幾,甚至可以說是在核桃上玩微雕航拍了。


    其實他的作品並未寫意,但實際上,觀賞者看到他的作品,便會情不自禁的由一條雪山間的潺潺小溪聯想到即將奔騰在廣袤山川間的母親河。


    進而聯想到即將孕育而出的燦爛文明,偉大民族……


    明明是超級寫實,卻突然出現了寫意。這很奇怪。


    實際上,其實不是李百尺在雕刻的時候寫意。


    而是因為人類是情緒化的生物,我們知道無論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還是登頂泰山,一覽眾山小,人類都會發出無窮無盡的慨歎。


    所以李百尺的作品不需要寫意,光靠瑰麗的山河,就能激發一陣慨歎。這就是必極工爾後能寫意的一種典範。”


    秦淮喝了一口清茶,慢悠悠的解釋道:


    “你完全可以借鑒李百尺的藝術處理手法,不必刻意表現萌點,隻要抓住讓熊貓活起來的特征。


    如刻畫幾可亂真的絨毛,刻畫憨厚的小短腿,刻畫獨特的黑眼圈,專注於讓每一個細節都接近活生生的熊貓。


    當作品具有真正熊貓的神韻時,萌態自生。”


    萌態自生,自然而然。


    極工爾後意境自生。


    這就是秦淮要傳達的理念,其實什麽都不必刻意,他雕刻青玉夔龍紋茶具時,也沒用刻意表現是哪種清泉、哪種水。


    有可能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也可能是‘窗竹影搖杯盞上,野泉聲入青壺中’。


    亦或者是‘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或許還可能是‘青玉杯中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


    總之沒有刻意之形,周圍景色變化,其意境也隨之變遷,顯得夢幻迷離,


    “我懂了,師傅。”


    陸家小姑娘猛得精神一震,重重點頭。秦師傅講得如此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她若還聽不懂,就真的是……智商低下了。


    見狀,秦淮頷首低眉,比較滿意。


    “第二點,品德。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概念。但我必須教給你們。這對你們今後的創作,都會有深刻的影響。


    認真聽好!”


    秦淮這一次愈加嚴肅。


    “古人有句話叫:玉有六德。


    有些人可能無法理解,玉就一塊石頭嘛,會有什麽品德呢?


    但在以前的老工匠眼裏,無論是石頭,還是木頭,還是其它原料,一旦它們變成作品,就必須擁有美好的品德。


    這些美好的品德支撐著它們在世間立足,被人欣賞、誇讚和認同。


    故而我們常常會發現,老祖宗們做一把木椅,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必須用人的品德來要求它們,令他們像人一樣頂天立地,有自己的生命。


    建房得像人類肩膀一樣寬厚敦實。


    造橋則像人類雙腿一樣穩重。


    在古代,若身為一個工匠,你造出的東西無品無德,是會被唾棄恥笑的。我希望你們作為我的學生,把品德二字貫徹到做人、做事之中。謹記:作品亦是做人!”


    作品與做人是分不開的。


    一件作品,勢必會受到創作者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也會被烙印上創作者的品德與品味。


    說白了,一件藝術品的藝術價值,就是創作者賦予的,創作者的品德與品味,決定了藝術品藝術價值的高度。


    這是秦淮傳達出來的第二個理念。


    同時,也是要求幾位徒弟一絲不苟,且以赤子之心對待藝術。


    “好了,小玉這裏結束了。”


    秦淮端起已經涼了一半的清茶,潤的潤嗓子。


    陸家小姑娘低頭看了一眼彈幕。


    [原來創造一件作品還有品德之說,作品亦是做人,說得真好。又是一句座右銘。]


    [莫名覺得非常感動,這樣的工匠精神,真的難能可貴啊。]


    [受教了,師傅。]


    [受教了,師傅。]


    [受教了,師傅。]


    緊接著,彈幕上一片刷屏的感謝。


    見到這一幕,眼眶竟然有些濕潤的陸家小姑娘抿了抿嘴唇,也在心中默默呢喃了一句:‘受教了,師傅。’


    ……


    “你呢?我讓你迴家發揮想象觀察一杯水。觀察到了什麽?”


    秦淮轉身,望向林櫟。


    “不得要領,睡了一天。”


    林櫟苦著臉,把玻璃杯放在棋案上。實話實說了。


    他也不怕挨罵,如果挨罵能學到師傅腦袋裏的知識,他樂意每天被臭罵。


    秦淮笑著搖了搖頭,真耿直的一個後輩啊。


    不過,對於這種獨特的藝術創作方法,沒有老師帶路,導致不得要領是很正常的事情。


    秦淮揉了揉眉心,教林櫟的話,可以再深刻一點,畢竟林櫟的天賦還是很驚豔的:


    “想象是什麽?想象是動態的。觀察一杯水,不是幹巴巴的觀察。你要給它加設定,看到四季變遷,滄海桑田。


    比如它在冬季,零下溫度,開始緩緩結冰,是怎麽樣的一副狀態?”


    秦淮拋出了一個問題。


    然而林櫟支支吾吾了半天,還是迴答不出來。


    秦淮拿起桌上的筆,敲了一下林櫟的腦袋:“活了十九年白活了,連這點生活細節都沒觀察過。”


    笑著責罵過後,秦淮執筆在林櫟的草稿紙上筆走龍蛇。


    首先先將五個杯盞畫出來,然後在杯中勾勒出漸漸冰封的畫麵。


    隨即,重頭戲來了。


    在秦淮的筆下,水分子被冰凍後形成的晶體無序的組合成一根根棱形尖刺,就像自然形成的水晶。


    它們以肉眼可見是速度慢慢生長,潔白的一層冰箱從杯壁蔓延向杯心,構成了一道奇觀。


    這畫麵……無序中又蘊含著自然的有序,一切是偶然亦為必然,憑空給人一種震撼壯觀的極致美。


    有那麽一刹那,林櫟恍惚間覺得畫中是真正的水,而它們真的在緩緩結冰。


    驚了。


    林櫟屏住唿吸,摸了摸草稿紙表麵,這陌生卻又無比熟悉的景象,以前竟然從未注意,而今被師傅畫出來後,卻宛如觀看了一部科幻大片。


    強!


    原來生活中這麽小的一個細節,都蘊含著藝術的至美!


    林櫟腦海中湧出各種各樣的創意想法和靈感,忍不住要歡唿雀躍。師傅這輕輕的一指點,比他冥思苦想三年還來得厲害。


    林櫟咧開嘴傻樂,他終於知道什麽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了。


    眼下就活脫脫的發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技藝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三顆雪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三顆雪梨並收藏技藝天王最新章節